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三袋米》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三袋米》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袋米》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袋米》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三袋米》讀後感 篇1

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叫《三袋米》。這本書是我最愛的一本。

《三袋米》主要講的是:一個孩子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用家鄉的泥土送走了親愛的父親。後來,小孩長大了,上了初中了,初中的學校要求每人從家中帶一袋米由月初送去。小孩小時,家中就不怎麼富裕。上了初中就更別説了,除了鉅額的學費,如今還要交米,這讓原本就十分困難的家庭更加難過了。孩子得知,本想篡學,幫母親務農,但卻被母親一巴掌打回了學校。母親在安慰好孩子後,自己便在天黑後摸黑去鄰村討米,再將討來的米聚在一起,月初交去學校。第一次,學校的廚師在檢查米時,很生氣,但還是勉強收下了。第二次,學校廚師檢查米時,告誡母親交米時,一定要把米分清楚,也勉強收下了。第三次,廚師發怒了,怒斥母親,並揚言要告訴校長。母親見瞞不過了,便“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將自己乞討的事告訴給了廚師,並請求他不要告訴校長。廚師聽後,熱淚盈眶,不住地點頭。

三年後,兒子考上了清華。歡送會上,廚師在舞台上講述了母親三袋米的故事。台下的人和正在閲讀的我都已淚流滿面,不由得感歎,原來,母愛是如此的偉大!

這本書告訴我們,父母為了我們變得勞累,我們也要為了父母變得孝順!

《三袋米》讀後感 篇2

前幾日我在《親情報》中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孃的三袋米》,讀完之後令我久久不願忘懷。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兒子剛上小學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故,從這個雖然貧窮但幸福的三人小家“奪“去了這個家的頂樑柱——父親。母親沒有改嫁,含辛茹苦的把兒子拉扯大,兒子也爭氣,考上了縣重高,本以為熬出頭了,可病魔卻悄悄地靠近了這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的母親,一到醫院檢查——嚴重風濕病,這一檢查令兒子和母親感到晴天霹靂。最後也只好接受了這一個現實。兒子後來有幾次提出不去上學了,可迎來的都是一響亮的耳光。兒子終於同意去上學了,母親前兩次給學校食堂交的米都是“早稻、中稻、晚稻、細米”混合而成的;生活費則是由響噹噹的硬幣湊成的五元錢。第三次交糧的時候由於管理員拒收,母親雙膝一彎跪在了管理員面前。道出了“這米是我討飯得到”的真相,最後校長知道後,不動聲色的免了三年的學費,高考時孩子一鼓作氣以627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

作者的這位母親,雖然貧窮,但心中有愛,有夢想;雖然乞討,但一樣活得有尊嚴,一種特殊的,偉大的尊嚴!同時這位母親也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個爭氣的兒子;文中的兒子,更幸運,因為他有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

故事看完了,可那三袋米的帶給我的感動卻時時在我的心頭縈繞。

在我們人生及坎坷有崎嶇的旅程中,從牙牙學語,到會叫媽媽,到幼兒園、小學……都是在媽媽那無私地呵護中茁壯成長。當我們生了病,媽媽會第一時間送我去醫院,到了醫院後,不顧長途的跋涉,立馬在掛號、收費、輸液這幾個地方來回跑動,然後又焦急的等待,還常常抱怨為什麼病不生在我身上,也好替兒受罪。當我們考試考得不理想是,她總會想到要立馬安慰我,用心來開導,告訴我“失敗乃成功之母”的哲理。有了母愛的滋養,下一次考試將不會害怕,充滿勇氣。當我們學習疲憊時,媽媽會默默地送來一杯熱牛奶,這些舉動雖然是暖的身體,但卻是暖的我們的心。當我們情緒低落後對她發脾氣,而這些,她,卻會默默承受。

唐代詩人孟郊曾寫過這樣一句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緊緊記住這一句詩,讓我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去體會母親的艱難的“心”因為母親需要這顆“心”

《三袋米》讀後感 篇3

《三袋米》的故事沒有華麗煽情的辭藻,沒有傷感唯美的抒情,只有一位平凡而又真實的母親在表達着對兒子的愛。當我讀完這個故事,讓我不禁想起全天下的母親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來愛着子女,這種愛默默無聲,卻又無時不在我們的周圍,讓我們倍感温暖。

