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秋天》幼兒園教案(精選20篇)

《秋天》幼兒園教案(精選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48W 次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秋天》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秋天》幼兒園教案(精選20篇)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秋天是農作物成熟的季節,引導幼兒通過認識秋天基本的農作物。

3、知道農作物玉米的生長過程,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秋天的基本特徵。

2、物質準備:農作物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秋天到了,你們知道秋天與其他季節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教師總結:天氣轉冷、樹葉凋落、水果豐收、糧食成熟。

秋天到了,美麗的大自然發生了許多變化,大自然給我們送來了許多禮物,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參觀一個美麗的地方(大屏幕播放展示各種各樣的農作物,田野裏一片豐收景象)。

2、師:我們今天再來了解一下豐收的秋天吧。

二、感知秋天的農作物。

1、教師出示PPT,師:小朋友在田野裏看到了這麼多農作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老師一邊介紹農作物)

2、分別出示:水稻、黃豆、花生、高粱、紅薯、玉米。

3、再次熟悉秋天的農作物。師:小朋友你們都認識了嗎?讓我們一起再來熟悉一下吧。

三、感知農作物的生長變化。

1、師:那你們知道這些豐收的農作物是由誰來照顧他們的呢?(農民伯伯)

2、農民伯伯為了照顧農作物有個好的收成,他都要做些什麼呢?觀看玉米的生長過程,引導幼兒感知農民的辛苦。

四、延伸活動。

秋天除了有豐收的農作物,還有些豐收的水果,請幼兒與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明天我們來比一比看誰找得多!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欣賞作品中豐富的色彩搭配,學習表現秋天的美。

2 通過觀察畫出印象中的秋天。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欣賞兒童詩 秋風吹,引導幼兒回顧對秋天的印象。

2、教師引導幼兒欣賞表現秋天景色的繪畫作品。

(1)教師:請你們看看這幅畫畫的是什麼地方?路邊有什麼?

(2)小結:這是畫家畫的秋天的美麗圖畫,他畫出了秋天晴朗的天空,彩色的樹木,以及落滿樹葉的街道,看起來秋天很美麗。

(3)教師:假如你要畫美麗的秋天,你會畫些什麼?

(4)引導幼兒欣賞掛圖中的其他兩幅作品。

3、幼兒自由繪畫,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1)幼兒自由繪畫,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2)評價,展示幼兒作品:你最喜歡哪一幅畫,為什麼?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

2、鼓勵幼兒自己創編各種動作表現小樹葉飛的形象。

3、體驗明顯的秋天特徵。

4、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1、秋天景色圖片一張,畫有大樹和許多落葉。

2、《秋天》的歌曲磁帶。

3、課前帶領幼兒觀察秋天的景色,知道秋天到了樹葉會變黃,會飄落下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出示樹葉,提問:小朋友這是什麼?

2、這是老師在地上撿的,樹葉應該在大樹媽媽的身上啊,為什麼會掉下來啊? (秋天來了)

二、幼兒學習歌曲。

1、出示秋景圖(有大樹和落葉),瞭解歌詞大意。

師:你喜歡秋天嗎?你覺得秋天美嗎?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引導幼兒用歌詞進行小結:秋天有很多的落葉,樹葉到處飛呀飛,樹葉到處 飛呀飛,秋天多可愛。

2、欣賞歌曲。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歌,名字就叫《秋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裏面唱了些什麼。教師範唱一遍。

提問:這首歌好聽嗎?你都聽到歌裏唱了什麼?(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分句範唱)

3、幼兒學唱歌曲。

師:秋天這麼可愛,我們寶寶也用最好聽的聲音來唱一唱吧。幼兒學唱若干遍。

4、跟隨琴聲演唱歌曲。

師:現在我們伴隨着音樂把好聽的秋天唱出來。

三、學習用動作表現歌曲。

1、樹葉到處飛呀飛,你覺得它們是怎麼飛的?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小樹葉飛舞的形態。

2、幼兒跟着老師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師:現在我們都變成小樹葉了,我們一起一邊唱一邊飛呀飛,看看哪片樹葉飛得最美麗。

飛的時候可不能擠到一塊去啦!音樂停止時保持不同的造型。

四、結束部分。

現在我們到大樹下再去看看小樹葉到底是怎麼飛的?幼兒出教室。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散文所描繪的多彩迷人豐收的秋天,產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運用個人的經驗想象畫面,仿編新的散文。

3、用歌唱、朗誦和舞蹈等方式來表現與讚美秋天。

4、能分析散文情節,培養想象力。

5、願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美,風趣。

教學準備:《秋天的雨》圖片、掛圖、磁帶、有關《豐收的秋天》音樂。

教學過程:

一、通過提問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們一年有幾個季節呢?

請舉手回答。

生:四個季節

2.師:他們分別是哪四個季節?

生: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

3.師:小朋友們真棒,那你知道夏天的天氣是冷還是熱呀?

秋的天氣呢?

生:夏天很熱熱。

生:夏天特別熱,雪糕拿在手裏很快就化了。

生:秋天比較涼爽。

4.師:你喜歡秋天嗎?為什麼?

生:喜歡,因為秋天有很多落葉很好玩。

生:喜歡,因為秋天的天很藍。

師小結: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們一起來學習《秋天的雨》。

出示掛圖《秋天的雨》。

二、欣賞和理解散文的畫面與內容。

1、師讀散文《秋天的雨》生聽並回答問題。

(1)秋天的雨是什麼?

(2)秋天的雨有什麼?

2、分段欣賞並回答問題

(1)秋天的雨,真是一把鑰匙嗎?為什麼散文中説它是一把鑰匙

(2)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繽紛的顏料,它把什麼顏色給了誰?還可以把什麼顏色給誰?(兩個小朋友討論)然後玩開火車老師説第一句"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繽紛的顏料",請小朋友仿編散文"它把什麼顏色給了誰?"

(3)秋天的雨,有非常好聞的氣味,你還聞到過什麼好聞的氣味?

