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城南舊事第四章讀書心得

城南舊事第四章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11W 次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城南舊事第四章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城南舊事第四章讀書心得

城南舊事第四章讀書心得1

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於我們在何處,而在於我們朝着什麼方向走。——題記

炎炎夏日,獨自呆在家中,窗外知了聲和着喧鬧的人羣聲,使漸漸成長的我心煩氣躁。懊惱童年遠去的自己已不能頑皮,大人們已經用成人的規範來要求我了。唉,丟失了童年的我有什麼值得慶幸的?

於是隨手拿起牀頭的書翻過多遍的《城南舊事》,它竟像炎炎夏日中的涼茶,消去了熱意,深深吸引了我。

“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這些人都隨着我長大沒了影子了,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也一塊兒失去了嗎?”文末的“我”也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也正是因為爸爸的死,讓“我”童年美夢頓破。在別人還需要照管的年齡“我”已經負起許多父親的責任。“我”的童年隨着我的成長“丟失”了,這是好還是不好呢?

這不禁讓我想起我們的童年,總是快快樂樂過每一天,不必擔心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成天被爸媽捧在手裏做“小公主”“小王子”,一切都只要順着父母為我們鋪好的路走下去。

其實我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缺乏獨立,不敢一個人在家寫作業、玩耍……全部都要有人陪伴,文中英子的獨立勇敢讓我立刻感到羞愧,但是怕黑,不敢一個人做任何事似乎已成了不可磨滅的困難,獨立?獨立!

曾獨自走在黑乎乎的大街上,四周是那麼安靜,只聽見自己的心跳聲,將脖子縮進衣領裏,就像一隻蝸牛躲進自己的殼裏才覺得安全一樣。四面的路燈下樹枝不斷左右搖晃,就像是魔鬼的亂髮飄呼着,隱約聽見了輕且慢的腳步聲,好像是害怕敲打在夜的寂靜中。

我要戰勝的只是一段黑夜中獨自前行的路!在路上將童年的依賴丟卻,贏得父母的信任和獨立的尊嚴——這是好事。這樣的事還會有很多。

我們在童年的夢幻中慢慢長大了,學會自己度過難關,羞於向人伸出求援的手,每一個進步靠自己的力量,以受人憐憫為恥,不受他人恩惠。褪去幼稚,得到鍛鍊的機會。“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過去了”——這是好事

請別再叫我小朋友,因為搖拽的小花終會有盛開的一天。《城南舊事》給我帶來的不僅是一個故事,更多的是一種“得”與“失”的人生啟迪。請別懊惱自己的成長,人在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收穫。朝着正確的前方一步一步勇敢地走吧!

城南舊事第四章讀書心得2

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城南舊事》,我很高興,也很期待裏面寫了什麼。

翻開那漆黑而又帶有一點神祕的封面,我的"讀書之旅"開始了。

我每看完一章故事,都感到有那麼一點兒惋惜。因為,每一次一章故事告一段落後,故事裏面英子(林海音小時候的乳名)的各位親戚或者是朋友,都以種。種理由離開英子,一直到最後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英子幾乎所有的親人,都像影子一樣消失後,她的童年也消失了。

整本《城南舊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英子在惠安館遇見並且和那個被大家稱為"瘋女人"——秀貞相處的那段時光。一開始,我還是擔心“瘋女人”秀貞對英子作出身危險的事情,但驚人的是英子卻和秀貞友好的相處了,這也足以向大家表現出她童年時的善良和天真。直到有一天後,秀貞突然對聽故事的英子談起了小桂子(秀貞的女兒,也就是書裏講的小妞兒),並常常談起她,秀貞還和英子説,小桂子有一條青疤。

有一天,小妞兒對英子説她不是爸爸媽媽親生的,並且轉過身來,英子卻在她脖子上找到了一條青疤,英子趕忙把她領到秀貞那裏,她們母女倆當晚就坐火車走了,英子也暈了十天。這裏也能體現出英子對她的所有朋友的離去都懷有思念之情。

第二段:我們看海去,這句話使井邊一位小偷對我説過的一句話。就這是這麼簡簡單單的五個字的背後,卻一直襯托着英子兒時到現在的夢想。小偷也告訴她會帶他去看海。可當時一羣人一直在追捕他,這是英子沒見着它既幾會她就被抓去被人笑話,這也使英子一直沒能出去見見世面。但是英子的那種友好的精神卻值得讓我們學習。

還有最後一段:爸爸的花兒落了,題目取得很悲傷連同與結果,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英子在最後得知爸爸去世後為什麼顯得那麼冷靜?爸爸的花兒落了,石榴也落了……爸爸精心培養出來得花幾乎全落了,但是爸爸養育出來的英子卻沒有倒下去。爸爸的`死,成了英子不再是小孩子的最好證據,也同樣證明了英子十三歲不用親朋好友照顧的最好依據。這也能教導我們十三歲能獨立的能力。

《城南舊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它講述的是她小時候童年是在北京城南的故事。雖然故事主人公有時候顯得弱不禁風、微不足道,但是她卻教會了我很多知識、本領和心態,這本書的確讓我受益匪淺,我要好好珍藏着!

