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1942》觀後感(精選12篇)

《1942》觀後感(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86W 次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1942》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942》觀後感(精選12篇)

《1942》觀後感 篇1

電影《一九四二》説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戰爭、災荒,席捲了中國河南。

影片中的老財主,市儈、狡詐,是典型的封建地主。但是在這一場天災人禍面前,他親眼見證了自己的兒子、妻子、孫子的死去,最後與自己的女兒分離。他的遭遇是三百萬災民的縮影,描述了那個特殊時期,人們面對災荒,戰爭的各種掙扎。

在這場災難中,老財主從見到自己的兒子迫害婦女袖手不管,到最後主動地收養一個孤女,其中的變化不得不讓我深思。

作為一個典型的封建地主,老財主在這場災難中不得不像普通農民一樣逃荒,在逃荒開始,他還幻想着能夠很快的回來,重新擁有一切,而他的女兒,星星,一個仍在讀書的年輕少女,少不更事,還未能理解這場災難所帶來的後果,帶着一隻黑貓,把賴以生存的食物餵給黑貓。開始的富裕,與眾不同,在逃荒的過程中化為烏有。老財主的老伴、兒媳餓死在了路上,女兒星星也因為飢餓將自己出賣。

大年三十,本該是閤家團圓的日子,但是老財主家在這天徹底的家破人亡。在經歷了一連串打擊之後他卻能夠在最後收養一個孤女,我想可能是作為依靠,可能是作為星星的替代,彌補對女兒的愧疚,很多人會把這個行為判斷為善良,會將老財主定位成一個善良的人,但是不要忘了,作為一個封建地主,即使處於近代社會,也是靠着剝削和壓迫發家致富的,要説善良,還真算不上。從看他縱容自己孩子敗壞的行為就可以看出,他算不上什麼好人,更何況,在開始逃荒的時候,他帶着充足的糧食,甚至還有武器。面對着眾多走投無路的災民仍然無動於衷,僅僅是分給自己的長工一點點糧食。他的自私、防備、狡猾可見一斑。但是是什麼原因,讓他在自己都顧不上的情況下仍然收養了一個孤女呢?我得出一個結論,源於生存的信仰。

老財主經歷了一連串的打擊之後仍然沒有放棄生的希望,這是人的本性的復甦,也就是對生命的渴望,這是在生存層面上的,而在他豐衣足食,靠着壓榨、剝削農民的時候,“欲”是支配他的時候,當遇到巨大的災難,生命受到威脅,只能拋棄財富。這時候生存層面佔了上風,能夠保證他在任何時候都會盡全力來保證生命安全,正是因為這種對生的渴望,才使得希望得以延續。而在很多時候,人們往往在“欲”和生存之間掙扎,為了金錢、地位、名譽不顧生命,由外在的“欲”來支配自己的行為,成了一個受物質所支配的行屍走肉。這就是喪失了生存信仰的後果。

而在影片中另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也值得我深究,他就是栓柱。作為老財主家的長工,他是一個受壓迫、受剝削的農民。但是卻沒有覺醒意識,心甘情願被老財主所驅使。這是一種奴化的現象,不僅僅體現在栓柱身上,這種現象深深的烙在了一個民族的身上。這個暫時先不説。但是他又是非常質樸,忠厚老實的,他會在受了老財主的一點點好處之後説“我還做您的長工”。會在災難來臨之前對老財主一家不離不棄。也許他的忠心耿耿是奴性的體現,是對生存的渴望,但是在他答應了花枝要照顧花枝的孩子後就已經變了。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栓柱忘卻了生存的渴望,在日本軍人面前敢於反抗呢?我分析了一下,覺得原因有一下幾點:

一、“欲”的滿足。作為一個沒有文化,有着深深奴性的被壓迫者,他本身沒有多大的思想覺悟,在他看來,跟着老財主逃荒的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可以不用捱餓,二是為了心上人,也就是星星。在無法做到口腹之慾的情況下,星星也為了生存出賣了自己。這時候花枝將自己給了栓柱,使他“在餓死之前有一個老婆”。

二、愧疚感和責任感。由於無法保住自己的老婆,他感到愧疚,因為答應了花枝的請求,他意識到自己有了責任。而當孩子不見的時候,道德層面上甦醒和良心的譴責使他暫時拋下了生的渴望,跳下火車。