(4)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告訴人們冬天快要來了,你知道小動物、植物還有我們人是怎麼準備過冬的嗎?(先自由發表意見,再請教你們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接下來分組分批仿編散文。

3、再次完整欣賞《秋天的雨》

提問:為什麼説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

師小結並聽有關《豐收的秋天》的音樂。

三、總結與延伸:

秋天的顏色五彩繽紛,秋天可以收穫那麼多好吃的、好聞的、有用的東西,你們喜歡秋天嗎?剛才我們欣賞了優美的散文,下面我們一起用我們的歌聲、舞姿來誇誇秋天,表現秋天的收穫。

遊戲:《小汽車》

全體幼兒一起玩開車遊戲,和教師邊唱邊做動作。

課後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授讓幼兒體會到秋天的美麗並願意去發自內心的熱愛大自然及用自己的獨特方式加以讚美。幼兒們很享受這樣輕鬆愉悦上課氛圍。

小百科:秋天,又稱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過渡季,北半球為9至11月,南半球為3至5月,天文為秋分到冬至。氣象工作者研究物候學標準是:炎熱過後,五天平均氣温穩定在22度以下時就算進入了秋季,低於10度時秋季結束。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能根據圖片的提示,完整的跟着念出詩歌。

能用語言表述出對樹葉外形的想象,並模仿樹葉飄落的動作。

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小螞蟻、小老鼠、小刺蝟圖片,若干小動物圖片,小船,帽子,小傘圖片,大樹,樹葉,小白紙若干,圖釘。

活動過程:

一、模仿小樹葉飄落動作導入。

師:秋天到了,小樹葉怎麼樣了?

(落下來了)

小樹葉是怎麼落下來的呢?請你們學一學。

鼓勵幼兒自由想象樹葉飄落的動作。

二、欣賞學習詩歌。

出示圖片,講解詩歌內容。

師:今天請你們聽首好聽的詩歌,名字叫《秋天》。秋天來了,一片片的樹葉落在地上(出示大樹和落葉圖片)

提問:小螞蟻把小樹葉當成什麼了,請你們猜一猜!

小螞蟻(出示圖片)撿起一片説:這是我的小船!(出示小船圖片)

小老鼠(出示圖片)撿起一片説:這是我的帽子!(出示帽子圖片)

小刺蝟(出示圖片)撿起一片説:這是我的小傘!(出示小傘圖片)

秋天撿樹葉,大家真開心。

提問:這首詩歌真好聽,你聽到了什麼?

請幼兒一起跟着朗讀詩歌。

多種形式請幼兒集體念詩歌一遍。

三、嘗試創編詩歌歌詞。

1.提問:還有哪些小動物也來撿樹葉了?他們把小樹葉當成什麼了?

2.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小動物,教師將幼兒想象的事物用筆畫出來,替換原來的歌詞。

請幼兒將新的詩歌一起念一遍。

四、結束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6

一、教育目標

通過讓孩子們自己講述下,關於對秋天的認知,然後,結合老師的教育,讓孩子們對秋季有全面的認識,並且,學會秋季的基本健康保健知識,讓孩子們快快樂樂過秋季。

二、教育準備

落葉、課件

三、教育過程

1.老師上課的時候,給孩子們展示下,手中一片枯黃的落葉;

2.孩子們從樹葉判斷下,什麼季節,會有落葉;

3.讓孩子們自己説出,關於對秋天的認知;

4.根據孩子們的講述,老師再給孩子們詳細講解,關於秋天的小知識,包括氣温、自然界變化、秋季保健等知識;

5.給孩子們講述完了之後,再檢查下孩子們對關於秋天的認知吧。

根據上面的這個教案提示,孩子們一起更好地認識秋天,然後,全面把握下關於秋天的小知識,看看,在這個秋季,該如何帶給自己更好的季節變化體驗吧。

設計背景

秋天掛圖 、室外摘來能有代表性的樹葉。

活動目標

讓孩子知道為什麼枝葉會變色、還會飄落,有些樹葉為什麼又不會變色。

重點難點

重點:讓小朋友知道氣候變化導致樹葉的變化;

難點:我們南方冬天樹葉變化不是很大,多是常綠樹木。

活動準備

從室外摘來秋天的枝葉有紅葉子、黃葉子、綠葉子。

活動過程

1、選擇好能代表秋天的掛圖。

2、出示自己準備好的樹葉。

3、讓小朋友感覺自己現在的穿着和夏天有什麼不同。

4、介紹我們氣候變化導致樹葉的變化,然後讓小朋友自己做比較。

教學反思

通過秋天樹葉的變化讓小朋友知道大自然氣候的替換,但由於地域的不同會讓小朋友遇一些迷惑不解的問題,比如秋天樹葉變黃,楓葉變紅這些現象,而榕樹、松樹、樟樹等一些常綠樹就要我們費些時間向小朋友解釋才行,要不會讓小朋友感覺到我們老師説話自相茅盾的。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1、秋天到了,小朋友們聽音樂摘果子游戲,並願意與同伴交流體驗分享水果的快樂,學會用各種感官感知水果特徵,並知道其名稱。

2、嘗試給水果分類

活動目標:

1、幼兒體驗分享水果的快樂,對水果感興趣。

2、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水果特徵,知道其名稱。

3、逐步養成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仔細觀察事物的習慣。

4、激發了幼兒對秋天的水果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水果特徵,認識水果名稱。

2、大膽與同伴交流嘗試給水果分類

活動準備:

1、秋天的水果圖

2、幼兒帶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果、布袋、水果盤、牙籤。3、家長帶幼兒一起參觀水果店的各種水果,幼兒對水果有初步的認知。

活動過程:

一、小朋友好,我是紅蘋果,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好朋友,除了紅蘋果還有誰來做客?

二、出示神祕布袋:

1、讓小朋友用手摸一摸,長長的有點軟,形狀像小船的是什麼水果?

2、用同樣的方法聞一聞、看一看來感知水果特徵:看看水果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摸摸看什麼感覺

嘗一下什麼味道?”

幼兒自由選擇水果,通過各種感官來感知水果的主要特徵。

教師引導幼兒(個別、全體)嘗試説説對各種水果的感知

教師小結:

出示水果圖卡,教師以水果皇后的身份(教師戴上皇冠),請幼兒按教師指定的顏色、形狀、口味、觸覺、吃法(剝皮、削皮、切開、洗淨直接吃)等等分類。

這些都是秋天的水果,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們身上有許多的水分和營養,多吃水果會使小朋友更聰明。

3、以賣水果為例鼓勵新朋友説出水果的主要特徵。

4、現在老師就請小朋友們來嘗一嘗、(出示水果拼盤)嘗完後你要説説你品嚐的是什麼水果,它們的味道怎樣?

