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不應該縱容即興高几率精神病者的惡行散文

不應該縱容即興高几率精神病者的惡行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74W 次

有人説‘因為沒有預謀而臨時實施殺人行為以及殺人時受到精神障礙影響而辨認和控制能力削弱的緣故減輕處罰’,我認為這種道理不對,為什麼?

不應該縱容即興高几率精神病者的惡行散文

沒有預謀而臨時實施殺人行為,不能作為減輕處罰的理由,為什麼?因為思維的長、短不能決定行為結果的善、惡以及嚴重程度,就像用一台運算快的電腦和一台運算慢的電腦運行相同的計算邏輯獲得的結果相同,區別只有獲得的時間不同,在考量殺害惡行時,被殺死的時間已經固定並且是唯一的.,因此沒有可比較的。如果要比較想要殺時到殺死時的時間長度,反而應該認為時間長的獲得的罪報輕,這樣則即興殺人比預謀殺人更重,為什麼?因為時間越長則越有機會改變,例如二個同性質的行為,一個用一秒完成、一個用十年完成,哪種行為更有機會被改變?佛説惡者速滅,如果把非惡者當作惡者來迅速的傷害、消滅了,這樣就是因為完全顛倒善、惡而完全獲得罪業,怎麼能因為惡行產生的速度快而減輕對它的處罰?

如果説‘因為受到精神障礙影響而辨認和控制能力削弱,而減輕惡行的處罰’,暫時假設結論是對的,那麼也要觀察精神障礙影響的來源,這個來源應該獲得罪業,如果是來源自己則自己獲得罪業,不應該減輕處罰;何況由於辨認和控制能力削弱而對惡行減輕處罰不對,為什麼?精神障礙影響增加了人造惡的機率,不應該因為造惡的機率提高而減輕懲罰力度,較高几率造惡者更危險,例如受持邪錯觀念的恐怖主義者,不應該降低對更危險者的懲罰力度,否則就是縱容高几率的惡行,甚至是向它屈服、低頭。如果説‘因為辨認和控制能力被削弱而減輕惡行的處罰’,難道一個人喝了酒以後殺害眾生就能減輕處罰?如果是這樣,則是在讚歎、縱容癲狂、魯莽等罪惡,甚至是向它屈服、低頭。佛説應該呵責罪惡,怎麼能縱容?

減輕精神病患者的罪過處罰的理由是沒有惡意,如果確實沒有惡意則不獲得罪業,例如機器傷害到了人,機器不會產生意念所以即使有傷害的行為也不獲得罪業,但是有意設置機器的行為者應該獲得罪業。所以,精神病患者真的是沒有惡意的傷害人嗎?如果精神病患者沒有意念,那麼他的行為是由誰產生的?如果有意念,怎麼能説精神病患者的意念一定沒有罪惡?如果精神病患者的意念不是一定沒有罪惡,那麼為什麼説精神病患者做的惡行應該減輕處罰?如果説精神病患者造惡時是沒有惡意的,那麼精神病患者比普通人還優秀,即使是這樣,減輕對精神病患者造惡的處罰也沒有道理,為什麼?因為佛在世時也一樣要承受惡報,例如馬麥之報。如果精神病患者的意念不是一定沒有罪惡,那麼為什麼説精神病患者做的惡行應該減輕處罰?如果有惡意,那麼為什麼要以精神病的名義來減輕處罰呢?我聽説過以佛、菩薩作為庇護的,沒聽説過以神經病作為庇護的。如果還説精神病患者造惡不是故意的,那麼無故傷人也是減輕懲罰的理由嗎?應該不是,甚至更糟糕,為什麼?因為有意做傷害行為的情況還包括為了保護或者消滅罪惡,例如國防軍人和執法者,無意之傷人則不具有善義的可能。

佛説眾生的行業有輕、有重、有遠、有近,依隨它的因緣先、後承受。如果有修行身行、修行持戒、修行心念、修行智慧,確定知曉‘善業、惡業’將要有果報,這個人能轉化重業成為輕業,輕業不承受;如果遇到福田、善知識,修行徑道、修行善法,這個人能轉化以後世界的重罪成為現在世界的輕罪來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