這個故事闡述了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事實就是這樣,任何艱難困苦在母愛面前都會顯得蒼弱無力,這便是人間真情。也許,如今的社會,三袋米早已變得稀鬆平常;也許,我們的家庭不需母親的乞討為生。可那三袋米摻入了母親的愛與尊嚴,便顯得無比沉重。身為90後的我們怕是難以去體會那母親三袋雜米的來之不易。她完全可以讓孩子輟學務農,在那樣生活條件下,沒有人可以怪她做出這種狠心的決定。但從她的內心不斷告訴自己,只有讀書才能讓自己的孩子更有前途,才能讓孩子擺脱這種吃苦的命運,所以她不惜拖着自己病弱的身體去乞討,不惜下跪用自己的尊嚴來換取兒子的尊嚴。還有什麼比這種愛更偉大,母愛就猶如春天的甘霖,灑落在我們心中,用悄無聲息的方式滋潤着我們的成長。而我們,不知何時才能體會這母愛背後的艱辛。

太過熟悉,其實是一種遺忘。當母愛不斷環繞在我們身邊時,而我們卻在不斷追尋着自己個性的生活,漸漸地就忽略掉了這種看似平凡而又平常的愛。世上也就只有母親不在乎你對她的遺忘,仍然會源源不斷地向你默默奉獻着。因為它不求回報,所以平凡;因為它時刻都在,所以平常;因為這種愛陪我們走過最重要的`時光,陪我們度過最艱苦的困難,所以這種愛最偉大!是不是我們真的沒有想過母親如何不惜自己的尊嚴來換取我們一時的風光和所謂的自尊;是不是我們沒有體會過母親帶着病弱的身體在不停的工作來換取我們更多娛樂的時間。遠在他鄉的我們是不是早就遺忘了不斷添增在母親兩鬢的白髮,每次電話中累的不行的母親還總會裝出一副活力無限的樣子和我們嘮各種家常,還要不斷詢問我們的身體狀況。永遠在電話中不變的一個話題就是“錢還夠花麼”,殊不知,我們在揮霍母親血汗時,母親在家裏卻都是吃糠咽菜。

讀完這篇故事,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用我們的汗水來換回母親的尊嚴,讓我們母親的血汗不要付之東流。讓母親知道,我們這些孩子懂得她們的辛苦,並且我們盡了最大努力來回報她們。文中的那個孩子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了自己母親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那個孩子為自己的母親挽回了尊嚴,讓她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母親。每次回家,我都發現母親的面龐又添加了一絲蒼老,不知母親是如何日夜為我擔心的,而我又幾時能想起家中母親的不易。有一次父親偷偷告訴我,我回家前,母親要哭一次,我離家後,母親再哭一次。母愛就是一首歌,永遠是那麼經典的耐人回味,永遠不會讓我們聽得厭煩。

珍惜我們的母親吧,珍惜她為我們帶來的一切,不要等我們忙於生計,不斷奔波時才發現沒有時間和母親一聚,千萬不要上演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母親是我們永遠的守護,而我們是母親唯一的期待。母愛,本來就是一個動人的奇蹟。獻給天下所有子女,請珍惜我們的母親。

《三袋米》讀後感 篇4

像我們這樣從小生活在城市裏的孩子,是體會不到偏遠地區農村孩子艱苦的生活的。

寒假裏我就讀到過這樣一篇文章,名字叫《三袋米》,講訴了貧困的母親是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供養兒子上學的。

在一個偏遠的鄉村裏,生活着窮苦的母子倆,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母親含辛茹苦一個人拉扯着兒子。長大的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一中。這時,母親卻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幹不了農活,那時的一中,學生每月都得帶30斤米交給學校食堂。兒子知道母親拿不出,便説:“娘,我要退學,幫你幹農活。”母親打了兒子一巴掌。兒子上學去了,沒多久,母親趕到學校,氣喘吁吁地從肩上卸下一袋米,收米的師傅打開口袋,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頭就鎖緊了——都是雜米。

又一個月到了,母親揹着一袋米走進食堂,師傅打開米袋一看,眉頭又鎖緊了——還是雜米。他一字一頓地説:“不管什麼米,我們都收,但品種要分開,千萬不能混在一起,下次還這樣,我就不收了。”第三個月初,母親帶的還是雜色米,師傅堅決不收了。母親哭了,“師傅,我跟您實説了吧,這米是我討飯得來的啊!”母親抹了把淚,繼續説:“我的了晚期風濕病,連走路都困難,更別説種田了,兒子懂事,要退學幫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學校。每天我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去討飯,再將討來的米和在一起,月初送到學校。”

