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為有暗香來作文(通用9篇)

為有暗香來作文(通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83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為有暗香來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為有暗香來作文(通用9篇)

為有暗香來作文 篇1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

寒風刺骨,大雪紛飛。

踽踽獨行在院子裏,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單調的雪白,我的心,亦如此。

好一段時間,學習的壓力讓我如同凋零的枯葉,墜入沉默而死寂的泥土。數學的紛繁複雜,英語的枯燥混亂,物理的高深莫測,猶如一個個霹靂,擊打在我的天空。我的天空總是烏雲密佈,兩點一線的生活索然無趣,如一潭死水。不分晝夜的學習,卻只換來更多的挫折,失敗如利劍一次次刺過我的心。

驟然,鼻尖傳來一絲冰涼,打碎了我的回憶。猛然驚覺。在不起眼的角落,數枝粉色的梅花,巧笑倩兮,傲然挺立,點綴了蒼白的世界。

我靜靜地凝望着你,疑惑着你的凌寒獨放。

大雪砸向大地,砸向你嬌弱的身軀。我的憐惜之情油然而生,想為你遮風避雨,可又想知道你是否擁有與寒風殘雪鬥爭的勇氣,於是,靜觀其變。

大雪簌簌地向下落,你嬌嫩的花瓣被風雪肆虐,盤曲嶙峋的枝幹也如老人躬起的背脊,真擔心會被折斷。

我的心絃緊繃。

終於,驟雨停歇,陽光透過層層白雲,透過蒙蒙白霧,撒在梅樹上,樹影斑駁。輕風掠過,大樹婆娑起舞。詮釋了“詩情畫意”。

粉色的花朵經過白雪的洗滌,粉粧素裹,雪珠像碎鑽停留在花瓣上,又如聖潔的白衣披在枝幹上,使每片花瓣都晶瑩剔透,分外美麗,每節枝幹都煥然一新,更加堅韌。

我凝望着梅花,她好像也對我莞爾相迎,忽然間,我釋懷了。學習,雖不能一帆風順,總會有荊棘阻遏我們前行的腳步,但我們要像梅一樣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才能迎接陽光的照耀。想到這裏,我不禁輕拭露珠,喃喃道:“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為有暗香來作文 篇2

村子的盡頭,有一株槐樹,旁邊有一户人家。

女人不到五點就起來了,天矇矇亮。女人麻利地去後山割好豬草,拌好雞食,直直腰,洗把手,擦把臉,轉而進廚房張羅早飯。

其實,送他去當兵那天,女人像是沒有什麼感覺,男人也不是多話的的人,當車站廣播響起,男人站起身,挎上旅行包,看着女人,女人上去抱抱他,輕聲説:“我等你,我會照顧好爸爸媽媽的。”男人點點頭,轉身,頭也不回。沒有發現風起的一剎那,女人微紅的的眼角。

男人死了,日子也得照樣過。

農村別的不多,體力活不少。家裏養的雞鴨多了,棚子太小。女人勞作之餘,找幾塊小木板,拉上網罩,女人身材不高,幾經周折才把網罩拉好,板凳沒人扶着,摔了女人。腿上青紫了一塊,手上破了點皮,女人忍着痛,拿酒精消消毒,明天做飯割草,不能有事。僅僅是一剎那,女人想到了男人,若男人在,必定不會讓她做這些。男人沉默老實,粗活累活一肩承擔。有那麼一剎那,眼角反射了燈光,仔細一看,又什麼都沒有了。

爸媽生着病,年紀也大了,下田的事只有自己來。腳在水裏泡了一天,為了把秧苗插上——這是莊稼人的命根,半點馬虎不得。中午娘過來送飯,一定要幫她,但女人堅決不讓,只説讓娘早點回家,菜之類的都有,晚上把粥熱熱,早點睡,不用等她。

泡在水了還沒有覺得,一上岸,腳鑽心的疼。天色已經黑了,地裏人也少了,女人忍着痛,一瘸一拐地還堅持着。鄰居張嬸見了,心疼地説:“好閨女,天黑了,你腿好像受傷了,回去吧,咱們一道。”

女人沒逞強,默默地應了,把滲出來的眼淚逼回眼眶。

謝別張嬸。爸媽還沒睡,等她回來。娘心細,見她走路怪怪的,多問了幾句,女人只説沒事。女人注意到家裏的板凳都用木板釘了一圈,女人笑着説:“爸,你在家休息就好,這些讓……”女人想説男人的名字,“讓我來吧!”“隨便擺弄幾下,累不着。”女人笑笑不言語。

