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彙編六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彙編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35W 次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彙編六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感受故事中小兔子的豐富情感。

2.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會幫助他人的快樂。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憂傷音樂《憂傷小夜曲》,快樂音樂《歡樂頌》。

2.籬笆、藤條若干,彩色花朵若干,心情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説説,體驗快樂師:(看課件)小朋友,看誰來了?

幼齊:小兔子。

師:小兔子蹦蹦跳跳地向我們走來了,我們看看小兔子今天的心情怎麼樣?

幼:小兔子很高興。

幼:小兔子很快樂。

幼:小兔子很開心。

幼:它很開心,眼睛笑得都彎了。

師:你知道小兔子為什麼這麼高興嗎?請你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説一説。(幼兒討論)幼:它可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幼:有了很多好吃的,它就很高興了。

幼:它有了很多禮物,所以很開心。

幼:遇到了開心的事情。

幼:它的媽媽給它買了很多新衣服。

師:你們説得真好,原來有這麼多事都可以讓小兔子高興呀。

師:那誰會用好看的動作表示一下高興的心情?老師數到3,請每個小朋友擺好一個姿勢,看誰擺得最好!

讓我給最精彩的造型拍個照吧。

師:小兔子到底為什麼這麼高興呢,我們一起到它的家裏去看看吧。(看課件)小兔子家裏有什麼?

幼:有綠綠的草地。

幼:有好多鮮花。

幼:小兔子家裏有一個花園,裏面有很漂亮的花。

幼:有藍藍的天空。

師:你覺得這些花看上去怎麼樣?

幼:很漂亮。

幼:花很美麗。

幼:花很多,很好看。

師:原來小兔子家裏有個又大又美麗的花園,花園裏還盛開着很多五顏六色的花朵,所以小兔子才這麼高興的!那我們一起和小兔子跳個舞吧。

師幼聽音樂自由做動作。

二、聽聽講講,體驗憂傷師:冬天悄悄地來了,小兔子現在的心情會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段音樂。

播放《憂傷小夜曲》,體驗音樂帶來的情緒情感。

師:你覺得小兔子現在的心情怎麼樣了?

幼:傷心。

幼:小兔子現在心裏很難過。

幼:小兔子現在不高興了。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兔子現在的心情到底是怎麼樣呢?(看課件)幼:小兔子很傷心。

幼:在流眼淚。

幼:小兔子心裏很難過。

師:小兔子真的好傷心啊,那你們知道它為什麼這麼傷心嗎?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説一説。(幼兒討論)幼:它沒有了好朋友,就會傷心的`。

幼:冬天來了。

幼: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所以才傷心。

師:我們再一起到小兔子家去看看吧。(看課件)冬天來了,小兔子家的花園裏,花都枯萎了,所以小兔子很傷心。我們用一個動作來表現一下小兔子傷心的心情吧!老師數到3,小朋友擺好一個動作,看誰的動作最能表現傷心、難過的心情。

師:小兔子這麼傷心,誰會來{安慰它呢?

幼:好朋友。

幼:它的媽媽。

師:(看課件)冬天到了,小兔子家花園裏的花都枯萎了,慢慢地死掉了。小兔子和兔媽媽一起去埋這些花,它們一邊走一邊哭,傷心極了。媽媽安慰小兔子説:"不要傷心。也不要難過,冬天會過去的,等春天來了,小花還會回來的。"晚上回到家,小兔子看着窗外的雪説"春天快來吧。"

三、羣策羣力,幫助他人師:小兔子現在開心嗎?

幼齊:不開心。

師:那怎樣才能讓小兔子開心起來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幼兒討論)幼:和它一起跳個舞。

幼:唱歌給它聽。

幼:給它買很多好吃的東西。

幼:送一個花園給小兔子。

師:你們的辦法都很好,我想小兔子採用了你們的意見一定會開心起來的。

那我們就用張一凡小朋友的方法,一起來做個花園送給小兔子吧,這樣它一定會開心起來的。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材料,有綠色的藤條、五顏六色的花朵,我們可以將藤條纏在籬笆上,花朵貼在籬笆上,大家一起合作,為小兔子裝扮一個美麗的花園。

幼兒合作裝飾花園,播放快樂音樂《歡樂頌》。

師:花園裝扮好了,你覺得漂亮嗎?

幼齊:漂亮。

師:(看課件)你們看,現在小兔子的心情怎麼樣?