母親絮絮叨叨地説着,師傅早已淚流滿面。

三袋雜米里麪包含的是母親一片濃濃的愛,母親就算討米也要讓兒子讀上書,因為母親知道,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

《三袋米》讀後感 篇5

最近,我讀了一篇文章,題目叫《三袋米》,文章的題目雖然很普通,但它的背後卻隱藏着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一個特困家庭,父親去世了,母親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兒子。兒子很爭氣,考上了縣重點一中,母親卻患了嚴重的風濕病,那時的一中,學生每月都要帶30斤米來學校。母親為了兒子有米帶回學校,每天早出晚歸、家家户户去討米,腿都僵硬變形了,腫大成梭形。校長最終知道了這件事,不動聲色。後來,兒子考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的那天,校長特意把母子倆請上台,並講起母子倆的故事,兒子號啕大哭,緊緊擁抱母親······是啊,這個故事多麼感人!這位母親為了兒子去討米,儘管自己的腿有多難受!兒子也很聽話,他曾要退學幫母親幹農活,可被母親給拒絕了,但他後來也考上了清華大學,為母親爭了一口氣。

你看現在我們的生活多麼美好,不會像他們以前那麼窮苦,也有爸爸媽媽那麼愛我們,把我們當成掌上明珠,現在還可以免費讀書,我們的生活簡直就是無憂無慮的。但我們時常還和父母發脾氣,嫌父母嘮叨。仔細想想,其實是很不應該的,爸爸媽媽那麼愛我們,就算是罵我們、打我們,那也是為了教育我們呀!那是爸爸媽媽為了我們好。讀了這篇文章,我明白父母是最愛我們的了,我們也得要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那麼辛苦!

《三袋米》讀後感 篇6

我今天讀了《三袋米》這個故事,文章講述了一個貧困家庭,父親死去了,母親含辛茹苦地把兒子拉扯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兒子考上了重點高中,母親卻得了嚴重的風濕病。那時學生每月都得交三十斤米給食堂,兒子知道母親拿不出,便想輟學,被母親一巴掌打回了學校。以後每天天剛矇矇亮,母親就拎着空米袋,拄着枴杖,到十多裏外的村子去討米,因為是“百家米”,所以她討的米都是雜色的,她前後送了三袋米給食堂師傅,都遭到了搶白和呵斥。當然,為了維護兒子的自尊心,這一切都是瞞着他的。讀到這,我潸然淚下,因為這位堅強而偉大的母親。文章結尾是一件令人欣慰的:兒子以627分考取了清華大學,而且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母子抱頭痛哭。 、

這個故事留給我最深刻印象是那三個蛇皮袋,它裝載的不僅僅是雜色 米,還有一位重病母親對兒子濃濃的愛!是人們對一個窮困母親的微薄支持,是對社會上一些勢利分子的鞭笞,是對在優越條件下生活的我們的一種警示 正如那位校長所説:“這三袋米是 用金錢也買不到的。”

《三袋米》讀後感 篇7

這個故事説了母愛的偉大無私,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孩子的父親死了,母親含辛茹苦把兒子拉扯大,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一中,母親卻得了風濕病,交不出30斤米,所以她就去討飯,最終被校長知道了,以特困生的名義免去了兒子三年的學費與生活費。三年後,兒子考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那天,講了母親討米供兒子上學的故事,把兒子和母親請上台,兒子撲在母親的懷裏,嚎啕大哭。

讀了這個故事,相信很多的人都會流下眼淚,多麼感人啊!為了孩子上學,去討飯。多麼無私啊!像大芭蕉把營養給小芭蕉一樣,而自己卻枯乾了,母愛正偉大,像大海一樣廣闊,像泉水一樣淌不盡!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撐起遮風擋雨的傘。偉大,無私……

生活中,也有偉大的母愛,你們是否感知,又是否報答,文中的兒子以優異的兒子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相信所有的母親都是別無所求,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能夠為我們的社會做有益的事情。

母愛偉大,為了子女,無論受過多少磨難,都無怨無悔,希望我們做子女的都能夠體諒倒他們的良苦用心,好好的報答他們。

《三袋米》讀後感 篇8

讀完《三袋米》,我的眼淚早已"嘩嘩"的流下。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特困的家庭,父親去世了,母親含辛茹苦地拉扯兒子。兒子考進了重點中學,每月要交30斤米,可母親患有風濕病,不能下牀幹活,懂事的兒子知道家境的貧困,生活的艱難,雖然渴望上學,卻決定退學。貧病交加的母親狠心地用一巴掌把兒子"打到了學校"。後來母親瞞着兒子,去討飯,來給兒子交米。這件事最後讓校長知道了,校長二話不説,減免了兒子三年的學費和生活費。三年後兒子以高分考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的那天,校長把這件事講了出來,接着請了兒子的母親上台,兒子猛撲上前,緊緊地摟住母親,號啕大哭。