服侍着爸媽吃完藥,月上中天,估摸着八九點了,女人一身疲憊。

男人在時曾經定時便有家書回來,女人念給爸爸媽媽聽後便收起來,現在已經有一沓了。偶爾,女人還會拿出來看看,因為女人沒什麼閒時間,這也是女人為數不多的小樂趣了。

女人有時也會想起自己守着這兒到底為什麼。當夜降臨,夜深人靜,而腳上的痛讓她睡不着的時候。咬着牙,忍着痛,為了什麼?女人又一次問自己。男人沉穩的臉伏上心頭,她拿出枕頭下的一封家書,讓它伏在心口,想,這就是答案吧。這之後,心神彷彿有了寄託,女人沉沉地睡着,只等第二天早上的第一聲雞鳴將她換醒。

屋外,夜沉沉,槐樹默默無語,槐花香暗地灑滿整個小院。那樹張開龐大的身軀,似要將人庇護身下,憐惜她的堅強。

為有暗香來作文 篇3

故事始終圍繞天香園裏的女人展開,無論是嫁進來的,還是嫁出去的,她們無一例外的成為被潛移默化的對象,她們雖然不像大觀園內那羣少年人有賞花飲酒作詩的風雅生活,也有屬於並帶着世俗生趣的快活日子。

柯海曾帶着新婚妻子小綢和園中親戚,僕人開了一場市集,柯海賣布,小綢賣藥,柯海的弟弟鎮海賣書,還有賣饅頭,賣肉的。這一段讀來頗有意思,畢竟是有錢人家,還是帶了些驕奢的觀念的,這樣的買賣當然不會賺錢,只是圖個熱鬧和新鮮,卻沒想弄得風生水起,惹得天香園又有一段閒話在外。這一段時光,是沒有什麼陰影的,家底殷實,夫妻和樂,一派太平景象。

柯海和小綢這一對少年夫妻,是從開始便花筆墨描寫的,小綢不同尋常女子,她有些心高氣傲,少一些女兒的嬌態,多一份烈性的決然,她與柯海拌嘴,總不是先低頭的那個。但柯海看起來對她很是忍讓,與她耳鬢廝磨着,看着倒是一對如花美眷。誰又能料到,小綢和柯海在往後的歲月會是恩斷義絕,形同陌路的結果呢?全因柯海沒來由的娶了小妾閔女兒,狠狠的傷了小綢那顆孤高敏感的心。

自後,小綢便帶着女兒採蘋,一個人安安靜靜的過日子。再也沒有接近過柯海。最多隻是説話罷了,彷彿兩個萍水相逢的路人,不帶任何表情。

想想有些悲哀。小綢的倔強任性在那個時代還是要自食其果的,她失去了一段原本完滿的婚姻,以及丈夫的温情,但好在她不是哭哭啼啼,沒了愛情便要尋死覓活的小女子,她生活得很安定,很平靜,帶着女兒,與其他人隔離開,呆在房間裏,不理會任何聲音。柯海對她懷有愧疚,卻做不到一生只對一個人的堅定。畢竟是明代,男人可三妻四妾,感情可以割裂成許多份,不像小綢,把一顆心全給了丈夫,卻得不償失。她要的只是尋常夫妻的相守相依,枕上私語,燈下伴讀,可惜,她的性情終究讓柯海退而求其次了。

當小綢因為柯海娶妾而與整個家族冷戰的時候,有一個人開始接近她,並且是討好她。那是柯海弟弟鎮海的媳婦。這個弟媳頭胎生了兒子,在家族裏有些受寵,而且孃家有些錢財,是風光體面的嫁進大門的。小綢起先與她隔閡,也帶着點酸味,大概是有了心理落差。

但後來這兩人竟成了割頭不換的知心姐妹。小綢沒了愛情,卻得到了一份姐妹情,她很是滿足。兩個人一起繡花,聊天,交談育兒經,打發了一段不算長的光陰,這些女子,是一輩子都在天香園裏的,不出門,不上街,園中景物人情,是她們的世界的全部。她們並無勾心鬥角,亂嚼舌根的習氣,性情大都和善,彼此共處,不温不火。

小綢得到一份精緻的繡花衣衫,發覺這是情敵閔女兒給自己做的,鎮海媳婦有意化解二人芥蒂,從中協調。經過幾番調停,三人終於坐在一起,以女兒家的繡活作為相處的紐帶,一起做活,偶爾説話,大多時間沉默。