5、請品嚐同一種水果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回答你吃的水果的味道怎樣?

6、秋天天氣乾燥,小朋友一定要多吃水果,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三、活動延伸:

小朋友齊唱英文歌曲《蘋果、蘋果我愛你》

四、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引導幼兒由外到內認識了各種水果,通過觀察、觸摸、品嚐認識了水果的種類,感知水果的顏色、形狀、味道。豐富了幼兒的認知。活動中幼兒敢於表現,熱情大方與人交往,培養了幼兒的興趣及合作。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媒體欣賞、理解散文詩,進一步感受秋天是多彩的。

2、嘗試根據散文詩進行仿編,體驗仿編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1、教師在活動前利用散步、談話引導幼兒觀察秋天季節裏的顏色。

2、綠色家園中的蔬菜、水果、農作物等實物。

3、PPT課件,仿編的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交驗交流

這幾天我們去綠色家園裏找秋天了,你們發現秋天這個季節裏有哪些顏色呢?

二、觀看PPT,欣賞、理解散文詩

1、剛才你們的話被誰聽到了(出示PPT)?小螞蟻可不相信秋天這個季節裏有這麼多色彩,於是小螞蟻乘上一片落葉來到了綠色家園,去問秋天的顏色了。

2、小螞蟻來到了綠色家園,它第一個去問誰了?

(出示PPT)這兩個字是什麼呀?那它去問誰了?為什麼?

欣賞散文第一句:小螞蟻去問白菊花,白菊花告訴它:“秋天是白色的。”

3、(出示PPT)小螞蟻又去問了誰?(出示PPT)小螞蟻在那裏找到我的?欣賞散文第二句:小螞蟻去問橘子,橘子告訴它:“秋天是橘黃色的。”

4、(出示PPT)欣賞、朗讀散文。

秋天的色彩

小螞蟻去問白菊花,白菊花告訴它:“秋天是白色的。”

小螞蟻去問橘子,橘子告訴它:“秋天是橘黃色的。”

三、仿編散文詩

小螞蟻這一下糊塗了,秋天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呢?我們幫小螞蟻一起去問問。這裏準備了一些我們家園裏的東西,還有一些照片,待會兒我們一起用“小螞蟻去問誰,誰告訴它秋天是什麼顏色”的話和朋友説説。(出示PPT)

1、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進行互動仿編。

2、幼兒交流、仿編,提示幼兒用散文詩的格式説出來。

3、集體朗誦幼兒仿編的散文,體驗仿編的成功感。

小結:小螞蟻問了家園裏這麼多的樹、花、水果、蔬菜等,他們告訴它秋天的顏色有的是紅的、有的是紫的……

4、最後小螞蟻去問我們小朋友,我們小朋友告訴它秋天是什麼顏色的?

小結:現在小螞蟻相信了,秋天不僅是個豐收的季節,還是個彩色(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的季節。

四、延伸活動

進一步激發他們仿編的積極性。

我們綠色家園裏還有很多花草樹木,待會兒我們再找找,它會告訴小螞蟻秋天是什麼顏色的?然後把它記在這張記錄紙上。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的生成

秋天有很多品種的水果,每天午飯後.小朋友都會猜“今天吃什麼水果”。捕捉到這個興趣點後,我們在晨問談話和孩子們談論吃過或見過的水果時。開始只是説到水果的名稱.慢慢地説到了買水果的情況。孩子們都不太清楚如何買水果。根據這一情況便生成了“秋天水果多”綜合活動。

幼兒的情況

本班孩子很少有獨立買東西的經歷.而且普遍不會與同伴協作.尤其是小組的協作活動。我們就注意這方面的培養,比如小組合作畫“大馬路”,孩子協商分配繪畫內容;排圖講述時,小組討論排列順序等等.所以孩子逐漸積累了一定的合作經驗。對於統計方法的使用.我們只是在一些遊戲活動中個別指導時涉及到,並不是所有的幼兒都能掌握簡單有效的統計方法。

活動目標

1.願意用清楚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購買水果的過程,體驗與同伴分享經驗的快樂。

2.對所購的水果進行數數、比較,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3.培養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雙休日幼兒在父母的帶領下.自己用3元錢購買水果,並帶來幼兒園。

2.每組準備一張統計表格和一支記號筆。

重點和難點

重點:清楚完整講述自己的想法和操作結果。(突破重點的方法:創設寬鬆和諧的活動氛圍,運用鼓勵表揚、榜樣示範等方法,建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難點: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並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突破難點的方法:豐富幼兒經驗,教師講解統計的簡單方法,並讓幼兒分組討論,在實際操作和記錄中來解決統計問題。)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將自己買好的水果

放在桌子上面,看看自己和同伴買的水果。

師:我們的小朋友都很能幹,自己會買水果了。

師:請你們看自己的水果和同伴的水果有什麼不一樣。

師:誰願意來説説,自己買了什麼水果。

(幼兒情況:早晨,每個孩子都帶來了一份水果。那時他們就已經躍躍欲“説”.由於要開展其他的遊戲活動.他們的談論暫時被制止了。現在我創設了讓他們討論的機會.孩子們很興奮地投入到活動中來了,説的積極性非常高。)

2.請幼兒講述購買水果的情況。

師:水果都是你們自己買的嗎?

(幼兒情況:有28個小朋友都是自己單獨購買水果,只有3個小朋友是父母幫助的。這幾個孩子顯得有些不好意思。我採取了積極鼓勵的方式,希望他們下次能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

師:你們是怎麼樣來買這些水果的?教師小結幼兒的回答,在買水果時要問問水果是多少錢一斤。然後選好水果讓老闆稱。老闆會告訴我們需要多少錢,最後再付錢購買。

(幼兒情況:有了購買的親身體驗。幼兒就很願意講,也有內容可講。由此可見,活動前的一些準備活動和體驗活動.對於活動的正常開展有相當大的影響。)

3.讓幼兒數數自己買的水果的個數以及種類。

(1)幼兒自己去數數帶來了幾種水果。

(2)請幼兒來説一説:你帶來了多少種水果?

(3)幼兒數數自己所帶來的.水果,再數數其他小朋友帶來的水果,比比多少。

(4)請幼兒説一説:你帶來了多少個水果?

