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圓教案14篇

幼兒園圓教案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97W 次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圓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圓教案14篇

幼兒園圓教案 篇1

教案分類:幼兒園託班數學教學基礎

表現內容:通過讓孩子們觀察長變圓,小變大等現象,讓孩子們感知圓及大小的含義。

教案編輯:數學教研李老師

內容出處:南京幼兒園教案

感知圓及大小

【教案目標

1、觀察由“長條”變“圓圈”、由“小”變“大”的過程,感知圓及大小的`含義。

2、體驗遊戲的快樂。

【教案准備】

彩色塑料打包帶一根。

【教案過程】

1、教師故作神祕地説:

我有一根細細長長的東西,你們想看看嗎?

2、出示包裝帶:

別看它細細長長、簡簡單單的樣子,它的本領可不小,它會變戲法呢!

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它要開始變了。

3、教師把打包帶接成一個小圓圈,一、二、三!

睜開眼睛看一看,它變成什麼?

氣球太小了,我們一起來打氣,好嗎?

4、教師讓“氣球”一點點變大,帶幼兒邊做打氣動作、邊説:

氣氣氣,變大嘍!氣氣氣,變大嘍!……

5、當“氣球”不能變大時,教師放開打包帶的一端讓它彈起,並説:啪——氣球破掉了!

6、同上形式,反覆遊戲。

學習本次數學教案的讀者還閲讀了:

學習排序按大小不同排序

教孩子比較大小分類學習比較大小

開小小水果店學習比較大小

認識大小和長短比較大小和長短

幼兒園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從教師和同伴傳遞的信息中嘗試摺紙畫的製作方法。

2、在圓形上聯想出簡單的物體,並表現其主要特徵。

3、感受嘗試學習和向同伴講述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奇妙的圓”、勾線筆每人一支、長方形複印紙每人兩張。

活動過程:

(一)感悟活動。

1、魔術遊戲,激起幼兒興趣。

教師用語:這是什麼?(長方形紙)我要變個魔術,看看這張長方形紙會變成什麼?閉起眼睛,變、變、變!變成了什麼?(圓)幾個圓?(一個圓)我還能把這個圓變成許多個圓,變變變,哇!變成了四個圓。咦?你知道它們是怎麼變出來的呢?怎樣把長方形紙變成四個圓呢?請你們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討論,然後説給大家聽。

2、探索連續圓的折剪方法。

(1)幼兒與同伴討論、猜想製作的方法。

(2)請個別幼兒説出自己的猜想。

教師用語:誰來説説這四個圓是怎麼做出來的。

(3)幼兒可能説出的幾種情況並嘗試。

A、先畫四個連着的圓,然後用剪刀剪下。

B、對摺後剪。

……

(二)嘗試製作連續的圓。

1、幼兒根據自己猜想出的方法,製作。

2、展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觀察,自己做的和老師做的不同之處。(不一樣大、沒有連起來……)

3、根據幼兒表現出的情況,再次探討如何製作一樣大小的、連續的圓,並儘可能圓。

教師用語:

第一種情況:我的這四個圓是一樣大的,你的'呢?一樣大嗎?有什麼簡單的方法能一下變出四個一模一樣的圓呢?(引導幼兒説出對摺後再剪,然後再讓幼兒嘗試)

第二種情況:這樣確實剪出了四個一樣大的圓,可是沒有連起來哦。(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的畫的是兩條弧線,而不是一個完整的圓,並且弧線要儘可能貼近邊緣,組成圓形。

4、幼兒再次嘗試。

(三)進行圓形聯想。

1、出示摺紙畫,幼兒觀察畫中物體的共同特徵。

教師用語:老師又要變魔術了哦,變變變!變出了很多畫。這些畫都有個共同的地方,對都在圓形上添畫出來的。那麼,圓形還可以添畫變成什麼呢?(激發幼兒想象出其他具有圓形特徵的物體,如:小動物的臉、皮球、花……)