幼齊:很開心,很高興。

師:小兔子得到了你們的幫助,心裏真開心啊,你們開心嗎?

幼齊:開心。

師:幫助別人是件開心的事。平時,你有沒有遇到過不開心的事情?你是怎樣讓自己開心起來的?

幼:我和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搶了我的玩具,我很不開心。我和他商量了以後,大家一起玩,我就開心了。

幼:小朋友打我,我不開心。

幼:和好朋友一起玩很開心。

幼:去旅遊很開心。

師:如果你的好朋友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你怎樣讓他開心起來呢?

幼:小朋友摔倒了,我扶他起來,他就開心了。

活動反思: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大人對他們百般呵護,生怕照顧不周,而大人要求孩子幫助的卻很少,甚至沒有,孩子被大人的愛包圍着,反而感覺不到這種愛了,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讓幼兒感知到別人的愛,從而萌發愛他人的意識,是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通過感受故事中小兔子高興和傷心的情感,引發幼兒關愛他人,並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活動中,形象的教育手段,不斷強化着幼兒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思想意識。通過啟發引導,孩子們有了愛他人的意識,萌發了要為別人做事的願望。但是,中班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都相對較差,往往有了好的動機,卻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要有目的地向幼兒講解、傳授正確的行為方式,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技能。從而感到關心別人、愛護別人恩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為幼兒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提供動力,以此來不斷強化幼兒愛他人的情感。

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暴露出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有的老師建議不用課件,可以請配班老師扮演小兔子,這樣會更有感染力。有的老師覺得在音樂方面可以滲透“五名”工程,引入名曲等。自我反思,覺得最後部分讓幼兒講述自己平時有沒有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我的舉例不太適當,可從自身出發,説説自己心情不好時是怎麼做的,再引導幼兒説一説。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如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當今物質條件優越的時代,孩子們感受着來自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寵愛,成為了"家中的寶",多數幼兒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獲取、不懂給予的眾人為我的心理傾向。具體表現為:習慣接受別人的關心愛護,而不知道積極主動地用愛心去對待別人,甚至驕橫跋扈。本次活動以身邊熟悉的"愛的故事"為支點,截取生活中常見的愛的不同表達方式,加深孩子對愛的理解,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快樂生活離不開別人的幫助,我們都要擁有一顆愛心。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分享愛的故事,並嘗試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最感激的`人和事。

2、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初步懂得人人都應有一顆愛心。

3、體驗關愛他人的快樂。

活動重點:

分享愛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活動難點:

感受、理解愛的不同方式。

活動準備:

1、愛心卡片,音樂《讓愛傳出去》。

2、公益廣告"關愛他人";PPT課件。

3、心願卡、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愛心卡",導入活動。

"這是什麼?"(打開愛心卡,認讀"愛"字)"什麼是愛?猜猜華老師為什麼要送愛心卡給你們?"--愛就是喜歡。

2、感受、理解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剛才小朋友講了很多的愛,我這裏還有一些愛心照片,我們來看看裏面都有哪些愛?"阿姨這個手勢表示什麼意思?(愛),模仿手語。

(逐一觀看愛心照片),這裏的愛心表示什麼意思?

(1)婚禮現場的愛心氣球---------愛是相親相愛。

(2)給災區愛心捐款、愛心車隊------愛是互相幫助。

(3)點燃蠟燭許願------------愛是一種祝福。

(4)醫院裏的愛心氣球----------愛是關愛生命。

(5)愛心書屋--------------愛是一起分享。

(6)奧運火炬愛心傳遞----------愛是傳遞。

(7)愛心小屋無償獻血----------愛是奉獻。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能看到愛,每一顆愛心裏面都藏着一個愛的故事。

3、觀看公益廣告"關愛他人",分享生活中的愛心故事。

"在下面這段愛心廣告中也藏了許多愛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找找吧!"提問:你在廣告中看到了哪些愛心故事?(幼兒自由交流討論)(1)小朋友踢足球,差點砸到嬰兒車裏的寶寶,大哥哥及時用頭頂起了球。

(2)叔叔手裏的書太多,快要滑下來時,大哥哥幫忙扶了一把。

(3)老爺爺騎着裝滿東西的山輪車,爬不上橋,大哥哥在後面推了一把。

(4)看見倒在地上的自行車,馬上把車扶起來。

(5)姐姐的羽毛球掛到了樹枝上,大哥哥幫忙拿下來。

(6)大姐姐把可樂罐撿起來扔進垃圾箱。

:生活中有這麼多人給了我們愛和幫助,我們應該從心裏感謝他們。我們也要有一顆愛心。

4、體驗愛帶來的快樂。

(1)討論:有誰幫助過你?幫助你什麼事?想對他説些什麼?請你大聲的説出來,我想他們會聽到的。

(2)除了用語言來表示感謝,還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表達?