小結

幼兒的回答,有些孩子帶來許多個水果,但是品種比稼少,而有的孩子帶來的水果個數不多,但帶的品種比較多。

(幼兒情況:在活動中,孩子們可以先和自己一組的同伴交流,也可以和全班幼兒及老師進行交流。個別孩子沒分清是數個數還是數品種,我對其指導,或讓其他小朋友來糾正他的錯誤。數水果個數時出現了問題。有些孩子帶來的水果個數比較多.有些超過20個了。部分孩子在準確數出水果個數上出現差錯。我採取的策略是,教給孩子準確數數的方法,請幼兒將水果整齊放着,按從左到右或是從上到下的順序數,有效解決了問題。)

1.合作統計。

(1)教師講解統計合作的要求。(每組選一個人記錄,其餘的小朋友將水果放在一起數.然後告訴記錄者記錄。如果蘋果有5個,就畫一個蘋果在旁邊寫一個數字5,或是用5個點點來表示。)

(2)請各組小朋友先選好一個記錄者。

(3)幼兒開始數數並進行記錄工作。

(4)展示幼兒的記錄表,請每組選一位幼兒來説説他們的記錄。

(幼兒情況:中班孩子並不要求寫數字。但是部分孩子在家中已經學習過書寫數字.因此我的要求也考慮到孩子的差異.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水平狀況記錄。選擇記錄者是較難的環節,只有兩組小朋友較快選好了.另四組沒選出的原因都是大家意見不統一,大部分孩子都是隻想選自己。我就讓已選好的兩組介紹了他們的經驗。操作中發現的一個突出問題是.桌上水果比較多,數數者有時不能很準確數出個數來。活動後我思考如果讓幼兒先將一組的水果分類擺放後.再進行統計記錄,這樣效果會更好。記錄者出現的問題是,記錄不清晰.有的甚至是有6個香蕉就直接畫上了6個香蕉.並沒有按照我的統計記錄方法操作。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採取分小組進行指導的策略,逐一和孩子一起解決出現的問題。)

2.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換水果並品嚐。

(幼兒情況:每個孩子都願意將自己的水果與同伴交換.體驗到分享活動的樂趣.也促進了同伴間的友誼。)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利用做做玩玩的時間,用橡皮泥來做水果造型,增強對水果外形特徵的認識。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容,知道秋天是美麗多彩的。

2、嘗試按照原文仿編活動;

活動準備:

1、收集圖片:小草、楓葉、菊花、松樹、大地

2、掛圖。

3、幼兒活動材料第20—21頁《秋天的顏色》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你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幼兒自由討論)

——你覺得秋天是什麼顏色的呢?

(提醒幼兒説完整句子“秋天是”)

——出示圖片,幼兒討論。

圖一指導語:小草會覺得秋天是什麼顏色呢?為什麼?

圖二指導語:楓葉會覺得秋天是什麼顏色呢?為什麼?

圖三指導語:菊花會覺得秋天是什麼顏色呢?為什麼?

圖四指導語:松樹會覺得秋天是什麼顏色呢?為什麼?

圖五指導語:大地會覺得秋天是什麼顏色呢?為什麼?

二、欣賞散文詩

1、第一遍欣賞,感受秋天的五顏六色。

提問:誰來説説你聽到詩歌裏都有誰呀?

2、分析詩歌:小草是怎樣説秋天的?楓葉是怎麼樣説秋天的?菊花是怎樣説秋天的?松樹是怎麼樣説秋天的?大地説什麼呢?

3、出示圖片,欣賞詩歌。理解詩歌的句式:……説:秋天是?......

4、進一步理解詩歌:為什麼菊花説秋天是黃色的?(依此類推)為什麼大地説秋天的彩色的?

5、理解詩歌的題目:菊花、楓葉、松樹、大地説得都是什麼呀?小朋友能把它們説得話編成一首好聽的詩歌嗎?誰能給這首詩歌起個好聽的名字呢?

三、嘗試運用已有經驗替換詩歌中的事物,進行詩歌仿編活動

1、剛才詩歌裏的小朋友説秋天是五顏六色的,那除了詩歌裏説的(黃色、紅色、白色、綠色),你看到的秋天還有什麼顏色?

2、根據幼兒的講述在黑板上記錄剛才小朋友説的話,老師把它編成了一首詩歌,我們一起來聽聽。(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蘋果説:“秋天是紅紅的。”小白菜説:“秋天是綠綠的。”棉花説:“秋天是白白的。”)

3、帶領幼兒有感情地朗誦仿編詩歌

(原來我們看到的很多東西都可以用好聽的詞語、好聽的句子、編成好聽的詩歌,小朋友真是太棒了,小朋友回家以後也可以讓自己的爸爸媽媽帶你們去看看秋天,看看秋天裏還有那些景物,然後小朋友可以用自己喜歡的詞語把秋天記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用色彩表現秋天的顏色。

2、在自然角收集、展示秋天的水果、種子。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11

設計思路:

隨着主題“在秋天裏”的逐漸深入,孩子們逐漸瞭解了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外出活動時會有意識的關注在草地上的小蟲子。孩子對瓢蟲簡單的外形、不同的花紋產生了明顯的興趣,他們總會為這是害蟲還是益蟲爭論。

在這個活動中,將重點落在塗色環節中,請幼兒給蠟筆排隊讓幼兒辨析同種色中不同的彩度變化,進一步關注顏色的深淺,逐步培養幼兒有目的地選色與配色,感受色彩的美感。

活動目標:

1、區別同種顏色的深與淺,嘗試用相近色進行配色。

2、知道瓢蟲是秋天的昆蟲,並區分益蟲和害蟲。

活動準備:

教師範畫、瓢蟲圖片、鉛畫紙、勾線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數一數——瞭解瓢蟲外部特徵並能區分益蟲與害蟲

1、這是什麼?數一數它有幾隻腳?還有什麼也是六條腿?