三、無知者無畏。在被日本人抓到之前,栓柱不知道會面臨死亡的威脅,甚至説他沒有受過這樣的威脅,沒有危險意識。

當這些因素一起作用的時候,等待他的只有崩潰或者是死亡。

在這其中我們可以發現,栓柱的信仰是發生極大的轉變的,由生存的物質層面上升到道德的精神層面。但是同時我也發現,當道德和現實脱軌的時候,也就是社會現實無法滿足他對道德的承諾,無法滿足他精神上的自我滿足的時候,那時候面臨的只有毀滅。

所以説,一切的的一切,都只有在滿足生存的前提下才能談未來,那是一種對生的渴望,也就是生存信仰。而在現代社會,我們更應該感到的是滿足,因為我們已經在追求更高的精神層面,想要得到更多。但是人性的特點決定了我們總是在恐懼和貪婪之間掙扎,害怕失去,但是卻又為了得到而失去。

《1942》觀後感 篇2

週六的下午,懶洋洋的陽光灑下來。隨着我懶散的步伐,走進“奧斯卡”影院,來看我期待已久的大片《1942》。小安是一名傳教士,篤信上帝。他看到一羣飢餓的民眾到財主老範家,想混口飯吃。不料東家欲報兵,一場打鬥開始,死傷無數。老範的家被燒,兒子被殺,糧食財物在混亂中丟失不少。一邊是被侵犯的無辜財主,一邊是飢餓的可憐災民。該同情誰?憐憫誰?

小安説財主沒有信仰,沒有聽從上帝的旨意。在逃荒的路上,他一直勸説災民信教,為死去的災民做彌撒。在他心中,上帝是最崇高的。一路上,天天看到流離失所的災民飢寒交迫,日本的飛機毫不留情的扔下炸彈,軟弱無力的災民被欺壓。在這些災難面前,上帝似乎沒有幫上一點忙。見到神父梅甘時,他不禁説出他們的疑問,這裏發生的一切上帝看得到嗎?既然能看到為什麼什麼都沒有做?上帝如果鬥不過魔鬼,那信他有什麼用?心中的信仰在現實面前崩潰。其實信仰只是內心的一個支柱,它並不能對事情發展變化做出直接的幫助,只能讓內心平靜,增加面對一切的勇氣。在這條逃荒路上,我很少看到有温情的地方。

災民的身體一天癟似一天,身上的棉衣棉絮都漏了出來。災難讓大都數人變得麻木,感情變得淡薄,飢餓激發了人最原始的慾望,每個人心裏想的都是自己親人的安好,別人如何無所謂,所以就出現了像老馬這樣的人。老馬原來是縣衙的伙伕,在逃亡路上做了巡回法庭的庭長。在他眼裏這場災荒挺好的,他只期盼着在這場災難中折騰些成績,希望在災後可以升官發財。沒想到後來日本兵來了,他仍然是一介伙伕,還得夾着尾巴做人,將尊嚴踩在腳下。

看到這裏,我的眼眶微微泛起了漣漪,這些場景深深觸碰到我內心的柔軟,讓我陷入沉思中。我不知道到底是三百萬同胞撕心裂肺的呼喊還是我們落後的國力和虛無的戰鬥力讓我濕了眼眶。我以為只有高聲吶喊“還我河山”就是愛國,這部影片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我終於認識到愛國不是高聲呼喊就可以,它是要刻入靈魂、深入內心、付諸行動才可以的。終於明白,我的愛國情懷是如此的淡薄。

作為中學生的我,在內心深深的埋下用行動愛國的種子。每當我看到那抹豔紅置於杆頂,它飄揚,它鮮豔,它是中國革命戰士用鮮血染紅的,曾經被欺凌的祖國在先驅們的鬥爭中獲得重生,那五顆非常閃耀的黃星映入眼簾,他不只是國旗,更是億萬先驅熱愛祖國而跳動的心臟。內心不禁生髮對他們的崇敬,對祖國的熱愛。

身為一名中學生,我做不到像文學家一樣歌頌祖國,我也做不到像科學家一樣為國研究,我更做不到像革命烈士一樣馳騁沙場、然而,我依舊愛我的祖國,我在心裏吶喊,在心底祝福,用我自己的方式愛我的祖國。

