• 《辽史》卷九十九 列传第二十九 萧岩寿耶律撒剌萧速撒耶律挞不也萧挞不也萧忽古耶律石柳萧岩寿,乙室部人。性刚直尚气,仕重熙末。道宗即位,皇太后屡称其贤,由是进用。上出猎较,岩寿典其事,未尝高下于心,帝益重之。历文班太保、同知枢密院事。咸雍四年,从耶律......

  • 《辽史》卷七 本纪第七大纲 穆宗下十四年春正月戊寅朔,奉安神纛。戊戌,汉以宋将来袭,驰告。二月壬子,诏西南面招讨使挞烈进兵援汉。癸亥,如潢河。戊辰,支解鹿人没答、海里等七人于野,封土识其地。己巳,如老林东泺。壬申,汉以败宋兵石州来告。夏四月丁巳,汉......

  • 《辽史》卷三十三 志第三大纲 ◎营卫志下部族下辽起松漠,经营抚纳,竟有唐、晋帝王之器,典章文物,施及潢海之区,作史者尚可以故俗语耶?旧史有《部族志》,历代之所无也。古者,巡守于方岳,五服之君各述其职,辽之部族实似之。故以部族置宫卫、行营之后云。辽内......

  • 《辽史》卷一百七 列传第三十七 ◎列女○邢简妻陈氏耶律氏常哥耶律奴妻萧氏耶律术者妻萧氏耶律中妻萧氏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与其得烈女,不若得贤女。天下而有烈女之名,非幸也。《诗》赞卫共姜,《春秋》褒宋伯姬,盖不得已,所以重人伦之变也。辽据北方,风化视......

  • 《辽史》卷五十 志第十九大纲 ◎礼志二○凶仪丧葬仪:圣宗崩,兴宗哭临于菆涂殿。大行之夕四鼓终,皇帝率群臣入,柩前三致奠,奉柩出殿之西北门,就辒辌车,藉以素裀。巫者袚除之。诘旦,发引,至祭,凡五致奠。太巫祈禳。皇族、外戚、大臣、诸京官以次致祭。乃以衣、......

  • 《辽史》卷三 本纪第三大纲 太宗上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讳德光,字德谨,小字尧骨,太祖第二子。母淳钦皇后萧氏,唐天复二年生,神光异常,猎者获白鹿、白鹰,人以为瑞。及长,貌严重而性宽仁,军国之务,多所取决。天赞元年,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寻诏统六军南徇地。明年,下平......

  • 《辽史》卷八十九 列传第十九 耶律庶成(庶箴蒲鲁)杨皙耶律韩留杨佶耶律和尚耶律庶成,字喜隐,小字陈六,季父房之后。父吴九,检校太师。庶成幼好学,书过目不忘。善辽、汉文字,于诗尤工。重熙初,补牌印郎君,累迁枢密直学士。与萧韩家奴各进《四时逸乐赋》,帝嗟......

  • 《辽史》卷七十四 列传第四大纲 耶律敌剌萧痕笃康默记(延寿)韩延徽(德枢绍勋绍芳资让)韩知古(匡嗣德源德凝)耶律敌剌,字合鲁隐,遥辇鲜质可汗之子。太祖践阼,与敞稳海里同心辅政。太祖知其忠实,命掌礼仪,且诿以军事。后以平内乱功,代辖里为奚六部吐里,卒。敌......

  • 《辽史》卷六十四 表第二 皇子表帝官天下,王者家焉。至于亲九族,敬五宗,其揆一也。三代以上,封建久长,故吴、鲁、燕、蔡、卫、晋、郑,太史迁既着世家,又列年表,不厌其详。自汉以降,封建实亡,犹有其名,长世者登世家,自绝者置列传,然王子侯犹可以年表也。班固......

  • 《辽史》卷三十四 志第四大纲 ◎兵卫志上轩辕氏合符东海,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兵为营卫。飞狐以北,无虑以东,西暨流沙,四战之地,圣人犹不免于兵卫,地势然耳。辽国左都辽海,右邑涿鹿,兵力莫强焉。其在隋世,依纥臣水而居,分为十部。兵多者三千,少者千余......

  • 《辽史》卷四十九 志第十八 ◎礼志一理自天设,情由人生。以理制情,而礼乐之用行焉。林豺梁獭,是生郊禘;洼尊燔黍,是生燕飨;虆梩瓦棺,是生丧葬;俪皮缁布,是生婚冠。皇造帝秩,三王弥文。一文一质,盖本于忠。变通革弊,与时宜之,唯圣人为能通其意。执理者胶瑟......

  • 《辽史》卷七十六 列传第六 耶律解里耶律拔里得耶律朔古耶律鲁不古赵延寿高模翰赵思温耶律沤里思张砺耶律解里,字泼单,突吕不部人,世为小吏。解里早隶太宗麾下,擢为军校。天显间,唐攻定州,既陷,解里为唐兵所获。晋高祖立,始归国。太宗贳其罪,拜御史大夫。......