2、小結:長着六條腿的都是昆蟲。

3、這個瓢蟲身上有幾個小黑點?幾個大?幾個小?長在哪裏?(有7個圓點,左右翅膀上各有三個圓點,中間一個大圓點,左右翅膀各一半。)

4、七星瓢蟲身上有幾種顏色?什麼地方是黑色?什麼地方是紅色?(頭部、觸角、圓點和六條腿是黑色,翅膀是紅色。)

5、總結:瓢蟲一家有許多不同的種類,要從那些圓點上去分辨,有一個圓點的是一星瓢蟲,有七個圓點的是七星瓢蟲,有六條花紋的是條紋瓢蟲,象龜殼的是龜紋瓢蟲,還有沒有圓點的大紅瓢蟲,這些都是益蟲,其他瓢蟲都是害蟲。今天我們一起來畫保護樹葉的益蟲。

二、分辨深淺色——在找一找與排一排的過程中提高幼兒對同種色的彩度辨析能力

1、出示:大紅、粉紅、桔紅、桔黃、檸檬黃,都能給瓢蟲塗色,請幼兒找出這些顏色,比較哪些比較深,哪些比較淺?從深到淺排排隊。

2、找出綠色,也從深到淺排排隊。

3、指導幼兒畫出瓢蟲的主要特徵,強調瓢蟲的腿要向後畫,身體兩邊(左右)各有三條腿,腿長在身體兩側,頭、尾部沒有腿;要畫的飽滿。

4、鼓勵幼兒選用各種紅色,注意畫面上的深淺搭配。

5、提醒幼兒注意黑點的數量,畫出益蟲。

6、總結:師生一起念瓢蟲的兒歌。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12

目標:

1、重點是讓幼兒理解秋天的美麗景色,而體會對勞動人民鍀讚揚。

2、通過對錶示顏色的學習豐富幼兒的表現能力

準備: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教室組織幼兒根據各自的有關季節的認識,談談秋天的特徵以及豐收的景象。並請幼兒用詞語形容秋天的美麗。

2、師範朗誦,幼兒欣賞。

師富有感情的地朗誦散文,幼兒一邊欣賞一邊看圖。之後,師向幼兒講解散文的內容,幫助幼兒熟悉作品,並對個別詞句加以解釋。

3、幼兒朗誦散文

師採用多種形式教幼兒朗誦作品。

中秋賞月

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及風屬喜歡,並瞭解中秋節的別名。知道中秋節晚上是月亮最圓的時候。

2、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愛國主義情感。

準備:

1、月餅、各種水果。

2、有關月亮變化掛圖一張。

3、兒歌《天空真好玩》

活動過程:

1、出示月餅,引出主題。

提問:這是什麼?這是什麼節日的特製食品,它的形狀像什麼?中秋節是哪一天。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三大節日之一。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農民為了慶祝豐收,於是在秋高氣爽的農曆八月,做了月餅互相贈送,所以中秋節又叫豐收節。八月十五這天,月亮最圓最亮,人們看到圓月就會想到一家人團聚,所以又把中秋節叫團圓節。講述完讓幼兒説説中秋節有哪些別名。

3、師生團團圓圓過中秋節。

師生一道品嚐月餅與水果;學習兒歌《天空真好玩》並請幼兒表演。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秋天的果子,知道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2.初步學會朗誦詩歌,體驗詩歌的節奏美,讓幼兒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活動準備:

教具:

1.各種秋天的果子:核桃、龍眼、蘋果、橘子、香蕉、獼猴桃、柿子、梨。

2.袋子一個、盤子一個。

3.一張紙條。

學具:

3.梨子、葡萄、橘子、綠蘋果、紅柿子等剪好的圖片和大盤子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4.膠水。

活動過程:

1.聽秋天的音樂。

2.提問:

a.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秋天)

b.秋天是一個怎麼樣的季節呢?(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3.出示裝有果子的袋子

a.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秋天收穫的果子,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都有些什麼果子呀?(想)

b.請一位幼兒把袋子裏的果子一個一個摸出來放到盤子裏,並讓幼兒説説你摸到什麼?你摸到的水果是什麼顏色的?像什麼?

4.欣賞詩歌

a.最後教師摸出一張紙條:

咦!(很驚訝的説):“這裏面有張紙條,讓老師看看是什麼。”

哦,是水果仙子送給我們的一首好聽的詩,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聽一聽?

b.教師邊念兒歌,邊在大盤子圖片上貼水果圖。

小結:其實秋天就像一隻大盤子!

5.幼兒學詩歌

a.第一遍:放慢速度,教師念一句幼兒念一句,在念的同時貼上一個水果,直到唸完、貼完為止。

b.第二遍:讓幼兒一起參與。請一位小朋友上來貼水果圖,老師和幼兒一起集體念詩歌;

6.幼兒製作水果盤:

a.這麼多水果豐收了,我們小朋友也來做一個水果盤怎麼樣啊?

b.幼兒製作水果盤。

7.教師小結:現在果子已經裝到秋天這個大盤子裏了,我們把水果盤送給客人老師好嗎?(好)

活動延伸:

“水果遊戲”

附兒歌:

秋天果子多

秋天像只大盤子,

裏面盛滿甜果子,

綠蘋果,紅柿子,

黃澄澄的大梨子,

串串葡萄賽珠子,

像燈籠的是桔子。

這次語言活動,充分體現了整合活動的理念,它整合了好幾個領域的活動,讓幼兒認識了一些秋天的果子,知道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製作水果盤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並知道好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讓幼二知道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並感知秋天收穫的喜悦。

2、欣賞秋天的色彩美。

3、學習合理構圖,注意疏密有致、近大遠小地安排畫面

活動準備

1、圖畫貼紙、小猴子(圖片)

2、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提問

1、請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嗎?(春、夏、秋、冬)

2、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秋季)

3、秋季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你知道有什麼東西是在這個季節成熟的嗎?

你們想知道在小動物們眼中秋天是什麼樣子的嗎?今天,動物園的熊貓老師正在給小動物們上畫畫課,楊老師帶你們去看看它們看到的秋天是什麼樣子的,好嗎?

二、講授新知

1、我們看看今天是哪四位小動物在上畫畫課呢?。(出示課件圖片:)

2、熊貓老師對小動物們説:今天,有好多小朋友來看你們上畫畫課了,現在就請你

們把自己看到的秋天畫出來告訴小朋友們秋天是什麼樣的。你們想知道小動物們都畫了什麼嗎?