俗話説:“少年興,則國興”。未來的時間裏,我一定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以後投身社會主義建設打下基礎;聽取老師的教誨,做一個高素質的人,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一定積極參加各項活動為自己積累經驗,為國家的富強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是的,我就是這樣愛我的國家。

《1942》觀後感 篇3

今天,我和媽媽觀看了《一九四二》這部影片。看後我的心裏特別的難受。腦海裏不斷閃現着電影裏的場景。

一九四二年,河南發生旱災,三百萬老百姓餓死。在這時小日本又跟我們作對,每天炮火連天,蔣介石只顧處理戰爭的事情,河南的災情來不及處理。蔣介石根本不願相信河南真正遇到了災情。他拒絕聽到關於河南任何壞消息,直到看到記者拍到狗吃死人的照片,他才不得不承認災難的存在,才開始展開救援。

而幾百萬災民,早已在逃荒路上走了好多日子。老東家辛辛苦苦儲存的糧食被土匪搶走,只能眼看着身邊的人一個一個的死去,兒子被土匪戳死、兒媳生完孩子餓死、老婆悄無聲息地餓死、小孫子最後被自己悶死,弄得家破人亡。老百姓病死餓死打死炸死,看得我膽戰心驚。幾百萬人為了活命,往西邊不停走,為了活着他們無論如何都要走下去,似乎前面就有活着的希望。

在那個年代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吃飽,把自己賣了換了 四升小米,為的是讓孩子活着。他們沒有別的奢望,只是能求活着。看到這我的眼淚都要流出來了。老百姓真是太苦了。我問媽媽:“這是真的嗎?”媽媽説在過去她的爺爺奶奶那個年代就是這個樣子。不像現在我們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沒有感受到捱餓挨凍的日子。

如今生活幸福的我們,看到這一幕幕真實、血腥、恐怖的畫面時,簡直無法可想那時有多少和我們同齡的孩子,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死去,我感到非常的難受。這一切,不禁會引起我們的深思。生活在這樣一個幸福的年代的我們,和那時的孩子比起來是不是幸運很多。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和家長對我們的期望!

《1942》觀後感 篇4

電影1942講述了地主範殿元一家和佃户瞎鹿一家往陝西逃荒的故事。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和碌碌無為的政府,直接加速了日帝對中國的侵略速度。我們這代人沒有經歷過饑荒和戰亂,但卻透過這部電影看到當時1942年的中國正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中。

劇中有這樣一句話:善良的人們,為什麼要遭受戰爭的威脅,飢餓的恐懼?如果鬥不過魔鬼,信主有什麼用?傳教士安西滿一心想帶領受災的難民逃離苦海,但是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在政府的大背景下,註定他的大志是一場空。在這場災荒中,所有人物的性格、脾性都體現得淋漓盡致。

而自然災害是對人性的又一場挑戰,飢餓、逃難、搶劫、買賣人口、甚至於人吃人,一件件觸碰道德底線的事件在上演着。

因為導演馮小剛是喜劇大師,所以拍這種深沉題材的'片子,難免會遭人詬病。有人説整部電影是部流水賬;有人説片子太沉重,看不下去;也有人説這部電影假、大、空。但是我從這部片子裏卻是看到了一段歷史、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一段我們不曾瞭解過的歷史。電影看完時,我唏噓不已,隨之震驚:這就是當年的中國啊!這麼多年我從來沒有真正的瞭解過我們的祖國,原來她受過這麼多苦,流過這麼多血。她經歷的磨難,都是我們這些和平年代的年輕人所不能體會的,那麼我們有什麼藉口不去努力奮鬥呢?

對於苦難的歷史我們要銘記,對於未來我們定要憧憬美好!