(3)剛才大家在感謝別人的時候,心情怎麼樣?

:原來被別人幫助是件開心的事,感謝別人同樣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4)記錄愛的故事。

"華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愛心卡,你們可以把最想感謝的人畫下來,還可以畫一畫你們之間愛的故事,感謝的話不會寫可以請客人老師幫忙,畫完後可以送出你的愛心卡。"活動延伸:

1、送愛心卡,共同分享愛的故事,體驗愛的快樂。

2、小小發佈會--愛的故事。利用晨間談話十分鐘,講講愛的故事。

3、家園配合。請家長和孩子講要感謝的人或事;關注身邊發生、媒體報道的愛的故事;帶孩子一起用行動對周圍的人或事表示感謝。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對世界的無知致使他們對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充滿着好奇。本着這一出發點,本節課根據幼兒中班教材出發,通過對各種各樣尺子的認識,並從利用尺子測量物體這一活動來提高幼兒感知世界的能力,培養幼兒的求知慾望和探索精神。

活動目標

1、瞭解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瞭解簡單的測量方法,喜歡用尺測量物體。

3、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鼓勵幼兒大膽説話和積極應答。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瞭解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難點:瞭解簡單的測量方法。

活動準備

為了順利完成這次教學活動,在活動之前我做了以下的準備工作:

1、收集軟硬、長短、形狀,製作材料等不同的尺若干。

2、每組幼兒一個籃子,內放不同的尺,每組幼兒長積木、遊戲棒、紙條若干。

活動過程

師:小朋友,小明想知道他有多高?我們用什麼給他量身高呢?還有,老師想知道這張桌子有多長、多寬,用什麼東西量呢?老師告訴你們吧,如果小明想知道他有多高,或者你們想知道你們自己有多高,我們可以用一種叫做尺子的東西來量就知道了,還有,如果老師想知道這張桌子有多高,有多寬,有多長,也可以用這種叫做尺子的東西來量。

那麼,什麼叫做尺子呢?它怎麼會有那麼大的能耐呢?你們有誰知道尺子是長什麼樣的嗎?

(老師將一把直尺放到幻燈機上),你們都看到了嗎?這個東西就叫做尺子,就是剛才老師説能用來測量小明身高和桌子長、寬的那種東西。小朋友們,你們都看清楚了嗎?看清楚了你們就想一想,剛才老師説可以用這尺子測量小明的身高和桌子的長寬,那麼,尺子是怎麼把它們測量出來的呢?(老師指着尺子上的小豎線)你們看到這些小豎線了嗎?尺子為什麼都有這樣的豎線?如果沒有會怎麼樣?小朋友們,你們別小看這些小豎線哦,就是因為尺子有了這些小豎線,我們才能拿來測量小明的身高和桌子的長度的哦,要是沒有這些小豎線,我們量出來的東西就不知道它有多高、多長了。

小朋友們,這回你們都認識什麼叫尺子,也知道尺子長什麼樣了吧?可老師告訴你們哦,其實啊,尺子是有很多種的,它們的樣子啊,都是不一樣的。(老師把一卷尺放到幻燈機上)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麼呀?其實啊,它也是一種尺子,你們看,它跟剛才那個一樣,都有很多很多小豎線的,有了這些小豎線啊,我們就可以用它來測量東西了。其實啊,尺子不僅只有這幾種,它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形狀。(老師拿出不同的尺子放到幻燈機上,叫小朋友們説説它們各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師小結:小朋友們,你們都看到了,尺子是有很多種形狀的,有的硬、有的軟、有的長、有的短,尺的形狀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半圓形,尺的材料也不同,有塑料的、有木的、有金屬的。但是,它們都有一個相同點,就是都有很多小豎線,我們把它們叫做尺子的刻度,有了這些小刻度,我們才知道我們量的東西有多長,有多寬。其實啊,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尺子的。醫生用尺幫我們量身高;裁縫用尺量人的體形,用尺量布做衣服,哥哥、姐姐用尺做作業,工人用尺做傢俱、造房子;體育場上用尺量跑道,測成績等等等等。