聽了這個故事,你一定被深深地打動了吧!是啊!母親是偉大的,它的愛比大海還要深!就像是大芭蕉把它的營養給了小芭蕉一樣,而自己卻枯萎了。母親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們拉扯大,她們是多麼的偉大,無私。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偉大的母親,我們該用什麼東西來報答她們呢。

文中兒子是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母親。對了,母親的付出不都是為了兒女能取得好成績,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嗎。

所以我們一定要刻苦學習,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報答母親那偉大無私的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三袋米》讀後感 篇9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題目是《三袋米》。讀了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文章講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男孩,他的父親早早地離開人世,留下的是兩間殘破不堪的瓦房和男孩年邁的奶奶。生活的重擔全落在男孩的母親一個人身上。當這個男孩考上當地重點中學的時候,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母親得了風濕病,不能再種地掙錢供他讀書了。雖然考上重點中學,可每人每月需要交的三十斤大米對男孩的家庭説可想而知意味着什麼。男孩想退學。母親知道後告訴他説:“孩子,你只管好好讀書,其它的事不用管”。沒過多久,這位母親給孩子帶來了米,可都是些雜色米。這件事被負責的師傅知道了,説她愛佔便宜。第二個月送來的米同上次一樣,第三個月來送時,母親跪在師傅面前説這些米是她討來的,不要告訴別人。就這樣這位母親靠乞討供男孩讀完高中。最後,這個孩子被清華大學錄取。

這個母親是多麼偉大啊!為了讓兒子讀書,她每天要到十幾裏外的地方去討米,儘管自己患上了風濕病,為了能讓孩子安心讀書,自己天天在忍受痛苦,默默地奉獻,這一切還不讓兒子知道。所以,我覺得平常的三袋米我們可以稱得出重量,而母親為兒子上學乞討來的三袋米卻無法計量。因為母愛無法計量!這篇文章帶給我的是心靈的震顫,是更悠長的思索!在沉甸甸的母愛面前,再華麗的辭藻,再動聽的言語也顯得蒼白無力,唯有無言的沉默。

此時此刻,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是怎樣對待如此珍貴的母愛,母親無處不在的愛我把它當成負擔:睡前的一杯熱牛奶;雨中的一把花折傘;還有窗前為我守候的一盞明燈;這點點滴滴都是母愛啊!然而我曾無視它的存在,把世上最偉大的母愛給浪費了!今天讀了《三袋米》這篇文章使我深深懂得母愛的偉大,以後要珍惜母愛,不浪費時光,好好學習,以報答母親!

《三袋米》讀後感 篇10

每一個人都期望能找到照亮生命的一盞明燈,為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有的人説那是智慧,它能在每一個危難的時刻為你化解危機;也有人説,那是一種機遇,它能在黑暗中為你創造奇蹟;更有的人説,那是財富,它能順利地幫助你渡過難關……讀了《三袋米的故事》,我恍然大悟,其實那點亮你人生道路的明燈就是那日日夜夜保護着我們的母愛,她只要點燃了就永遠不會熄滅,她會一直照亮着我們成長的每一條道路,每一個角落。

誰能想象一個患有嚴重風濕病的母親竟然能拖着僵硬變形的雙腿行數十里行乞求米,日日做,月月做,每天起早貪黑的為兒子討來上學必交的30斤大米。30斤大米縱使是一個健康的常人拎起來也很不輕鬆,更何況是那位雙腿已腫成梭形的貧苦母親。這其中包含了多少常人根本無法體會到的艱辛哪,這其中又凝聚了多麼沉重的母愛。寧願自己累,也要讓兒子讀書,上學,寧願自己丟醜捱罵,也不願傷害到兒子的自尊心,這位偉大的母親就像一縷温暖的陽光,照亮了兒子的一生。

或許,你正在為文中的母親而感動,或許,你正被文中的母愛而深受震撼。那麼,請讓你認真感受一下在你身上的母愛吧,她同樣偉大。如果你還不曾感恩過那母愛,那麼,從現在起,從以後,請珍惜每一次的母愛,珍惜每一次向母親表達愛的機會,珍惜每一次送母親禮物的機會,它們也許很平常,但是母親已能從中感受到你那無價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