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唐书·徐坚传习题答案及翻译大纲 徐坚,西台舍人齐聃子也。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圣历中,车驾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坚为判官,表奏专以委之。方庆善《三礼》之学,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

  •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六 列传第九十六大纲 ○薛播鲍防李自良李说严绶萧昕杜亚王纬李若初于颀卢徵杨凭郑元杜兼裴玢薛伾薛播,河中宝鼎人,中书舍人文思曾孙也。父元晖,什邡令,以播赠工部郎中。播,天宝中举进士,补校书郎,累授万年县丞、武功令、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

  • 《旧唐书》卷十八下 本纪第十八下 ◎宣宗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讳忱,宪宗第十三子,母曰孝明皇后郑氏。元和五年六月二十二日,生于大明宫。长庆元年三月,封光王,名怡。会昌六年三月一日,开宗疾笃,遗诏立为皇太叔,权勾当军国政事。翌日,柩前即帝位,改今名,时年三十七。......

  • 《旧唐书》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大纲 ◎历三开元《大衍历经》演纪上元阏逢困敦之岁,距今开元十二年甲子岁,岁积九千六百六十六万一千七百四十算。大衍步中朔第一大衍通法:三千四十。策实:一百一十一万三百四十三。揲法:八万九千七百七十三。灭法:九万一千三百。......

  • 《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一 列传第一百一大纲 ○高崇文(子承简)伊慎朱忠亮刘昌裔范希朝王锷(子稷)阎巨源孟元阳赵昌高崇文,其先渤海人。崇文生幽州,朴厚寡言,少从平卢军。贞元中,随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五年夏,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甲士三千救之,战于佛堂原,大破之,死......

  • 《旧唐书》卷五十 志第三十大纲 ◎刑法古之圣人,为人父母,莫不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防闲于未然,惧争心之将作也。故有轻重三典之异,宫墨五刑之差,度时而施宜,因事以议制。大则陈之原野,小则肆诸市朝,以御奸宄,用惩祸乱。兴邦致理,罔有弗由于此者也。暨淳朴既消......

  • 《旧唐书》卷五十七 列传第七大纲 ○裴寂刘文静(弟文起文静子树义树艺李孟尝刘世龙赵文恪张平高李思行李高迁许世绪刘师立钱九陇樊兴公孙武达庞卿惲张长逊李安远)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人也。祖融,司本大夫。父瑜,绛州刺史。寂少孤,为诸兄之所鞠养。年十四,补......

  • 《旧唐书》卷二百下 列传第一百五十大纲 ○硃泚黄巢秦宗权硃泚,幽州昌平人。曾祖利,赞善大夫,赠礼部尚书。祖思明,太子洗马,赠太子太师。父怀珪,天宝初,事范阳节度使裴宽为衙前,授折冲将军。及安禄山、史思明叛,累为管兵将。宝应中,李怀仙归顺,奏为蓟州刺史、平卢军留后......

  • 《旧唐书》卷九 本纪第九大纲 玄宗下开元二十五年春正月壬午,制:“朕猥集休运,多谢哲王,然而哀矜之情,小大必慎。自临寰宇,子育黎烝,未尝行极刑,起大狱。上玄降鉴,应以祥和,思协平邦之典,致之仁寿之域。自今有犯死刑,除十恶罪,宜令中书门下与法官详所犯轻重,具状......

  • 《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五 列传第六十五范例 ○崔器赵国珍崔瓘敬括韦元甫魏少游卫伯玉李承崔器,深州安平人也。曾祖恭礼,状貌丰硕,饮酒过斗。贞观中,拜驸马都尉,尚神尧馆陶公主。父肃然,平阴丞。器有吏才,性介而少通,举明经,历官清谨。天宝六载,为万年尉,逾月拜监察御史。中......

  • 《旧唐书》卷九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大纲 ○桓彦范敬晖崔玄暐张柬之袁恕己桓彦范,润州曲阿人也。祖法嗣,雍王府谘议参军、弘文馆学士。彦范慷慨俊爽,少以门荫调补右翊卫。圣历初,累除司卫寺主簿。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寻擢授监察......

  •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二 列传第一百一十二大纲 ○潘孟阳李翛王遂曹华韦绶郑权卢士玫韩全义高霞寓高瑀崔戎陆亘张正甫(子毅夫毅夫子祎)潘孟阳,礼部侍郎炎之子也。孟阳以父荫进,登博学宏辞科。累迁殿中侍御史,降为司议郎。孟阳母,刘晏女也。公卿多父友及外祖宾从,故得荐用......