《1942》觀後感 篇5

1942年冬的河南,在日寇侵略和饑荒的背景下,曾經的財主東家和佃户的悲慘境遇。因為饑荒,災民可以變為打家劫舍的暴民。逃荒的路上,只為了有口飯吃不被餓死,男人可以賣掉自己的妻兒,女人可以出賣自己的身體,甚至為日寇服務打雜。影片大膽地描寫出人性的醜惡,讓人壓抑、悲哀,但真實。

影片明星眾多,張國立、李雪健、陳道明這些老戲骨刻畫人物入木三分,演技自不待説。而一大幫中青年演員馮遠征、徐帆、範偉、張嘉譯、林永健、段奕宏的表現亦是可圈可點。而實力影星張涵予在片中的表現虎頭蛇尾,最後淡出比較突然,讓人覺得有些不足。另外不得不説一下影片中長工“拴住”的扮演者:張默,一直以為此人演技平平,只是靠着其父張國立的名頭,後又接連爆出打人、吸毒被拘等事件後,形象更加的負面。但這回戲中演技有了明顯的進步,也許在度過了內心的迷茫煩躁之後,張默才真正成熟起來。另外奧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勞迪(“金剛”男主演)和奧斯卡最佳男配蒂姆·羅賓斯(“肖申克的救贖”主演)這些實力派洋外援的加盟,説明華誼和馮小剛對這部影片的期待不僅僅只是國內的票房冠軍。

縱觀馮小剛這些年的影路歷程就可以看出他的轉型之路,從過去令人捧腹的賀歲片,到近年來《手機》、《一聲歎息》、《集結號》,再到《1942》,這些具有力度、深度和廣度的作品,宣告了馮小剛已經完成了從迎合市場到領導市場的風格轉化。

《1942》觀後感 篇6

本來不想去看1942的,太沉重的影片,不太願意去看,寧可做個沒心沒肺傻樂呵的人算了,沉重的歷史、沉重的過去,不敢去看。

但是老爸想去看,本打算我和王偉去看王的盛宴,給老爸買票看1942的,後看影評説王的盛宴不好看,一個朋友的微博評價王的盛宴説:原來陸川也會拍陳凱歌式的爛片。看了這個評價後,決定不看王的盛宴了,和老爸一起看1942吧,學習學習歷史。

劇情方面就不多做劇透了,就談談觀後感吧。

整體編劇,個人感覺還是不錯的,比較正劇,沒有一味的煽情,情節也比較緊湊,有些細節的設計很真實,比如最後星星説她吃的太飽蹲不下去的情節。

畫面方面,日本人轟炸的場景拍的比較震撼。

影片長近2個半小時,沒有覺得非常長,有的情節確實讓人感到很難過、哀歎、沉重,那個年代,天災、饑荒、戰爭,一起加在老百姓身上,那時候還考慮什麼,能活着就很好了。看着親人一個一個在身邊死去,從痛苦變成抽泣、從抽泣變成歎息,最後,從歎息變成麻木。當人連吃都滿足不了的時候,還能考慮到什麼,日本人發糧食,就跟着日本人打仗,老百姓沒有錯,連命都活不了了,老百姓還能考慮到多少愛國、抗日。

走出電影院,外面冷風呼呼的,但是心裏感覺很暖,覺得很幸福,沒有生在那個年代,沒有吃過那樣的苦。

老爸説,電影裏的畫面,除了戰爭,其他的他都見過,那是在60年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那些苦,他也都吃過,現在的生活,真的很幸福了。

所以,惜福吧,這是電影觀後唯一想説的。

《1942》觀後感 篇7

《1942》這部電影是我有史以來,感觸最深、觸動最大的一部電影。講述了1942年河南大饑荒,人們紛紛背井離鄉逃離河南。在路途上,發生了一些感人肺腑、極具散發人性光輝的電影,也怒斥了災難的無情。

在這場天災人禍下,共有300多萬無辜百姓相繼餓死。在這場災難面前,原來人的力量是那麼薄弱、渺小,縱使你有家財萬貫,也必須加入悲苦災民的隊伍裏去。

看了這部電影,手裏捧着盛滿白米飯的碗,不知不覺好像沉重了許多,我不禁感慨萬千、讚歎不已。光是這一碗平常微不足道的白米飯,在那個時候卻是比鑽石、黃金還要珍貴一百倍,因為就這一碗飯可以救一家四口的命,這令我汗顏。媽媽對我説,曾祖母告訴她那時人們餓的可以啃樹皮,但是卻很難找到。因為樹皮要麼被無惡不作、無物不噬的蝗蟲吃的一乾二淨,要麼早就被飢餓的災民們瓜分了。

