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關於林徽因作文(精選11篇)

關於林徽因作文(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93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林徽因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林徽因作文(精選11篇)

林徽因作文 篇1

世界之大,在這茫茫的人海里。我們的一生會經歷過無數的人。有的人,深深的將他印在腦海裏,當寂寥的之時靠回憶填滿,那是緣分。有的人,他的存在短暫,短暫到十年之後你不知是否仍記得他的存在,那是過客。

有一個江南女子,她在歷史的長河裏,蕩起最美浪花,她的素淨優雅,她的詩意情懷,她與他們的愛情,讓我們記住了她。

林徽因,一位温婉的女子。她,讓徐志摩懷念了一生,讓樑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記住了一生。她,性情淡薄,猶如一杯清茶,素淨的香氣消散在空氣中,在每個人的心中環繞。

初讀林徽因,我被這位傳奇的女子深深的震撼了。為她的淡薄,為她的素淨,為她的聰慧。

她和徐志摩愛的轟轟烈烈,他為她與結髮妻子張幼儀提出離婚,他為她創作了許多情詩,他為去她的演講會而不幸遇上事故。在倫敦細細微雨中緊緊相擁。有許多讀過再別康橋的人都被康橋深深的吸引。他們相知相戀。最終她嫁的不是他。

她和樑思成愛的平淡。他們一起攻讀建築學,為當時的建築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相濡以沫,走過了風雨飄搖的人生。他們是夫妻也可以説是最好的拍檔,沒有轟轟烈烈的情感。也許,這才是最適合性情温婉的她。他陪伴了她走了大半輩子。他很慶幸,在最美的年華之中遇到了那個聰慧素淨的她。

對於金嶽霖,我認為他把她當作紅顏知已,他對她的愛無關風月,只為真心。像紅拂女與虯髯客。他懂她,她也懂她。他們相知但不能相愛。但是這種情感是世界上最美的情感,她賦予了他最真摯的感情,金嶽霖、樑思成和林徽因最終成了好友。

林徽因和我們一樣,匆匆的來到了人間,匆匆的走過塵世。這個恬靜優雅的女子賦予了我們很多很多。她像雪花,落在塵世,卻沒有沾上塵埃,有着自己的素淨和優雅。就如金嶽霖在林徽因的追悼會上所寫“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便是最好的詮釋。

林徽因作文 篇2

一談林徽因此人。

林徽因,民國女神,風華絕代。

樑思誠愛她、為她心甘情願跳入婚姻的墳墓;徐志摩愛她,為她拋妻棄子,不顧一切;金嶽霖愛她,為她終生不娶,默默守候。她擁有何等魅力,引多少民國才子為之傾心?

冰心説:"她很美,也很有才氣”。

她曾參與國徽設計,她有自己的目標,在徐志摩的追求下沒有迷失自己的方向,她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徐志摩為她寫了很多詩,向她表達愛意,她是多麼的完美啊。後來在一次採訪中,她説,徐志摩喜歡的並不是她,只是他作為詩人想象出來的一個完美林徽因罷了。

在和樑思誠成婚當天。樑思誠曾問她:"我只問這一次,保證以後決不再提,你為什麼會選擇我?”“這個問題我將用餘生來回答。”她説,後來,她棄世而去,樑思成卻將愛完美的複製給了另一個人。

世人皆知,金嶽霖為她終身不娶,可又有誰知道他本就是個不婚主義者,他終究還是更愛自己

至今世人對她的瞭解不過是她的愛情史罷了。其實,從未有人愛過她,一切只是世人膽大妄為的臆想罷了。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作文 篇3

無非兩種結果:他愛我,那將意味着無盡的痴纏;他不愛我,愛上了別人,那將意味着決絕的離開。這兩種我都要不起。

對張幼儀來説,徐志摩屬於第二種,徐志摩追林徽因悲傷而去的同時,做的最不悲傷的一件事,就是毅然決然地跟張幼儀離婚,他甚至將不懂外文的張幼儀一人拋在英國街頭,而那時,張幼儀懷有身孕。

看吧,男人絕起來,絲毫不讓巾幗。

我是敬佩張幼儀的。不是因為她在丈夫拋妻棄子後依然照顧公婆終老,而是因為她能説出“我其實不恨陸小曼,我恨的是林徽因”。

她恨林徽因要走了徐志摩的心,卻不肯和他在一起。也許陸小曼也恨林徽因,因為徐志摩墜機而亡的那一天,正要趕去參加林徽因的講座。有人説,陸小曼是他的硃砂痣,林徽因是他的白月光。