小朋友們,那你們説説,現在老師想給你們買件衣服,要知道你們穿多大的,那就要量你們的身子有多粗,我們要用哪種尺子來量呢?要硬的直尺來量可以嗎?這個啊,用硬的直尺來量是很困難的(老師示範),要用軟的尺子來量就簡單多了(老師示範),所以啊,量不同的東西啊,我們就要會選用不同的尺子。但有的東西啊,什麼尺子都能量,比如剛才老師

所以啊,量不同的`東西啊,我們就要會選用不同的尺子。但有的東西啊,什麼尺子都能量,比如剛才老師説要量這桌子的長度,我們可以用硬的尺子,也可以用軟的尺子,我們可以用比較長的尺子,也可以用比較短的尺子,我們可以用塑料做成的尺子,也可以用木做成的尺子。

好了,小朋友們,你們都知道尺子是怎麼樣的了,那麼,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應該怎麼 用它來測量東西的呢?你們看,這裏 有一本書,現在老師想知道這書有多長,我們怎麼用尺子來測量呢?你們看好了,(老師教小朋友怎麼用尺子測量書,怎麼數刻度,怎麼記結果,叫個比較會的小朋友在示範給大家看)

小朋友們,現在你們都學會用尺子測東西了,現在你們手上都有各種各樣的尺子,你們各自選幾樣東西來測量,然後告訴老師,你們都測量了什麼東西,你們是怎麼測量的,測量的結果是什麼。(老師耐心教導,幫助和協助幼兒測量物體,宣傳正確的測量方法,糾正錯誤的測量方法)

師小結:尺是很有用,它能幫助我們測量物體,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我們可以通過它來了解很多很多有用的東西。

活動結束

1、師小結今節課的學習情況,表揚認真學習的幼兒和動手操作的小朋友。

2、師: 今天我們觀察了各種各樣的尺,瞭解了人們生活離不開尺,以後,我們還要繼續觀察,看看還有什麼樣的尺,人們用它幹什麼?

教學反思

把幼兒當做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幼兒的輔導者、參與者。使幼兒能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這節課中我給學生準備了軟硬、長短、形狀,製作材料等不同的尺子,幼兒還從家裏帶來了五花八門的材料。幼兒在操作中發現問題,研究自己想研究的問題,操作時“有點亂”但幼兒的動手力高,幼兒在操作中發現尺子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過程】

一、操作樂器,感受聲音給我們帶來的不同感受。

1.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樂器,並説説玩的是什麼,聲音是怎麼樣的。

2.請五六個幼兒集體操作,説説自己的感受。

3.聽錄音後,提問:你喜歡哪種聲音?為什麼?

二、出示圖片、講述故事。

1.為什麼火車的吼叫聲使小動物逃走了?鮮花枯萎了?

2.為什麼音樂氣墊火車那麼受大家歡迎呢?

三、聽幼兒自錄的日常噪聲,討論噪聲的產生及危害。

1.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聽噪聲? (危害健康、聽力下降、心情煩躁。)

2.我們如果聽到噪聲怎麼辦? (捂住耳朵或躲開)

3.為什麼會有噪聲?(從自身的行為談起)

4.如何減少噪聲? (幼兒自由討論並回答)

【活動延伸】

觀察幼兒園日常生活中噪聲的主要來源。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現代的都市和城鎮充滿了噪聲。噪聲也是一種污染,讓幼兒知道噪聲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是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為了給幼兒加深印象和提高學習興趣,本活動中的多個環節巧妙地運用幼兒的各種感官,並結合了故事進行教學,讓幼兒分辨躁聲和樂音,通過對比感受樂音美,從而得出噪聲對人體的.危害,並萌發主動減少噪聲的意識。

二、效果分析

讓幼兒把周圍日常噪聲錄製下來,然後播放給大家聽,使我們對常常充耳不聞、耳熟能詳的噪聲加以注意,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幼兒活動的興趣很高,討論過程中各抒已見,最後得出了“噪聲有害環境”的結論,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多感官參與創新思維活動,知道廢物利用所帶來的社會價值,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

2、激發幼兒發明創造的慾望和探索精神,發展幼兒的想象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初步的創新意識。

3、能用多種形式的廢舊物品組合創新出各種物體、玩具,感受到廢舊物品組合創新的樂趣。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重點難點】能用多種形式的廢舊物品組合創新出各種物體和玩具。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廢舊物品若干、用廢舊物品製作的玩具若干、課件、製作玩具的廢舊物品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實物導入:

出示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的玩具,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説出這個玩具是用什麼做成的?還能做成什麼?

