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記敍文作文 > 有關春節記敍文

有關春節記敍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45W 次

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特別是記敍文,記敍文的中心思想一般藴含在具體材料中、通過對人、事、物的生動描寫來表現。那麼你有了解過記敍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春節記敍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春節記敍文

有關春節記敍文1

隨着中央電視台零點鐘聲的響起,新的一年——羊年來到啦!

大年初一的早晨,太陽公公早早露出了笑臉,它笑得那麼開心,那麼燦爛。是啊!新的一年給人們帶來了新的期盼、新的祝福、也給人們創造了親人團聚的機會。我們家的大年初一就是在團聚的氛圍中度過的.。

我們全家在奶奶的帶領下乘車來到了爺爺的故鄉——鄂州。武漢至鄂州相距70公里,汽車行駛在寬闊的高速公路上,透過車窗望去,一幢幢高樓整齊的排列着,樹木、花圃錯落有致。藍藍的天空中,一羣羣快樂的小鳥在飛翔。平時我最羨慕的就是小鳥,今天過年了,我也變成了一隻快樂的小鳥,高高興興回老家過新年。

在鄂州,有我的叔叔、嬸嬸、哥哥、姐姐。我們的到來,給他們增添了節日的歡樂,全家十餘人圍在一起吃了一餐豐盛的團年飯。長輩們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紅包,是對我去年學習的獎勵,手揣着紅包,心裏暗暗發誓狗年我學習要更加努力。

飯後,在長輩們帶領下,自由活動開始,我們玩耍的主題——放煙花、放鞭炮。這可是我從未玩過的新鮮玩意,五顏六色的煙花衝向天空盡情開放,好看極了,那一串串紅丹丹的鞭炮,我既高興又害怕,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使平常膽小的我捂緊了耳朵,閉上了眼睛。看到周圍小夥伴們玩得興高采烈的,我暗暗鼓勵自己,今年又長大了一歲,怎麼能被這小小的鞭炮嚇倒了?我也加入到放鞭炮的人羣。鞭炮聲一聲高過一聲,伴着我們的歡笑聲,曠野變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在鞭炮聲中,我覺得自信了、勇敢了。

有關春節記敍文2

在每一個孩子心中都希望春節快點到來,我也不例外。怎麼都想過年,過年時盼望爸爸媽媽買的新衣裳,盼望吃到桌上的雞鴨魚肉,每個孩子最盼望的就屬收紅包了!新年終於到來了,我們各自穿上了新衣服,在鏡子前看看……

在每一個孩子心中都希望春節快點到來,我也不例外。怎麼都想過年,過年時盼望爸爸媽媽買的新衣裳,盼望吃到桌上的雞鴨魚肉,每個孩子最盼望的就屬收紅包了!

新年終於到來了,我們各自穿上了新衣服,在鏡子前看看這兒又看看那兒,這麼也看不完。春節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節日,而貼春聯,放鞭炮,包餃子,又成了必不可少的內容。我家買了好多鞭炮,有開門紅、火炬花、開門見山……還有好多煙花呢!我與妹妹還有鄰居家的朋友來到操場,哇,鞭炮大多數堆在了一起,排成了一個圈,決定12點到一起開響……

我們終於等到了12點,突然一響響的炮竹聲從我背後響起,我回頭一看,一朵朵煙花在天空中展放了迷人的神采,不知怎麼了,周圍也響了起來,暗黑色的天空刻時變得光彩奪目,人羣便一點一點地聚集起來,快看快看我家的煙花也響了。

炮竹聲一點一點消失,過後就是我們孩子的歡樂時間了,十幾個孩子圍在一起聽鬼故事,刺激得連聲鳴叫,一邊聽鬼故事,一邊清點着自己的紅包,誰的錢多,誰家請客去吃東西……

就這樣快樂地度過了這個春節,這個春節我永世不忘,因為今年的春節笑開了顏。

有關春節記敍文3

生於中國,有個傳統的節日一一春節。人們也稱之為過年,這是個難忘的節日。

春節,是團圓的象徵。在大年三十那天,許多身處異國他鄉的人們,都會回到那屬於自己的'懷抱中,與家人團聚。

大年三十早晨,家家户户都會在門口貼上那顏色豔麗的對聯,盼望在新的一年裏萬事如意,身體健康,生意興隆……遠遠望去,一片紅紅火火,頓感喜慶。

那晚,一家人喜氣洋洋地坐在一起圍爐。電視上播着春晚整間屋子充滿一片笑聲。

“五,四,三,二,一!大家新年好!”隨着春晚的祝賀聲響起;隨着那午夜鐘聲來臨;隨着那隨着人們的期盼,新年踏着輕盈的腳步,向人們走來。新的一年新氣象,一切,將煥然一新。

正月初一,要向他人拜年。各家各户整裝待發,一聲令下,魚貫而出。

大街上,商鋪都關了,地上還有殘留的鞭炮,濃濃的鞭炮味衝進我們的鼻腔,隨之而來的,是那濃濃的年味。

拜年,小孩子們少不了紅包,寓意歲歲平安,逢凶化吉,大吉大利。

中國年,充滿了濃濃的年味與親情,令人難忘!難為中國年!

