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1000字(通用24篇)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1000字(通用24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4W 次

一場名為“改變”的風吹過了我年幼時為未來繪製的水墨畫卷,把還沒來得及乾的墨汁在畫卷上暈染開了點點痕跡,平白染出了明豔鮮亮的色彩,那是風吹過的夢色。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1000字,歡迎閲讀參考!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1000字(通用24篇)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

改革開放是在1978年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做出的重大決策,改革開放以來,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物質生活水平也大大地提高,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人們文化素質也開始豐富化,多樣化,其主要在下幾個方面產生了重大突破。

這個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説起,如衣食住行幾個方面來説……

改革開放前期,我們穿的衣服,是要布票購買的,買來的布料要請裁縫師傅到家裏為我們先量身,按尺度裁剪出衣服的樣子,才能做出一件件新衣服來,也沒有什麼花樣,十分有限,常常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自從改革開放後,衣服的款式也越來越多,服裝也講究起得體大方,漂亮,舒適,精美。

相信糧票,大多數人不陌生吧!當時吃飯一定要靠這個哦,吃飯一定要拿糧票去換,還有很多人吃不上飯,餓着肚子,更別説要吃什麼菜了。隨着改革開放的到來,國人不斷富裕起來,現在的人們再也不只是追求吃飽飯就好了,而是講究精細,健康,營養,豐富的美食。走到菜市場上一眼望去都是青紅紫綠,琳琅滿目,青綠色的蔬菜一排排整齊地擺放着,金黃色的瓜果堆積如山,活蹦亂跳的魚蝦剛從漁民的車上搬下來,活禽市場的雞鴨兔在嘰嘰喳喳地叫着,還有宰好的牛羊豬肉應有盡有。

在出行方面,我還一直記得,爺爺跟我説他年輕時回老家的情形:要轉好幾道車,更糟糕的是車的'班次少,路上有時還趕不上車,還得住宿,回趟安徽老家得花三天的時間,還受不少罪,那真是風餐露宿,風塵僕僕。可是去年我們全家一起回了一趟了老家,一路高鐵,那叫一個舒服,和做在電影院看電影差不多,一個早上的時間就到了,還趕上了吃午飯。爺爺連連説:“高鐵好,政府好,共產黨好。”

我們能看到的改革開放後翻天覆地的變化,深深地感受到改革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深遠而進步的影響,它不僅僅是生活小康,還有思想進步,開拓的精神更給我們帶來了希望的未來道路的光明。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2

時間過得可真快,轉眼間就到了21世紀的60年代。聽説最近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可以穿越時空的儀器,大家紛紛稱奇。可是沒人敢去使用儀器,生怕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生故障白白送掉性命。

這一天一位自稱是“三毛”的勇敢者主動找到科學家,願意做這次九死一生的冒險。到當地一打聽才知道,“三毛”是當地響噹噹的好少年。幾天後,科學家們和“三毛”都準備妥當,在“三毛”走時儀器的一剎那,人們看出他並沒有猶豫,而是頭也不回。

科學家們隨即啟動儀器,時間在一分一秒過去,人們心中的擔憂也一點一點增加,科學家們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儀器。

“三毛”坐在儀器裏吭都不吭一下,過了好一會兒,“三毛”不知被送到了什麼地方,向人們一打聽才知道,這裏原來是22世紀60年代。“三毛”仔細一看,原來的公路和一些交通工具都沒了,變成了一條條隱形小型飛船降落的跑道,以前那害人的工廠全都消失了,變成了一片片綠油油的草地;而一些塑料經過很多種工序,變成了對人體有益的氧氣;以前臭哄哄的小河,現在變得清澈見底,一羣羣魚兒在河裏游來游去,像是在捉迷藏,它們生活地自由自在過着神仙般的生活。

“三毛”看着這美麗的景色,流連忘返,不知過了多久,他覺得肚子餓了,便來到一家餐廳,發現這裏的服務員、收銀員等等,全是機器人。“三毛”準備點幾個菜先填飽肚子,機器人廚師燒出的`菜的味道竟然比他媽媽做的有過之而無不及,“三毛”吃了之後讚不絕口。

“三毛”接着又來到了坐公共飛船的地方,他投了幾個硬幣,坐在座位上,繫上安全帶,只過了幾十分鐘,他就瀏覽了全世界,“三毛”接着看了看自己的高智能手錶,“不好,已經過了24小時了,他們該擔心了!”,“三毛”大聲叫道。他重新又回到穿越時空的儀器旁,走進儀器,一會兒,他又回到21世紀的60年代,他走出儀器,科學家們和人們正在翹首盼望,他又看了看現代的鐘,“怎麼才過了十分鐘?”“三毛”小聲嘀咕道。

“三毛”回來了,帶回了綠色的希望——發展科技與保護環境是可以同時進行的!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3

我的家鄉在舞鋼,她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如果你是在幾年前曾經來過,而現在再次踏上這片土地,你會發現,她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得更加美麗,更加生機勃勃了。

前幾年,舞鋼還有不少泥濘的小路,每當遇到下雨天,總是坑坑窪窪的,積了一窩又一窩的泥水,很不好走。每當我走在路上,旁邊有汽車經過時,總難免被飛濺的泥水弄髒衣服。一不小心,還會踩入泥水窩裏。聽媽媽説,以前她們上班時,要經過一條坑坑窪窪的小路,經常有積水,上班的時候就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走到單位褲腿就濕了。而現在,那些又小又窄又泥濘的路已不見了蹤影,一條條柏油馬路筆直而開闊,碰到下雨天再也不用發愁了,路面很平滑,騎自行車再也不費勁了。

前幾年,我們的學校教室裏還沒有空調,只有三個吊在房頂上的電扇。在夏天,教室裏又悶又熱,那幾個電扇根本就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現在,教室裏裝上了空調,當夏天來臨的時候,教室裏再也不熱了。

聽爺爺説,他五十年代末來舞鋼工作時,沒有什麼大的商場。而現在,街邊商鋪林立,大商場一家連着一家,裏面的商品琳琅滿目,十分豐富,我想買什麼都可以買到,真是太方便了。街道還很乾淨整潔,隨意亂丟垃圾的現象沒有了,環衞工人在辛勤地做着保潔的工作……這不僅説明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更説明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舞鋼在變化,人們也在變化。

前幾年,大街上有很多自行車和摩托車,小轎車比較少。冬天外出,騎着摩托車很冷,很不方便。而這幾年,街上的小轎車多起來了,去哪裏都可以乘坐出租車,私人小轎車也多了,出行更方便了,每到假期,還可以到更遠的.地方旅遊。

前幾年,舞鋼幾乎沒有開發什麼景點,有外地的朋友來都沒有地方可以遊玩。但這幾年舞鋼的加快發展,旅遊景點多起來了——如石漫灘水庫、燈台架、二郎山、九頭崖……這些景點又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就説二郎山吧,幾年前那裏還是一個荒無人煙的“景區”,但經過這幾年的建設,它變成了一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景區佔地面積12平方公里,自然人文景觀42處。有雄偉壯觀的觀景台,高聳如雲的玉皇金殿,瓊漿漫溢的龍王壁瀑布,幽雅靜謐的忘憂谷及娛樂休閒的情人島等。每當槐花開放,二郎山上還有一個“槐花節”,讓遊人在休閒娛樂的同時,又嚐到到了舞鋼的特色小吃。

我的家鄉在無時無刻地變化着,説也説不完……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4

我的家鄉贛州近兩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信?那就和我一起去看看!

兩年前的文清路非常窄。車道經常車滿為患,堵車。而且路燈太暗了,在晚上,行人根本就看不清路。只好冒險在車道上走。建築物的漆也脱落的很嚴重,非常難看。現在的道路成了一條寬敞的陽關大道,車輛暢通無阻;還新刷了一層瀝青,像一條伏在地上的黑龍,既寬敞又平坦,坐在車上,閉上眼睛,行駛的車輛猶如停在哪裏一樣。建築物外層安上了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到了夜晚,霓虹燈會在建築物上一閃一閃的,像是在建築物外圍繫了一層五顏六色的綢帶,也像給建築物繞上了一圈彩虹;到了晚上,霓虹燈把道路照的如同白天,就像天上掛着個大太陽;也像月亮誤食了幾十個照明彈。建築物也換上了古裝——仿古建築,就像一個聳立的巨人,也像一個穿上了時裝的'少女,既威武雄壯,又美麗大方。走在街道上,如果你不仔細看的話,還會以為穿越時空到了古代呢!