鎮海媳婦生第二子阿潛的時候大出血,小綢用陪嫁的家傳墨錠裏的珍貴藥材救了她。小綢這裏的舉動讓我看到了她的執着和無私,她把鎮海媳婦真正放在了心上,而不是當初的憤憤。她的苦楚和不甘,也只有鎮海媳婦看在眼裏,歎在心裏。如今這樣相與的一個人要死了,小綢怎麼會捨得。鎮海媳婦彷彿是她連接園子里人情的一條紐帶,有了她,小綢覺得心安覺得踏實,有這樣一個姐妹聽自己説話,一起交換私密心事,安撫自己的心底傷痛。到底叫人覺得温馨。但沒多久,鎮海媳婦還是走了。小綢的藥材只是賒來了一段時間,鎮海媳婦終究是薄命少福的,她把兩個兒子託付給小綢。當初,她曾開玩笑要把兒子換給小綢,自己養小綢的女兒。一語成讖。

一個來了又走的人,小綢看着天香園,看着膝下一對咿呀學語的幼兒,心生悲慼。自己是少年失歡,半生孤獨,卻好好活着,沒有愛,還有情,而鎮海媳婦卻在大好年華死去,什麼情情愛愛,什麼得得失失都一併勾銷。

再説説小妾閔女兒,她並非橫刀奪愛的不賢女子。嫁給柯海,是為了逃避選秀入宮的命運,而柯海與她有一面之緣,旁人撮合,她入了天香園。她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兒,得到柯海的一份垂簾,大多時候是守着空閨,做着繡活,她知道柯海的無奈,小綢的恨意,自己並無作為,卻使得原本的恩愛夫妻形同陌路。她並無爭奪東西風的醋意,只想安安生生的生活,得到小綢的認可,得到大家的認可,換的`一份姐妹間的情誼,鎮海媳婦走後,她便存了一份心,想和小綢成為貼心姐妹。但要走到這一步,談何容易。這心結,不知繫上了多少纏扣。

為有暗香來作文 篇4

至冬,屋裏散着幾片梅花瓣,隱約一絲梅花香,彷彿遠處飄來的一支裊娜的歌。我明瞭,樓上的梅花又開了。看到梅花,想起遠渡他鄉的父親,這是他的寵,他的夢。

猶記在心的是兒時的一個春,父親抱着一盆光禿禿的盆栽回來,興致勃勃地讓它倚在翠竹旁。我和母親很不解,“買一盆枯枝回來幹什麼?”母親試圖將它移開。父親急匆匆地呵斥道:“這是梅花,貴得很,開了好看。”我懵懵地看着那枯如鶴腿的“梅花”。“梅花”?明明就是一株枯樹枝,造型還怪得很。我對父親的審美觀產生了疑惑,很久很久沒有再關注它。

梅花的到來,彷彿讓我們和父親又隔了一層,他天天呵護着梅花,瞻仰着梅花枝。不知何等境界侵入了他,我們不懂,他的固執。

時光流逝,我漸漸長大,父親依然像那梅花一樣,寂寥、無言。不知多少年過去,我已漸漸忘記了在家中,有梅花,有父親。

直到那年深冬,霧濛濛的,父親急如瘋兔地叫我們去,看梅花。只見那盆在我們家經久不息的梅花,枝頭冒出幾點乳白的花,與依舊幹黑的梅花枝襯應着。那梅花,讓我們不禁久久凝視,那白,似乎把這霧天射出了一口,照耀着我們。低頭看,那翠竹的綠也不及這梅花的白,這令我們驚訝,這梅花在前幾季死氣沉沉的,怎麼在深冬就英姿煥發了呢?欲問父親,見得父親望着梅花,眼中閃着希望,遲遲不肯抹去。看到此番一人盼花的情誼,不忍打斷,只得隨花香拉長。

現在,又聞到梅花香,想起從前父親的期望,我步上樓,樓梯發出深沉踢踏聲,那記憶還沒封存:父親的整潔,父親的書香。打開門,撣下一稀灰塵,那梅花依舊在那裏,孤獨的綻放,它只會在冬天盛放。它默默地粗了,它默默地白了,它由內而外地變了,還記得那翠竹,現在已移植倒落,它卻在一年的忍耐後爆發,即使無人問津。

