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2篇)

關於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2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52W 次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2篇)

關於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1

活動意圖:

隨着認知水平的發展,和幼兒自我安全意識的不斷增強,小班幼兒與同伴、成人之間的交往日漸頻繁。但是,由於他們缺少良好的交往技能,容易發生矛盾衝突,嚴重時還會給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引導小班幼兒在活動時按秩序,不推不擠、會排隊等待不僅能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更能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避免意外帶來傷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形成在活動和玩耍時不推擠,要主動排隊,耐心等待的安全意識。

2.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相互謙讓的良好品質

3.激發幼兒參與集體活動的興趣。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一套。

2.茶桶、滑滑梯實物各一。

活動過程

一、看課件,激發排隊意識。

1. 觀看課件,發現問題

圖片1:聽聲音猜動物

師:天氣真好,小動物們都來草地上做遊戲,你們猜猜有哪些小動物呢?聽,是誰呀?分別點擊出現各種小動物。

(引導幼兒跟小動物打招呼,培養交往習慣。)

圖片2:小鴨、小雞、小狗、小貓、小羊等動物玩遊戲

師:看,小動物們在幹什麼呢?

圖片3:雞媽媽招呼小動物們喝水

師:它們你追我跑地,玩的滿頭大汗,雞媽媽招呼小動物們喝水呢。

圖片3:小羊怎麼了?

提問:它為什麼會受傷呢?

(引導幼兒説出要排隊喝水,不推不擠,注意安全。)

2.幫助排隊,解決問題

師:你們願意幫助它們排隊嗎?(教師根據幼兒的意見點拖動物排隊)

小結:小動物們很開心,説謝謝你們幫它們排好隊,不推不擠,可以很開心的喝水。

二、玩遊戲,培養排隊能力。

師:小動物們安全的喝完水,又玩遊戲去了。寶寶們,你們想玩遊戲嗎?

1.組織幼兒玩滑梯,培養排隊能力

(1)出示滑滑梯, 引導幼兒討論怎樣玩滑滑梯?(幼兒討論)

小結:玩滑梯時,要注意安全。先要用手扶着滑梯兩邊的扶手,從台階爬上去,坐好後再往下滑。人多時要排好隊,一個跟着一個,不推不擠。滑下來以後要趕緊離開滑梯,排到隊伍的後面去。

(2)幼兒排隊玩玩具,教師指導。(一名教師拍攝)

小結:寶寶們玩得開心嗎?我發現有些寶寶有點熱,那我們就休息會兒喝點水吧?

2.組織幼兒喝水,鞏固排隊意識

師:寶寶們,人多拿茶杯喝水時,我們應怎樣做才安全?(幼兒討論)

幼兒排隊接水,教師提醒幼兒喝水時不擁擠,喝多少水,接多少水。接完水後,雙手拿水杯回座位,防止水灑到地上。(教師拍攝)

3.觀看活動視頻,強化排隊意識

(組織師幼共同觀看視頻)

師:讓我們來看看剛才小朋友們玩玩具和喝水的時候哪些小朋友做到了排好隊,不推不擠。(及時表揚)

小結:當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只要大家排好隊、不推不擠,就會很快、很安全、很開心的把事情做好。

三、看圖片,拓展排隊意識

師:除了玩玩具、喝水的時候要排隊,其它什麼時候也要排隊,注意完全?

( 討論,引導幼兒回憶哪些時候容易發生擠撞,如:進門出門時、上下樓梯時、盪鞦韆時、喝水、,上廁所時都容易推擠,發生意外傷害。)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大班的哥哥姐姐是怎麼做的。(看圖片)

小結:寶寶們集體出動、活動時都應排隊,不推不擠,懂得謙讓,反之,很容易發生危險,也是不禮貌的。

四、結束活動

讓我們排好隊一起下樓梯,到操場上去玩遊戲吧!(組織幼兒排隊出教室)

關於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請兩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並設置好情境。

2.餅乾、巧克力、玩具等。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小華和陌生人》。

2.組織幼兒討論:

(1)小華跟誰走了?

(2)什麼是陌生人呢?

(3)他怎麼會跟陌生人走的呢?

(4)結果怎樣了?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

(6)為什麼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

3.情境練習。學習一些對付陌生人的方法,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情境(一):一個陌生阿姨敲門進教室,對某幼兒説:“我是你媽媽的朋友,她今天沒空,讓我來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師提示:

(1)你認不認識她?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3)小朋友都來想一想,××應該對這位陌生人説什麼?(讓幼兒練習)這樣,陌生人見騙不了小朋友,只好走了。

情境(二):小朋友們正在草地上游戲,一位陌生的阿姨進來,對一位小朋友説:“小朋友真可愛,阿姨給你吃巧克力。”

教師提示:

陌生人給你的東西能不能吃?為什麼不能吃?

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對陌生人説:“阿姨,我不吃巧克力。”陌生人又拿出玩具給小朋友玩,教師提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為什麼不能?

陌生人遭小朋友拒絕後,邊走邊説:“真拿這些小孩沒辦法!“4.結束。提醒幼兒今後不要離開集體或成人單獨活動,遇到陌生人時,不能輕信陌生人。

小結:陌生人可能有壞人,壞人會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説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