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激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心得體會大綱

激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心得體會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3W 次

激勵就是激發鼓勵的意思,也是激發人的動機,使 人有一股內在的動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心理活動。主要對調節人的潛在的積極性,去實現既定的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激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心得體會

如何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的內在願望和動機,這就要求我們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同行們想方設法優化自己的管理方式,運用好激勵這一強化手段,消除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倦,調動其學習的內驅力。筆者試圖就激勵在學生管理中的運用談幾點看法:

一、巧設目標、動機激勵

一個鼓舞人心的奮鬥目標,不僅可以激發人的動機,還可以強化行為,高教思想工作要有自己的按期、中期和長期的奮鬥目標:如學生的專業思想、行為養成、思想素質、專業技能、社會適應能力等。圍繞這一目標,採取不同措施,分年級,分層次制定不同的目標。適當的目標不僅有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有助於政治思想工作者調整自身心態和對學生的期望,及時表示鼓勵和支持,融洽師生關係,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制定目標一定要循序漸進,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把學生“道德素質培養”這一複雜的過程分解成許多小階段,逐步加以完成。彩循序漸進的方法,可以樹立學生隨時瞭解自己的學習成果,始終有一種成就感。

二、瞭解需要、情緒激勵

瞭解每個學生的.各種需要的程度,需要的結構,滿足這種需要時的方法及需要不能滿足時如何做工作。特別是瞭解一個人的情緒衝動對管理的效果影響很大。情緒就是個體需求能否得到滿足時的個體反映,個人的情緒直接影響行為的引發和進行。如:老師批評的越嚴厲時,學生的“自衞反應”越強烈。甚至產生逆反應,情緒對行為的影響很大。學生對自己的體會較難,而發現別人的較容易,所以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情緒的變化,善於引導學生,採取行之有效的辦法,幫助學生減輕或消除情緒對學習、生活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在工作中以足夠的耐心激勵學生的自尊,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用激勵的語言、適當的方式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的內驅力。如:“一名後進生”偶而一次受到表揚就會引起強烈的情緒衝突,產生要求進步的需要,開始改變過去的不良行為,這種衝突是來自內在的需要的,經過引導,新的生命力就會進入學生的心裏,就會產生持久的效果,促使其向好的方向轉變;相反,對於不能滿足的需要也要做好工作,避免產生消極的情緒。這樣,就有利於學生德育目標的形成。

三、信息反饋、評價激勵

幾乎每一位成功的教育家都強調對學生的鼓勵和讚揚,孔子就是一名成功的典範。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啟發式的教育方式也源於孔子。這也説明了對學生的長處要善於挖掘,並注重因材施教,要加強對學生的啟發教育。著名的鈴木教學法的創始人鈴 木鎮一教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鼓勵孩子,對孩子循循善誘。他説:“我經常大聲的誇獎孩子:很好!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信息反饋,使學生隨時知道自己行為活動的結果如何,對於學生做的對的應該毫不吝惜的給予肯定,這將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老師的鼓勵和關愛給予學生的自尊、信念,將直接影響其一生。因此,針對具體問題,分析原因,及時改進,以達到修正行為、加強學習、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效果十分明顯。

四、巧用強化,激勵行為

強化是心理學術語,是激勵的一種方式,指通過外力來干預某種刺激與行為的聯繫,可以分成正強化和負強化兩種。正強化是指對某種行為予以肯定或獎勵。使該行為鞏固、保持;負強化是指對某種行為給予否定和懲罰,使它減弱、消退。強化理論應用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往往表現為對學生的各種獎勵和批評。對學生中的德操良好、勤奮學習、追求上進、有創新能力的應給予肯定和獎勵,要維持動機,促使這些行為保持下去,物質獎勵可以滿足生理上的需要,精神獎勵可以滿足心理上的需要。這種獎勵和表彰,將會直到促進、引導和榜樣的重要作用。懲罰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效的維護良好的教學秩序,維護良好的育人氛圍。但是,它也容易給學生造成心理上的恐慌和損傷,最後造成學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因此,在懲罰之後,要告訴學生應該如何去做、去改正,當其有改進表現時,應及時予以強化,這樣,可以產生良好的作用。

總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正確運用激勵,注重強化學生情感,善於從學生身上捕捉到閃光點,關心和培養每一位學生,並滲透到日常生活中,是每一個思想政治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成長為符合時代需要、適應社會進步的複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