心中湧上思念,對父親的思念。這株梅花好似用它的語言控訴我對父親的誤解,他不是冷漠無味,他不是漠不關心,他只是不善言辭,低調處事。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從前的我只看到梅的花,卻從未欣賞過它的香,今天,我終於聞到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低調內斂,含蓄悠長,一如父親。

為有暗香來作文 篇5

寒冷漸漸侵入我的身體,把我從香甜的睡夢中給“拉了出來”,讓我在深夜裏驚醒。原來是被子掉了,拾起被子,看着滿天璀璨的星光,我卻怎也睡不着覺,刺骨的感覺十分的不好受,“咦?”這時,我發現,不僅是滿天的星光閃爍,樓下的燈也亮着,“哎,一定又是爺爺忘關燈了,看來還得我親自去跑一趟。”我只好從温暖的被窩裏爬出,冒着寒風,穿好厚實的衣服,下樓去。

即使在室內穿着厚厚的棉衣,但寒風吹到我的臉上,也把我的臉吹得白裏透紫,就好像有千把小刀劃過我的臉頰,我一步又一步的堅持走下去,終於到了樓下,爺爺果然沒有關燈。我正準備伸手去關,這時,一股暗香飄來,瞬間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通過不斷的尋找,終於發現了這股香味是來自門外,什麼東西能發出如此濃郁的香味呢?我的好奇心引誘着我,讓我去尋找發現它,於是我決定出門去看看。

推開門,一陣寒風迎面而來,吹得我直打冷顫,陰森森的暮色下,不是傳來幾聲淒涼的鳥叫聲,良久,我終於鼓起勇氣到外面尋找這暗香的來源,終於,我通過千辛萬苦,找到了那香味的主人,但是結果卻令我大吃一驚,那暗香的主人竟然是平常那躲在牆角邊不起眼的臘梅花,它此刻整開着鮮豔的花朵,月光下依稀可見,真可謂:“牆角一枝梅,凌寒獨自開。”別有一番韻味。其實在很早之時,我就已經看到它了,但因為我平時非常貪玩,我只看了它一眼就出去玩了,沒太注意到它。如今那些生活在温室裏的花兒早就已經枯萎了,而梅花卻還在園中孤獨地屹立着,怒放着,還在經受着寒風的考驗。真沒想到,這最寒冷的時節,卻是它開得最旺盛的時候。

由此看來,梅樹的一生中只有兩種結果:一是孤獨的慢慢枯萎,留下那心中無盡的遺憾,二則是歷經寒風的洗練,在寒風中怒放,散發出誘人的芳香。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寒風雖然刺骨,但梅花卻能憑着它堅強的意志忍耐下去,就靠這一點才使它成為四君子之一。

梅花既可以忍受着凌寒的侵襲,獨自在寒夜裏綻放,那我們為何不能容忍那生活中的挫折呢?

為有暗香來作文 篇6

在這間昏暗的屋子裏,我瑟縮在冰冷的角落裏,透過遮擋一半的窗户望去,可以看到一方澄澈蔚藍的蒼穹。我取下塵封的琴,二胡的音色是那樣純美無瑕,又略微摻雜一絲哀婉,就如嚴寒冰雪中迎風怒放的臘梅。

冬雪紛飛,寒風蕭瑟,零零落落在渺茫的天幕中飄零;凝眸寂寥,眼影搖曳,無瑕美景盡顯蒼茫姿態。我提起琴弓,一腔熱血匯成暖流,融化了這個季節應有的堅冰,凝成一抹嫣紅。

第一個音符劃破靜謐的空氣,旋律緩緩流逝,餘音不絕。柔軟韌性的弓毛摩擦在琴絃上,一串悠揚的旋律從指間瀉下。下雪了,覆蓋了人世間所有的滄桑,都幻化成虛無飄渺的銀白。“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悲悲慘慘慼戚。”這個毫無生機的季節裏,寒冷隨着皮膚的每一寸毛孔滲入骨髓,直到人心。

音樂不停流淌,如潺潺溪水繾綣着浪花,細膩拍打着岸堤。從婉轉啼鳴的旋律我彷彿置身於那片天地,擺脱了世俗和煩惱的困惑,找到了屬於這裏的一點紅色。那是多麼美的顏色!請原諒我找不出任何形容詞,生怕用任何華美的辭藻就會玷污着世間最後一抹清純。一片片瀰漫着,像躍動的焰火猛烈撞擊着我的視野,媚而不俗,豔而不妖,樸素而真摯,毫無掩飾地就這樣走進了我的心間。