  • 《辽史》卷三十二 志第二 ◎营卫志中○行营《周官》土圭之法:日东,景夕多风;日北,景长多寒。天地之间,风气异宜,人生其间,各适其便。王者因三才而节制之。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

  • 《辽史》卷五 本纪第五 世宗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讳阮,小字兀欲。让国皇帝长子,母柔贞皇后萧氏。帝仪观丰伟,内宽外严,善骑射,乐施予,人望归之。太宗爱之如子。会同九年,从伐晋。大同元年二月,封永康王。夏四月丁丑,太宗崩于栾城。戊寅,梓宫次镇阳,即皇帝位......

  • 《辽史》卷五十一 志第二十大纲 ◎礼志三(军仪)皇帝亲征仪:常以秋冬,应敌制变或无时。将出师,必先告庙。乃立三神主祭之:曰先帝,曰道路,曰军旅。刑青牛白马以祭天地。其祭,常依独树;无独树,即所舍而行之。或皇帝服介胄,祭诸先帝宫庙,乃阅兵。将行,牝牡麃各一为......

  • 《辽史》卷十 本纪第十 圣宗一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讳隆绪,小字文殊奴。景宗皇帝长子,母曰睿智皇后萧氏。帝幼喜书翰,十岁能诗。既长,精射法,晓音律,好绘画。乾亨二年,封梁王。四年秋九月壬子,景宗崩。癸丑,即皇帝位于柩前,时年十二。皇后奉遗诏摄政,诏谕......

  • 《辽史》卷五十七 志第二十六 ◎仪卫志三(符印)遥辇氏之世,受印于回鹘。至耶澜可汗请印于唐,武宗始赐奉国契丹印。太祖神册元年,梁幽州刺史来归,诏赐印绶。是时,太祖受位遥辇十年矣。会同九年,太宗伐晋,末帝表上传国宝一、金印三,天子符瑞于是归辽。传国宝......

  • 《辽史》卷六十四 表第二大纲 皇子表帝官天下,王者家焉。至于亲九族,敬五宗,其揆一也。三代以上,封建久长,故吴、鲁、燕、蔡、卫、晋、郑,太史迁既着世家,又列年表,不厌其详。自汉以降,封建实亡,犹有其名,长世者登世家,自绝者置列传,然王子侯犹可以年表也。班固......

  • 《辽史》卷五十九 志第二十八 ◎食货志上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纵马於野,弛兵于民。有事而战。彍骑介夫,卯命辰集。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糗粮刍茭,道在是矣。以是制胜,所向无前。及其有国,内建宗庙朝廷,外置郡县牧守,制度日增,经费日广,上......

  • 《辽史》卷八十二 列传第十二大纲 耶律隆运(德威涤鲁制心)耶律勃古哲萧阳阿武白萧常哥耶律虎古(磨鲁古)耶律隆运,本姓韩,名德让,西南面招讨使匡嗣之子也。统和十九年,赐名德昌;二十二年,赐姓耶律;二十八年,复赐名隆运。重厚有智略,明治体,喜建功立事。侍景宗,以......

  • 《辽史》卷三十六 兵卫志下 ◎五京乡丁辽建五京:临潢,契丹故壤;辽阳,汉之辽东,为渤海故国;中京,汉辽西地,自唐以来契丹有之。三京丁籍可纪者二十二万六千一百,蕃汉转户为多。析津、大同、故汉地,籍丁八十万六千七百。契丹本户多隶宫帐、部族,其余蕃汉户丁......

  • 《辽史》卷四十六 志第十六 ◎百官志二○北面下北面部族官部族,详见《营卫志》。设官之制具如左。部族职名总目:大部族某部大王。本名夷离堇。某部左宰相某部右宰相某部太师某部太保某部太尉某部司徒。本名惕隐。某部节度使司某部节度使某部节度副......

  • 《辽史》卷七十九 列传第九大纲 室昉耶律贤适女里郭袭耶律阿没里室昉,字梦奇,南京人。幼谨厚笃学,不出外户者二十年,虽里人莫识。其精如此。会同初,登进士第,为卢龙巡捕官。太宗入汴受册礼,诏昉知制诰,总礼仪事。天禄中,为南京留守判官。应历间,累迁翰林学士,出......

  • 《辽史》卷六十五 表第三 公主表春秋之法,王姬下嫁书于策,以鲁公同姓之国为之婚主故尔。古者,妇讳不出门,内言不出。公主悉列于传,非礼也。然辽国专任外戚,公主多见纪、传间,不得不表见之。礼,男女异长,不当与皇子同列,别为公主附表。【一】属母名封下嫁......

  • 《辽史》卷九十 列传第二十大纲 萧阿剌耶律义先(信先)萧陶隗萧塔剌葛耶律敌禄萧阿剌,字阿里懒,北院枢密使孝穆之子也。幼养宫中,兴宗尤爱之。重熙六年,为弘义宫使。累迁同知北院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东京留守。二十一年,拜西北路招讨使,封西平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