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模板6篇

有關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模板6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84W 次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模板6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感知左、右,以自身為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2、通過遊戲,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並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

3、在遊戲中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培養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健康歌》、小動物貼絨教具及活動器具貼絨教具若干、金牌,銀牌,銅牌各一枚、遊戲操作題每位幼兒各一份。

活動過程

一、激情導入,感知左右。

1、(放錄音健康歌)這首歌好聽嗎?喜歡這首歌的小朋友請舉手。

2、請不要把手放下,看一看你舉的是左手還是右手?(給舉右手的粘上愛心)一起做右手遊戲(如:舉起你的右手擺一擺……)

3、認識左手並一起做遊戲。(貼上蘋果)

2、區別左右腳。

(1)交流身體上除了左手、右手,還有什麼有分左和右的?

(摸摸耳朵,捂捂眼睛,踏踏腳)

(2)競賽遊戲:點鼻子。(遊戲中增加難度,説相反:我説左眼,你點右眼等

二、探索交流,熟悉左右。

師:説左、右。其實,不管什麼時候在我們的左、右兩邊,都有人或東西,比如現在:×××的左邊是×××,×××的右邊是×××……你們説説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師:小朋友真聰明!你們知道嗎?今天森林裏要開運動會了。瞧!運動員進場了。誰是運動員?幼:小貓、小狗、小兔、小猴師:它們要比賽什麼?

幼:羊角球、繩子、乒乓球、皮球。

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當裁判員,把小動物的'比賽器具擺好。

師:請把羊角球放在小貓的左邊。(請一幼兒上來演示)師:把繩子放在小狗的右邊。(請一幼兒上來演示)師:小兔的右邊放乒乓球。(請一幼兒上來演示)

師:小猴左邊放皮球。(請一幼兒上來演示)師:比賽開始了,我們一起給它們喊“加油”。

師:比賽結束了,誰是第一名?(幼兒猜測)站在左邊第二個的小動物是第一名。

幼:小狗是第一名。

師:請小朋友給小狗帶上金牌。(請一幼兒上來演示)師:第二名的小動物站在右邊第一個。

幼:第二名是小猴。(教師給小猴帶上銀牌)師:第三名小動物站在左邊第三個,請小朋友給它帶上銅牌。

(三)進一步區分左右。

師:現在小動物餓了,你們可以幫他們找吃的嗎?

師:(出示操作題)現在每個人都有一個小樓子,簍子裏小動物喜歡吃的東西,請小朋友把蘋果放在左邊的盤子裏,把橘子放在右邊的盤子裏。

幼:全體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巡視,幫助個別幼兒。

師:講評幼兒的作品。

(四)加深對左右的區別。

師:小朋友真聰明,下面我請你們再來玩一個遊戲。請小朋友在地上隨便找一個圓點站好。

師:請小朋友聽老師喊口令,你們跟着口令做動作。(向左轉、向右轉)幼:聽口令做左、右、不同方位的動作。

(五)教師帶幼兒跳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説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排序(即序列)處於探索的狀態,他們在遊戲的時候,常常會很有興趣地或按顏色或按形狀有規律地用間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積木,拼搭玩具等。為了引導幼兒將這些經驗加以統合整理,使幼兒對物體按規律排列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形成初步的邏輯思維,我們根據大班幼兒的發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導孩子自己動手給材料排隊,學習從多角度地思考問題,並探索和發現各種不同的排序規律,促進幼兒觀察、比較、思考及創造能力的發展,提高幼兒的思維水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自由排序,讓幼兒在自由的探索活動中,嘗試和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並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2、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3、瞭解排序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並學習將排序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動準備:

排序材料:積木、幾何圖形、吸管、數字卡、玩具等等。

日常用品:有關排序圖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項鍊、毛巾、建築物等等。

活動過程:

一、玩“給物品娃娃排隊”的遊戲,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想象,嘗試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師向

幼兒介紹各種物品娃娃,並請幼兒給物品娃娃玩排隊的遊戲。

2、幼兒自己選擇物品娃娃進行排隊,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

二、交流排序結果,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各種不同的排序方法。

1、提出問題:你是怎樣跟物品娃娃排隊的?

2、根據幼兒的操作結果,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教師小結:排序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狀、顏色、數量、長短等特徵來排隊,排序的規律也有很多,如:abab、aa、abcabc????

三、引導幼兒再次嘗試,探索用同一材料創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師根據幼兒實際情況,提出如下問題:除了上面這些排法,還有其它不同的`排法嗎?誰想到了?除了橫着排,還可以怎樣排?

2、幼兒自己選擇物品,探索同一材料創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3、教師巡迴觀察,鼓勵幼兒排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

4、交流探索結果

教師小結:原來同一種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規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四、談談排序跟我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在我們的生活中,什麼地方會運用到排序的方法?(如:舞蹈的動作編排、晝夜的更替、服裝的裝飾??)