曲調變得柔美輕盈而跳躍活潑,富有張力。手指在琴絃上翻飛,像一隻蹁躚的白蝶,在花叢中尋找着自己所向往的那一朵。我迫不及待地靠近,去嗅嗅那沁人心脾的幽香,遠遠地飄蕩;我不忍去撫摸,去觸碰那冰清玉潔的花瓣,掛着冰凌,靜靜地開放。臘梅獨自挺立在枝頭,沒有綠葉映襯,沒有蜂圍蝶繞,但她似乎不太介意,仍然昂起高貴的頭顱,慵整纖纖手,揮舞着身後豔麗的裙紗。

我抖落着弓子,仍然在演繹着一曲冬季怒放的童話,沒有鎂光燈的奪目,沒有觀眾為我鼓掌,我卻能沉浸在音樂的王國中,獨自閃耀。隨着深情莊嚴的步調,感覺全身都充滿了力量,一團鮮豔的火在胸膛燃燒。小小的臘梅努力地盛開着,就在那麼一個微不足道的瞬間,倔強而固執,平凡而出彩。越來越濃的暖意綻上枝頭,漫上雪白的山谷,如一彎星月,在茫茫宇宙中閃爍着自己的亮光。

我感覺心中蕩起一股暖流,伴隨着點點清香,我背過身去。嗅着那熟悉的方向,指引我回家歸宿的方向,是蔚藍天空的那一端。曲調又變得舒緩,似水流年,悄悄淌過腳邊,留得一地滄桑。那些臘梅依然在不遠處盛開,它們的花期十分短暫,彷彿一眨眼的時光流過掌心它們就化為殘紅。但或許“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它們情願,它們甘於平凡,為做一抹星火,陪伴着皚皚白雪,陪伴着人們如飢似渴的心靈。

隨着樂曲緩緩漸弱,我放輕了力度,撥動着琴絃,不禁輕閉雙眼,陶醉於着美好的風情畫中。那臘梅,那冰雪,那幽香……迴盪在我腦海中,光影重疊又分離,驅之不散。吟誦着王安石的《詠梅》,我突然感覺這個冬天並不寒冷,臘梅的綻放帶來的暖意填補了空虛,帶來了新的恩賜和救贖。

最後一個音符定格在了那一秒,隨着一曲《紅梅隨想曲》那幽然的琴聲戛然而止。臘梅謝了,落得滿地紅霞。我的心卻沒有凋零,在凜冽的寒風中微微顫顫地浮動,卻始終激盪着一股暖流。

為有暗香來作文 篇7

時光很長,但轉念一想,餘生很短。正如花的一生,來不及好好盛開,便已落下帷幕。

桂花,千里飄香,它的香氣傳播得遠,為眾人所熟知。但我不想告訴你,有這樣一種花,靜悄悄來,又靜悄悄去,人們盛讚它的堅韌,敢在寒冬臘月裏盛開,正如名詩所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酷寒的臘月並沒有折斷它美的雙翼,它的美讓人着迷,它的香讓人沉醉,它的風姿讓人傾倒。古今中外無數文人墨客讚歎它的美,正如盧梅坡《雪梅》中所述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他們亦盛讚它的高潔,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它總是靜靜地盛開着,不為寒冬所摧,不為世俗所罔,它只是堅定地一直做着心中的自己。

春夏秋的臘梅大抵是有些傲嬌的,不與羣芳妒,只是默默地生長,待綠葉爬上它的枝頭,綠了一身容裝,別人都在開花,它卻在沉睡,別人都在沉睡,它卻在盛開,它大抵是幸運的,世上好花何其多?但真正被人熟知的,又有多少,它盛開在一個不幸運的季節卻成就了不凡,順流而下並不是最好,相反,逆流而上能讓更多人記住。

冬天的梅,大抵是不同的,多了份清冷,亦多了份淡雅,它的花瓣是金黃色,早晨大地微弱的光芒升起,折射進了梅的形、梅的魂裏,使人見了心中亦升起一份暖意,老家種了一塊梅林,每逢盛開時節,我便常常流連於此,忘記歸時,樹是長在坡上的,坡下是一條公路,道路上行色匆匆的賞雪客也會被這花香吸引,停下腳來,駐足良久。我甚愛在清冷的早晨,着一席長袍,截一段臘梅盤上髮絲,呼吸間是臘梅和清新的空氣的結合,彷彿穿越古今,滯留了時光,成了那畫中女子。