帶你看了繁華的文清路,再帶你看看沙地鎮農村。在我老家,原來的房子有了幾個洞。每次下雨,都要往破洞處放盆子接雨水。房子裏到處都是瓦片,牆壁也破了幾個大窟窿。我拿起地上的一根釘耙,往牆上一敲,釘耙插進去了。一使勁,弄下來一大堆土。老家的路原來是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現在就大不一樣了,修起了寬敞的水泥路,就像一條盤旋蜿蜒的巨龍卧在地上,再也不怕弄得跟吃了敗仗似的奔回去了。小汽車可以一路開到老家,所以回老家不用冒着“極端天氣”走幾個小時的路了。老家的老房子變成了一棟三層的磚房。面積非常大,外面刷上了一層黃漆,彷彿套上了一層黃色的外衣,讓人看見賞心悦目;裏面貼上了光滑的瓷板,像一面雪白的屏障,人站在地上,影子倒印在地上,非常清潔舒爽;四面牆壁塗上了雪白的油漆,彷彿在四面掛上了四面大鏡子,十分明朗;房頂刷成了黑白相間的格子,想一塊粘在屋頂的棋盤……簡直就是一棟小別墅。還安上了空調,裝了電腦,用上了太陽能熱水器,接上了信息高速路,所有傢俱應有盡有!進了廚房,我更大吃一驚,老家廚房的樣子幾乎和我們家的廚房一模一樣!説起這房子,我的大伯高興地對我説我:“現在的政策太棒了,我們蓋房,政府給我們補貼。不然,我們現在都還住在老房子裏呢!”

這兩年來,我們贛州實施蘇區振興發展戰略,我的家鄉才有了這樣大的變化,這使我打心眼裏高興,並由衷地發出讚歎:“家鄉,我愛你!”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5

如果不是莊前的大理石地標上寫着“順河集村人民歡迎你”,你很難想像這裏是一個農村小村莊。是呀,沐浴着改革開放的春風,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小學五年,我親眼目睹了家鄉由温飽奔小康的變化。憶苦思甜,請跟隨我記錄家鄉的康居生活吧。

在這之前,村子裏可沒有現在這樣生機,家家户户是用泥土搭成的房子,破爛不堪的土房四周全是雜草,河水裏發出陣陣惡臭。馬路兩旁,到處長滿了雜草,花花草草也是被人隨意踩踏,道路上,草坪裏也到處是垃圾自從“康居鄉村我的家,村莊整治我參加”活動正式啟動,為了讓大家有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在村委領導的帶動下,全村老少齊動手,栽樹、種花、清理溝渠、治理污水……最典型的是全村人把秸稈集中堆放,辦起了化糞池。道路旁每間隔一段距放置了垃圾箱。早晨,我迎着初升的太陽坐着爸爸開的寬敞、小汽車去上學。汽車在平平整整的水泥路上平穩地行駛着。穿着黃馬甲、戴着小黃帽的環衞工人早已在辛苦地打掃馬路;一些大伯、大媽也在新建的健身活動中心彎彎腰、踢踢腿、散散步;馬路上的汽車、摩托車、電瓶車絡繹不絕。馬路兩旁和城市道路兩旁一樣,大理石的花壇裏面栽滿了綠化樹,剪成一樣高的樹木每隔二十米又修剪成一個大圓球。我一邊呼吸着新鮮空氣,一邊欣賞着窗外的美景。

如果我有畫筆的話,我一定會把美景繪下來。綠色應該是這幅畫的主旋律。一碧如洗的天空下,有一碧萬頃的良田。離良田不遠處,有一幢幢、一排排整整齊齊的'農家小院,其實説它是“別墅”也一點不為過。

從外面看,整幢房子都貼上了瓷磚,安裝了鋁合金門窗,一扇扇氣派豪華的院門顯示出主人家的經濟實力。要是走進院門,裏面的佈置定會讓你彷彿置身於星級賓館內。幾百平方米的空間讓你第一印象就是比城裏的房子大得多了。乾乾淨淨的地磚、各種造型獨特的燈具顯示出主人的生活品質,客廳裏超大的電視牆讓你坐在家裏可以享受電影院的感覺,立式的空調讓你感覺四季如春。廚房間裏的廚具現代化,餐具高級化,飲食也更加營養化。

走出小院,來到村前的廣場,白天的廣場是孩子們溜冰的場所,晚上的廣場則是大人們跳舞健身的好去處。在柔美的燈光下,工作了一天的人們伴着悠揚的舞曲,擺動着優美的舞姿來放鬆一下緊張的心情。人們盡情地唱啊,跳啊!好一派歡樂祥和的場景啊!

是啊!人民生活富足了,安康了,城裏和鄉下沒有區別了。新農村建設讓家鄉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了。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6

我的家鄉早先有過一個滿地放滿雜物垃圾的小村莊。

很久以前,人們小孩不懂禮貌,不講衞生。亂扔瓜皮,果皮,廢紙……整條小路放滿雜物,風一吹,臭氣熏天,有的小孩衝過去,有的年青人走過也要捂住鼻子,還有的老人不願意過去……。有的魚塘,小溪,小河裏都有瓜皮、果皮、廢紙、魚骨頭、爛菜葉、瓶子、膠捲等垃圾。水渾渾濁濁的,一條小魚也養不活,看起來好像被牛屎染過似的,有的去菜地的小路,又長又窄,一下雨,小路就會變成了坑坑窪窪的爛泥濘,走起來非常不舒服,有時候回家了,脱下歇息的時候會發現有一層厚厚的泥濘在鞋的底下面。以前讓人們不願意種樹,樹也不多,但要靠乾柴來煮飯。所以一個月就會砍下一棵大樹用,連樹上的葉子也會曬乾來燒火煮飯。門前的小路又窄有小,只能一兩輛摩托車過的位置。還是用小石子和泥濘造成的呢!如果一下大雨,就會有一個坑一個坑,開摩托車的人也非常難開……

現在,人們悟醒了,將門前的小路蓋上了水泥,打掃乾淨小路上的廢紙垃圾,保護環境,整條小路寬廣了,平坦了,也整潔了。小孩子不會再在小路上衝來衝去。年青人也不會捂住鼻子過去。老人也會慢慢地過去。看着一塵不染的小路,心情舒服多了。人們看書多了,知道樹多對他人,自己的`眼睛有益,我們每天呼吸的新鮮空氣,也對大樹有關。人們知道以後,每當3月12日就進行植樹、種樹。幾年以後,一棵棵高大的樹站在路旁,好像戰士一樣守衞着我們的小村莊。有時候會有一兩個不是自己村子的人走過,看着一大片綠意映然的花草樹木,都會贊這裏風景優美的呢!現在,人們為魚塘、小河、小溪保護。人們將以前隨手扔下去的垃圾撈上來,以後不再扔東西下魚塘、小河、小溪中。魚塘裏的小魚游來游去。有的在水草中捉迷藏,有的一大羣小魚在嬉戲,還有的會在水裏玩吹泡泡的遊戲呢!小溪小河的水也不會再渾渾濁濁又是臭氣熏天了。現在的房子、屋子都高了,有的建成了兩層,有的建成了三層,還有的可以上屋了上面曬被子、曬棉襖呢!窗户也有形有色。有的家門前還有一個小花園和小魚池呢!更漂亮的就是,牆壁上貼滿了牆紙……

現在,我的家鄉綠樹成蔭,鮮花盛開,各種各樣的小草碧綠碧綠的,就像一大片綠色的海洋!現在呀,家鄉的人們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母親―地球媽媽。也讓大地媽媽的孩子一小樹苗在大地媽媽的懷抱裏快樂的成長………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我愛我的家鄉!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7

大人經常説“日新月異,變化無窮”,幾年前我只能模模糊糊地明白,現在才更加理解這兩個詞的涵義了。

兩年前,老家望山村口有一個巨大的人造水坑,原來是想把中間注滿清水,裏面放養些小生物,做成一個觀賞池的。可總有那麼一些村民往裏扔垃圾,甚至還 在裏面洗糞桶,慢慢地裏面的垃圾越來越多,水越來越黑,原來的幾條小魚早已消失了,只有幾隻青蛙和癩蛤蟆浮在水面上。夏天時,水池邊還 散發着一股臭氣,人們都從水池邊匆匆而過,不願駐留。景觀池漸漸變成了村裏的唾棄池。

曾經在一段時間裏,我都不願回到老家。年初寒假裏,我再次回到老家,村口的景象煥然一新,美的讓我無法想象,讓我驚呆了。以前的那個臭水坑早就沒了蹤影,一個亭台水榭,小橋流水、花木茂盛的小型公園展現在村口.