3、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都畫了什麼(出示課件:按順序)

(1)看看這是誰畫的?(小猴子)

(2)它畫的是什麼?(花果山)

(3)花果山裏都有什麼水果?(紅色的蘋果、黃色的梨子、橙色的橘子、紫色的葡萄)

(4)我們再看看這是誰畫的?(松鼠)

(5)它畫的是什麼?(樹林)

(6)樹林裏都有什麼樹?(梧桐樹和楓樹)它們的葉子是(黃色和紅色)

(7)為什麼樹葉會變顏色?(植物自然生長的規律)

(8)下面這幅是誰畫的?(小貓)

(9)它畫的是什麼?(田野)

(10)田野裏有什麼?(金黃的稻穀、紅彤彤的高粱)

(11)最後一幅是誰畫的呢?(小白兔)

(12)它畫的是什麼?(花園)

(13)花園裏有什麼?(美麗的花朵)

4、看了4位小動物畫的畫,你知道秋天是什麼樣子的了嗎?

教師總結:秋天是一個很甜蜜的季節,因為它有香甜可口的水果和稻穀、高粱等待着我們去品嚐和收穫;秋天是一個很美麗的季節,因為它有美麗的花園,像雪花一樣從天上飄落下來的楓葉和梧桐葉。你們喜歡這個季節嗎?

5、休息、遊戲

6、小動物們畫了這麼美麗的畫給小朋友們看,接下來小動物們就要來考考小朋友了,它們説:我們給自己畫用一段話寫出來了,看小朋友你們能不能通過這些考驗。

7、要求:請小朋友觀察右邊的圖片,跟着老師起做左邊的題目

8、請小朋友們跟着老師把填好的句子讀兩遍。

9、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一起去看了小動物們眼中的秋天是什麼樣子的,知道了秋天是一個很甜蜜很美麗的季節,還通過了小動物們給我們的考驗,你們高興嗎?

10、請小朋友自己把貼紙貼在語言練習冊P4——5空白處。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瞭解秋天季節特點,感受詩歌的節奏韻律的詩歌形式。

2. 理解詩歌內容,有感情朗誦詩歌。

3. 積極參與詩歌朗誦,體會詩歌的意境。

活動重點:

理解詩歌內容,有感情朗誦詩歌。

活動難點:

瞭解秋天季節特點,感受詩歌的節奏韻律的詩歌形式。

活動準備:

音樂(秋天多麼美、背景音樂)、幼兒調查表、大調查表版子(相關秋天的圖片)、詩歌圖譜、一張黑板、背景圖版、一張遮蓋布、每個幼兒一個墩子(椅子)。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分享關於“秋天”的調查,引發幼兒已有經驗。

1. 引出話題:現在是什麼季節?

2. 討論幼兒結合調查表分享自己的調查。

提問:大家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了?(秋天)前不久我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去尋找了秋天,也做了記錄表,我相信你們一定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發現到了秋天的變化。請拿出你身後的調查表,接下來請把你聽到的,看到的,聞到的,感受到的秋天的祕密分享給我們,誰想説一説?

3. 教師藉助圖片歸納總結幼兒分享的內容。

4. 教師小結: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

二、 藉助圖譜,引導幼兒體會詩歌韻律節奏。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幼兒初步感受詩歌。教師設計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麼?

2.教師再次朗誦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教師設計提問:詩歌中你都聽到了什麼?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譜朗誦詩歌,幼兒感受詩歌句式韻律節奏。

3.幼兒理解詩歌中的“跳、飄、嘗”。

重點理解“跳、飄、嘗”的意思,跳是怎麼跳的?你覺得秋雨它會怎麼跳?秋天會是什麼味道呢?(秋天的味道甜甜的、酸酸的)

三、 藉助圖譜,感受詩歌形式。

1.幼兒看着圖譜大聲完整地朗誦詩歌,幼兒感受詩歌的問答形式。

小結:原來這首詩歌和我們以前朗誦的詩歌不一樣,它是問答形式的。前面問,後面回答。

2.設計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麼?用詩歌中的語言説出來。

秋天很快樂!那我們能不能用我們的語言把秋天的美好,好玩的,好問的,好吃的,我們把它説出來。鼓勵幼兒朗誦詩歌時:加上動作、手勢。

3.集體朗誦詩歌。

教師總結:秋天美麗的景色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用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靈去體會,相信你們會感受到秋天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

附詩歌:

秋天

秋天,

怎麼來?

秋雨滴滴答,

秋天從雨滴裏跳出來。

秋天,

怎麼來?

桂花朵朵開,

秋天從花香裏飄出來。

秋天,

怎麼來?

水果香又甜,

秋天從果子裏嚐出來。

活動反思:

學習詩歌一定有孩子的前期經驗,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初步的欣賞文學作品,並結合自己已有經驗,展示豐富想象,嘗試用文學語彙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在活動前我請孩子們分享自己關於秋天的調查,在秋天裏你用眼睛、耳朵、鼻子、內心感受到了什麼?為理解詩歌打下基礎。

為了讓孩子理解詩歌裏的文學想象,我緊緊抓住詩句中的“跳、飄、嘗”三個動詞,以三個重要提問“為什麼説秋天是從雨滴裏跳出來?”“為什麼説秋天是從花香裏飄出來?”“為什麼説秋天是從果子裏嚐出來?”讓孩子深入思考,發揮想象,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關聯文學想象,使孩子能深刻理解詩句的文學想象。學前兒童對詩歌,故事和漢語語詞的經驗主要涉及他們在接觸文學作品中運用的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和感知、理解的基礎上,能夠調動已有經驗,展開豐富的想象。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16

活動設計背景

《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童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加深對作品的體會和理解。散文詩《美麗的秋天》運用簡潔、明快的多種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一幅豐收的、美麗的秋景圖。這幅秋景圖正好契合的幼兒的心理,不僅能使幼兒結合生活引發無盡的聯想,同時可以陶冶幼兒的性情,喚起幼兒對生活的熱愛。

活動目標

1.充分理解散文詩的內容,體驗文學作品的語言美。

2.體驗秋天的美,培養幼兒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3.豐富詞彙:分外好看、黃澄澄的。

教學重點、難點

1.體驗文學作品的語言美。

2.充分理解散文詩內容。

活動準備

秋天美景圖片:花園、田園、果園和優美的音樂

活動過程

1.用優美如詩的語言導入。

“秋天到了,菊花開了,酸酸甜甜的果實掛滿了枝頭,金黃的稻田裏到處都是人們忙碌的身影。這一切告訴我們——秋天來了。今天,老師就與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一篇優美的散文詩——《美麗的秋天》。

2.嘗試描述秋天,激發對語言運用的興趣。

(1)提問:你們見到的秋天是怎樣的?誰能用好聽的句子説一説?