2、演示課件,擴散幼兒的思維。

教師用語:小朋友想出了很多的圓形的東西,電腦裏也有許多由圓形變出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四)製作摺紙畫。

教師用語:我們也來製作一個摺紙畫吧。

(五)玩耍活動。

1、玩“猜猜什麼沒有了”遊戲。(先讓幼兒看清畫中的物體,然後通過摺疊,藏起一樣物體,讓幼兒猜猜什麼沒有了。)

2、啟發幼兒思考:一張紙可以變出四個連續的圓,能變出八個、十個甚至更多的圓嗎?小朋友回去後自己去試一試吧。

幼兒園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線條、圖形、色彩將圓圈添畫成“會飛的東西”。

2、大膽想象並表達,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體驗想象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藍天大背景圖一幅,圓圈添畫:氣球、蜜蜂、小鳥等。

2、幼兒每人一份畫有圓圈的畫紙、繪畫材料、膠水。

活動過程:

一、談話打入,激發興趣。

1、想象天空中會飛翔的東西。

——教師(出示藍天背景圖):好美的天空啊,誰會在這兒飛翔呢?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將實現準備好的用圓圈添畫出來的東西貼在背景圖上。

2、設想讓圓圈飛起來的方法。

——教師:看大家在天空上自由的飛來飛去,有一個小圓圈可羨慕了,他使勁的扭動身體像飛起來,可怎麼努力也做不到,圓圈可着急了。你們説,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他飛起來呢?

——鼓勵幼兒説出自己的想法。

二、學習運用線條、圖案將圓圈添畫成“會飛的東西”。

1、圓圈變變變

——教師:小朋友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老師也有個好辦法。圓圈變變變,他變成什麼了?(教師邊説,邊將畫有圓圈的紙片翻轉轉至畫有小鳥的一面)現在他能飛上天了嗎?

2、引導幼兒觀察圓圈與小鳥的不同。

——教師:老師是怎樣將圓圈變成小鳥的?在圓圈上添畫了什麼?

——教師(邊小結邊示範添畫):在圓圈上畫上眼睛和嘴巴,在圓圈後面添上半圓形的身體,身體後面添上三角形的尾巴,在身體上面和下面分別畫上三角形的翅膀,圓圈就變成了一隻可愛的小鳥。想飛多高就飛多高,想飛多遠就飛多遠。

3、大膽想象,將圓圈變成“會飛的東西”

——教師(出示大小不同的圓圈):想飛上天的圓圈可多了,他們還可以變成什麼呢?你是怎麼變的?在圓圈上添畫什麼呢?(引導幼兒説出不同的想法)。

——教師:原來在圓圈的身上添上一些線條或者圖形,在塗上漂亮的顏色,圓圈就變成了會飛的東西,就可以在天空自由飛翔了。

三、鼓勵幼兒積極嘗試“圓圈變變變”。

——教師:請你們也來當小小魔法師,將圓圈變成各種各樣會飛的東西。看誰變得又多又好。

——幼兒嘗試為圓圈添畫,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你們變成了什麼?怎麼變得?讓他們飛上天吧。

——教師邊評價邊指導幼兒將畫好的圖畫剪下來,張貼在藍天背景圖上。

活動延伸:

將作品放在美術角,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繼續想象,添畫出更多“會飛的東西”。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我基本是按照教案進行的:這個活動的任務主要是讓小朋友把圓變成會飛的東西。

在上課過程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我在第一個環節出示用圓添畫出來的`東西的時候,只出示了小鳥。教師在上這類的美術活動的主要任務是幫小朋友搭建支架讓小朋友達到老師的要求。我可以出示圖片幫助小朋友歸類:動物類、昆蟲類(蜜蜂、蒼蠅、蝴蝶、蜻蜓……)、飛行器類(飛碟、火箭、飛機)氣球類(氣球。熱氣球、降落傘、滑翔機…….)我只出示了小鳥,小朋友的思維被侷限了。