中心位置建起了一座木質飛檐斗拱的小亭子,長椅扶欄,看上去特別的結實和精緻。四周的花圃裏種上了不知名的小苗木及花草,用鵝卵石鋪起來的小路踩上去別有韻味。西面沿高高的石坎邊建起了一座長長的木質廊亭,兩排長長的椅子可以容納不少村民在裏面棲息。東面的空地上安裝着七八個健身器材,還 有一張四方的石桌呢,上面盡然刻着楚河漢界棋盤,真是文武雙全啊。沒有水的公園好像少點靈氣,設計者還 是考慮到了,這回在亭子的'北面建成了二個階梯型一大一小二個弧形的水池,不少小魚在清澈的水中游弋着。最驚豔的是兩架大小不一的木質水車的緩緩的轉動着,翻起陣陣水花,發出軲轆的聲響,池水似乎一下子活了起來。

不遠的千年古樟還 是那樣粗一壯,樹冠巨大無比,枝繁葉茂。現在人們把古樟和水池、公園用平台連成了一片,通過拱形小橋走到樟樹下面,那裏安放着兩條長椅,人們可以倚靠着粗一大的樹幹聊天休息。你想,靠着千年古樟,聞着香樟味,聽着潺潺水聲,望着村後的大山,那是多麼愜意的生活啊!

後來聽爺爺説,原來去年開始,市裏推行“五水共治”和“美麗村莊”建設,鎮裏把我們小村莊作為示範村,重新設計規劃,建成了現在的村口標誌景觀公園。同時還 建成了公共廁所,垃圾桶有序擺放,每天有專職人員清掃路面。村民的環衞意識也提高了,很少像以前那樣亂扔垃圾了。

我希望以後回到老家時,滿山的翠竹依舊在,田間瓜果飄香,路旁鮮花似錦,家家户户青磚碧瓦,門口乾淨整潔,人們還 在村口的大樟樹下悠閒的聚在一起,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祥和、燦爛的笑容。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8

世界在變化,中國在變化,我們的家鄉也在變化。

記得上個月,爸爸問過我:“你去不去老家看一看?我帶你去看看吧。”我不屑:去?可以,不過在那裏住我可做不到,我為什麼會這麼説呢?

因為,我幾年前去過我的老家,我的老家十分破爛:一望無際的田野、丘陵到處都是彎彎曲曲的泥濘的小路,路上還會有一堆一堆的牛糞,一不小心踩到,腳都不知成了什麼樣兒。如果下雨的話,路上全是淤泥,路旁有一條小溪,小溪的水不是那麼清澈很渾濁,魚也沒有幾條。溪邊只有幾座土蓋的平房,路上,偶爾有一輛自行車經過,大家都會佇足而立,像看大國寶似的,久久才緩過神來。那鬱鬱葱葱的山上全是野草,還有折斷的木柴,人們就用這些來燒火做飯。最疼我的太奶家也不例外:牆上全是灰,蓋的也是破被子,有時太冷,就用自己的外套加蓋在上面,哆哆嗦嗦地捱到天亮。吃的也是粗茶淡飯,電視機也是黑白的,至於電腦、冰箱、電磁爐………都是“鳳毛麟角”。

爸爸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説:“現在可和以前大不相同了!”爸爸説完後,我的好奇心就和爸爸來到了老家。

“快到了!”我看窗外。哇!真美,咦,不對呀,以前的'坑坑窪窪、崎嶇不平的小路呢,怎麼不見了?現在我們的車正走在一條平坦寬敞的水泥路上呢,是不是我在做夢?我怕了一下大腿,呦!還真疼,是真的!我路過了以前的小溪,已經變了,清澈見底、流水潺潺,裏面還有一條條的紅鯉魚。兩旁的路燈是仿照亭亭玉立的白玉蘭製成的。那佈局整潔、顏色淡雅的高樓拔地而起,我數了數最高的竟有16層!是平房的16倍呢。爸爸帶我來到太奶家,太奶家也大變樣了:寬敞的屋子,牆刷的雪白雪白的,地磚鋥亮鋥亮的,都能照出人影了,傢俱也煥然一新。數字電視、電腦、冰箱、電磁爐……應有盡有,牀也是新的,上面鋪着厚的被,薄的被,漂亮極了。再看看門外,停着大大小小的汽車,連摩托車都少了,更別提自行車了。

“參觀”後,我們準備吃飯了,餐桌上要什麼有什麼,香噴噴的,可多好吃的了!吃完飯後,我們去爬山,那再也不是隻有枯葉和野草的荒山,山上種滿了綠油油的茶樹,黃澄澄的橘子樹,到處呈現一片豐收的喜人景象。

我們的家鄉變了,變美了,正如魯迅所説:“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9

隨着經濟的變化,人們的生活也再不斷的改善,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你聽説過以前買東西還需要多種票證嗎?去問問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一定回給你講,有關許多票證的故事

20世紀80年代以前,由於一些生活必需品還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只能限量供應。因此,那時候,買一些商品不僅要用錢還要用票證,比如買布要用布票,買糧要用量票,買油要用油票,買副食品要用副食本,買日用品要用工證券……

過去,人們在描述未來生活的前景時,常説:將來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耕地不用牛,電燈不用油。現在這些願望早已變成了現實,人們有了更新更美的生活。

過去有的人們穿衣服穿的色彩單調,衣服樣式單一。現在的衣服,花色和樣式豐富多彩。而且人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愛好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過去幾代人常常住在一間房子,屋裏的擺設及其簡單。現在人們住的房子又寬敞又大,房子設計得更精緻了。

遠古的時候,人們常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是毛驢套着馬車的,現在的家裏,家家有汽車,有的還有小車和大紅帆,過去的時候,人們常常洗衣服的時候使用棒在和河邊打着洗,現在人們洗衣服的時候用洗衣機,洗衣服的.同時還能只毛衣,還能看電視哪?

過過去的時候,人們常年吃的是窩窩頭、鹹菜、蘿蔔、白菜,遇到災難,糧食減產,不夠吃。

為了進一步方便和豐富人們的生活,國家有關部門於1988年‘菜籃子工程’,建立了很多肉、蛋、奶、水產和蔬菜基地,以保證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蔬菜吃。現在我們的餐桌不僅食物的品種多,還講究營養和環保。

過去的時候,人們常常用意一些奇妙的方法來幫助記事的。比如結繩記事、貝殼記事,等。這些都是遠古的時候用的,人們用這些記事或寫信。現在人們常用一些交通工具是電話、手機、電話,等來記事的。

物質生活條件改善了,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也在發生着變化,不僅僅是,吃飽穿好,還要生活的健康、愉快,豐富多彩。什麼是小康生活呢/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而發生在我們自己身邊的一點一滴的生活的邊變換化,卻是實實在在的。雖然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也要看到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資源並不富裕,目前一些地區,特別是中西部地區還有不少人未擺脱貧困,強國富民之路任重道遠。

雖然,我們的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位村民的家裏都是煥然一新,令人目不轉睛,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再進一步的瞭解,使我們這個城市生活有一個宏偉藍圖。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0

我的家鄉——谷城,是湖北省襄陽市的一個小城縣,處於鄂西北山區。改革開放以來,谷城也和其他地方一樣,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谷城,因神農氏曾在此遍種五穀而得名。谷城處於武當山和江漢平原之間的過渡帶,以盛產水稻、茶葉而被人們稱為“銀谷城”的美名。當你走在晚上的街道上,街道乾淨極了,街道兩旁的路燈像一個個珍珠閃閃發光,美麗極了。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商店裏熱鬧非凡,貨架上擺着各式各樣、琳琅滿目的小吃。雖然谷城現在美麗富饒,可它以前卻只是一個破舊的小縣城,並不像現在這樣。

