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2017幼兒園園本培訓計劃

2017幼兒園園本培訓計劃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39W 次

園本培訓是一種源於教師個體和幼兒園整體發展的需要,由專家指導,學校規劃實施,教師參與的培訓活動。下面是本站網整理的幼兒園園本培訓計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17幼兒園園本培訓計劃

  幼兒園園本培訓計劃1:

為了加強《3-6週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學習,推進我園課程遊戲化,提高教師業務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根據上級主管部門對教師園本培訓提出的要求,結合本園實際特制定本學期的培訓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師德建設為中心,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標,以現代化教育觀念為指導,以《指南》為主線,注重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突出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與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形成實、活、新為特徵的教學氛圍,通過教學實踐,加強教師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認識理解,營造良好的研討氛圍。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

  二、培訓目標

1.進一步提升教師師德修養,完善教師心理品質,使之成為師德高尚、心理健康、德藝雙馨的一代良師。

2.進一步促進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更新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使之具有綜合教育能力和鋭意創新能力,符合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要求。

3.進一步提高教師理論功底和科研能力,發展教師的個性特長,使之具有鮮明的教育教學個性,並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和特色,成為學科骨幹。

4.逐步構建“研訓一體”的培訓模式,形成園本培訓體系,建立園本培訓機制,使園本培訓逐步科學化、規範化、系列化。

  三、培訓措施

(一)開展師德培訓,以德聚才,弘揚團隊精神。用愛心傳播愛心、用微笑傳播微笑、用責任傳播責任、用創新傳播創新……加強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師德規範的薰陶,不斷提升教師的個人涵養和心理素質,弘揚教師團隊協作、奮發向上的團隊精神;

(二)開展園本教研,實現教師專業上的共同成長

1.開展形式多樣的研究討論。如學習培訓、同伴觀察對話、專題討論、公開課教學觀摩、案例分析、、經驗交流會、師徒協作等,搭建起“對話―協作―共享”的成長平台。

2.落實幼兒園課堂三部曲“備課、上課和活動反思”,以園本培訓為載體,以集體備課活動為形式,提升教師的文本解讀水平。

3. 結合後勤崗位工作實際,開展後勤教師專題培訓。根據各自崗位的特點,總結、探索、創新工作經驗與方法,並與大家一起分享與借鑑,提高服務意識,有效的促進幼兒園的保教一體化。

4.創新集體備課的形式,歷經個人―小組―集體―小組―個人,加大對領域教學的研究工作。(課題的選擇,目標的制定,活動的開展,活動的評析)

5.以《指南》為指導,加強對孩子一日生活常規的培養,重細節,找落實。以教研活動為平台,以日常的觀察記錄為主題,開展專題研討實踐,提升老師的專業能力,有效促進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6.從解讀文本開始,圍繞教師的專業成長開展各種專業知識講座,試圖提升老師的備課水平,以心理講座為途徑,緩解教師的心理壓力,尋找職業幸福感。

7.開展教師簡筆畫等教學技能培訓,以能真正幫助教師解決工作中存在的新問題,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提高教師的基本功,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以學習為動力,開展讀書活動,構建濃郁書香的校園文化。

1.學習決定眼光,學習決定態度,學習決定思想的深度和技能的高度。我、本學期我園要以教師的發展為本,創新學習理念,構築學習平台,創建學習機制,營造學習環境,不斷提升團隊學習力。

2.加強幼兒園圖書室的建設,大量購置幼兒教育專業書刊、新課程改革的理論著作,設立教師讀書專櫃,引導老師“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以讀書活動搭建教師專業成長的平台。

3.本學期要求每位老師讀一本教育教學的書籍,反思總結,聯繫實際暢談自己的讀書感想和心得。倡導終身學習理念,創設良好的讀書氛圍,構建濃郁書香的校園文化,提升幼兒園的文化品位。

(四)拓展培訓模式,多種方式進行教師的培養

1.實行同伴互助,堅持在備課研討中協作,在專題討論中幫助,在課堂展示中互動,共同分享、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