有關春節記敍文4

春節終於到了,我可等了好久了。春節可以幹好多好多有趣的事兒,像放鞭炮、穿新衣、走親戚、拜年、貼對聯、吃團圓飯、收壓歲錢等等。

我最喜歡的是放鞭炮和收壓歲錢了。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爸爸帶着我和弟弟一起來到樓下放鞭炮,爸爸把鞭炮放在地上,鞭炮像條長蛇似的,爬在地上,爸爸用打火機點燃,我們趕緊躲得遠遠的,用手捂着耳朵,“噼裏啪啦”的炮聲響了起來,多麼的熱鬧呀,讓年的味道更濃。

接着我們放煙花了,爸爸把煙花放在路上,拿出打火機點燃。很快,從煙花筒中竄出一股火花,飛向空中,瞬間綻放開來,火花映紅了我們的臉,就像我們一家人在照全家福;又有一股的火花竄向空中,綻放開,就像一隻活潑可愛的小白兔,又一股火花綻放了,在空中分成許許多多的小煙花,多麼像天空中一眨一眨的小星星呀!

吃團圓飯的時間到了,我們來到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家人真多,真熱鬧!看到一桌子的好吃的,我的`口水差點都流了下來,我擦了擦口水就開始大口吃飯了。

吃完飯以後,我就和弟弟一起向爺爺奶奶討壓歲錢了,我們跪在爺爺奶奶跟前,説道:“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奶奶高興的從兜裏面掏出紅包,給了我們。我們又來到叔叔跟前,心想着:叔叔是做大生意的,肯定會給我們發更多的紅包,於是我跟弟弟商量好,説道:“祝您生意興隆,萬事如意”,叔叔哈哈大笑起來,從口袋裏掏出來幾百元,塞到我們的手裏,我們高興極了!回家一數,哇,這次的壓歲錢真不少呀!

過年的感覺真不錯呀!

有關春節記敍文5

近了,近了,我們的節日——春節快來嘍!

與每年一樣,大年夜之前走在大街上的行人們都是行色匆匆。要麼是為了前往各大超市籌備過年所需物品。要麼是為了趕回家與親人團聚,雖然他們在外工作一年已是疲憊不堪,但想到很快就能與家人團聚,臉上無不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待在家裏的,則大都是打掃房屋,張燈結綵,高高興興迎接春節到來。

我則幫着家人貼春聯、掛燈籠!沒想到貼“福”居然也有講究,得把“福”字倒過來貼,許是人人都想在來年沾一點“福到(倒)了”的運氣。掛燈籠可沒那麼多講究了,在門兩邊各掛一個,那長長的流蘇被風兒吹動,彷彿扭動了柔美的腰肢,大大的紅紅的燈籠也搖頭晃腦的,別具一番風味。燈籠、春聯雖不多,但大紅色卻早已渲染出過年的氣氛了。

盼望着,大年夜總算來到了。家家户户歡聚一堂,有説有笑共享團圓之夜。吃餃子可是年夜飯中一道永恆不變的主食。有些地方吃糰子、圓子,代表着一家人團團圓圓;還有些地方吃年糕,則代表着來年生活節節高。每種食物包含着相同的寓意,大家都希望能在來年能有個好兆頭。

年夜飯後,各家各户都要燃放煙花爆竹。據説鞭炮最早是用於驅趕邪魔鬼祟的,但後來逐漸演變成了七彩斑斕的.煙火。因為煙火欣賞度更高。人們多在大年夜晚上守歲時,或在大年初一時,或在大年初五開張接財神時,或在元宵節時燃放各種鞭炮和煙火。如果沒了這“轟轟”的煙花、鞭炮聲,可能就算不上過年了!當然,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也早已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一道“饕餮大餐”。

大年初一到初五是人們走動最頻繁的幾天。人們換上新衣,走親訪友。最歡喜的要數孩子們了,因為他們總有拿不完的壓歲錢。

接着幾天,年味兒就漸漸淡了,直到元宵節看完花燈,吃完元宵,這個年就算過完了。

有關春節記敍文6

按照家鄉地老規矩,過年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

從這天開始,人們都忙着準備格式地年貨,大街上人來人往,到處洋溢着喜慶地氣息。

到了大年三十可真熱鬧,家家敢做年夜飯到處飄蕩着酒肉地香味。大門外貼上了紅紅地對聯,屋裏貼上了漂亮地年畫,每一家都燈火通明,歡歡喜喜地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吃團圓飯,相互談論着自己一年來地收穫。門外地鞭炮聲起伏不斷,我忍不住拿了一掛鞭炮跑了出去。

正月初一這天男女老幼都穿上新衣服,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子們拿着長輩發地壓歲錢高高興興地去買爆竹和玩具。

正月十五是過年中最熱鬧地一天。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縣城觀看社火表演。社火地隊伍可真長啊,有鑼鼓隊,秧歌隊。還有許多學生組成地方隊。到了晚上人們舉頭賞月,吃元宵,看煙火,觀燈展,猜燈謎,忙地不亦樂乎。

一轉眼,到了正月十九,過年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