以前,馬路兩邊都是一片片矮房,馬路窄小,路面上坑坑窪窪。一下雨,路面的坑裏就全是水。馬路也變寬了,不再像以前那麼擁擠,也都鋪上了柏油馬路,而且馬路兩旁的綠化也多了,道路兩旁還安裝了路燈,到了晚上燈火通明,人們再也不用愁天黑看不清路了,在路燈的上面還安裝了彩燈,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聽姥姥説,以前的道路上,不像現在似的',以前大多數人都是靠自行車出行,或者步行,自行車都是老式的二八自行車。二八自行車在我姥姥她們那個年代已經算是比較昂貴的,現在的路上已經幾乎沒有這種老式的二八自行車了,只有幾位比較念舊的老爺爺至今還保留着這種老式的二八自行車。

現在家家户户都用着天然氣灶、淨水器、洗衣機等高科技產品,可在以前,人們吃飯都是用柴火燒飯,喝水就用扁擔從河裏挑水喝。洗衣服時,人們大多都把衣服帶去河邊洗,春天、夏天、秋天還行,可是一到了冬天,手都被凍的通紅,有的甚至還裂開了口子。

聽我爸爸説,他們以前上學的時候,就在簡陋的紅磚瓦房裏上課,冬天的風嗖——嗖地颳着,冷得全身發抖。現在,學校都建起了漂亮的教學樓,而且每間教室都裝上了空調。在我爸爸他們那個年代,就算是有一台風扇就已經是奢侈的了。而且,現在學校還開展了信息技術課,也就是俗稱的電腦課。還有了寬敞的塑膠跑道、籃球場……。這與以前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那麼一個優美的學習環境,我們難道就不該好好學習嗎?

現在,中國越來越強大,人民也越來越富裕,通過這些年家鄉的變化,我便有了一個理想:好好學習,長大後為祖國作貢獻,為家鄉作出貢獻,使每一個人都奔向“小康之路”,將我的家鄉變的更加美麗,更加富裕!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1

我家住在中條山下這座小城裏,説是一座小城,是因為縣城中心區面積並不算大,僅有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萬人;它是一座山城,四周環山,被羣山緊緊擁抱着;也是一座新城,老縣城由古城遷入新城只有60餘年;更是一座美城,縣城九縱十橫,處處是綠地,是國家園林縣城。

我的老家在鄉下,在我出生之前,父母巳經搬到這座小城,可以自豪地説,我是城裏人。

16個春秋,16歲年華,我早巳深深愛上了這座小城。美麗的環境讓我陶醉,安居的小區讓我幸福,樸實的人民讓我敬佩。生活在這座小城裏,常常令我沉醉、令我眷戀。

我也曾出去過,見過外面的“精彩世界”,那的確比這座小城面積要大,人口要多,市場要繁榮。但是不知怎麼,走出山外心裏總有種莫名的悸動,尤其時間一久,心情難以平靜。可只要一回來,踏上這片熟悉的土地,呼吸着新鮮的空氣,分辨着這清新的味道,就像一塊大石落了地,忽地一下就安定了。

小時候一直不懂,這是為什麼,大人説是水土不服;漸漸長大後我才終於明白,這就叫故鄉。故鄉的土壤是柔的,故鄉的天空是亮的,故鄉的空氣是香的,故鄉的水呀是甜的。

人總在想着往高處攀走,故鄉像是不捨辛勤養大的.兒女一樣,緊緊跟在父母身後,不斷髮展,不斷改變。

十六年間,小城裏的那條河,佈滿了雜草,一到夏天蚊蟲密佈,時常袒露着自己乾涸的河牀,被稱為一條“臭水溝”。如今,小城裏的亳清河,充溢着清藍的河水,兩岸栽的楊柳、月季等景觀花草給小城增添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河上架起了幾座小橋,兩岸變通途,也變成了最美風景線。

十六年間,小城裏的標誌性建築,搖身一變成了最漂亮的地標建築。陳舊的人民大禮堂成了宏偉的人民會堂,僅有一家的百貨商場,取而代之的是多家購物超市;一座露天體育場早不見它的蹤影,新建的垣曲“鳥巢”大型體育健身中心將要竣工使用;並不寬闊的縣城廣場,經過改造擴建,成了最熱鬧的中心廣場。

十六年間,小城裏的衞生環境得到加強,“三線”早已入地,環保空前高漲。城市綠地面積擴大,濱河公園、森林公園、舜鄉公園等先後建成。這裏成了人們休閒、娛樂、健身的好地方,男女老少一起共度美好、寧謐的時光。

小城故事多,小城變化大。這些民生工程確實辦到了百姓的心坎上,這得以於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輝煌。才有了今日美麗繁榮的一座小城。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2

柳城,這個連神仙來了都不想離開的地方,就是我美麗的家鄉!

改革開放以來,柳城為了改變落後的城市面貌,進行了城市改造。如今,這座昔日破舊的小城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換上新衣的她,更加令人嚮往,就連天上的彩雲也忍不住化作絲綢,爭着來給這塊神奇的土地披上新裝。

縣城的河堤風景優美,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人們在晨練或散步;縣城中的大廣場,有很多悠閒的人在跳廣場舞,歌聲不斷,熱鬧非凡;城裏路上車水馬龍,路邊高樓林立;超市裏物品琳琅滿目;每到夜裏,高樓上的小彩燈閃閃爍爍,造型各異,把縣城映照得五彩斑斕!

不但是縣城變化大,鄉村也變得更漂亮了。

以前,我總是不願回奶奶家。奶奶家在遠離縣城的社衝鄉洛文村,從縣城回去,要兩三小時才能到達。那是一個環境很差、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十分落後的小屯。每次回去,看到的都是遍地的牛糞、雞屎和生活垃圾,泥路又窄又爛,特別難走,下雨天更是寸步難行。當時我還小,一不小心,就摔倒在路上,一身泥水。屯裏也沒什麼好玩的,人們都擠在小商店裏玩麻將。

有一天,爸爸媽媽一定要帶我回奶奶家。我只好不情願地上了車。大約只睡了半個小時,就被一陣開門聲吵醒了,我望了望四周,大吃一驚,原來已經到家了!怎麼這麼快呢?爸爸説:“今天我們走的是新修的三柳高速公路,回家比以前快多了!快下來看看吧!”

一下車,屯裏的.變化再次讓我吃驚。那條曾讓我多次摔倒、弄一身泥水的小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又寬又大的硬化水泥路,路上沒有糞便和垃圾,乾乾淨淨的,路邊擺放着幾隻白色大桶,上面用紅色油漆寫着大大的“垃圾桶”三個字。伯伯給奶奶家建起了漂亮的通透式圍欄,裏面還擺放着一張紅綠相間的乒乓球枱,不知道的,還以為奶奶家是一個漂亮的幼兒園呢!我跑到小商店裏找小夥伴們玩兒,可是商店裏空無一人。奶奶説,屯裏的大人都忙着摘桑葉,喂蠶,沒時間玩麻將了;小孩呢,都等候在球桌邊打乒乓球。到了晚上,屯裏的太陽能路燈亮了,我才注意到,以前黑不溜秋的小路變成了燈光大道,我和屯裏的小夥伴們在路上跑啊跳啊,騎自行車啊,都不用擔心看不清路而摔倒了,真是太開心了!