2. 鼓勵教師積極參加進修學習,完成繼續教育任務,努力為教師創設外出學習機會,倡導自主學習、互相學習,園領導每期聽課40節,教師每期聽課20節。園領導、年級組長、骨幹教師、普通教師分時段,分領域、分要求參與培訓學習。

3.繼續開展師徒結對活動,資源互補,努力營造有助於教師專業成長的良好氛圍和健康有序的教研文化,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發揮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團隊互助作用,挖掘幼兒園的園本資源,有效的發揮骨幹教師的潛能。

4.繼續邀請有關專家為我園園本培訓、課題研究、教師論文做專題指導,共促教科研培訓,全面提高教師羣體的教科研能力的。

5.以“人”為本,尋求教師隊伍跨越式發展。關注引進教師的培養,並進一步重視青年骨幹教師的培養,逐步形成我園教師梯隊,使師資結構更趨合理,教師隊伍得到進一步優化。

四、活動安排:

五、培訓管理與考核

1.成立以園長為組長,培訓專職人員負責具體實施的園本培訓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協調和管理幼兒園的園本培訓工作,保障園本培訓工作落到實處並富有成效。

2.加強培訓過程的檢查和督促。考核時把教師的學習筆記、聽課記錄、課例和案例、課間製作、學習體會、經驗總結等文字材料、參加培訓和研究活動的考勤情況作為園本培訓檢查、考核的依據。

  幼兒園園本培訓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局教科室、教研室的主要工作為導向,以《綱要》和《指南》精神為指南,以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為目標,結合幼兒園教師發展的實際,以園內培訓為抓手,以教學研究和課題研究切入口,以課堂教學研究為主陣地,堅持人人蔘與,做實做細每一次的園本培訓活動,本着求真務實的原則,深入開展園本培訓工作實踐。積極探索教研、教科、教技、特色等各部門聯動的園本培訓特色,提高園本培訓的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培訓重點

本學年,我園的園本培訓立足於教研、教科、教技、特色和幼兒園六認真工作,主要結合每月教研專題學習研討、課題學習研討、教師六認真工作培訓學習、課件製作培訓、故事特色培訓等做好針對性的教師學習培訓,組織學習學習性遊戲指導、教師閲讀指導、六認真工作的質量培訓、教師的講故事水平及指導能力等方面的內容,進一步把握各部門學習的'內涵與要求;學習優秀的教育教學理念,引導教師儘快掌握新理念、新方法,以不斷適應我園教學改革發展的要求。二是確保培訓時間,用足、用好每一次業務培訓學習時間。三是繼續探索有效培訓的形式,形成園本培訓系列,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開展培訓。四是加強合作交流,通過過程參與、思維碰撞等互動研討方式,促進教師之間的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三、培訓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通過園本培訓進一步培養教師,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增強教育內涵,在推進課程改革中提升幼兒園的整體辦園水平,併為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師資的保障,為進一步打響我園的閲讀特色品牌作師資上的積澱,建立健全教師個人成長檔案,使園本培訓成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主陣地。

(二)具體目標

1.認真組織好每一次的研修學習,做到內容有針對性,教師學習有收穫,並做好記錄。

2.貫徹落實《綱要》精神,堅持以提高教師專題水平為目標,組織教師學習與學習性區域活動相關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文章,幫助教師理解學習性區域活動的內涵,在學習性區域的創設、區域材料的投放、教師的指導要求等方面開展相關的培訓學習活動。

3.以提高教學活動質量為核心,抓實每一次教學研討活動,優化教學活動的組織,提高教師紀錄、觀察、分析、反思幼兒活動的能力。

4. 根據課題研究內容、專題研究內容組織相關的學習活動,組織教師學習閲讀理論、《指南》及一些先進的教育理論,提升教師的研究素養和理論素養。

5.通過教研、教科、六認真、教技、特色等各部門多位一體的培訓,提高教師組織指導幼兒一日學習生活的質量,進一步提高幼兒園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水平,使幼兒園保教質量更上一個新台階,從而獲得更好的社會讚譽。