城南舊事第四章讀書心得3

假期,我再次閲讀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也再次沉浸在這本書裏了。英子、爸爸、媽媽、宋媽、秀貞、妞兒、草叢裏的小偷、斜着嘴笑的蘭姨娘……這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在作家的筆下活靈活現。

我最喜歡《惠安館》這一章。童年雖短暫,卻是充滿了情感。這使英子和他人口中的“瘋子”——惠安館裏的秀貞成為很要好的朋友。因為小英子是善良、單純的,她願意接近秀貞,瞭解秀貞。她知道秀貞的經歷,對秀貞產生同情心。

其中還有一個片段,我覺得十分有趣:宋媽是順義縣人,她也説不好北京話,她説成“惠難館”,媽媽説成“灰娃館”,爸爸説成“飛安館”,“我”隨着衚衕裏的孩子説“惠安館”。到底哪一個對?“惠安館”這個名字,在小英子的腦子裏,變得有趣極了。

因為童年本就是充滿了趣的。像清澈的溪水、千變萬化的雲朵、樹林裏的鳥兒、盛開的鮮花……

我的童年也有一些有趣的事兒發生。記得我四歲時,一天晚上,一家人去餐廳吃飯。上菜前,服務員給每人端了一份芥末。那芥末擠得很漂亮,看起來像迷你的冰淇淋。我不知道是什麼,就是看了很想吃,就問:“那是什麼,好吃嗎?”

姐姐説:“你拿筷子蘸點試一試先。”姐姐也讓我吃,應該也挺好吃的,貪吃的我就拿筷子蘸了一粒米大小的芥末,塞進了嘴裏。品味了會兒,感覺舌頭一陣刺痛,一股氣從鼻子衝出來。我立馬把筷子扔一邊,然後辣得蹦蹦跳跳,眼淚不自覺地流了出來。大家看了我的“舞姿”,都情不自禁地笑我,我也只好跟着苦笑了。現在回想起來,還會哈哈大笑。

童年,因為單純,所以快樂。因為快樂,所以令人難忘。

城南舊事第四章讀書心得4

今天,我讀了一本意味深長的書——《城南舊事》,它是由五個小故事組成的中篇小説。故事的主人公林英子,大家都叫她英子,這本書以成長中英子天真無邪的目光看待一個充滿幸福和悲傷的社會。

英子的一個鄰居秀貞,大家都叫她瘋子,為什麼叫她瘋子呢?因為作者爸爸的一個大學學生和秀貞住在一起,兩人漸漸有了感情,後來就生下了一個女兒叫小桂子,生下來之後家人就把小桂子扔在了牆根,秀貞以為孩子不是被野狗吃了,就是讓人拾走了,打這兒就瘋了。別人都不理秀貞,可是隻有英子和她交了朋友。後來,英子又認識了一個叫妞兒的小女孩,妞兒就是小桂子。秀貞知道了妞兒就是自己的女兒,就領着妞兒奔向火車站去尋找她的爸爸,最後母女倆慘死在火車的鐵道上。英子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年輕人,英子覺得他很善良,可是不久警察就把這個年輕人抓走了,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令我感觸最深的是最後一篇—————爸爸的花兒落了。當我讀到”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台一樣!“這就預示着爸爸再也不能看女兒上台做代表,我的心情變得非常沉重。到後來,爸爸的病情加重直至去世,英子堅強的接受了現實,她要負起幫助家人的責任,長大就意味着負責任,就意味着不再任性,不再讓人擔憂。

讀完《城南舊事》有時讓我悲傷的流淚,有時又笑的合不攏嘴。我時而替英子高興;時而又替英子傷心。我為英子的做法感到驕傲,我十分佩服英子,在別人眼裏低賤、可惡、討厭的人,在她眼裏卻閃爍着常人所沒有的思想道德品質

《城南舊事》以樸實的寫實風格,超越了悲切的童年回憶,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城南舊事第四章讀書心得5

暑假裏,我讀了《城南舊事》這本書,我非常喜歡它。

這本書一共有五個故事:第一個是《惠安館》,講的是英子和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成了好朋友。秀貞經常向英子講小桂子的故事,英子非常同情她。後來,英子發現秀貞口中的小桂子和她的好朋友妞兒非常相似,又發現妞兒的脖子後也有一塊青記,確定了妞兒和小桂子是一個人。秀貞和小桂子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天津找他的爸爸。結果,兩人慘死在了火車輪下。第二個是《我們看海去》,講的是英子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男人,他為了供弟弟上學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後來,英子撿到了一個小銅佛,警察局的人根據小銅佛找到了年輕人,並把他抓走了。英子難過極了。第三個是《蘭姨娘》,講的是蘭姨娘被他的丈夫趕了出來,住進了英子的家。英子一開始很喜歡蘭姨娘,可後來發現爸爸握了蘭姨娘的手,就不喜歡她了。在英子的説合下,蘭姨娘和德先叔相識並離開了北京。第四個是《驢打滾兒》,講的是英子家的奶媽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裏淹死了,女兒也被丈夫賣給了別人。這一切宋媽的丈夫都瞞着宋媽,宋媽知道後十分傷心。後來,英子的媽媽勸宋媽再生一個兒子,宋媽被他的丈夫接走了。第五個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講的是英子小學畢業那天,他的爸爸永遠離開了他。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非常沉重,這五個故事裏的人到最後都離開了英子。秀貞和妞兒死了,為弟弟上學當小偷的哥哥被抓走了,蘭姨娘也離開了北京,宋媽回老家了,爸爸也病死了。我覺得英子非常不幸,童年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可英子的童年充滿了離別和死亡。這些生離死別讓英子堅強了,也長大了。我也喜歡英子的智慧和天真,雖然,秀貞和妞兒的死和英子也有一定的關係,但這樣的結果是誰都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