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大學生村官走訪活動民情日記範文3篇

大學生村官走訪活動民情日記範文3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9W 次

導語:大學生村官走訪活動需要記錄下來,以便更好開展有關工作。下面是大學生村官走訪活動民情日記範文,歡迎閲讀和借鑑。

大學生村官走訪活動民情日記範文3篇

  大學生村官走訪活動民情日記一

今天,按照民政部門要求,我與村委會主任對我村的危房户逐一進行走訪和核查。經走訪統計,我村共涉及危房户20户,其中1户房屋無法居住,2户房屋破損嚴重,其餘房屋不同程度有漏雨、傾斜現象,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在這20户羣眾的家裏,我詳細詢問了他們家裏的情況,得知12户都是年齡大的老人一個人在家,他們的兒女或者出去打工,或者同父母分家,造成房屋年久失修,給老人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在4組老人魚彩霞家裏,我問:“阿姨啊!你看你屋裏都成這樣了,還不跟兒子一起住嗎?”,魚阿姨説:“好我的娃啊!我兒子和兒媳早都叫我跟他們一起住,但是我就是捨不得老屋,住不慣樓房,在這裏住的舒心呀!”。多麼樸實而又讓人揪心的話語啊!我同村長一起對她説:“你一個人住碰到大雨天可怎麼辦啊!你最好是和兒女一起住。那樣才讓人放心呀”。

現在的農村,普遍都存在這種老人在屋守家,兒女們在外打工或是分家等現象。這些留守老人都渴望留在老屋,落葉歸根。而他們的安全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由於沒有人照顧,只有自食其力,而他們居住的生活環境並不是他們所能及的,所以他們的生命安全就成了一個大的問題。

怎樣才能給他們提供一個安全而又有保障的居住環境?作為一名村幹部,我覺得應從一下幾個方面去做:一是積極聯繫老人的兒女及親屬,讓他們承擔起贍養老人的職責;二是對那些不願離開老屋的老人,由政府民政部門牽頭,對其的居住環境進行修繕並給予適當補助;三是對於那些危房户,要成立對口安置點以應對突發狀況;四是村幹部要切實負起責任,確立幫扶對象,定期對幫扶對象的生活進行幫助。

 大學生村官走訪活動民情日記二

今天與村主任蘇紅軍一起調研村裏核桃產業基地建設情況。前往基地的路上,蘇主任指着路邊成片核桃樹林,為我講解村上核桃產業基地發展情況,他説:“去年10月份,咱們村1、2、3、4組分散種植的核桃樹集中整合,在原有200畝的基礎上,形成了目前500畝初掛果,1000畝新種植的種植規模。現在的品種主要以清香、香玲、魯光為主。村核桃基地規模擴大了,農民的人均年收入肯定有大幅提高。”蘇主任説,“現在規模效益不是很明顯,就4500元左右。如果能夠突破咱們村發展的瓶頸,那咱村農民人均年收入就會大大提高。”我急忙問蘇主任,“那制約咱們發展的瓶頸是什麼?”蘇主任接着説,“最大的障礙就是資金不足;其次是缺水。你看看,咱們村多黃土半坡地分佈,農田灌溉、人畜飲水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通過這次親身調研,使我深深地體會到,蘇家坡村核桃產業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俗話説,“一口不能吃上大胖子”,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謀發展,全心全意地幹實事。逐步引進先進核桃種植技術,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發展綠色農業、創意農業,不斷增加核桃產業的附加值。發展好蘇家坡村核桃產業,做大做強“一村一品”,關係到我村農民生活幸福、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作為蘇家坡村的大學生村官,理應更自覺地關注市、縣、鎮的惠農富農強農政策,結合村上實際,多申請政策、多跑跑路子,做好村“兩委”為民服務的好助手。

大學生村官走訪活動民情日記三

5月14日,按照聯村聯户行動要求,我前往自己的聯繫户十八里村二組的陳龍家中,他的妻子王桂熱情的接待了我。陳龍今年41歲,家中共有4口人,愛人40歲,是典型的家庭主婦;兩個兒子,大兒子在縣中學讀高三,成績優良,二兒子在鄉初級中學讀初二,成績一般。家中經濟收入全部依靠陳龍一年外出跑運輸,這是一個典型的山區普通農家的狀況。温飽解決了,但子女上學費用支出較大。在促膝談心中,逐漸對農民增收問題有了一些想法。目前出路有二條:一是發展養殖業,這是相對比較適合他們家的一條出路,即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照顧孩子,二是外出務工或在本村打些零工,增加收入。

離開陳龍家,我內心深處感觸很多,通過今天的交談,使我更加全面徹底的瞭解了一個農民的真實情況,也瞭解了農民的盼與想,要真正使他們脱貧致富,我知道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聯村聯户聯的是民心,謀的是發展。雖然,我們能做的不多,但是在傾心傾力;雖然,前面的困難千千萬,但是一往無前。我們帶着感情去想辦法,躬下身子求發展,遠謀近施找路子。我們堅信,一根火柴不旺,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將以百倍的精神,以千倍的勁頭,讓聯村聯户行動成為最美的花朵,在各鄉各鎮,在每一個貧困户中,在初春的希望中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