五、延伸活動:裝飾服裝。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名稱:中班數學——鈕釦分類

活動目標:

1、能按照一個以上的共同特徵給鈕釦分類,會記錄分類結果。

2、複習點數6以內數量的技能。

3、樂於參與操作活動,感受發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大記錄紙一張;幼兒人手一份鈕釦、二個盤子、一張記錄紙、鉛筆;投影設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觀察老師衣服上的鈕釦,數數有幾粒。

二、觀察多樣的鈕釦。

1、師:小朋友,這些都是什麼呀?(鈕釦)數數一共有幾粒?這些鈕釦是什麼樣的?(幼兒相互交流)

2、師:這些鈕釦看上去不一樣,但他們也有一些相同的特點。請你説説這些鈕釦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3、師:這些鈕釦擠在一起,多難受呀,請小朋友按鈕釦上的一個相同特點把鈕釦分成兩份,還要在記錄紙上寫下來。

4、觀察記錄紙,説説標記的意思,討論記錄方法。

5、請一個幼兒表演分類方法並記錄。

6、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分類與記錄。教師巡迴指導。

7、請個別幼兒展示記錄結果,表演並講述分類方法。

三、鈕釦拼畫。

1、師:鈕釦除了可以扣住衣物,還可以拼成漂亮的圖畫呢。你能用鈕釦拼出什麼呢?請你數數你拼了幾粒鈕釦。

2、展示幼兒拼畫作品,個別幼兒講述,其餘互相欣賞。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組成,知道9有8種分合法。

2、感受和體驗9的組成兩個部分數之間的關係,根據分合法列加減法。

活動準備

畫有圓點的購物劵若干、水果、佈置好的水果店。

活動流程

一、複習8以內的加減法。遊戲:開火車。師:我的火車就要開。幼:兒點開。老師出示算數卡,説:請你猜一猜。幼:1+7=8你的火車8點開。遊戲由慢到快。

二、學習9的組成;

(1)分給幼兒購物劵,讓幼兒共同認識購物劵上的圓點,告訴幼兒一個圓點代表1圓錢。

(2)水果店裏的水果每一種都是9圓錢小朋友想一想,你手中的哪兩張合起來是9。

(3)請幼兒到水果店買水果,一幼兒當營業員。一定看好,小朋友是不是付的.9元錢請幼兒説一説,我用哪兩張購物劵買的水果……買的越多越好,然後讓幼兒進行記錄。

三、師幼共同討論9有8種分合法。師:有這麼多的分合法,我們來順序一下,9的分合法,讓幼兒讀一讀。

四、引導幼兒根據9的分合法列出相應的加減法。

1、教師:9能分成1和8,1和8合起來是9.合起來是什麼意思?誰能根據這個分合法列出一道加法式子。

2、引導幼兒理解交換規律,感受兩個加數交換,得數不變。

五、讓幼兒根據書上的要求進行操作,教師巡視。

活動反思

活動時以遊戲方法複習8的加減法幼兒學習興趣高。進一步理解鞏固進行第二個環節。學習9的組成時,用購物劵買水果,讓幼兒進行購買水果。來掌握9的組成,並進行記錄。然行討論、,最後引導幼兒根據9的分合法進行設計提問,並請幼兒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

課後

本次活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學習,掌握39的組成,並能根據分合法進行運算,感知互認、互換的關係。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認識橢圓形,感知橢圓形的基本特徵。

活動準備:

教具: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

學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與圓形的直徑等長);第一、二組,給橢圓形塗色;第三、四組,給最多的圓點打"*"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認識橢圓形。

出示橢圓形,"它是不是圓形呢?"(不是)"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它不是圓形的呢?""我們一起來比一比。"(引導幼兒將前面的兩個圖形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證實橢圓形比圓形長。)"那麼這個圖形叫什麼名字呢?"(橢圓形)"橢圓形除了比圓形長以外,還有哪裏和圓形不一樣呢?"(引導幼兒先將圓形左右對摺再上下對摺,並用紙條測量兩次的折印,驗證圓形兩條折印一樣長;然後再引導幼兒將橢圓形上下對摺,再次測量折印,驗證橢圓形的折印不一樣長。

2、小結橢圓形的`特徵。

"橢圓形兩頭比圓形長,上下對摺和左右對摺出來的折印不一樣長。"3、説出日常生活中類似橢圓形的物體。

"你在家裏、幼兒園裏還看到哪些東西像橢圓形?"

二、小組活動

1、第一、二組,給橢圓形塗色。

"把橢圓形找出來塗上同一種顏色。"

2、第三、四組,給最多的點子打"*"3、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三、活動評價展示個別幼兒給橢圓形塗色的作業。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判斷圖形

活動目標:能不受大小、顏色、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判斷圖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動準備

1、圓形、正方形、三角形若干。

2、教育掛圖,幼兒操作學習包。

活動過程

一、遊戲"看誰舉得快"

1、複習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認識幼兒手上拿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教師説圖形名稱,幼兒舉起相應的圖形。

2、教師根據幼兒反應的情況可逐步加快語速,以提高難度。

二、出示掛圖《機器人》,讓幼兒尋找圖形。

1、引導語:這裏有個機器人,它的身上藏着許多圖形寶寶,請小朋友找找圖形寶寶藏在哪裏。

2、請幼兒根據掛圖上的圖形來找出學過的圖形。

三、指導幼兒操作《塗一塗找一找》

1、介紹材料及操作方法:請小朋友為圓形塗上紅色,三角形塗上黃色、正方形塗上綠色,然後數數圖片中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各有幾個。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並引導幼兒表述分類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