以後要節約糧食了。這是我的第一條觀後感。

令我驚訝不已的不是《1942》中日寇的野蠻殘忍,也不是轟炸災民們的場面,而是我的身世。原來我身上流淌這一半河南地主的血脈,我的祖籍在河南。最讓我震撼的是,《1942》中重點描寫的是一家地主,而我奶奶的奶奶那一輩也是地主,這可令我哭笑不得。我之所以居住在安徽,就是因為曾祖母為了逃荒避難,帶着外公等親人逃荒到了安徽。恰恰就在七十年前的今天,他們正在顛沛流離。

到了安徽,曾祖母和外公等親人終於結束了這逃亡,所幸沒有一個人餓死。然後有了我媽媽,遇見了我爸爸,才有了我。試想。如果曾祖母他們在路上遭遇不測,還會有我在這寫作的事情嗎?所以,我是幸運的。

所以,每一條生命的誕生都是獨一無二、不容易的,讓我們珍惜生命吧!

《1942》觀後感 篇8

今天懷着一種莫名的心情觀看了電影《1942》,不知道這種心情怎麼形容,只知道看完之後心裏總有種東西在狠狠地糾纏着,似苦,似酸、似辣,唯獨沒有甜…….

電影放完了,我們不想走,坐在那裏説着心裏的感受。“嗯……感慨吧?媽媽”孩子説,我説“是的,心裏很複雜”馮導確實做的很好,電影做的從內容到手法和陣容都沒的説,真實的再現了歷史,教育了人們戰爭的殘酷,自然災害的無奈和權利的強大,血腥的場景,人命的低賤,統治者的無情,人心的不足,冷漠的官場,演員精湛的表演,電影都將這些表現的凌厲之極,兩級跳躍似的畫面轉換告訴人們很多……。

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家庭的命運,和國家連在一起,和國家的領導人聯繫在一起,大與小是一樣的,當困難出現在眼前時,當孩子需要母親時,當人們需要幫助時,統治者考慮的不是人的生命,而是自己的寶座穩不穩,那樣的政府會給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大批的難民死亡,軍隊的損失,國家的危機啊!那是國破家散人亡的結局啊!

世界上愛好和平的人士國人與外國人是一樣的,電影中的李主席,外國的記者,他們急人民所及,急生命所及,無奈力量是有限的,但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起碼在歷史上有了他們鮮活的為人的生命而戰鬥的步伐。影片朔造了最底層的百姓的實際生活,幾個家庭的毀滅幾代人的命運最後的結局讓人有着無法言説的滄桑感,複雜的心裏壓抑感和心痛感。

心裏很多觀後感,電影清晰的畫面,人物極致的表演,豐富的電影內容,敬慕的大師力作,又一朵奇葩讓我的心情也隨着電影滌盪,謝謝馮導給我們帶來的震撼。也謝謝演員們又一次的付出。還想着再去看一次。

《1942》觀後感 篇9

這天懷着沉重的情緒觀看了馮導的《1942》,電影情節觸目驚心,催人淚下。個性是那熟悉的口音和方言更是將我深深的帶入電影情節中去……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河南人,雖然如今離《1942》那個年代已經很久遠,但那個年代的苦難聽老一輩們講過,苦難、戰爭、饑荒是那個年代的主題詞。《1942》中的場景讓我更深刻的領悟到了老一輩們當年深情的講述。

1942年河南大旱,螞蚱氾濫成災,糧食顆粒無收,再加之戰爭逼近,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餓殍遍野,路途中還有日軍的轟炸,這是怎樣的一幕悲涼?百姓們帶着飢餓和寒冷、掙扎和痛苦、希冀和憤怒走在逃難的慢慢長路上,在這段艱難的路途中有人心的冷漠、絕望,但同時也洋溢着人性的善良、親情的温暖,更有對家鄉的難以割捨。範老東家帶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為什麼到了陝西,人全沒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喊:“大哥,怎樣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個死。”老東家:“沒想活着,就想死得離家近些。”飢餓、寒冷、戰爭,老東家未曾想是否能再走幾百公里活着回到故鄉-延津,然而他依舊堅定不移的走着,走着……落葉歸根,狐死首丘,家鄉的黃土和一草一木永遠是離鄉人不變的眷戀。範老東家在回鄉途中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娘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妮兒,別哭了,身子都涼了。”小姑娘説,她並不是哭她娘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茫茫的白雪、泥濘的泥巴路、錯亂疊嶂的黃土坡,這是何等的淒涼,何等的讓人百感交集。親人一個個離去,小姑娘幼小的心靈除了悲傷只有絕望,此時她更需要的是親人的依靠。“妮兒,叫我一聲爺,咱爺倆就算認識了。”範老東家的善良再一次流露出了人性的光芒。