第二天晚上,回到縣城後,我第一次如此認真地觀察這座縣城,發現她的夜色在各種變幻的燈光下更加迷人!我不禁感歎,是改革開放讓家鄉發生了鉅變,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家鄉的人們過上了好日子啊!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3

我的家鄉在那羣山環繞的官店。以前,其他地方的人都認為那裏十分偏僻、冷清,而且路途遙遠。確實,雖然那裏並沒有沿海城市經濟發達。但是那裏也有屬於它的特色。那裏山清水秀,被眾山環抱在一起,其間時不時有幾條河穿過,使那裏成為一塊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更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系列的變化為我美麗的家鄉添了一雙翅膀,將它帶到了社會的巨大舞台上。

改革開放以後,隨着一次次的改革,使我國富強起來了。而國家也為全國的人民發佈了一條條優惠的政策,改善着人民的生活條件。雖然從我出生到現在只有十幾年的光陰,但在這十幾年中讓我見證了我的家和家鄉的巨大變化,那變化仍讓我記憶猶新。

交通是與外界溝通交流的重要樞紐和橋樑,所以變化最快地便是交通了。我記得兒時的公路是黃色的,因一場場大雨將路上的泥土沖刷了許多,所以只剩下些石子了,路也變得十分坎坷。路上很少有車輛駛過,交通十分不便,使外出打工的人很難回家一趟。隨着政府撥款修路,讓人民的生活徹底改變了。一條條寬大平坦的水泥公路像巨龍從遠方馳騁而來,它的出現使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房子如雨後春筍般沿路而建。路上的車輛也都多了起來,車流簡直是川流不息,每個家庭幾乎都擁有了私家車,甚至有的家庭更是買上了“奔馳”、“寶馬”等各式各樣的小車,人們的便有車輛替代了。隨着建始鐵路,公路,飛機場的建成,使家鄉與外界的大城市連在了一起,外出打工的人回家更方便,而且時間大大縮短,真是發展就在短短的時間之中。

在過去幾年,通訊也是人們得一大問題,要想與遠方的親戚交流,就必須用書信交流,,但那樣費事有費力,經常收到回信要幾天甚至幾星期。所以嚴重的了人們的信息交流,而現在,科技便的強大了,手機、電視、電腦等眾多的家電用品都進入了千家萬户,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使人們對外界的視野更開闊了,交流也更方便了,人們只要打一個電話,便能夠和異地的`親朋好友暢快的交談自己的瑣事,人們在勞作疲勞時,還可以打開電視看一會而電視節目,在看節目的時候,人們還可以做電子賀卡送給自己重要的人。這些事都代表我們踏入了小康生活之列。

家鄉的變化很大,大到城鎮,小到每家每户都涵蓋在這變化之中,作為90後的我們,一出生便生活在如此舒適的環境中,但是我們不能過忘記過去,要駐足今天,展望明天,努力學習,放飛自己的夢想,爭取為故鄉捧起一片湛藍的天空。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4

前段時間的假期,我和同學們互相交流打算去哪兒,後來想到自己好像很久沒有回家鄉看看了,因此回家以後便將這個想法告訴了父母。由於父親需要加班的緣故,因此我和母親二人趁着這短暫的假期,回到了久別的家鄉。不得不説,雖然我僅僅是在外地上學兩年多而已,但是家鄉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至少與我離開的時候相比變了很多。

首先是道路的變化,這個是最明顯的。記得以前街上的道路都是水泥路,由於常年的使用,變得坑坑窪窪,而且道路兩邊佔車位的現象比較嚴重,再加上當初修路的時候並沒有規劃好,因此是比較狹窄的。平時不怎麼覺得,但是一旦下雨很容易出現大量無法清理的積水,而且容易堵車。現在嘛,則是變成了非常寬闊的柏油路,交警叔叔非常盡職盡責,如果道路兩邊有車停靠時間過久,那麼就會貼上罰單。可能是道路並沒有修理完畢吧,有的地方是寬闊而平坦的,有的地方則正在翻新,畢竟修路也是需要時間的。另外則是道路兩邊的大樹都沒有了,換成了一種小很多但是比較好看的樹木,不過我覺得這種樹除了美觀以外不怎麼實用,太陽比較大的時候完全起不到遮陰的效果。

其次則是店鋪的變化,這個是效果最好的。説句比較慚愧的`話,在我的家鄉,以前最為盛行的是賭博,街上的店鋪大多是三種:網吧、茶館和夜宵店。其中茶館是最多的,幾乎滿大街都是,走進去一看便能發現大家都在打牌,這種現象是非常不好的,因此現在則是嚴厲打擊這種不規範的茶館,後來沒什麼人過來打牌,變得冷清了許多,不得不拆除。現在街上的店鋪少了很多,但也集中了許多,變成了大型的超市與廣場,大人們也不打牌了,開始走出了牌桌,來到廣場跳廣場舞。

最後嘛,則是我老家的變化,由於長期沒有住人的緣故,家裏全是蜘蛛網與灰塵,據説是在等着拆遷吧,但如果一直不拆遷的話,總這麼閒置着也不是辦法。進去以後我來到了以前的房間,我看到了自己以前的玩具與書籍,感覺又回到了小時候一般。老舊的房子散發着腐朽的氣息,但也代表了我幼時的記憶,曾經的我,便是在這裏成長。

假期很短暫,很快我便回去了,但這短短几天我也能看出家鄉的變化,越來越像大城市一般變化了,但相對應的,也消失了許多的事物,那些枝繁葉茂的大樹,那些學校門口的小吃,還有幼時的玩伴,彷彿都不見了一般,對於這些,我還是比較遺憾的。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5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我的家鄉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聽奶奶説60年代的生活十分艱苦,要是那户人家有自行車縫紉機的,那就是莫大的榮耀了,那時候人們是集體開工的。大夥兒的積極性不高,一年到頭了,也掙不了多少工分,也分不到多少糧食。買米、面要糧票,買布要布票,買肉肉票。一個家庭餐餐喝稀粥,一個月也難吃到一點肉。奶奶還説在那個年代,一件衣服都要穿上個好幾年,哥哥穿了給弟弟穿,弟弟穿了給妹妹穿,爛了,縫縫補補又接着穿。正應了那句話,“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我爸爸也説,在他小時候人們住的是泥磚瓦房,一到下雨的時候就是屋外下大雨,屋裏下小雨,村裏唯一通往集市的小路,到了下雨天就會變得十分泥濘坑窪,稍不留神就會跌倒在地。騎自行車路過的人會把水坑的水濺到你身上去,把衣服給弄髒了。白天,人們辛苦勞作,拖着疲憊的身子回到家吃飯後便早早合上雙眼睡覺了,根本就沒有現在豐富多彩的夜生活。

改革的春風吹遍了祖國的神州大地,人們的生活有了非常大的改變。1978年三中全會召開,農村落實分田到户的政策,爺爺和奶奶幹活的勁頭越來越足,家裏糧食多了,一家人吃飽了,穿暖了,爸爸和大姑大伯們都有了自己的新衣服。我們家變了,別的人家也變了。後來,很多人家建起了平頂樓房。

近年來,人們認識到要致富先修路。村裏泥濘的小路變成了寬敞平坦的.硬化路,矮小的平頂房也被高大的樓房取代了。十多年前,我爸媽結婚時,新樓房、大彩電、大冰箱和、摩拖車等一應俱全。當然,像我家這樣條件的人家村裏比比皆是。生活安逸了的人們,在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晚上就到村裏的娛樂場所下棋,聊天,看,明亮的燈光下,嬸嬸們隨着雙慶的音樂旋律跳得多開心。

週日的早晨,我散步於寬闊的村道上,我欣喜地看到不遠的青山環繞,藍天白雲下的村莊,新房子一棟棟,許多人家的外牆上還掛着空調機,門口停着小汽車;田野裏新長的秧苗綠油油的,道路兩旁的花開得正豔,路上開着電瓶車,摩托車,小汽車的人們正匆匆趕着去廠裏上班。

幾十年,彈指一瞬間,我的家鄉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惠農政策一項項落實並且實現!我愛變美了的家鄉,我長大後也要為家鄉的繁榮昌盛貢獻一份力量。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6

今年春節前夕,我收到鄉下爺爺的來信,爺爺在信中説歡迎我回家過年。吃的、用的、穿的都不要帶,可一定要給他帶幾本科學種田的書。信的最後,爺爺還對要書的事千叮嚀萬囑咐,彷彿那本書比孫子還重要多少倍。

這一天,我和爸爸到了鄉下爺爺家。一見面,爺爺沒顧得上問我們一句冷暖,就急切地對我:“李丞,爺爺叫你辦的事……”。這時爸爸打開了旅行包,取出了十多本爺爺要的書,並遞上去説:“爸,給您,您要的‘寶貝’。”爺爺正要接書,只聽“嘩啦”一聲,一隻茶杯被爺爺碰倒了。“好像你這輩子沒見過書似的,老頭子,還手忙腳亂地。”奶奶在一旁嘮叨,可爺爺並不在乎這一切,他手捧書,忙戴上老花鏡,一邊翻書,一邊自語道:“講種小麥的,講種大豆的,講治蟲的,講施肥的……好,好!這些書對我們鄉下人太重要了。”

吃過午飯,爺爺拉着我的手説:“走,爺爺帶你去看我們農民舉辦的競賽。”