我説,在徐志摩的心裏,陸小曼這個枕邊人無法企及的地方,恰恰是林徽因終生佔據的地方。

林徽因臨終前,唯一要求見的人就是張幼儀和她的孩子。她氣若游絲的道歉裏,有愧疚,也有對徐志摩的思念吧。但她終究不夠愛他,所以才會全身而退。

所以,林徽因最愛的人,其實是她自己,因為愛她自己,所以捨得辜負任何人。

對徐志摩是這樣,對樑思成和金嶽霖更是如此。

林徽因作文 篇4

但誰也無法譴責林徽因。

納蘭性德有首詞,説“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林徽因永遠是高坐在雲端的那個女神一樣的存在,一方面,她以俯瞰眾生的絕代風華、才情萬千使紅塵讓道於雋雅,一方面,她永遠懂自己要的是什麼,不過是人間的煙火和現世的安穩,就像白落梅説的那樣,和一個温和庸常的男子相守一生。

聰明如她,如何不懂愛與不愛的落差?但是,真正聰明的女人,永遠會將事實判斷凌駕於價值判斷之上,絕不會守着一個靠不住也抓不牢的“愛”字虛無縹緲孑然一身。

用楊瀾一句最通俗的話説,越是優秀的女人,越是沒有好下場,除非她嫁個好老公。

可惜,很多女人做不到這一點,不能不説是一種悲哀。所以才有林黛玉、才有薛濤、才有陸小曼。

我想,這才是林徽因身上的終極智慧,是她一身詩意千尋瀑的源泉

離開徐志摩,是最艱難也是最正確的一個決定。這樣一個多情的人,給了她刻骨的傾慕、給了她全部的詩情,卻恰恰無法給她現世的安穩和平凡的情愛。有人説,當你太愛一個人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離開他。想來,林徽因用一個轉身化解了萬千煩惱的因果,卻得到了徐志摩一生傾心的守護。

林徽因作文 篇5

最近這一段時間特別鍾愛於近代的那一批才女。三毛的自由;張愛玲的憂鬱;蕭紅的流離……看過許多有關她們的傳記和文字後,引用石白的一句話“明白了原來女性是可以這樣活的,原來生命是可以這樣張揚的。”

許是同一天的生日,所以在心底就拉近了距離的原因吧。最喜歡的是林徽因,比起張愛玲、蕭紅她們,林徽因似乎更為全面一些,人生際遇也更幸運。

第一次見到林徽因的照片,就覺得有一種詩意深深地透出,穿過一個世紀的光陰,就立在了眼前,然後看到了她的文字,便覺得眼前人有了靈魂了。

林徽因留下的文字並不多,大多數是詩,不像張愛玲有那樣多令人稱讚的小説,但僅從這短短的詩和僅有的幾段文字中林徽因的靈魂和個性便深深地凸現出來,很喜歡這樣一段文字:

“凝望着幽黯的站台,默默地回憶許多不連續的過往殘片,直到生和死間居然幻成一片模糊,人生和火車似的蜿蜒一串疑問在蒼茫間奔馳……如果那個時候我的眼淚曾不自主的溢出睫外,我知道你會原諒我的。”

這是林徽因路過徐志摩的家鄉時留下的,當初看的時候,就突然被感動,一下子明白她很多……畢竟,在徐志摩的生命突然的從高空隕落的時刻,在他墳頭獻上一個白色的小小的花圈的是林徽因……

看她的散文《一片陽光》的時候有很恬淡的感覺,因水珠(即水痘)這樣一個詩意的名字而驕傲於自己得了病的人並不多見,興許這就是最自然的林徽因吧,有着孩童的天真和才情的詩意。我不敢再妄自評論,最後只能象眾人那樣的概括:“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作文 篇6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區)人,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經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是著名女詩人、作家、建築學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參與設計者、建築學家樑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樑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説、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

她,出生於名門之家,自幼飽讀詩書,深受大家閨秀典範的教育,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憑藉着一口流利的英語,她曾遊旅英美,在領略西方藝術真諦之後更是寫的一手新詩,贏得當時文壇的一致好評。

她是建築史研究中卓有建樹的學者,捲起袖子就可以趕圖設計新房舍。她騎得騾子,住得雞毛小店,從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以來,她不顧重病在身,經常顛簸在窮鄉僻壤、荒山野嶺,在荒寺古廟、危樑陡拱中考查研究中國古建築。

她也是三個愛情故事的女主角:一個是與徐志摩共同出演的愛情感傷片,浪漫詩人對她如痴如醉,;一個是和樑思成的妻子,並和樑思成喜結連理,恩愛白頭,建築學家丈夫視她為不可或缺的事業伴侶和靈感的源泉;另外還是一個悲情故事的女主角,邏輯學家金嶽霖因她不婚,用大半生的時間“逐林而居”,將單戀與懷念持續終生。