(二)欣賞故事《由廢紙到吸水紙》

1、結合掛圖講故事:

第一幅:畫面上的人在幹什麼?寫在紙上的字發生了什麼變化?

第二幅:這麼多的紙成了一堆什麼?人們會怎樣?

第三幅:人們發現了紙吸收水的原因?人們用這種紙做了什麼?

第四幅:技術人員進行了什麼實驗?發明了什麼?

2、引導幼兒簡單總結故事內容,讓幼兒初步瞭解吸水紙是怎樣發明的?並啟發幼兒講出生活中變廢為寶的故事。

(三)廢舊物品用途多1、小朋友你們見過什麼樣的廢舊物品?它們能製作成什麼東西?

孩子們回答。

教師總結:有煙盒、藥盒、火柴盒、粉筆盒、鞋盒等,紙杯、掛曆紙、蛋殼、舊電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它們能做成飛機、輪船、汽車、火箭、坦克、企鵝、高樓、大橋等。

2、小朋友,你們真聰明,現在我們一起來看課件:

請幼兒觀看用廢舊物品做的物品圖片、玩具。

3、出示用廢舊物品製作的`玩具,讓幼兒欣賞,玩弄,瞭解廢舊物品的多種用途,並啟發幼兒由單一向多面發散思維,説出幼兒園中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的玩具,看誰説得多。

教師小結:

小朋友,這些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廢舊材料做成的,你們千萬不要小看身邊任何一件看似沒用的東西,説不定用處可大了,所以,以後在日常生活中要蒐集一些廢舊材料,準備二次利用。這樣既美化了環境,又能廢物變寶。

(四)組合創新和分組操作:

小小設計師《我來變》

你們喜歡當一名小小設計師嗎?(喜歡)那我們一起動動小手選擇不同的廢舊材料,設計有趣的作品,比比誰設計的作品新穎獨特。(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廢舊物品,通過畫、剪、粘貼、包裝等組合創新出新穎獨特的玩具和物品。從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五)活動結束:

辦變廢為寶作品展,對孩子的創新設計加以肯定和鼓勵。

【活動延伸】

讓幼兒繼續在玩玩樂樂中進行創新。

教學反思:

現代社會,物品越來越注重包裝,但這些拆下來的包裝隨便丟棄又造成了環境的污染。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為指導思想。利用廢舊物品來大膽進行創新制作,既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讓幼兒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

小百科:寶,同"寶"。(注意"寶"字簡化前中間作"王缶",而"寶"則作"王爾",兩字是正異關係,而非簡繁關係)。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我們種植園的小麥在孩子們的照料下成熟啦!孩子們雖然身處農村,但參加農事勞動機會卻非常少。為了讓他們感受、體會一下勞動過程,品嚐到豐收的喜悦,我們為本次活動作了的準備。

活動目標

1、知道小麥是糧食作物,小麥可以加工成麪粉。

2、認識用於收割小麥的勞動工具:鐮刀、連桿、篩子等。

3、體驗勞動的快樂,教育幼兒要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鐮刀、剪刀、竹籃、連桿、小筐等。

活動過程

1、觀察小麥的生長情況,學説:金燦燦的`麥穗。

2、認識勞動工具:鐮刀

3、觀察老師和保育員收割小麥過程,並作模仿動作。

4、打麥穗

認識勞動工具――連桿

組織幼兒觀察炊事員爺爺打連桿,幼兒學習用連桿打麥穗。

討論:還可以用什麼辦法將麥子從麥秸裏分離出來。(風揚、用電風扇吹、用篩子篩等。)

5、麥子的用途

(1)收藏部分麥穗、麥秸用於製作。

(2)將收穫的小麥送到糧店換成麪粉。(家園合作:有條件的家庭可帶幼兒觀察小麥加工成麪粉的過程)

(3)將麪粉部分投入“巧麪館”用於遊戲、製作面製品。

(4)大部分麪粉送到廚房,請炊事員做成面製品:麪條、餃子等食用、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