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王榮生《語科程論基礎》有感範文大綱

讀王榮生《語科程論基礎》有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44W 次

王榮生老師通過對中外教材的比較和研究,把語教材裏的選分為四種類型:定篇、例、樣本和用。

讀王榮生《語科程論基礎》有感範文

一、定篇

定篇:教學大綱和程標準中規定的語程必學的篇目。我國傳統的語教育,按慣例教材的篇目,往往主要扮演着"定篇"的角色。作為"定篇"分析和評價,應該是有標準答案的。

個人感悟:標所規定的篇目均為"定篇"

二、例

例:是説明"共同的法則"和"共同的樣"式的例子(例)。(夏丏尊語)"例"本身不是語程內容的構成。它屬於"用什麼去教"含義的語"教材內容"

例是為相對外在於它的關於詩和讀寫詩的事實,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度等服務的。成片的例大致相當於理科教學中的直觀教具,它給語知識的學習添補進經驗性的感知,目的是通過教具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而中選的這一篇"例"用的其實並不是整篇的,在多數情況下,派用場的只是詩和詩讀寫的某一個側面的某一點或幾點。

一方面,它將本還有無限可能性的詩限制在一個特定的側面,特定的點作為例子,這是"例"的實質。另一方面,由於語知識往往是不能明確界定的概念,單用"例"往往還不是以達到知識學習的目的。往往還需要用不同的變式呈現多篇"例",以充分的展示。語知識的內涵。

  個人感悟:

1例就寫為了達到某個教學訓練點而選用的。例的實質就是為完成教學訓練點服務的。

2例的""可以是整篇,也可以是某些的片段。

3羣閲讀中的本,均為例就是用多篇例達到知識學習的目的`。

三、樣本

"樣本"説,在我國是由葉聖陶提出的"教材的性質等同於樣品,熟悉了樣品,也就可以理解同類的貨色"在葉聖陶的語教學論裏,程的主要內容,是怎樣讀,怎樣寫的"方法"怎樣讀,怎樣寫,當然首先是知識得"心知其故"知識是隨着技能走的。而技能又是隨着"選"練的,怎樣讀、怎樣寫的"知識",從語程內容研製的角度講,維繫於被選用的這篇選。知識是溶解在"選裏的"它需要學習者在閲讀的經驗和揣知識摩中去發現。有待於生成和和提煉。離開了特定的選,"知識"也就無從生成,就談不上學習:"知識,不能憑空得到,習慣,不能憑空養成,那就要有所憑藉,那憑藉就是國本。國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是學生是去理解。有所評鑑吶評鑑就是國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使學生試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老師給與幫助。從這裏。學生得到了閲讀的知識(即方法)。更使學生試去揣摩它們,意念怎樣的結構和表達,才正確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師幫助;從這裏,學生得到了寫作的"知識"(即方法)。

在本質上,"樣本"説的程內容是不能事先約定的,隨着技能的增多,隨着對知識的經驗增加,按照葉聖陶教學論系統的邏輯,所教學的知識便會逐漸減少,最後減少到幾乎用不着再出現新的"知識",這也就是"教是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在教學論設計上的體現。

在"樣本"類選型語教材中,那些詳詳細細涉及選方方面面的教材內容,並不是都要講的,都要學的,從原理講。他只是供教師在教學中。依據學生的情況自主的選用。換句話説,程內容並不是教材內容的簡單複製,而是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在教學內容加以擇選,在這一和下一,在這一班和另一班,具體教,什麼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定奪。

個人感悟:

1"樣本"類的重點是讓學生在閲讀的過程中獲得學習語的知識與方法,形成語學習的基本技能,所以在具體教學中,根據年段目標和單元訓練特點,有的可以發揮其"樣本"的功能,通過教學讓學生獲得必要的語知識,教給學生閲讀的方法,寫作的方法。以後遇到這樣的,可以讓學生按照這種方法去學習,遇到類似的習作訓練,可以借鑑其中的寫作方法。

2新編部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活動探究單元。(fsir)所選用的四就是樣本,它們是讓學生在比較中瞭解"新聞"的不同體裁,學會新聞閲讀的方法,寫作的方法。在生活中可以讓學生按照這種方法去學習新聞,並借鑑其中的寫作方法學寫消息。

四、用

用:主要是用提供信息,介紹資料,使學生獲知所講的事物(東西),這是用的實質。

這一類型選,關心的主要是其"內容"的方面,也就是"説了什麼";對"怎麼説",只關心其邏輯的合理性與否,即説的對不對、説的通不通。在這種類型,學生其實不是去"學",主要是用這一篇裏的東西,或者借選所講的那東西觸發,去從事一些與該選或多或少有些相關的語學習活動。

"用"類選的特點是具有易替換性,也就是説,"信息"不是非得由某篇獲得,選其他的或通過看傳記影片、教師作口頭介紹也同樣能獲得那些信息。處置為"用"只是語教學的一種途徑、一種方式。

個人感悟:

例如在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若要讓學生了解自然景物,那麼《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三篇就在這裏作為"用"類。

總結:

定篇是學史上的名篇,需要整體把握和鑑賞;例的重要作用,通過學習可以掌握適用一類問題的某種規律和方法。而樣本類重點是讓學生在閲讀的過程中獲得學習語的知識與方法,形成語學習的基本技能;用,主要是關注本身説了什麼,然後用中東西為教學所用。我們在教學時,可以首先判定教材選的歸屬類型,然後再確定教學目標及教學策略。

這四類選不是絕對孤立的,是交叉相融的,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教學需要確定。我們的閲讀和討論,也是幫助我們更好地根據"教學需要"定位每篇,然後確定教什麼,怎麼教。以《統等方法》一為例,如果藉助本講説明知識,那就是作例用,如果是學過了知識,藉助本訓練説明方法的運用,那就是作樣本用,如果是教給學生"統籌方法"的運用,那就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