林徽因作文 篇7

在恰當的時候出現一個還算恰當的人,那好吧,樑思成,就是你了。

嫁給樑思成,尤其是在嫁給他之前,哪方面條件都比其優越的徐志摩,還在鍥而不捨苦苦追求,林徽因仍能堅定不已,我不得不佩服她的心智。她完全是個早慧的人。後來兩人雙雙留學,低調完婚。林徽因確用她的一生回答了樑思成,但是,他卻等不及用一生來聽她的答案。

如果林徽因的生命中有悲劇,那恰恰是在她完成了生命之後。金嶽霖這個未得到她一絲温存的學界泰斗,尚且為她孤獨至死,但樑思成卻瀟灑從容地華麗轉身,取了自己的學生林洙。

如果我是林徽因,我會在棺材裏唉聲歎氣至少十年。“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唯將永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都是狗。

樑思成就是個小氣的男人。如果説他和金嶽霖有區別的話,區別就在於,如果後人談到二人先想到的是“林徽因的愛慕者”“林徽因的丈夫”,而不是“哲學教授”“建築學教授”,那麼金嶽霖一定會笑得温和燦爛,而樑思成則會氣的憋出病來。

書生的文弱可見一斑。

不要怪我刻薄。男權社會裏,女人與生俱來的才華,與其能得到的寵愛,本來就很難成正比。越是極品的男人,越是喜歡頭腦簡單臉蛋漂亮的女人。想想《書劍恩仇錄》裏的霍青桐和陳家洛,再想想《俠客行》裏的梅芳姑和石清,男人的尊嚴也不過是一地的雞毛,風一吹就到處飄。

所以,慶幸林徽因沒有深愛過樑思成,她也只是想找個伴兒。

而樑思成之所以寵了林徽因一生,也不過是因為你是他遇見的各方面最優的一個存在。

林徽因作文 篇8

《何以笙簫默》中説:“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生老病死;而是生命的旅途雖短,卻充斥着永恆的孤寂;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永恆的孤寂;而是明明看見温暖與生機,我卻無能為力;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我無能為力,而是當一切都觸手可及,我卻不願伸出手去。”

對於林徽因,金先生就是那個觸手可及卻無能為力的人。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了她;於千萬年之中,在時間的無涯荒野裏,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剛巧遇上了。可是,只是遇上了而已,他們的緣分只能是朋友,而不能是愛人。

金嶽霖先生,哲學家,一生酷愛讀小説。汪曾祺有一篇散文名曰《金嶽霖先生》,裏面寫到他很愛看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湊巧,建築學家林徽因也愛讀小説,我想,腹有詩書氣自華,林徽因大概就是作家李筱懿眼中那個靈魂具有香氣的女子吧!

早在高中時代,語文老師在課上就講過金嶽霖與林徽因的故事,當時,老師講的是樑思成,金嶽霖,徐志摩之間的感情糾葛,可是,最打動我的還是金嶽霖先生,他一生只愛一人,終身不娶,只為下一世能與他愛的人在天堂重逢,這是多麼感人的故事啊!

對我而言,金先生是一位性情中人,他一生光明磊落,愛的深沉,將胸中一團烈火撒向所愛之人,儘管這烈火對他而言遙不可及。我願在今生遇到這樣的人,夫復何求。

林徽因作文 篇9

林徽因,一個温婉詩意、縹緲出塵的女子,縱然她已化為風雲飄然而去,江南的煙雨中依然搖曳着她的一簾幽夢。

林徽因,這個民國的絕世佳人,不僅有着靈秀的眉黛、綽約的風姿,同時也有着滿腹的詩倫和浪漫的.情懷,她的人生可以説是風華絕代,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世人都相信,那康橋的水波,不會忘記她的婷婷倩影;那康橋的星空,不會忘記她的呢喃細語。那西子湖畔的風中,一定還留有她的飛揚詩情;那幽長的雨巷裏,一定還回蕩着她的幽悠跫音。

“她是睡着了——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蓮”,她天使般的微笑和卓越的才華曾令多少男子為之怦然心動,夢寐以求。世人都知道,徐志摩曾為她獨倚欄杆、流連康橋,傻傻等她轉身回眸,一起共築康橋之夢;金嶽霖曾為她終身不娶、孓然一身,痴痴隨她紅塵來去,一世為她默默守候;樑思成曾為她忠貞不渝、執子之手,不離不棄地伴她暮暮朝朝,與子偕老。