(2)老師也很喜歡秋天的美景,我都把它拍下來了,你們想看嗎?

3.逐一播放花園、果園、田園的圖片。

(1)提問:你們能用好聽的詞句形容這些景物嗎?

(2)提問:你們知道這些景物都分別長在什麼地方嗎?

4.教師朗讀散文詩“美麗的秋天”,體會作品的語言美。

提問:請你們閉上眼睛聽,散文詩中都描寫了哪些景物?

用多種教學方式朗讀散文詩,比如:播放優美的音樂,圖片等,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幼兒對散文詩內容的熟悉和理解。

5.遊戲

幼兒帶上秋天景物的頭飾,讓“景物”找自己的家(花園、果園、田園)。

6.自然結束活動。

老師:你們喜歡秋天的美景嗎?那我們現在就一起到外面欣賞這美麗的秋景吧!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17

設計意圖:

秋天是個豐收美麗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裏孩子是快樂的,有數不清的發現:形狀各異的秋葉、五顏六色的果實,大街上飄着糖炒栗子的香甜味、菜場上蔬菜鮮嫩欲滴、水產商們在高聲叫賣螃蟹、水果店裏的水果晶瑩透亮……秋天真的好誘人!由此激發了幼兒積極探索、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所以我和配班老師商議,共同設計了主題活動《秋的暢想》,利用秋天的自然物標本進行剪剪、切切、拼拼、貼貼等各種操作技能,選擇各種材料自由表現,大膽想象、創作秋天豐收的景象、田野的美景,感受秋天的豐富。

教學目標:

1、讓幼兒瞭解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美麗的季節,感受秋天的豐富性;

2、培養幼兒對自然現象的興趣,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

3、在與同伴的合作中大膽表現,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分享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1、課前帶小朋友到公園秋遊,讓他們自己拍照,發現秋天的美麗;

2、家長和幼兒共同蒐集各種植物的圖片;

3、剛出鍋的糖炒栗子、烤山芋、冰糖葫蘆等實物;

4、創設秋葉、乾果拼貼區,水果拼盤區三個區域環境;

5、投影儀一台,農貿市場的錄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秋天已輕輕地、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你們喜歡秋天嗎?沈老師也喜歡美麗的秋天,因為秋姑娘給我們送來了許多的禮物:五顏六色的果實、各種各樣的秋葉。

二、話説秋天:

1、秋天的顏色:

(1)昨天,我們班去公園秋遊的,回來以後楊老師送我一沓彩紙,她説這沓彩紙就是秋天的顏色,小朋友,你觀察到的秋天是什麼顏色呢?如果請你們選個顏色送給秋天,你會選什麼顏色呢?能説説你的理由嗎?

(2)出示小草、楓葉、菊花、松樹、大地的圖片,請幼兒談談它們的顏色。

(3)學習詞語:絢麗多彩。

2、秋天的味道:

(1)秋天有一股好聞的味道,這些好聞的氣味是從哪來的呢?

(2)用你們的小鼻子嗅嗅,籃子裏是什麼好吃的?

(3)烤山芋是什麼味道?(香香的)除了烤山芋是香香的,還有哪些吃的也是香香的?

(4)糖炒栗子是什麼味道?(甜甜的)還有什麼水果的味道也是甜甜的?

(5)冰糖葫蘆是個什麼味?(酸酸的)哪種水果也是酸酸的?

(6)剛才小朋友説了秋天是香香的、甜甜的、酸酸的,你們誰還知道秋天有哪些味道?(例如辣椒辣辣的,百合苦苦的……)

3、秋天的心情:

(1)那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參觀農貿市場,請看大屏幕,看完了以後講講大屏幕上都有誰?他們的心情都怎樣?

(2)農貿市場裏看到人們都在賣什麼?

(3)賣水果的,有賣蔬菜的,有賣水產品的,還有賣農副產品的,這麼多的產品,請小朋友説説秋天是個怎樣的季節?人們的心情應該怎樣呢?

(4)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棉桃姐姐裂開了小嘴,穀穗姐姐彎下了腰,高粱姐姐壓的竿頭往下垂,我們用一首歌來表達秋天的心情吧,全體合唱《秋天多麼美》這首歌。

4、秋天的美景:

秋天很美,美在哪裏呢?小朋友用照相機拍了許多美麗的秋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你們眼裏的秋天美在哪裏?

三、創作秋天,分組活動:

1、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秋葉、乾果拼貼區,水果拼盤區三個區域,小朋友任意選一個區域,大夥合作,共同完成一幅秋天的創作。

2、你們利用樹葉、乾果、水果創作一幅畫,籃子裏有剪刀、雙面膠、勾線筆,油畫棒等等,每個小組把畫創作到大白紙上,你們商議一下作品的主題,分工合作,我們看哪組合做的又快又好。

3、展示介紹作品,對幼兒的創造意識給予肯定,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與成功感,體驗合作給自己、別人帶來的快樂。

四、結束教學:

剛才我們小朋友創作的作品非常有創意,這麼美的畫我們去佈置教室外的廊檐吧。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帶孩子走出教室。

五、活動延伸:

小朋友佈置廊檐,討論一下怎樣佈置會更美。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18

設計意圖:

秋天來到了,秋葉飄落的動感與幼兒躍動的心靈天然地契合着。搖曳飄落的、多姿多彩的樹葉就是一方天地、一個世界,它們給幼兒提供了探索、發現、表達的廣闊空間。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秋天,感受秋天的季節特徵,我們在園領導的帶領下,帶領幼兒到荊川公園進行秋季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目標:

1、尋找和觀察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中各種植物的變化。

2、通過秋遊活動,讓幼兒感受集體外出的興奮和喜悦。

3、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充分體驗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喜悦心情。

活動準備:

幼兒:一人一個小包,裏面可以裝些零食和水果或者飲料,一個塑料袋、一張舊報紙

教師:配合秋遊的用具:垃圾袋、照相機、球網。

活動過程:

一、教育幼兒外出注意安全,乘車過程中頭、手不要伸出窗外。

二、在幼兒園排隊整理,上車

三、帶領幼兒參觀荊川公園的美景

四、集體拍照留念

五、幼兒自由活動(喝水、上廁所)