2、當我請小朋友回答讓圓飛起來的方法的時候,可以先詢問小朋友飛起來需要什麼東西?發散孩子的思維。另外,當小朋友回答:“飛碟。畫一個小圓,再在它外面個大圓,再把兩個圓連接起來。”的時候我可以請小朋友上台畫一下,或者是我示範,來告訴小朋友畫畫的技巧。這樣,小朋友可以更加理解任務。整個過程中,有小朋友回答出了——天使、飛碟、氣球、蝴蝶???但是,我沒有幫助他們梳理,使得提問的效果大大降低。

正因為有上面的兩個不足的地方,最終小朋友畫出來的大多是課上提到過的東西,只有一個小朋友畫出了熱氣球。

3、在老師示範的時候也沒有講清楚要求,小朋友沒有理解真正的任務——給圓添上線條或者圖形,使它飛。有很多小朋友是在圓裏面畫蝴蝶。這樣,就沒有達到這個活動的要求。

幼兒園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形狀的吹泡器吹泡泡,發現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

2。能積極參與討論並大膽説出自己的想法,集體記錄實驗結果。

3。在吹泡泡的過程中體驗發現的快樂。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紅色圓形、黃色正方形、藍色三角形的貼紙若干,泡泡水若干,抹布兩塊,紙杯20個,記錄表一份。

2。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吹泡器各20個,吸管20個,五邊形一個。

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為"瞭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

"將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探索、表達、交流的過程得出結論。"

活動過程:

1。遊戲"吹泡泡"導入教師:你們喜歡玩遊戲嗎?今天我們一起玩一個有趣的遊戲"吹泡泡"小朋友想玩嗎?請小朋友輕輕地走到桌子前面,拿起吸管吹吹看,再仔細觀察泡泡是什麼形狀的?(不能對着別人的眼睛吹,注意別弄到眼睛裏。)

2。師幼討論:用不同形狀的泡泡器,能吹出怎樣的泡泡。

(1)認識記錄表。

教師:看看這裏,老師畫了不同形狀的吹泡器(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表示小朋友想出來的,"眼睛"表示小朋友看到的。

(2)教師:我們用圓形吹泡器吹出的泡泡會是什麼形狀的?小朋友想一想?(猜想的記錄下來)

(3)教師:如果我們用三角形的、正方形的器具吹泡泡,泡泡會是什麼形狀的呢?

3。幼兒實驗,並將實驗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

(1)幼兒分組實驗。

教師:請小朋友自己去試一試,圓形吹泡器吹出來的泡泡是什麼形狀的?等會把答案告訴老師好不好?請小朋友輕輕地走到桌子前面。去吹泡泡吧!

(2)師幼小結,並記錄下來。

教師:請小朋友説説剛才用圓形吹泡器吹出來的'泡泡是什麼形狀的?(請幼兒自己貼上)

(3)教師:請小朋友自己去試一試,三角形吹泡器吹出來的泡泡是什麼形狀的?等會把答案告訴老師好不好?請小朋友輕輕地走到桌子前面。

(4)幼兒分組實驗。

教師:老師還準備了正方形的吹泡器,小朋友想玩嗎?我們一起去吹泡泡吧!

(5)師幼小結,並記錄。

教師:你吹出來的泡泡是什麼形狀的?(請幼兒自己貼上實驗結果)

4。共同分析幼兒記錄表,原來無論用什麼形狀的吹泡器,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活動延伸:

小朋友在生活中還有許多奇妙的現象,比如我們今天吹得泡泡在陽光下是彩色的,你們想去看嗎?那就跟老師來吧!