林徽因這如水的女子,一襲素衣,清雅秀麗,任憑世事萬象叢生,她始終都是暗香盈袖、雲水禪心。無論在哪,她永遠都是一道令人留戀的美麗風景。她的一生,真可謂是“生若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她走過的地方,總有一樹一樹的花開。

而今,我們切莫感歎“人面不知何處去”,因為她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沉默的康橋,依舊還有她的遺夢;煙雨的江南,依然還有她的幽香。

林徽因作文 篇10

你高雅款款地走來,姿態一如地從容。你這傾國傾城的才女,確實是温柔而聰慧的江南美女。展開你一生的畫卷,不是熱烈,只是如一杯淡雅清茶,素淨的芬芳勾勒出你的清平。

我與你相識不久但我很願意傾聽你的故事。初次見你是在一本寫你的傳記書上。説實話,那本書並不起眼。無數次的擦肩而過後,我終於注意到了它,簡單地翻閲了幾下,因作者文筆不錯,於是決定看看。

就這樣,我與你見面了。那時的我多愚蠢,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你都不認識。你這一生中,無數的男子為你痴迷,你本可以與徐志摩在一起,轟轟烈烈地詩情畫意,但你終究清醒,嫁給樑思成。過平凡的生活,一生清平,也許就是你的願望吧。你説過,你不能容自己生硬地把情緒分劃為悠閒與實際的兩種,而權其輕重然後再決定取捨。所以你捨得狠心。久了,我便看你的書。你是多麼有才!讓我沉陷在你的詩文中。這時我想,原來再優美,在華麗或平實的文筆,都寫不出你的萬分之一。這時再看你的傳記,已乏然無味了。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閃光、一息風更少。痕跡,你也要忘了我,曾經在這世界裏活過。”這看似輕描淡寫的話,卻是我最愛你詩中的一句。它不出於你最有名的詩,卻出於你那一顆清平的心。你想讓自己變得渺小,甘願過着清平的生活。一路行來,雖不是坦蕩之路,卻也無需在刀尖上跳舞。人生的宿命雖然有太多糾葛,而你卻理性地把我一筆一劃,一分一寸。你大概不知道,你的存在,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我原本不喜歡平淡,因為它總是乏味無趣的。而你,教會了我清平,讓我即使是在平淡的生活中,也能自足。

在這喧囂的世界,世人皆迷茫的時候,唯有你堅定地行走自己的路,優雅而從容。卻看你回眸一笑,笑得如此動人,教會了我清平。

林徽因作文 篇11

讀徽因的作品,感覺筆觸細膩柔和,往往能讓我在生活中聯想書中人物和事情。

每當看到氣質美女走過身旁,就會想起徽因筆下那美麗動人的鐘綠,她是那樣的傳奇,引得無數男子為其傾心。可是美人薄命,鍾綠的未婚夫在婚禮的前一星期驟然死去,而鍾綠後來竟死在一條帆船上。每每讀到這裏,總是引起我淡淡的哀愁,但我不相信美人都薄命,這些不過都是巧合而已。我想只要真心努力地活着,都會有好結果的,不是嗎?我不相信命運,我們只相信命運要被自己掌握創造。

每當看見同學埋頭鑽研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徽因筆下的吉公,那個在自己的小屋裏修理機器,搞些小發明的吉公。我羨慕吉公遇到這麼多的坎坷還依舊堅持着自己的理想愛好,最終有所成就。我想做人也就是應該像吉公這樣吧,堅持自己喜歡的東西,並且努力去把它做好,這樣在多年以後不會後悔,對得起自己曾經的付出。再想想自己,有時候容易受別人的想法而動搖,也許是現實情勢所迫,但是説到底還是自己堅持的不夠。如果真的喜歡就該好好堅持,當我們看到夢想的禮花燦爛的綻放時,我相信我們會露出最美的笑容!

每當自己和朋友們一起玩鬧時,我就會想起徽因筆下活潑開朗的四小姐文琪,我喜歡她活潑但也平易近人,沒有等級觀念。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奴隸制,但是有些人依然會有一些不平等的看法,尤其是富貴家裏的孩子。所以在那個年代裏能有如此的思想,就值得我們讚賞學習。

每每讀這些作品總能感受到林徽因淡淡筆觸下的絲絲情感。喜歡林徽因,不僅僅在於她的才華,也在於她的氣質。喜歡她淡淡的淑女氣質,喜歡她滿腔的愛國熱情,喜歡她堅持不放棄的精神。我期望着,自己能夠漸漸向林徽因靠近,多讀書,寫好文章,關心國家大事,熱愛祖國,做一個有內涵的知性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