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帶上靈魂旅行日誌

帶上靈魂旅行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74W 次

人生的實質就是一次特殊的旅行。旅行,它並不等於旅遊,旅遊是肉體上的放鬆,而旅行是靈魂的昇華。從古至今,人們對旅行的意義認識很多,無法數清,仁者見仁。在花花綠綠的複雜社會當中,我卻一直持有對旅遊的獨特見解。旅行,是擁有深刻意義的,它不僅僅是肉體的旅行,而且還是靈魂的旅行,我們要帶上靈魂旅行。

帶上靈魂旅行日誌

從古至今,許多家喻户曉的大人物對旅行的意義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實際上去旅行的人都不外於這三種:只帶肉體去旅行的人,只帶靈魂去旅行的人,既不帶靈魂也不帶肉體去旅行的.人。

德國劇作家、詩人、思想家歌德曾經説過:“人出門旅行並不是為了到達某地,而是為了旅遊。”在當代的發達社會當中,假日旅行已經成為了當代潮流,人們背離了旅行的真正意義,而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把旅行當成了假日的任務,他們只帶着肉體去旅行。不顧嚴重的塞車,不顧疲累的肉體,不顧靈魂的嚮往,只為到達某個無意義的目的地,然後告訴自己我曾經來過這個地方,甚至有許多"天真"的人們為了讓別人知道自己到過這個景點,在許多無價的文物上刻上了自己的大名。然而,他們拖着疲憊不堪的肉體來到所謂的旅遊景點,只為回去之後能跟別人搭上話,以顯自己的生活很充實,或者為了微信的朋友圈裏面能有更多照片,以炫耀自己豐富的節目。莎士比亞認為:"一個好的旅行者講述他的見聞,可以在宴席上助興;可是一個淨説誑話,掇拾一兩件大家知道事實遮掩他的一千句廢話的人,聽見一次就該打他三次。"這樣的旅行,只是肉體的旅行,並沒有太多的意義,而靈魂已經被急功近利的人們所埋沒了。然而這樣的旅行,佔我們身邊人們的旅行的大多數。

然而還有些人,他們熱衷於旅遊,每天想着要去那裏旅行,要到那裏放鬆自己的靈魂,卻從未行動過,這樣,旅行的意義就只侷限在了空想的境界當中。

我們人類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很多人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樣的人,便只會帶着靈魂去旅行,卻從未付諸行動。"人一定要旅行,尤其是女孩子。一個女孩子見識很重要,你見的多了,自然就會心胸豁達,視野寬廣,會影響到你對很多事情的看法。旅行讓人見多識廣,對女孩子來説更是如此,它會讓自己更有信心,不會在物質世界裏迷失方向。"這是周立波對旅行的看法,他將旅行的意義昇華了,不僅僅是侷限於想去旅行,而是昇華到了要去旅行,要讓肉體真正體會到了旅行的不凡意義。以上這兩種人是社會人羣中所佔比例最大的,而另外少部分人,他們還活着,但是他們已經死了。

他們的肉體雖然還在呼吸,他們生存着,但是他們失去了活着的真正意義。 "一個人活着,不是為了自己以外的事物而活着,而是為了自己本身而活着。"第三種人違背了這句真理,他們空虛地生存着,他們脱離旅行,不曾到過外面的世界,從未探索過旅行的意義。而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線,失去了路線,只好停止前進。這樣的人,終究會受到社會的排斥,進而無法生存,這樣的生命已經失去了個人價值,失去了活着的意義。

實際上,這三種人,都沒有真正理解旅行的意義,旅行的深層意義,是要在肉體去旅行的基礎上帶上靈魂去旅行,因為靈魂與肉體不是相互獨立存在的,肉體與靈魂相互融合,達到了旅行的真正目的,進而懂得旅行的意義。

在我看來,旅行的真正意義是要讓肉體與靈魂悄然融合,使人散發出最誘人的魅力。在一場旅行當中,肉體為靈魂的旅行提供了物質基礎,使旅行不再是空想,而是現實;同時,靈魂是肉體旅行的真正意義所在,是肉體的價值體現。高智商的我們要爭做第三種人,在肉體去旅行的基礎上,帶上靈魂旅行,而後,我們將會在旅行的意義上空獲得無比的滿足感與幸福感,真正領悟旅行!

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者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志。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 因此,我們需要帶上靈魂旅行,體會旅行的真正意義,獲得精神上的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