活動反思:

這節科學活動《泡泡是圓的嗎》,適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在生活中也很常見,孩子們總是對一些玩的遊戲比較感興趣,孩子們喜歡五顏六色的泡泡,對泡泡充滿了好奇心。這節活動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慾,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所以利用幼兒的玩具製作了不同形狀的泡泡器(三角形、正方形、五邊形、圓形)讓幼兒來探索、實踐。首先,以遊戲吹泡泡開始,讓幼兒觀察泡泡的形狀,然後再拋入問題用圓形的器具能吹出圓形的泡泡?那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能吹出什麼形狀的泡泡呢?讓幼兒自己大膽想象。記錄猜想的結果,然後再來論證,讓孩子自主探索。在這次活動中,幼兒積極探索,興趣濃烈,觀察不同形狀的器具吹出來的泡泡是什麼形狀的,讓他通過自己的論證發現,不管用什麼形狀的吹泡器具,它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的。

幼兒園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大膽表現、自主想象和同伴互動理解兒歌。

2、用比較豐富簡潔的元以內展開對好玩的圓的豐富想象。

3、能主動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想象表現的樂趣。

4、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閲讀的'習慣,激發閲讀興趣。

5、通過多種閲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普米軟件、白板。

2、幼兒每人一隻筆、一張操作紙。

活動過程:

(一)幼兒想象:看誰説得多。

1、幼兒想象一個圓像什麼。

2、幼兒想象二個圓像什麼。

3、幼兒想象三個圓像什麼、

4、想象四個圓和五個圓會變成什麼。

(二)肢體表現:看誰演的好。

1、用身體動作表現一個圓。

2、用身體變二個圓。

3、用身體變三個圓和四個圓。

4、小組合作表現五個圓。

5、第三關:看誰記得牢。

(三)完整學習理解兒歌

1、完整欣賞兒歌。

2、完整學習兒歌,運用"看誰記得牢"幫助幼兒回憶兒歌兒歌內容。

(四)終極PK賽。

第一關:個人搶答。

第二關:團體接龍。

第三關:兒歌創編。

活動延伸:

1、用美的視角觀察周圍生活中的圓,發現圓形的用途,體會圓形裝飾物的美。

2、進行圓的聯想繪畫,彙編成"好玩的圓"故事書,在語言區進行講述。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

1.運用了幼兒感興趣的泡泡機,增加了師幼之間的互動,引起了幼兒興趣。

2.活動難度適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

3.充分利用周圍的環境讓幼兒去觀察、去發現。

4.在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方面再稍加一點難度。

幼兒園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折、粘、捆等方法自制圓扇子

2、體驗自制圓扇的樂趣

活動準備:

相同大小的正方形色紙若干,廢舊筷子若干,固體膠/雙面膠,摺疊好的半圓扇一把,圓扇一把、毛條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經驗導入

教師出示用色紙摺疊好的半圓扇,讓幼兒説一説,自己會不會疊,並請幼兒示範疊半圓扇,教師講解半圓扇的要領

二、比較半圓扇和圓扇的不同,完整示範製作圓扇

教師出示圓扇,將其與幼兒摺疊的半圓扇做比較,哪一個製作起來更難?哪一個用起來更方便?哪個風力更大?

教師完整示範製作圓扇的過程,先將兩個半圓用毛條捆綁住,再用固體膠把側面粘起來,粘貼三次,留一個開口的地方,最後在最兩邊放入廢舊筷子(細的一頭在裏面),粘貼好,等待晾乾

重點難點指導:對齊在中間捆綁、放入筷子和等待固體膠幹了以後再用

三、分發材料,幼兒製作

教師對個別手工較差的幼兒和重點指導步驟進行指導

四、分享評價

展示幼兒作品,分享成果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內容脱離以往的扇子折法,讓幼兒學習了一種新的摺疊扇子的.方法。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探索,説出半圓扇與圓扇哪個的風更大,有扇柄的圓扇比較容易使用,而且方便我們攜帶。但在幼兒得出這些結論之後,我卻沒有利用這些結論結合到製作扇子的講解過程中去,使得這兩個環節沒有得到更緊密的連接。在活動重點指導方面做的非常不夠,沒有將重點難點強調出來,導致幼兒在自制扇子的過程中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如:不知道怎麼捆綁、放入筷子太過用力戳破色紙、沒能將筷子放在最外層而使得扇面的面積減少。其中對幼兒來説最難的一步便是用毛條捆綁,有的幼兒雖然捆綁好了,但是不牢固或者沒對齊以至於圓扇完成後不太圓,導致捆綁這一步的操作幾乎在教師提醒和幫助下完成。還有就是教師對教學活動的時間把握不夠好。