花開很短,若你可以,請看一看它們,因為它們正努力綻放一生。

為有暗香來作文 篇8

老師,您用語言悄悄播種,您用彩筆默默耕耘。老師,您的愛如太陽般温暖,如春風般和煦,如大地般慈祥,如清泉般甘甜。

——題記

用“天寒地凍”來形容冬天一點兒都不為過。

記得去年的冬天,北風肆虐,寒雨紛飛,校園裏,小草脱下了平時引以為傲的綠裝,耷拉着小腦袋有氣無力地趴在地上;小鳥們也一改平日嘰嘰喳喳的高興勁兒,悄無聲息地躲進了它的“被窩”;就連平日裏蒼翠的松柏,都在瑟瑟寒風中顫慄。我們把自己裹在厚實的羽絨服裏,保存熱量,蓄集温度。

即使這樣的天氣也絲毫未動搖您“戰士”般的情懷。寒風吹亂了您的秀髮,凍紅了您的面頰,您仍然堅守在三尺講台上批改作業。課餘時間,您都會站在樓道口、走廊間,悉心叮嚀每一個玩耍的同學,那一句句温暖的提醒,時刻温暖着我們的心田。

記得有一天,我和夥伴們在樓道口追逐嬉戲,把您平日的叮囑拋到了九霄雲外。

“快,唐鐵根,往左邊。”“耶!我們勝利啦!”正當我們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您走過來了,和藹地對我們説:“孩子們,小心地滑,注意安全。”當我們停止遊戲的剎那間,您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那一刻,您在我們心裏,就像一束高潔的臘梅,迎風而立,飄來陣陣暗香。古人説:“梅花自古暗香來”。老師,您不正是我們心中的那一束嬌豔的臘梅花兒嗎?

“一二一,齊步走,預備。”哦!原來,您在緊鑼密鼓地訓練我們鼓號隊參加獻花獻詞活動。“賀知宇,把腳抬高些。”“賀知宇,注意你的背。”“李泓,你的手放哪?”“眼睛,注意你們的眼睛”……訓練場上,不時傳來您鏗鏘有力的施令聲,您親歷親為地為我們規範動作,不厭其煩地幫我們糾正姿勢。“嗯!好,真棒,有進步。”

老師,如果我們是鮮豔的花朵,您就是培育我們的園丁;老師,如果我們是挺拔的大樹,您就是我們蓬勃的根基。在我們的生命裏,感謝有您,感恩有您。

為有暗香來作文 篇9

不記得是在何時的美術課上,那一串動作和無瑕的微笑封存進我的記憶中。

以前的同桌是我的好朋友,她渾身沒有一點美術細胞,每次上美術課都像被霜打過的茄子——蔫了,趴在桌上,無精打采。一次,無意間看到她正拿着一塊橡皮,在書上擦來擦去。我好奇的探過頭去,問道:“你在幹嘛呀?”她把手拿開,無奈的朝我笑了笑。我這才看見,書上不知被哪位仁兄留下了一個大大的髒兮兮的腳印。

“你不用擦的,反正又不是你的書,循環使用的嘛,等下一個倒黴蛋去擦吧!”我不禁用手指着她,笑她傻。她頭也不抬的回答我説:“那怎麼行,只要書還在我手裏一分鐘,我就有責任保護好它。再説了,我也要為別人着想啊!”突然間,我為自己剛才那庸俗的想法感到羞愧,她的形象在我心中頓時高大了許多,一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細細的端詳着她那專心致志的樣子:一隻纖纖玉手輕輕地按住書的一角,另一隻捏着橡皮,小心翼翼的擦着污漬,不時用手撣去有些發黑的橡皮屑。柔風吹動了她的髮絲,她那長長的眼睫毛撩動了我的心扉,不算太大的眼睛裏散發着迷人的光彩。我由衷的感歎,真是自愧不如,如果是我,一定沒有如此的心境,準會先跑去興師問罪,同時最多也只會象徵性的亂擦幾下就好了。不一會兒,一本嶄新的課本出現在我的眼前,翹起的地方也被細心地抹平了,散發着油墨清香。厲害啊!”對於我的誇獎,她害羞地笑了笑,露出兩個淺淺的小酒窩,彷彿一朵出水芙蓉,淤泥不染。

文明,在此刻被詮釋地淋漓盡致。你看見了嗎,文明之花在你我身旁悄無聲息的綻開,不雍容華貴,但卻清新淡雅,留下一份馨香?你聽到了嗎,文明那首輕快地小調,正在為世間迭唱,不沉重肅穆,但卻淳樸,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