我一聽有什麼“賽”,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不一會兒隨爺爺來到一個很大的房間,才一進門,就見房子中央高掛着一條長長的橫幅,上面寫着:“夏莊迎新春農業知識競賽。”“啊,原來是知識競賽,這在鄉村裏可是一件稀罕事。”我看着橫幅,好奇心更強。這時男女老少有三四百人,你擁我擠地都堆在了會場四周,那熱門勁可比城裏人舉辦的知識競賽氣氛熱烈多了。不一會兒,比賽開始了。

“如何搞好冬季麥田管理?”主持人的開場白可真是痛快,他一上來就出了競賽問題。這時,只見主持人的話音剛落,偌大的會場中有近百人高高地舉起了手。主持人看見人太多了,那位老大爺傲氣十足,很隨便地説:“只要冬季搞好大棚,控制好大棚裏的.温度,就能使麥田裏種的東西不受風雨的襲擊了。”説完,在場的人都熱烈的鼓掌。“好了,這位老大爺可真有學問啊!”主持人對大家説,“如何防治大豆的害蟲?”出題的人步步緊逼,搶答者們是沉着應對,整個會場中,掌聲、笑聲此起彼伏。

在回家的路上,爺爺告訴我:“過去村裏糧食產量一直就上不去,就虧在不懂科學上,自從前年村裏人開始用科學的方法種田,產量成倍提高。”説到這,爺爺若有思索地望着我,然後鄭重地説:“孩子,要努力學習!學了本事,將來回村裏貢獻力量。”

我的心一直很激動,這時見爺爺這樣鄭重地對我説,不住地對爺爺點頭,並再一次大聲説:“爺爺,您等着吧!”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7

我的故鄉是廣東省信宜市,近年來,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記得我幾年前,每當寒暑假,爸爸媽媽就會帶我回到信宜的爺爺家與家鄉的親人團聚。那時,我可害怕回家鄉啦,為什麼?你試過坐十個小時的汽車,又嘔又吐嗎?試過一家三口擠在一張小牀子上睡覺嗎?試過對這雞籠,在雞咕咕的虎視眈眈下洗澡嗎?試過只能對着一台黑白電視機,對着一個珠江台過日子的滋味嗎?這些可都是我在幾年之前回家鄉而親身經歷的。那時候,哪有什麼柏油馬路,泥土簡簡單單踩成了一條狹窄的馬路,一下雨,更是泥濘不堪,泥濘的路到處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個腳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腳抽出來,可鞋子卻留在泥潭裏……

睡覺的地方是睡在小小的木牀上,爸爸媽媽與我擠在一起,轉過身子也很難,每天起牀後都會腰痠背痛。一個簡易的蚊帳,晚上蚊子會隨時進入到我們睡覺的領地大肆瘋狂的叮咬,一夜下來,臉上身上滿是蚊子叮咬的紅包包,整宿整宿睡不着覺。更讓我害怕和不方便的是,家裏有沒有專用的廁所和浴間,去廁所要到屋外的簡易公共廁所,隨時有掉入糞坑的危險;媽媽與我都很怕雞,可爺爺家養了十來只雞,我們洗澡只能在這間養雞的小房子裏進行,每次我和媽媽都會在那些虎視眈眈的雞目光下心驚膽戰地洗澡。那種經歷,可謂驚心動魄!

往事的`一切不堪回首,可在近年以來,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破舊的泥磚房變成了一座座貼着亮晶晶的馬賽克的新樓房,家家户户住進了新樓房,一台台彩電飛進千家萬户,現如今家家電腦、電視、電冰箱樣樣不少,生活水平也是顯著提高。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辦公樓更是鱗次櫛比,泥濘的小路變成了條條柏油馬路……人們利用資源,蓋了公園、蓋了大橋……路兩旁種滿了花草樹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家鄉讓我刮目相看,在不經意間,我們的家鄉已隨着時代的變革,走入了小康社會,大家不愁吃穿,生活物質水平更是前所未有的增長。瞧,前年春節,爺爺也建起了新樓房,家裏有了專用的衞生間和洗澡房,我們也能睡在加大的豪華大牀上休息了,家裏電冰箱、洗衣機、彩電、DVD、電腦及各式各樣的傢俱一應俱全。現在,我可樂意回家鄉度假呢!

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啊!我也要好好學習,將來長大以後,也為家鄉的建設盡一份力量。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8

我家很偏僻。從我出生起,家門口就是一條黃土路,而且高低不平。這是從村子通向學校,通向街上,通向外界的唯一一條鄉間道路。遇到大風的天氣,灰塵漫天飛舞,吹得人睜不開眼睛。小時候,坐在爸爸的自行車上,總是顛簸個不停,車子每個部位都在搖晃,每個零件都在奏樂,一路丁丁當當的。

漸漸地,我也長大一些了,到了讀小學的年齡,爸爸把我送到了學校,這條路留給我印象也越來越深。遇上下雨、下雪天,我們上學就慘嘍!雨下大了,路上大大小小的坑一個接一個,真是一步三滑。雪下大了,摻和着泥土,越發泥濘起來。每走一步,黃土都會粘上鞋子。走得越遠,粘得越多,腳也越來越重。有時候,一不小心,泥漿都甩到褲管上、身上,甚至是頭上了。更別提騎自行車了,就連街上送客的司機也不願意開車來。

現在,我上初中了。村裏的變化可大了,就説那條路吧!你們看了一定會大吃一驚的,原先又窄又亂的小路不見了,代替它的.是一條又寬闊又平坦的柏油公路。聽爸爸説,這是新農村建設的“康莊大道”。公路足有5米寬,從村子一直通到學校,每個村口、路口都安裝了交通警示牌和減速帶,公路兩旁還種上了許多香樟樹。走一走這樣的路,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人們都方便輕鬆了許多。我們上學也告別了那段艱難的歲月。路好了,車也多了,村裏買車的人也更多了,有小轎車的,有面包車的,有拖拉機的,有摩托車的,還有電瓶車的……

我的腦海裏還清晰地記得,通往村子的路上還有一座小橋,可以用“年代久遠”來形容它,因為沒有人知道是什麼時候修建的。小橋窄小,一次只能通過一輛小車。橋面凹凸不平,橋上沒有欄杆。橋下面就是水庫,水深得見不到底。每天經過這裏,我們都有些心驚膽寒,生怕會滑下去。現在,這裏又重新造了一座橋,是用石頭砌成的,橋底有堅實的橋墩,。橋面很寬,十分平整,兩輛汽車可以並行。橋兩邊築起了白色的欄杆。整座橋既美觀又牢固。

前幾年,我們村有空調的人家都不能用,為什麼呢?一開空調,電力就不足了,連電燈也亮不了。如今,買空調的人越來越多了,原來,村裏安裝了新的變壓器,以前的煩惱再也沒有了。

晚飯過後,漫步在鄉間的公路上,隨處可見一個又一個可喜的變化。我相信,家鄉的明天會更美好。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9

朋友們,我的家鄉在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這幾年來,它的變化可大了,現在我就在給你們介紹吧!

我的家鄉有一條母親河——府南河,可是在原來大家都稱它為“腐爛河’。為什麼給它塌這麼個不雅的名字呢?因為在府南河旁邊的居民們常常都把垃圾等廢棄物品仍到府南河裏,更可惡的是,河邊的小餐館們每次都把殘渣剩飯倒入河內,所有一到夏天,府南河就會臭氣熏天。發出一股腐爛的味道,而且在以前成都有着“420”“鋼管常廠”兩大工廠,他們排出的工業廢氣嚴重的污染了城市空氣。在過去,人們想要買牀上用品,衣服都得到春熙路的“百貨大樓”和“人民商場”去買,平日裏很少出門的人們去購物的時候都會説,“今天我進城了!”可見以前人們買東西是多麼的方便啊。以前的路坑窪不平,特別是在下雨的時候泥淋的道路讓人寸步難行,還容易滑倒。在那時候,公共汽車外,街道上就只剩下人們徒步行走和騎自行車的身影,偶爾施過幾輛私家車,人們都會用羨慕的眼光看着它走遠。

