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小學生作文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小學生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85W 次

美德,是人不可缺少的,它不僅感動了你我,還滋潤了那原來破碎的心!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小學生作文,歡迎大家閲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小學生作文

  範文一:我與美德有約

美德從哪裏來?讀了這本《奔跑的幸福》你就明白了,因為它是27位著名兒童文學家書寫的100位美德少年的故事,每一篇都會讓你觸動心絃。

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書,被分為了十幾個小章。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以愛之名”這一小章,主要講了一位叫徐愛的少年,三歲時爸爸便去世了,媽媽不堪承受生活的重荷竟不辭而別,徐愛雖然很想媽媽再回來,可她並沒有抱怨上蒼對自己的不公,仍和爺爺奶奶一起勇敢面對困苦的生活,幫助爺爺奶奶分擔家務。當她上高中時,就下決心要回報爺爺奶奶的養育之恩,可爺爺卻在這時得了肺癌晚期,也許是她名字裏有個“愛”字吧!徐愛盡心盡力的照顧着爺爺,可爺爺還是離開了人世,於是徐愛又下決心一定要成為一名出色的醫生,挽救像爺爺這樣得病的人。於是,她就向着這個目標努力……

讀了這個故事,我敬佩徐愛她那不被命運的不公而絆倒、而屈服的精神。看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我們小區前面的林蔭道上,一直有一位殘疾的叔叔在練習走路,聽聞他是被車撞的,不管春夏秋冬,總能看到這位叔叔蹣跚的身影。幾年下來了,由於他的堅持,一開始連站立都很困難他,現在已經能自己緩慢的行走了。通過書本上的故事和發生在我身邊的事蹟,讓我明白了,不管發生多大的困難,只要你對自己有信心、有勇氣、有毅力,向着自己的目標去努力,去拼搏,即使只有一絲希望,也還會從黑暗中走出來!

這就是美德,是人不可缺少的,它不僅感動了你我,還滋潤了那原來破碎的心!從現在起,讓我們去與美德相約吧!

  範文二:沐浴文明美德成長

我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到天真爛漫的少年,文明美德始終圍繞着我。文明美德像一泓泓甘泉,滋潤我心田,哺育我成長。

微笑鐫刻臉上

校園裏,不免有些打打鬧鬧,我時常和同學發生激烈衝突。老師讓我與同學和解,握手言和時的微笑,讓同學之間的矛盾煙消雲散,化成了美好的友誼。慢慢地,我學會了微笑,微笑時常溢於我臉上,對老師燦然一笑,對同學寬容一笑,對困難淡然一笑。微笑就像春水,盪滌冬寒,愉悦我心。

孝心留在心中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對長輩的辛苦付出,我總是見慣不驚。爸爸媽媽讓我看《感悟父愛,感悟母愛》,教我領會“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含義,教育我要有一顆孝心,要孝敬長輩。慢慢地,我懂得了孝敬,為父母提一點東西,與父母分享美食,給婆婆倒一次洗腳水,小小報答雖不足掛齒,但孝心總在心中一點一滴地彙集。

勤儉印在腦海

我喜歡的東西,不論有多貴,總是纏着爸媽買。大手大腳地花錢,不懂得珍惜。爸爸媽媽教育我要節約,反覆給我講童年“苦難史”,講“敝帚自珍”的道理。慢慢地,我知道了要勤儉,買東西不再吵着要最貴最好的,牙膏總要擠到最後,懂得將錢一分一分地攢起來。勤儉讓我更樸素自然。

也是這樣,我學會了寬容,學會了誠實,學會了愛護環境,學會了……一個個文明的習慣在我身上潛移默化。我是一棵小樹苗,正沐浴着文明美德的春風雨露茁壯成長。

  範文三:美德是可以傳染的

“美德”,我從來沒有仔細考慮過,美德到底是什麼?也沒有注意過身邊的人具有哪些美德。這次高橋小學之行——美德夏令營真是讓我受益匪淺!

老師用極其平常和輕鬆的語調問我們:“美德是什麼?”我愣了半晌,美德還能是什麼?不就是美好的品德嗎?可是經老師點明後,我才回過神來:原來,美德包括誠實守信、尊老愛幼、捨己為人、先人後己、勤勞節儉、團結友愛……很多內容。

在時間的推移中,我漸漸悟出一個道理。美德雖然人人都有,但不一定每一個人都會將自己的美德發揚光大。想要將一份美德流失,是很容易的事;想要多發揚一份美德卻不是靠嘴説出來的,而是要用行動修煉出來的。

我突然間發現,在我身邊有很多美德值得我去學習。

記得我第一次讓座,是和外婆一起乘公交車。我正打着瞌睡,一個沉重的腳步聲傳進了我的耳朵,睜開雙眼一看,是一個一手抱着小孩,一手拎着個大大尼龍包的阿姨。她正四處張望着,尋找座位,但一個空位也沒有,這時,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將頭轉向窗外,我卻沒有,我站起身,給大媽讓了座。外婆説我真傻,我卻不以為然,心中自豪得很!這時,一個大伯給我讓了座,我感激地望着他,有一個年輕姑娘給大伯讓了座,一個小孩子又給年輕姑娘讓了座。

我當時真覺得,自己帶頭讓座這個舉動真是太正確了!因為,美德是可以傳染的!

這個社會不缺少美德,卻仍需要更多的美德,所以,讓我們的心中永遠都保留着一份美德,讓更多的美德常駐你我心!

  範文四: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唐山是一個文明的城市,我就出生在這裏,成長在這裏,唐山人以自己的勤勞、勇敢和智慧創建了一個獨具特色的文明城市鳳凰城。這裏的每一個人都珍愛這裏,為這裏的文明做貢獻,如果不信,我就給你講講我身邊的故事吧!

五一那天,我和媽媽去南湖玩,在15路車上人很多,沒有座位,這時一位阿姨抱着一個小孩上車,旁邊坐着的一位小女孩忙站起來,走上前説:阿姨,請您坐到我的座位上吧,這位抱小孩的阿姨忙説;謝謝你,還是你坐吧。小女孩忙説:沒關係,您抱着孩子挺累的還是您坐吧,這位阿姨微笑着説:謝謝。像這樣讓座的事在車上隨時都能看得見。

在南湖,有不少外地的遊客,因為路不太熟悉,經常會找不到要去的地方,可在這裏只要有人問路,熱心好客的唐山人就會耐心細緻的告訴你要去的路線,幫助遇到困難的人,微笑的臉龐和謝謝的聲音成為南湖一道最美的風景線。

日月往來,物轉星移,多少事如煙而過,多少人悄然而去,但文明自始至終一直流傳下來,它成為我們唐山進步的標誌。完善文明,並非一定要做什麼大事,而是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一點一滴,讓我們的文明美德傳承下去,讓文明美德伴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