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西遊記》讀後感700字

《西遊記》讀後感7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37W 次

朋友,你們讀過四大經典名著之一——《西遊記》嗎?喜歡這本書嗎?我非常喜歡這本書。那機智勇敢的孫悟空,善良的唐僧,貪吃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和尚,他們都是《西遊記》裏的主要人物,個個栩栩如生。下面是關於《西遊記》讀後感700字的內容,歡迎閲讀!

《西遊記》讀後感700字

  《西遊記》讀後感1

讀完《西遊記》後,我想:如果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來到我們班,而我當班主任,會讓誰當一把手、二把手以及三把手呢?

我最喜歡孫悟空,首選人當然是孫悟空了。他到底行不行呢?他知恩圖報,唐僧只是幫他撕開了封條,還了他自由而已,可當唐僧誤會了他,趕他走,他卻依依不捨,還顧着唐僧的安危;他認真而且敢於創新,出山學藝時,師傅打他三下,別人説是師傅的懲罰,但他卻認為是要教他更好本事的暗示,並加以練習;他不但本領大,而且會迎難而上,在學習上一定會第一個迎戰的;他不盲從,即使是玉帝,他也曾兩次與玉帝叫板,這可是學習上最可貴的精神喲。他有正義感,在一路上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幫助了許多人,他的優點不只這些,可惜的是他不懂得人際交往,説話直來直去的,肯定會得罪不少人,不是嗎?許多事唐僧都讓豬八戒去做。如果讓他當一把手,同學們可能會不願意,就算當了,同學們也不見得會聽他指揮,唉!真可惜,多好的苗子呀!可就差了這麼重要的一點,還是當個二把手吧!

那麼一把手讓誰當呢?豬八戒嗎?肯定不行!你想:他好吃、懶惰,還撒謊,師傅讓他去找吃的,他找到了西瓜卻自己先吃,吃完後不但不拿點回去,還躺在那裏睡覺,回去後騙大家説他沒找到;他貪生怕死,遇到了妖怪,看到孫悟空遇難了,自己馬上藏起來了,生怕自己丟了性命。不過他的人際交往比孫悟空做得好多了,他説話更委婉,對長輩比較尊敬,有些小毛病,但容易和班上中下等同學打成一片,還是挺能發揮他的長處的,看來,他當一把手是不行,讓他當個三把手吧!

看樣子,一把手只能是沙僧了,行不行呢?讓我想想看:沙僧肯吃苦,在取經的路上,行李全是他一個人挑的,他卻沒有一句怨言;他老實,不説謊,是一個好出家人;他不講究個人利益,一切以大局為重;他認真,師傅講什麼他都聽,到班上後,成績應該不錯,這種人,當一把手,能使我這個班主任放心,同學們一定會情願選他,在他的帶領下,班裏一定會更加和睦團結,少許多閒事。喲,對,就他了,這種人最適合當班長了!

讀了《西遊記》,我細細想想,我不一定能學會孫悟空的高強本領,但沙僧的肯吃苦耐勞、認真的態度是一定要有的。以後走上社會,這些精神也不可缺少!

  《西遊記》讀後感2

中國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古典四大名著可謂家喻户曉。而這四大名著中,最令我動心的還是那本《西遊記》。

《西遊記》是明代作家吳承恩所寫,他筆下的一個個人物彷彿躍然於紙上,栩栩如生:一心向佛卻善惡不分的唐僧;武力高強,桀驁不馴的.孫悟空;好吃懶做,但忠心耿耿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和尚;還有那一個個心懷鬼胎的妖怪……還有那動人的情節,精煉的文字,這些都在吸引着我不斷往下看。

《西遊記》中的人物個個都有自己的特色,可我最喜歡的人物,不是那武力高強的齊天大聖,而是缺點百出的豬八戒。他似乎不那麼招人待見,又是好吃懶做,又是貪財,又是自私自利,又是好色…可是,他身上也有令人肅然起敬的閃光點。他非常任勞任怨,別人都不想幹的髒活累活,他總是挑起這個重擔;師傅被抓走,儘管他的武功不像大師兄孫悟空那麼高強,可他一到戰場上,從來沒有退縮。他也是個腦子不好使的人,導致他經常被孫悟空逗得團團轉。這一個個鮮明的特徵,構成了這麼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豬八戒。他經常使我捧腹大笑,給我帶來不少歡樂。我總覺得,孫悟空除了有些調皮外,幾乎沒有什麼缺點,這是不真實的;而唐僧婆婆媽媽的,還經常善惡不分,黑白顛倒,十分不討人喜歡;而沙和尚沒有什麼性格特徵,似乎只是個挑着擔子的過路人,也讓人喜歡不起來。但是豬八戒,他是個既有優點,也有缺點的角色,這樣的人在我們的身邊似乎隨處可見,這讓我產生了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