雖然活動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但是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紀律很好並積極探索問題,對教師講解的步驟掌握的很好,大部分能夠獨立完成並分享成功的喜悦。

幼兒園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在圓形上聯想出多種物體,並通過添畫表現出其主要特徵,激發想象力。

2.能主動參與創編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材料:吹泡泡的玩具人手一個;錄音機以及音樂磁帶;PPT。

2.經驗:幼兒已學會音樂遊戲《吹泡泡》。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活動。

1.請幼兒自由玩"吹泡泡"遊戲。

2.引導幼兒自由想象講述吹的泡泡像什麼。

二.PPT上圖形添畫。

1.在PPT上出示有多個圓形,啟發幼兒想象並討論:怎樣將圖上的圓形變成自己想象的物體呢?

(如:可在圓形的周圍畫線條變太陽;可在圓形裏面添畫波浪、線條表現西瓜等。)

2.引導幼兒自由結伴選擇添畫,教師巡迴指導幼兒發揮想象,嘗試藉助點、線、面的組合顏色的搭配不斷豐富畫面。

3.引導幼兒展示作品,相互欣賞和交流。

三.創編兒歌。

1.引導幼兒自由結合、分成四組,根據添畫出來的圓形物體創編歌詞。(如:圓圓圓,變變變,圓圓變成紅太陽;圓圓圓,變變變,圓圓變成大西瓜等。)

2.每組推薦一名幼兒進行交流展示,對幼兒創編的歌詞及時,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四.音樂遊戲《吹泡泡》。

幼兒自由結伴,隨音樂邊唱邊表演,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到周圍生活中繼續尋找圓變成的物體。

幼兒園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橢圓形,感知橢圓形的基本特徵。

2、引導幼兒分辨出橢圓形的物品。

3、引導幼兒區分圓形和橢圓形的不同之處。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圓形、橢圓形各一個

2、紙條一根。

3、學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與圓形的直徑等長)

4、第一、二組,給橢圓形塗色

5、第三、四組,給最多的圓點打"*"

6、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橢圓形。

(1)教師出示橢圓形,小朋友請看看它是不是圓形呢?

(2)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它不是圓形的呢?

教學反思:

這節認識圓和橢圓的活動課結束了、覺得孩子還是學會了至少目標是達到了。我的.這節活動是讓孩子在輕鬆的環境中去學習認識圖形、我還是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通過本班孩子的特點來安排的,我們班幼兒很活潑所以不能用太沉悶的教學模式來上、我是想讓孩子在動靜交替的模式中去學習去探索。這節活動整個設計流程不錯、就是在對孩子提問上有點差錯、老是提問的不夠準確。有的問題太過成人化了、這是我不足的地方。還有上課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老師把握程度不夠。這是我應該注意的地方。

幼兒園圓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帶幼兒參觀熱帶植物園之後,他們對那裏的一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它不僅給幼兒帶來視覺上的新奇,也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刺激和探險的願望。依據幼兒的興趣,我嘗試讓他們欣賞盧梭的《叢林組畫》,深入感受自然中藴含的生命力,從而激發幼兒通過大膽的想像表現自己眼中的熱帶雨林。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叢林組畫》,感受叢林的奇異景象,體驗其神祕、安詳、充滿生機的夢幻般的感覺。

2.學習用明快的色彩,大膽想像,表現出自己對熱帶雨林的印象。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參觀熱帶植物園,並進行了參觀後的主題繪畫;瞭解有關熱帶雨林的故事。

