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大嗓門媽媽讀書心得大綱

大嗓門媽媽讀書心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45W 次

大嗓門媽媽讀書心得1

這是一本給媽媽們的書。前幾天下午,當孩子媽在家裏給寶寶讀《大嗓門媽媽》這本書時,她對兩歲八個月大的小東西説:對不起,媽媽再也不對你大喊大叫了。

大嗓門媽媽讀書心得

雖然這個小東西並沒有完全理解母親的表情,但是當我作為一個父親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能夠完全理解母親讀完這本書後的愧疚和遺憾,以及書中所包含的善良、温暖和純潔的愛。

《大嗓門媽媽》是是新蕾出版社温馨家庭圖畫書系列中的一本。它以企鵝媽媽和企鵝寶寶為主角,講述了因為媽媽生氣,大聲吼叫,把寶寶的身體震碎了,然後再翻山越嶺,把寶寶的身體找到修復的故事。

故事簡單富有寓意,讓人感覺強烈,相信任何一位母親看到這樣的故事都會被感動。

哪個母親不會對她的孩子大喊大叫?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母親都能在痛罵之後,去審視自己,感受寶寶所受的傷害,體味那種身體四分五裂的感覺。

生孩子的.氣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可能是工作不好、家庭矛盾、生活壓力大,也可能是孩子犯錯。

但當成年人冷靜下來,變得更冷靜時,他們可能已經忽略了孩子因為憤怒帶來的精神創傷。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們會很快平靜下來,但我們不知道實情。

我們的孩子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會爆發,然後我們才會改變我們的方式,但可能為時已晚。

在給孩子讀了《大嗓門媽媽》後,孩子媽感到平靜多了,更加耐心地對待孩子的調皮搗蛋,理性地對待孩子的錯誤。

畢竟,不管吼得多大,它的本質就是愛。既然能心平氣和地説愛,為什麼還大聲大吼,既然我們都想要孩子幸福,為什麼要嚇唬孩子“分裂”呢?

我們設身處地為孩子着想,從孩子的眼睛裏看到我們的怒吼,我們體會到的恐怕也是那種四分五裂的感覺。

《大嗓門媽媽》就是這樣一本讓成年人反思的書。雖然只有幾十頁,但它似乎以“咆哮”的姿態,告訴我們成年人對兒童的危害。

簡練的畫風,富有寓意的故事,簡單直接的指出咆哮的後果以及過後應該做什麼,足以讓我們反省自己。

大嗓門媽媽讀書心得2

我們常説愛是一出獨角戲,但這個定義並不適用於親子關係。在那裏,愛一定是有賴於互動的。被深愛着的孩子會學着去愛,如果愛的“不恰當”,那麼“施愛者”就需要努力彌補,讓故事回到正軌。

《大嗓門媽媽》講的是一個關於“犯錯”和“補償”的故事。故事情節很簡單,“我”是一隻小企鵝,有一天被媽媽的吼聲“震碎”了,屍體散落在世界各地。為此媽媽四處跋涉,終於使“我”恢復了健康。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很可能會受到父母的嚴厲對待,即使脾氣好的父母,也會因為孩子的“調皮”而焦慮憤怒,並做出“吼叫”之類的事情。

當然,孩子不會像企鵝一樣“破碎”,但在情感上不成熟的孩子,卻可能會偏差,與父母產生隔閡。

在這個時候,與孩子們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或許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很少,取而代之的是簡單而粗暴的“獎勵與懲罰”。

這可能會讓孩子們在行為規範方面上“懂事”,但震碎的情感難以彌補。

孩子會按照要求去做,不是出於情感上,而是因為得到了獎勵,或者棍子。

起初,父母可能認為一石二鳥可以為他們的孩子省去很多溝通的麻煩。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缺失”變得越來越大。孩子變得越來越孤獨。

愛的起點總是尋求自我滿足,但在親子關係中,愛的另一方面是被愛的人可以更好的成長和生活。

也許只有在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中,他們才會如此親密地走到一起,以至於我們願意付出任何東西來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

互動的必要性在於使兒童的世界完整。在他的世界裏,父母應該是“權威”——無所不能、值得虔誠順從的人——也是“同伴”——可以互相交流、尋求幫助的朋友。

然而,偶爾也會有大吼大叫的父母讓孩子覺得粗魯、不值得信任。感情上的破碎讓孩子不得不“出走”,想要找回他,父母也可能要付出艱辛的旅行。

在情感上,如果是真誠的付出,即使經過一些曲折的過程,也總能達到一個圓滿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