六、教師組織幼兒遊戲:《看誰接得準》

七、教師小結整隊回幼兒園。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19

【教材分析】

市場上有很多蔬菜、水果、糧食作物,令幼兒眼花繚亂。活動中首先組織幼兒走進農貿市場,觀察和認識各種真實的果實。幼兒在興奮的觀察和討論中會感受到秋天豐收的喜悦,同時也會激發探究的慾望。

【活動目標】

1.認識秋季收穫的各種果實名稱及特徵,並按糧食、蔬菜、水果、乾果進行正確分類。

2.嘗試購買幾種果實,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果實拼接成有趣的造型。

3.品嚐各種果實,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悦。

【活動準備】

1.全體幼兒分為4組,每組準備1個環保購物袋,每個幼兒準備5~10元錢。

2.提前與當地農貿市場聯繫,確定參觀地點,請農貿市場工作人員儘量將秋季自然成熟的各類果實集中擺放。

3.秋季本土蔬菜、水果多種,牙籤、剪刀、塑料刀、擦手巾若干,蔬果造型範例3個,舒緩的音樂,“幼兒學習材料”——《秋天多美好》。

【活動建議】

1.參觀農貿市場,認識各種秋天的果實。

(1)幼兒自主觀察、瞭解秋天收穫的各種果實。

(2)創設互動問答情境,鼓勵幼兒相互交流已知的各種秋天的果實。

提問:誰能給大家介紹自己認識的水果?不認識的水果可以向誰請教?

有目的地引導幼兒分類認識各類果實。糧食作物:玉米、大豆、高粱、地瓜、穀子、綠豆、紅豆等;水果:蘋果、梨、棗、柿子等;乾果:栗子、花生等;蔬菜:南瓜、冬瓜、青椒、西紅柿等。

(3)探究各類果實的特徵,引導幼兒總結哪些果實有共同特點。例如:乾果有堅硬的外殼和果肉,水果由皮、肉、核組成,蔬菜有根、莖、葉,糧食作物大都是一粒粒的。

(4)請果農向幼兒介紹蘋果發芽——開花一-結果——膨大——成熟的生長過程,回園後可結合《秋天多美好》第23頁讓幼兒進一步瞭解蘋果的生長過程。

(5)引導幼兒現場購買幾種果實,分類放到購物袋中。

2、舉辦“秋天果實”品嚐會,分享秋天果實。

(1)組織幼兒將購買回來的水果洗淨、去皮。教師幫助幼兒切塊,與幼兒一起做水果沙拉或水果拼盤,共同分享、品嚐。

(2)幼兒一起將購買回來的糧食、蔬菜送去廚房請廚房工作人員烹飪。

3、創設“秋天蔬果狂歡節”情境,運用各種蔬菜、水果創造性地組成各種有趣的造型。結合《秋天多美好》第20-21頁,引導幼兒欣賞果蔬造型,激發活動興趣,明確創作主題。

提問:它們是用什麼做的?怎樣做的?你想創作什麼樣的作品?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果蔬進行組合果實造型。

提示幼兒水果、蔬菜顏色搭配要賞心悦目,組合的果實造型要有創意、與眾不同,要想辦法把它們插接牢固。

引導幼兒交流、展示自己創作的果實造型,感受各種造型帶來的驚喜和快樂。提問:你是用什麼蔬果製作的作品?你最喜歡哪個作品?為什麼?

播放歡快的音樂,幼兒圍繞果實造型自由舞蹈,慶祝狂歡,感受秋天的“豐收”,抒發自己的喜悦心情。

【活動延伸】

結合《秋天多美好》第15頁,在益智操作區引導幼兒進行果實分類遊戲。

《秋天》幼兒園教案 篇20

活動目標:

1、在説兒歌活動中感受秋風的頑皮和可愛。

2、能在教師引導下運用兒歌中的句式進行簡單的創編。

3、直到秋天的大致特徵。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兒歌的童趣。

5、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閲讀的習慣,激發閲讀興趣。

活動重難點:

在教師引導下運用句式練習説話。

初步理解兒歌中動詞的運用並嘗試創編簡單的句子。

活動準備:

風娃娃圖片、白雲、葉子、大雁、菊花、大自然圖片。

活動過程:

一、看圖談話導入

看圖,請幼兒説説圖中有什麼?風娃娃在幹什麼?白雲和葉子在哪裏?是怎樣動的?

二、學習理解兒歌

1、漂亮的圖畫中藏着一首有趣的兒歌,名字叫《秋天的風》,我們一起聽聽(放音頻)。

2、提問:秋天的風和誰做遊戲了?是怎樣做遊戲的?請幼兒用肢體表現“吹”、“飄”、“追”的動作。

3、看視頻,隨畫面變化説兒歌。

三、遷移練習説話

秋天的風還想和更多的朋友一起玩,我們看看它還和誰一起玩了?

1、教師出示大雁的圖片:大雁在幹什麼?(飛)秋天的風會怎樣和大雁玩呢?引導遷移句式創編:秋天的風,陪(追、帶)着大雁飛。

2、教師出示菊花圖片:菊花什麼樣子?秋天的風害怕吹落花瓣,很小心地和菊花玩,它會怎麼和菊花玩?引導創編句子:秋天的風,看(望、抱)着菊花開。

3、教師出示小朋友走進大自然的圖片:秋風帶小朋友走進大自然,小朋友大自然中做什麼?(小組看圖講述小朋友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活動)

4、鞏固:教師出示所有圖片,幼兒看圖完整説兒歌(包含創編的句子)。

5、播放音樂,教師朗誦兒歌,幼兒輕聲跟誦,並和老師一起用動作表達兒歌表述的內容(離開座位)

四、結束部分

秋風調皮、可愛嗎?為什麼?我們一起出去找找秋風,看秋風在幼兒園裏和誰在做朋友,我們也要和秋風做朋友。

活動反思:

引導創編,遷移句式練習説話時,只有少數幼兒願意主動發言交流,有初步的想象能力。大部分幼兒比較被動,只願意和大家集體一起説。幼兒基本上能根據動詞做出動作,但是主動運用動詞的時候需要教師不斷引導。隨音樂輕聲説兒歌和教師一起表演兒歌時,幼兒情緒好,都能動起來。户外找秋風時,知道樹葉動了就是秋風在和樹葉玩,臉上涼涼的是秋風吹在臉上,知道秋風是看不見、抓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