2.材料準備:盧梭的《叢林組畫》,參觀植物園照片及繪畫作品,投影儀,8開畫紙,彩筆,蠟筆。

活動重點

1.讓幼兒在神祕的情景中感受盧梭《叢林組畫》的奇異,並大膽、準確地説出自己的感覺。

2.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創意自己的熱帶雨林。

活動難點

1.通過欣賞活動,真正理解熱帶雨林中人與動物的關係。

2.畫面佈局均衡,植物富有熱帶雨林特點,人和動物富有情節化。

活動過程

1.引入環節。

以故事為引子,欣賞《叢林組畫》。

今天我要為小朋友講一個熱帶雨林的故事。在法國有一位偉大的畫家叫盧梭,他和我們一樣聽過許多關於熱帶雨林的故事,他非常向往和熱愛熱帶雨林,但是因為許多原因他一直沒有機會去熱帶雨林探險,但他每天都在想像着熱帶雨林的情景。一天,盧梭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裏發生了許多在熱帶雨林裏的神祕的故事,他感到很興奮。他馬上拿起畫筆將自己的夢記錄下來,並給那些畫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叢林組畫》。你們是否想聽聽盧梭夢裏的故事呢?

分析

欣賞《叢林組畫》的目的是讓幼兒產生奇異的感受和體驗,而故事情境的設計,能讓組畫在神祕的氣氛中出現,深深地吸引幼兒。

2.感知環節。

(1)出示《夢》和《小瀑布》,引導幼兒觀察森林、人和動物的樣子,體驗人和動物的關係以及畫面的顏色。

分析

將《夢》和《小瀑布》作為第一順序出現,因為這兩幅作品表達的.都是一種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安詳、平和的狀態。

(2)出示《奇異的景色》,引導幼兒觀察猴子在怎樣工作,叢林中花、葉子及果子有什麼特別之處,讓幼兒表達自己對叢林的感覺。

分析

將《奇異的景色》作為單獨的畫面出現,是為了讓幼兒感知動物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快樂和美滿。

(3)出示《餓獅》、《被花豹襲擊的馬》和《被花豹襲擊的黑人》,引導幼兒觀察野獸在做什麼,並表達自己的感覺。

分析

《餓獅》、《被花豹襲擊的馬》和《被花豹襲擊的黑人》表現的均是人與動物抗爭及動物之間弱肉強食的現象,將這三幅作品作為第三順序出現,是為了讓幼兒看到人與自然中最殘酷、最現實的一面。

(4)將《叢林組畫》全部展示,請幼兒説出自己對盧梭的夢有什麼感覺,想到什麼,喜歡什麼。

分析

啟發幼兒從不同的角度去觀看叢林世界,既發現大師表達的自然色彩之明快、物體形象之豐富,又讓幼兒感知到大自然環境中的危險,從而使幼兒的想像帶有真實世界的成分。

3.創作環節。

(1)教師提議幼兒閉上眼睛,嘗試做一個神祕的夢。

(2)請部分幼兒説一説自己的“夢”,鼓勵幼兒大膽創意“夢”的情節。

(3)提示幼兒繪畫的植物要有熱帶雨林的特點。

(4)提示幼兒畫面佈局既均衡、豐富,又不雜亂。

(5)鼓勵幼兒大膽使用對比色,使畫面色彩亮麗、明快。

分析

讓幼兒以模仿大師做夢的形式去構思自己的熱帶雨林故事,使幼兒的創造同樣也帶有了盧梭一樣的夢的情調。這樣既激發幼兒積極創作的興趣,又促進他們大膽想像。同時,操作中的指導也很重要,它可提醒幼兒以大師的作品為參照,有效地選用色彩來模仿大師的風格,在繪畫中有意突出熱帶雨林的植物特點,鼓勵幼兒大膽描繪自己的熱帶雨林之夢。