幾十年過去了,從前的老城都已經發生了日新日異的改變。

我們的母親河已恢復了以前的容貌找回了屬於它自己的'名字府南河。現在,府南河變得清澈,偶爾幾隻春燕擦過,更顯出府南河的一派春意依然。河岸邊,綠樹成陰,鳥語花香,小草伸了個懶腰,鑽出地面,笑呵呵地向它的鄰居花兒問好,柳樹姑娘也抽出了嫩芽,穿着綠上衣迎接春天,樹下,幾張供人們休閒乘涼的椅子上坐着一對情侶,正在竊竊私語。對成都空氣污染最大的兩個工廠已經搬走了,取而代之的將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雨後的清晨風中還夾雜着泥土的芬芳。在成都又建起了許多大型超市,裏面的東西應有盡有,人們購物變的方便多了。現在的道路都是寬敞整潔的四車道,五車道甚至有八車道了。下雨時,地面不在變的滑,因為雨水已經通過陰井蓋流到了下水道,而且現在的車輛也已經逐漸增多,馬路上到處都是飛馳的汽車,自行車變少了,電瓶車變多了,公共汽車變少了,私家汽車變多了,人們不再望着馬路上馳過的私家車而歎氣

現在人們可以去飯店吃飯,去旅館住宿,人們的生活方便了,休息時還可以去遊樂園,公園玩,人們生活悠閒了,人們可以開着汽車去兜風,人們生活富裕了,人們可以玩電腦看電視,人們生活豐富了,工廠搬走了,母親河變美了,商店多了,道路通暢了,馬路上到出是飛馳的汽車,科技發達了,生活美好了,現在的成都煥然一新,變的美麗富饒,人們的生活從單調簡單變得多姿多彩,環境也更加舒適,優雅。

時代在進步,生活也在進步,從前的生活是單調乏味的,現在的生活是豐富的多彩的,我們要珍惜。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20

我的家鄉在徐州市沛縣安國鎮。安國鎮是個歷史悠久、景色優美的小鎮,還有着“五里三諸侯,一代帝王鄉”之稱。到處能感受到漢文化的氣息。

這幾年的飛速發展,我們這座小鎮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來説一説安國鎮的濕地公園,以前就是煤礦的坍陷區。水髒兮兮的,也長滿了野草,一片狼藉。這幾年在政府的大力改造下,水也淨化了,而且栽種了許多綠樹和花草,還有漂亮的拱橋。湖水中長滿了蓮藕,還有不少的水鳥水鴨在這裏安家落户,魚兒在水中嬉戲着,打鬧着。一行白鷺也把這裏當成了棲息地。遠遠望去,天連着水,水連着天,真是一座奇妙的景觀。

我們這裏是一座工業開發的好地方。我們這裏有好多工廠,就是這些工廠曾經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困擾。以為工廠排出很難聞的氣味,還有的工廠排出黑色的煙霧,把我們的藍天白雲都染成了黑色的。媽媽説:“如果再這樣污染的話,晚上就看不到美麗星星了。”這兩年提倡淨化空氣,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好處。不僅還給了我們碧水藍天,而且我們還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工廠的氣味沒有了,工廠排出來的煙霧也是被淨化過的,和白雲一樣的顏色。我特別喜歡這樣的空氣。

還記得以前的大街小巷,有好多人不文明,丟的滿地都是垃圾。小時候跟媽媽逛街的時候,一不小心踩到好多髒兮兮的東西。經過這幾年的整治,現在的街道乾乾淨淨。聽媽媽説;“我們這裏建起了廢物回收站,所以得垃圾都丟在垃圾桶裏,然後送往廢物回收站。人們也漸漸講起了文明,也不亂丟垃圾了。我們共同努力建起了文明小鎮。

還有一個更好玩的地方,也是我最愛去的地方。那就是安國鎮廣場,這裏彙集了所有漢文化的故事,還有很多景點。以前也不過是一片空地,現在卻熱鬧非凡。白天可以觀賞各種漢文化的景點,有三諸侯的故事,還有很多漢文化氣息的雕塑。晚上人山人海,好多人跳起了廣場舞,姿勢優美,還能強身健體。還有供小朋友玩耍的地方,晚上出來散散步也是挺不錯的。

現在已經是收割小麥的季節。記得以前一到收割的時候,我們都不敢出門,因為外面煙熏火燎,還有難聞的氣味,這就是焚燒秸稈造成的。近年來,政府也禁止了焚燒秸稈,這個時候再也貝煙霧薰了。其實這些秸稈都被廢物利用起來了。媽媽告訴我,附近建起了發電廠,他們把這些廢物集中起來,經過加工,會把秸稈變成電供我們使用。這樣又更好的保護了我們的環境。

我們的田間小路也變成了縱橫交錯的大道……

安國小鎮近幾年的變化我就不一一介紹了,你可以自己來感受一下煥然一新,獨具魅力的安國鎮。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21

祖國日益強大,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現在,在4年沒有回家後,我在暑假回到了我的家鄉,但是我家鄉的變化讓我很驚訝!

泥濘的土路現已成為一條寬闊的主幹道。搖搖欲墜的土屋現在變成了寬敞舒適的平房。過去,甚至沒有一所像樣的小學。現在,我還能偶爾聞到書的香味,聽到村小學孩子們的笑聲。看到這一幕,我驚訝得説不出話來。這時,爺爺笑了兩次,高興地告訴我:“是的,農村的`變化真的太大了。你看,前年我們村的全家只有30台彩電。今年,不僅每個家庭都有彩色電視機,他們還買了汽車和電腦。村民們越來越富裕了。”正當她高興的時候,她遇到了一位黃婆婆,她騎着一輛摩托車,臉上掛着金秋。她高興地對我們説,“喲,女孩回來了。離開多年後,她已經長成一個大姑娘了!”“哈哈,是的,婆婆,你要去哪裏?”我也笑着對婆婆説。“啊,我剛從城裏回來,賣了些蔬菜,沒掙500多元!”我岳母聽到我説的話似乎更開心了。“呵呵,恭喜你,又是收入了!”爺爺也笑着説道。“哪裏,哪裏,時間不早了,我該回去了,你玩得開心點!”婆婆向我們揮手,騎上摩托車走了。看到婆婆如此開心,我更加肯定了我的家鄉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

事實上,她的家鄉變化如此之大的原因是因為她得到了大衞的幫助和關心。我堅信,當她明年再次回到家鄉時,她的變化會更加令人激動!

看,美麗的風景畫,綠色的田野,和它旁邊的許多高樓。幾個農民正在金色的稻田裏忙碌着。那是我的家鄉。它既有田園風光,又有城市風格。

最初,我們的家鄉既不美麗也不富裕。改革開放三十年前,我們沒有住在高樓裏。我們只住在用瓷磚和泥土建造的房子裏。住在這樣的房子裏很常見。

聽奶奶説,他們過去很苦,穿的衣服都打補丁,冬天,他們沒有棉衣穿。現在,冬天,每個人都穿得像一個大棉球。奶奶説在開放前,他們都很苦。他們必須在12或3歲時養家餬口。奶奶14歲時出去工作(為人們建水壩),每天不得不走幾十英里。如果是你,你能做到嗎?既然它是開放的,生活就更好了。

鑑於他們的家庭已經建造了高層建築,購買了電視和電腦,他們再也不會遭受寒冷的冬天了。

轉眼之間,30年過去了,改革開放30年過去了。我們不再需要年輕時在外面受苦。現在我們幸福地生活着。我們不是一個缺錢或被人瞧不起的社會,而是一個富有和自豪的社會。

與開放前相比,我們有了多大的變化,從瓦泥造的房子到高層建築,從12歲的户外工作到幸福的家庭生活。

想到這裏,我認為我們應該努力學習,讓我們的家鄉,甚至我們的祖國,在我們長大後更加美麗和富有。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22

轉瞬即逝,又一年過去了。在這一年裏,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村落,村落裏的人們臉上又多了一絲喜悦,這都要歸功於祖國的發展。

我的家鄉是金弄村,又叫“高鐵第一村”。在近幾年來,村裏的房子也在一批批的刷成白灰色牆面。走在小路上彷彿自身在江南里,有一股江南的風味。依山而建的房屋,參差不齊,有着縉雲的建築特色,寓意着一層更比一層高的寓意。