我覺得,豬八戒身上有一個最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品質——知錯就改。他本來因為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可他還是在人間作惡。但是,在唐僧一行的教育下,懸崖勒馬,浪子回頭,最後有了淨壇使者這個圓滿的結果。這樣的事情,説説簡單,可是要真的這麼做,可不知道要有多難。就拿我來説吧:我明明下定決心每天要堅持鍛鍊,可是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這麼一件小事都如此之難,何況改變自己的性格呢?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要克服這個本性,需要天大的努力。

西遊記是中國漫漫古典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不僅有文學價值,更教給了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們應該把這件無價的寶物,繼承併發揚下去!

  《西遊記》讀後感3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充滿了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每每讀起《西遊記》,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節之中。

孫悟空是這篇文章裏的第一主人公,他是唐僧徒弟當中最厲害的了,他有七十二般變化,在降妖除怪中立了大功,他天不怕地不怕,連玉皇大帝都敢惹,所以玉皇大帝就給他了個稱號,叫“齊天大聖”。這就是孫悟空,一個故事裏的英雄。其中,他在[三打白白骨精]中的表現最令我難忘。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變成少女,老媪和老翁,接二連三來欺騙唐僧,而唐僧善與惡不分一再上當,幸虧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識破妖怪及陰謀。唐僧卻執迷不悟反而把孫悟空趕走,險些被白骨精吃掉。讀了這回文章,我是又開心又生氣。開心的是白骨精雖然狡猾,但每次都被孫悟空識破打敗;生氣的是忠心的孫悟空每次都被唐僧冤枉。但是,我要説:孫悟空,你真棒!因為你不僅武功高強,而且為了除惡可以赴湯蹈火,不怕受冤枉受委屈,即使被唐僧念緊箍咒,也要把妖精消滅,你是堅持自己信念的英雄。

説到豬八戒,他可比孫悟空差遠了,他只會三十六般變化,還比較貪吃貪睡,常常因為食物被妖怪抓起來,而且還好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回他的高老莊去,有時還愛説謊,孫悟空説他,他就挑撥師傅給孫悟空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受點苦。但是豬八戒還是有優點的,他憨厚老實,有力氣,是孫悟空除怪的好幫手。因為他毛病多,所以作者對他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因此人們就不討厭豬八戒了。

師傅唐僧,沒有孫悟空那樣有七十二般變化,也沒有豬八戒的力氣大,也沒有沙僧勤快,也沒有白龍馬的腳力。但是他不怕“千辛萬苦”。沙僧和白龍馬沒什麼本領但都勤勤懇懇的。

這四個人物都有特點,性格不同,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個磨難又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真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着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做什麼事情遇到困難就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我以後一定要學習他們這種精神。

  《西遊記》讀後感4

書是人性的淨化器,給人心靈盪滌,使人大徹大悟。從小,書已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伴我走過了十幾個春秋。讀書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讓我受益無窮。自小我就喜歡沉浸在靜謐的夜裏,沉浸在書的馨香中,安靜地去思索,去與橫卧書中的每一個靈魂自由自在地交流……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吳承恩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心地善良,信仰堅定,明知到西天取必然會碰到許多艱難險阻,“吉凶難定”,但仍然勇往直前,義無反顧。孫悟空——樂觀、勇敢、頑皮、靈活、熱愛自由,除惡務盡,充滿了鬥爭精神,是許多妖怪的剋星。豬八戒——取經路上的髒活、累活都是他來幹,他憨厚淳樸,沒有害人之心,並且終於堅持到了最後的勝利。沙僧——當孫行者和八戒鬧矛盾的時候,須由他出來勸説調解,兩位師兄外出時,由他陪伴師傅。這四個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的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作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這個故事深刻地告訴了我們:正義是一定會戰勝邪惡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不達目的不罷休,絕不氣餒,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青少年所需要的。而且,好吃懶做也是不行的,只有機智靈敏,英勇果斷才能事半功倍。我們在學習時,或者在生活中不應該遇到一點點挫折和困難就放棄,困難和挫折是可以克服的,動動腦筋,努力一把,咬咬牙不就過去了嗎?一旦戰勝了困難和挫折,那勝利還會遠嗎?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個磨難,讓我感受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着實也是一種值得我們學校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成功與否,只要我盡力去做,這對我來説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