歷史災難在影片中的重現,不僅僅僅是讓當今的我們深刻的浮想到那個時代,同時也是對我們心靈的一次洗禮。不管是災難、戰爭、飢餓、寒冷……人性的光芒、故鄉的深情都將是不可磨滅的!

《1942》觀後感 篇10

那是一個為了生存而不顧一切的年代。

那是一個一條人命值兩塊餅乾的年代。

那是一個人屍只能為狼狗所食的年代。

一九四二。一個可怕而又可悲的年代。——題記

一九四二年,河南省發生大旱災。災民們紛紛離家逃荒。因為日本的入侵,救濟的缺失,這一場災難,奪走了河南三百萬人的生命。

“與此同時,世界上還發生着這些大事: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丘吉爾感冒。”這是電影中的獨白,現在讀來覺得頗為諷刺。在那個時代,與那些“國際時事”相比,死三百萬人算什麼?更何況,這三百萬人不是打仗的士兵,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已。腐敗的政府官員都儘可能遠離災區,將兵力撤出河南,蔣忙於戰爭的前線,決定甩開河南這個“包袱”,而日本侵略者,只因災民中混有隊伍士兵,便駕駛轟炸機進行大規模的轟炸。黑煙滾滾,沙石四濺。在這個戰火四起的年代,災民們無處可逃。他們只能在心裏懷着一點渺茫的希望,在那不知通往生還是死的無盡道路上不斷前行。每天都會有無數人倒在逃荒的道路上,然而又有誰去關心呢?當活着已經成了一種奢望,當食物已經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唯一計量單位,在日軍轟炸機的陰影下,所有人都自身難保。人屍為狼狗所食的慘烈可怖的情景,見證了那個時代人命的卑微和人性的泯滅。

然而,我們慶幸,在那個時代,總還有那麼幾個閃光的片段能深深地感動我們。花枝,一個普通平凡的逃荒者,一個母親,她堅強、現實,把孩子看得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在逃荒的路途中,她憑藉自己護犢的本能,一路為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惜一切代價地堅持。白修德,一個美國的記者,作為“局外人”,他大可不必捲入這場災難之中,然而他有作為人的本性的善良和作為記者的責任感。他隨着災民們歷經了種種苦難,突破重重阻礙,將河南大旱的現實和真像告訴全世界,讓河南的災情得到了重視,獲得了救濟。在大災大難之中,終究還是有那些温暖我們的存在。

《一九四二》是一部講述那個年代災難的電影,它既體現了當時人們深深的苦難,又體現了災難之中那些感動我們的一次次閃光。它講述的那些故事,在今天,帶給了我們最強大的震撼,和最深刻的思考。

《1942》觀後感 篇11

人們不能忘記歷史,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卻又不能正視歷史。我們似乎習慣了馮小剛的幽默路線,卻不想他在2012年賀歲檔帶着我們嚴肅了一把。在影視劇極端娛樂化的這天,馮小剛拍這樣一部超風險的電影,可見其人生態度執著。從劉震雲的小説《温故一九四二》到電影拍成,已過去了二十個年頭,創作者的沸騰血性早已凝固成巖石一樣,支撐着從未泯滅的信念。

看完電影《一九四二》我沒站起來,調整了一會兒,幾乎是最後走出電影院的。當天晚上做了一宿的夢,夢見全是長滿了蟲的糧食,夢境清晰得很,以至早上起來,我去看了看家裏糧食是否長了蟲。

我明白這是正因《一九四二》。在影視劇極端娛樂化的這天,馮小剛拍這樣一部超風險的電影,可見其人生態度執著。從劉震雲的小説《温故一九四二》到電影拍成,已過去了二十個年頭,創作者的沸騰血性早已凝固成巖石一樣,支撐着從未泯滅的信念。讓這天遠離苦難的人們無論老中幼,親見我那苦難民族的一場災難,這雖與當下燈紅酒綠不甚和諧,但每一個看過影片的人都會深陷於一場內心的煎熬。