6.教師參與園本培訓一學年至少應完成40學時的培訓任務。

四、培訓措施

園本培訓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近些年,我園非常重視園本培訓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園本培訓形式上創新不夠,培訓的重點還不夠突出,因此,我們將在本學年的園本培訓中根據教師發展的需要和理論提升的需要有重點地組織培訓,如組織《指南》的學習培訓、結合教研開展學習性區域遊戲的學習培訓、閲讀課題的學習培訓等,同時我們也將進一步創新園本培訓的形式,激發教師的參與熱情,提高培訓的實效。對於每一次的培訓,教學負責人均要求有計劃、有準備、有落實、有總結、有反思,並做好資料上的積累。

1.創新園本培訓的形式方法。為進一步激發教師的參與意識,在園本培訓活動的形式上我們將採取“對話式”、“自研式”、“茶館式”等新招,並在實踐不斷探索園本培訓的新舉措。一是以園內的學術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等骨幹教師為主導,以其他教師為主體開展的園本培訓活動。二是在每一次的園本培訓中均認真設計好活動的方案,並做好回顧與反思。三是教師根據園本培訓的主題專題自己進行研究,如查找資料、組織實踐、分析反思等。四是請一些專家學者走進校園,對教師進行專業理論知識的培訓。

2.建立健全園本培訓學習的機制。教研、教科、六認真等各部門明確各自的責職,分工協作,共同擔起園本培訓學習的職責,高效地完成培訓學習的組織與各項活動。同時做到六個保:即保時間、保場所、保人員、保主題、保效果、保考核。

3.突出園本培訓的重點難點。重點是抓實專題培訓、課題培訓等。

(1)專題學習培訓方面。組織教師學習與學習性區域活動相關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文章,幫助教師理解學習性區域活動的內涵,在學習性區域的創設、區域材料的投放、教師的指導要求等方面開展相關的培訓學習活動。

(2)課題學習培訓方面。以課題研究內容也就是閲讀方面開展學習,如學習一些先進的閲讀教學理念、實踐案例等,不斷提升教師的課題研究素養。學習《指南》語言領域中的相關目標、教師建議,學習閲讀課程設置的理念等。

(3)六認真工作培訓方面。

一是加強教育教學各類制度、要求的學習。《“六認真”常規工作要求》、《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實施細則》、《幼兒園自主性遊戲指導要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都是規範教師教育教學的指導性材料,本學期我們將在每兩週一次的全體教師 “六認真”學習活動中和教研學習活動中再進行重温、鞏固。同時通過學習,強調各類資料的書寫規範、上傳及時等要求,使教師工作的規範性更強。

(4)教技、特色培訓方面。一是教技部門繼續加強白板、課件製作培訓。有目的有計劃地對教師進行電子白板運用、課件製作技能及信息技術多種軟件運用等培訓,在上學期開展電子白板等信息技術手段培訓的基礎上,開展更深層次培訓活動,鼓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運用電子白板等開展教學,並開展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園課堂教學的實踐性研究。二是特色部門組織好故事方面的培訓,注重教師自身內外兼修,爭取特色建設有成效,繼續學習中豐富理論知識。俗話説得好:“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理論是實踐的基礎,老師除了要積極集體的特色學習、階段的特色研討,還用經常上網學習,只有有了豐富的理論知識,教師才能掌握靈活的教育教學方法。如可以通過自學《鞠萍姐姐講故事》、《孫敬修爺爺講故事》等,學習很多講好故事的好技巧,還將組織大家集體學習《發掘繪本價值,開展幼兒創意戲劇活動》、《在故事表演中發展幼兒的語言的表達力》等。

(5)專業理論學習方面。通學《指南》、《早期教育》等核心期刊上的教育理論與實踐文章,幫助教師在教育教學理念提升、教師角色觀念轉變、課程實施與教學技能等專業方面有提高。鼓勵教師認真參加每一次教科研學習與研討活動,並在研討活動中大膽思考並發表自己的觀點,認真撰寫教育教學隨筆、專題課題研究案例、教育教學及課題研究論文等,本學期將組織參加省師陶杯論文評比、蘇州市陶研論文評比、藍天杯教學案例評比,鼓勵教師積極投稿到《崑山教育研究》、《蘇州教育研究》、《蘇州教育研究與實踐》、《早期教育》等期刊,爭取有多名教師的論文發表。

五、具體培訓學習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