慢慢的,村裏換上了“新衣服”。剛步入村口,映入眼簾的是一列小火車,小火車是用石頭疊起來的,非常有特色。邁進村裏幾步之後,腳下就出現了三色條紋小路,瞬間讓村裏充滿了色彩和活躍。路邊掛着古色古香的路燈,每到晚上就紅火起來。再走進幾步,多了幾處寬闊的停車場。家家户户都把小車停在當中,五顏六色的,漂亮極了。突然向遠處望去,發現我的爺爺坐在那邊的亭子裏呼喊着我的名字。村裏也建設了好幾個亭子,分佈在村裏的每個地方,讓村裏的老人在無論在什麼天氣都可以一起談笑和賞魚,為他們遮風擋雨。走到家門口,眺望對面的`山上,不知何時多了一個涼亭。一問爺爺,原來對面山上鋪了兩條路,通往山的兩端,可以在山上看到村裏的美景和遠處的高鐵。

隨着村裏的建設完善,發現自己的家鄉如此美麗。其實還有好多地方,我現在才知道它們的歷史或淵源。想起小時候總在那口井邊玩耍,但是從來沒有發現過它有它的故事。“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井是生活的源泉,也是一個村的命脈,它養育了村裏人。相傳金弄村是古代麗水到永康的官道必經之路,古道長達百里,金弄是其中一個隘口,兩邊崇山峻嶺,人煙稀少。這片地區曾有數次大旱,可每每遭遇旱災,村裏一片草地依舊經意盎然,村民挖土兩尺,便見水涓涓流出,遂挖土砌石成井。數百年來此古井爸未乾涸,解救了無數週邊住户和過客。古井也成為無數過路人着精蓄鋭、備足水源的一個驛站,路人們趕路前總會在古井邊喝飽井水,抽袋旱煙。古井代表了歲月,見證了村裏的歷史。

村落裏還有好多從前不知道的新鮮事物。例如:防空洞、糧倉、古樹等,都在見證村落的歲月。如今的村落,家家户户都鮮花盛開,處處花香;寧靜安閒,生活安詳;整整潔潔,美麗家庭。

“柳蔭垂塘,金玉滿塘,桃李香塘,古樟映塘,鬆鬆迎塘”五大景觀精品構成五福金弄,寓意着豐收、活力、興旺、古韻和長壽,象徵了福、祿、壽、喜、財五大福氣,旨在打造一個欣欣向榮,和諧幸福的美麗金弄。其實你在閒暇之餘約上三五好友,到金弄走一走看一看,一定會有不少的收穫。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23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聽到這首威武雄壯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歌,年紀稍長的人會聯想到一個英雄城市的名字——丹東。是的,我的家鄉就坐落在遼東邊陲的這個小城上,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它卻是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沿着鴨綠江邊便能一眼望見我們的友好鄰邦——朝鮮。

提及鴨綠江,可知那就是我兒時嬉戲、玩耍的地方。小時候,我經常和爺爺、爸爸一起到江邊遊玩,那時的鴨綠江邊,道路狹窄,房屋矮舊,堤壩上常有掉落的石塊的痕跡,不斷向前翻湧的江面上也偶有人們日常生活的物品漂浮在上面,我每每看到都會驚聲的大叫,但就是這樣,我依然難忘那段歲月,難忘那個地方。記得每當我們爺仨來到江邊,就開始了各自獨有的活動,爺爺酷愛的項目便是在那本就不太大的江邊甬道上跳上一曲老年秧歌,而爸爸總是將一條長長的魚線拋入江中,隨後便燃起了煙霧,靜靜的等待。那時,我最愛做的一件事便是跨在粗重又滿是鏽跡斑斑的鐵鏈上盪來盪去,單純的小腦袋總在思考“朝鮮的小朋友怎麼不到江邊來玩呢?”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就在兒時記憶中的“鞦韆”上,我長大了,家鄉丹東也在這幾十年中經歷了巨大的變化,我們能夠從它身上感受到,那時時散發出的熱情、朝氣與活力,改革開放以來,經歷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丹東城市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路寬了,人們的心也寬了。樓高了,人麼的素質也高了。速度快了,人們的幹勁也足了。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昔日的鴨綠江就像冬日後的春天般換上了新裝。今年的“五一”假期,為了緩解往日工作的疲勞、壓力、舒緩一下心情,我和幾個好友結伴來到了鴨綠江邊,走入壩門內,眼前豁然開朗,潔白的鳥在江上翔集,碧綠的江面吹來陣陣清風,洗去了人身一路風塵,讓人倍感清爽,不由得説出“丹東真美,變化真大!”走在寬敞、綠地如蔭的地面上,不再有人們接踵擦肩的景象,到處是歡快如舞的腳步,如歌聲甜美般的笑聲,咦!兒時的“鞦韆”哪裏去了?哦,你瞧!全部換成了大理石柱的護欄,陽光下倒映出的.笑臉都是如花般的燦爛美麗。扶在石柱邊望向江的那一頭,我依然看不到朝鮮小朋友的身影,“唉”不禁輕聲歎氣,朋友問我何故,我只是輕輕搖頭,“來,偎着清風,依着美景,我給你拍張照吧!”我們沿着江邊北上,岸上綻放的一樹樹春花,映着一江綠水,春光四溢,與以往不同的是路上的一車車遊客,着實為邊城增添了濃濃的春意!

如今,丹東這個有着先天獨特、資源優厚的地方,正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加快推進全面振興的大業中去,努力實現再創丹東輝煌這一使命。這個用甘甜的鴨綠江水哺育了我的家鄉,我由衷的為它加快變化的腳步加油,鼓勁兒,相信,丹東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新時代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24

彈指一瞬間,改革開放已經30年了,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説,我們對於改革開放體會並不深刻。然而在父母的言談中,我也多少體會到了改革開放30年的巨大變化。比如家鄉的路、房子、交通工具、橋樑以及人們的生活…..

住宅

聽爸爸説,以前我們住的是簡陋的平房,天冷取暖燒開水家裏只生一個爐子,一到下雪或者下雨天,房子裏就非常冷。到了夏天,本可以在晚上睡個好覺,可由於門窗原因蚊子咬的我們都睡不好覺。後來,我們又搬進了一座兩層樓房,房間保暖還可以,但沒有暖氣和衞生間,住的很不方便。房間很小,多一人都顯得特別擁擠。現在,這一切都已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寬敞明亮的大樓房。

道路.橋樑

聽爸爸説,以前家鄉的路是坑坑窪窪的土路,遇到下雨天道路泥濘,走起來非常艱難。天晴時只要有車輛經過,那黃土就會無止境的飛揚起來。而現在隨着社會的發展,家鄉泥濘的土路被改造成了寬闊筆直的柏油馬路,這樣既方便了百姓,也大大提高了汽車行使的速度。聽爸爸説,以前從縣城到皇城要走兩天,真是不可思議。我在上一年級的時候,隆暢河只有一座橋,人們去夾心灘公園只能從這唯一的橋上通過,極不方便。到後來,先後架起了溝通南環路的上下兩座大橋,好多重型車輛便不從縣城經過,人們行走在街上安全多了。後來又架起了直通夾心灘的彩虹橋,每當氣候暖和的時候,在夕陽下人們三三兩兩興高采烈地走過彩虹橋到公園散步或跳鍋莊舞。今年,隆暢河上“唯一”的老橋也被拆除建成了更寬更結實的現代化大橋,工程雖然還沒結束,但我聽説兩邊的護欄要用玉石製作,造型會更加富有現代氣息和民族特色。

電器

聽媽媽説,他們小時候,哪家有個錄音機已是很了不起的事了。而現在,彩電、空調、冰箱、電腦已成為必不可少的家用電器,家家户户都通上了電話,手機也不再是奢侈品,數字電視也會在不久的將來走進家家户户。家庭變化可謂日新月異。

衣、食

聽奶奶説,以前他們吃不飽、穿不暖。幾塊饃饃,一碗稀飯就是每天的主食,逢年過節很少有人家能吃上幾兩肉的,而現在,除了大魚大肉,人們更重視的`是營養搭配,我們的早餐也以牛奶、麪包為主。奶奶説他們以前穿的都是自家織的粗布做的衣服,那時候,一件衣服從新到舊常常要穿好幾個人,而現在的人們會隨着一些流行趨勢改變自己的穿衣觀念,年輕人更是注重名牌,追趕潮流,他們用五顏六色的服飾把自己打扮的漂亮時髦。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家鄉的變化遠不止這些,我今天一下子是説不完的。家鄉繼續在變化,未來家鄉的建設還要靠我們這一代人。今天,我們更要努力學習,不斷苦練本領,明天,用我們的雙手去建設美麗的家鄉,使家鄉每天都有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