  • 《旧唐书张仁愿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原文:张仁愿,华州下邦人也。本名仁宣,以音类睿宗讳改焉。少有文武材干,累迁殿中侍御史。时有御史郭霸上表称则天是弥勒佛身,凤阁舍人张嘉福与洛州人王庆之等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皆请仁愿连名署表,仁愿正色拒之,甚为有识......

  • 《旧唐书》卷四十七 志第二十七大纲 ◎经籍下丙部子录,十七家,七百五十三部,书一万五千六百三十七卷。儒家类一道家类二法家类三名家类四墨家类五纵横家类六杂家类七农家类八小说类九天文类十历算类十一兵书类十二五行类十三杂艺术类十四事类十五经脉类十六......

  • 《旧唐书》卷四 本纪第四大纲 《旧唐书》卷四本纪第四高宗上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讳治,太宗第九子也,母曰文德顺圣长孙皇后。以贞观二年六月,生于东宫之丽正殿。五年,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幼而岐嶷端审,宽仁孝友。初授《孝经》于著作郎萧德言,太......

  • 《旧唐书》卷三 本纪第三大纲 太宗下四年春正月乙亥,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大破突厥,获隋皇后萧氏及炀帝之孙正道,送至京师。癸巳,武德殿北院火。二月己亥,幸温汤。甲辰,李靖又破突厥于阴山,颉利可汗轻骑远遁。丙午,至自温汤。甲寅,大赦,赐酺五日。民部尚书戴胄......

  •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大纲 ◎突厥上○突厥之始,启民之前,《隋书》载之备矣,只以入国之事而述之。始毕可汗咄吉者,启民可汗子也。隋大业中嗣位,值天下大乱,中国人奔之者众。其族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

  • 《旧唐书》卷七十一 列传第二十一大纲 ○魏徵魏徵,字玄成,钜鹿曲城人也。父长贤,北齐屯留令。徵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徵使典书记。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

  • 《旧唐书》卷三十三 志第十三大纲 ◎历二○麟德甲子元历上元甲子,距今大唐麟德元年甲子,岁积二十六万九千八百八十算。推法:一千三百四十。期实:四十八万九千四百二十八。旬周:六十。○推气序术置入甲子元积,算距今所求年,以期乘之,为期总。满法得一为积日,不满......

  •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八 列传第九十八大纲 ○裴垍李吉甫李藩权德舆(子璩)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垂拱中宰相居道七代孙。垍弱冠举进士。贞元中,制举贤良极谏,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秩满,藩府交辟,皆不就。拜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尚书礼部考功二员外郎。时吏部侍郎......

  • 《旧唐书》卷六十四 列传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隐太子建成卫王玄霸巢王元吉楚王智云荆王元景汉王元昌酆王元亨周王元方徐王元礼韩王元嘉彭王元则郑王元懿霍王元轨虢王凤道王元庆邓王元裕舒王元名鲁王灵夔江王元祥密王元晓滕王元婴高祖二十二男:太穆......

  • 旧唐书阅读理解 王丘,光禄卿同皎从兄子也。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丘神气清古,而志行修洁,尤善词赋,族人左庶子方庆及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称荐之。长安中,自偃师主......

  • 《旧唐书》卷六十一 列传第十一大纲 ○温大雅(子无隐大雅弟彦博子振挺大雅弟大有)陈叔达窦威(子惲兄子轨轨子奉节琮从子抗抗子衍静静子逵诞诞子孝慈孝慈子希玠诞少子孝谌抗季弟璡)温大雅,字彦弘,太原祁人也。父君悠,北齐文林馆学士,隋泗州司马。大业末,为司隶......

  • 《旧唐书》卷二百上 列传第一百五十大纲 ○安禄山子庆绪高尚孙孝哲史思明子朝义安禄山,营州柳城杂种胡人也,本无姓氏,名轧荦山。母阿史德氏,亦突厥巫师,以卜为业。突厥呼斗战为轧荦山,遂以名之。少孤,随母在突厥中,将军安波至兄延偃妻其母。开元初,与将军安道买男俱逃......

  • 《旧唐书》卷六十四 列传第十四大纲 ◎高祖二十二子○隐太子建成卫王玄霸巢王元吉楚王智云荆王元景汉王元昌酆王元亨周王元方徐王元礼韩王元嘉彭王元则郑王元懿霍王元轨虢王凤道王元庆邓王元裕舒王元名鲁王灵夔江王元祥密王元晓滕王元婴高祖二十二男:太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