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民間故事 > 蘇軾號“東坡”的由來

蘇軾號“東坡”的由來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66W 次

元豐三年,蘇軾謫居黃州。這時,他的俸祿減了一半,而家裏供養的人口又多。為了維持生計,他不得不把每月的四千五百錢,分為三十份,每份用麻繩穿起來掛在樑上,每天早上用畫叉取一串錢下來,交給妻子王閏之安排一日三餐。如果當天有些節餘,蘇軾就非常高興地把這些小錢裝在一隻罐子裏,以備有客人來訪時買酒喝。

蘇軾號“東坡”的由來

這時,蘇軾的老朋友馬正卿專程從揚州來看望蘇軾,目睹“先生窮到骨”的生活,不禁心酸難過,便找到昔日的同窗,黃州太守徐君猷,求他將臨臬亭下過去駐兵的數十畝荒地撥給蘇軾開墾耕種,以解決吃飯問題。徐太守欣然應允,蘇軾十分感激,給馬正卿寫了一首詩,以示謝意:

馬生本窮士,從我二十年。

日夜望我貴,求分買山錢。

我今反累生,借耕輟茲田。

刮毛龜背上,何時得成氈?

可憐馬生痴,至今誇我賢。

眾笑終不悔,施一當獲千。

蘇軾對於墾植這片土地很是高興,不但解決了吃飯問題,更因其在黃州城東,是一塊坡地,與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當年植樹種花的忠州“東坡”相似。白居易是蘇軾敬慕的人,於是他效法白居易,將其地稱為“東坡”,自號“東坡居士”。他還在東坡上築室,取名為“雪堂”,並親自寫了“東坡雪堂”的匾額。宋人洪邁在《容齋三筆,東坡慕樂天》中説:“詳考其意,蓋專慕白樂天而然。”

白居易字樂天,生活在唐王朝曰趨衰敗之際,他身為諫官,面對宦官擅權,藩鎮割據,朝綱腐敗,常以詩歌鍼砭時弊,後被降職為江州司馬,又遷為忠州刺史。忠州城東有一山坡,身處逆鏡而自強不息的白居易,於公事之餘,常到坡上植樹種花。為此,白居易寫了不少詩作,如:“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東坡種花》);“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東坡種樹》);“何處殷勤重回首,東坡桃李種新成”(《別東坡花樹》)。白居易與“東坡”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人亦將“東坡”作為白居易的代名詞。

蘇軾當時的境遇、心情和所耕之地同當年白居易謫貶忠州時頗相似,因此自號“東坡居士”。他在自己的許多詩作中都有記述。如在《去杭州》詩中説:“出處依稀似樂天,敢將衰朽校前賢”,“衰朽”是蘇軾自喻,“前賢”則喻白居易。他在此詩的“序”中還説:“平生自覺出處老少粗似樂天。”出於對白居易高尚品德的仰慕,蘇軾在四十六歲時,給自己取了“東坡”這個雅號。從那以後,這個雅號比他的名字更響亮更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