散場時,我前後左右的人都説“太慘了”,他們在影院燈光啟亮的瞬間,只能簡單説出內心真實感受。我們民族百年來有多少“太慘了”的歷史淹沒在史籍之中。我以前看見過一組民國時期西方人拍攝的流民照片,文字解釋説:逃荒的災民毫無目的地流動,所到之處樹皮全被剝光,幾萬人不見一個笑容。我們在《一九四二》中能夠看到這種對人生麻木至極點的影像,真實震撼。我原以為中國導演不喜讀史也不具史觀,拍不出梅爾·吉布森的《勇敢的心》、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這樣具有歷史凝重感的作品,馮小剛的《一九四二》讓我對他肅然起敬,一個滿身光環的人愣是褪去光環,闖入黑暗之中尋求,智勇可嘉。

只要你認為你有承受力,你願意替民族分擔苦難,那你絕對就應去看《一九四二》,不好以為苦難離你會很遠,一九四一年時河南也有許多人這麼認為。看的時候務必要多想一步,甜蜜與苦難究竟相隔多遠。

《1942》觀後感 篇12

一九四二年,河南,旱災,蝗災,三百萬人餓死。“在死三百萬的同時,歷史上還發生着這樣一些事:宋美齡訪美、甘地絕食、斯大林格勒血戰、丘吉爾感冒。”馮小剛的電影保留了劉震雲小説裏的這句話,在風雲突變的大時代,個人的悲慘只是你個人的大事,蔣委員長心裏則另有其他,日寇步步緊逼,陝北盤踞着逐漸坐大的敵對武裝,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場,戰後世界格局與中國國際地位……與這些大事相比,河南的災情未免來得不是時候。其實蔣委員長並非不信,只是不願相信。如同王小波筆下花剌子模的君王,他拒絕聽到關於河南任何壞消息,“災是有的,但沒那麼嚴重。”直到看到《時代》記者拍到狗吃人屍的照片,蔣委員長才不得不承認災難的存在,才開始杯水車薪的救援。

而幾百萬災民,早已在逃荒路上奔走多時。在大災面前,無論貧窮或富裕都無法倖免。電影裏災民這條線,主要是張國立飾演的財主和馮遠征飾演的佃户逃荒的旅途。財富在這個時候毫無幫助,儲存了那麼多糧食架不住飢餓土匪的吃大户,逃荒路上經不起撤退士兵的哄搶,只能眼看着身邊的人一一死於不同的非命,兒子在家被土匪戳死、兒媳生完孩子餓死、老婆悄無聲息地餓死、小孩子最後被自己悶死,貧窮的呢,一樣,病死餓死打死炸死,反正是各種死,讓人想起了餘華的《活着》,幾百萬人為了活命,往西邊不停奔走,其實那邊又能有什麼呢,但無論如何,走下去,似乎就有活着的希望。

電影把災民和官員、災區和城市分兩條線來敍述,不時互相穿插,兩條線幾乎沒有什麼聯繫,某種程度來説,電影敍事不停地被中斷,但這也形成了另一種強烈的對比,災區的縣長仍能用一桌好菜招待主席,陪都重慶歌照唱舞照跳夜夜笙歌,飢餓只是飢餓着的人自己的事。如同窩在影院舒服的椅子裏看電影的觀眾,我們感歎劇中人悲慘,但這種同情顯得廉價近乎虛偽,我們看到微博上層出不窮的慘劇,悲憤,轉發,但也許下一條我們會轉發一條笑話。並不是説這有什麼不對,只是總覺得哪裏有些問題。電影裏那些各色官員並不是臉譜化貪官污吏,省主席也會為了河南災情四處奔走,但他們不是災民,他們會流淚,會祈禱,可永遠沒有辦法做到感同身受,倒是那位時代週刊的記者走得更遠,更近。蔣委員長説得好,他懷念北伐時期的自己,一呼百應,毫無顧慮,能夠真正與百姓站在一起,現在,已經不能那麼單純了。這話,對於遠在陝北的敵對軍而言,何嘗不是一種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