活動點評

把握最恰當的時機,依據幼兒的興趣需求選擇教學內容是本次活動尤為突出的地方。熱帶植物園的景色深深吸引了孩子,用筆描繪自己眼中的熱帶雨林成為孩子的期望。活動中,教師藉助盧梭的《叢林組畫》帶孩子走進富有魔力、夢幻般的熱帶叢林,在圓夢的過程中將視覺藝術欣賞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讓孩子學會用心靈作畫,學會用自己的想像在頭腦中重新構建、描繪自己的夢想。

值得欣賞的是,教師不僅抓住了好的教育契機,而且進行了縝密的思考,故事的引入和作品出現的順序都體現了教師對細節的關注,便於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內在的生命力,調動幼兒創作的積極性。

幼兒園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圖形分割和組成的遊戲活動,使幼兒對圓形的分割和再組產生興趣。

2.讓幼兒思考圓寶寶變成了什麼,並大膽地進行交流和模仿。

3.讓幼兒懂得圓寶寶不僅可以分解,分解後還可以再變成各種不同的樣子。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課件,圓寶寶教具,帽子,呼啦圈,圖片,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引導談話,切入主題

幼兒利用呼啦圈進行律動,結束後把呼啦圈固定在牆面上再入座。

2.魔術表演,引出圓寶寶

今天,老師戴了一頂神奇的帽子,這頂神奇的帽子會變出什麼東西呢?變變變,變出傷心的圓寶寶(教具)。

圓寶寶怎麼了呀?什麼事讓它這樣傷心呢?(幼兒自由想象)

那麼,怎樣才能讓圓寶寶開心起來呢?(幼兒自由想象)

教師轉動圓寶寶,讓傷心的圓寶寶變成快樂的圓寶寶。

圓寶寶的表情變了,那麼小朋友的表情能不能變呢?

教師和幼兒一起做“表情變一變”的遊戲。

現在圓寶寶就要去旅行了,那麼,在旅行的途中,圓寶寶遇到了什麼困難,它又是怎樣度過難關的`呢?

3.觀看課件

①天氣很好,圓寶寶快樂地開始了自己的旅程。可是沒走多久,一條大河擋住了圓寶寶的去路。河水太深了,圓寶寶該怎樣渡過大河呢?

(幼兒自由想象)

②幼兒接着看課件,發現圓寶寶是變成小船渡過大河的。

分析:把圓形分成兩個半圓形,一個橫着放,另一個豎着放在第一個的上面,就會變成小船。

③圓寶寶接着走,路上遇到了小黃花,看到小黃花如此美麗,圓寶寶馬上變成了小紅花,和小黃花成了朋友。圓寶寶是怎樣變成小紅花的呢?

(幼兒看着圓寶寶變出的小紅花,思考圓是怎樣分離和再組合的)

④時間過得真快,圓寶寶要回家了,可是它發現了居然迷路了。怎麼辦呢?要是能夠爬到大樹上看一看,也許就能看見遠處的馬路了。圓寶寶這回會變成什麼爬到大樹上呢?(幼兒猜想)

⑤看課件中圓寶寶變化的過程。

圓寶寶分成了幾塊呀?(4塊)

⑥請小朋友到前面用教具演示一下圓寶寶是怎樣變成小松鼠的。

(幼兒大膽嘗試)

圓寶寶真聰明,可以變成各種東西。小朋友們也這麼聰明,能不能讓圓寶寶變成更多的東西呢?

(幼兒思考)

4.進行操作,大膽創作各種作品。

①幼兒集體交流。

小朋友的圓寶寶都變成了什麼呀?

(幼兒解説自己的作品)

②幼兒把自己的作品貼到自己的圓圈裏面。

(開始前面部分中用到的呼啦圈)

5.欣賞共同創作的作品,在談話中結束活動。

我們每個人的作品都很棒,如果大家齊心協力把各種作品組合起來,就會變成更大、更漂亮的作品了,為什麼會這樣呢?(讓小朋友體驗合作的樂趣)

幼兒園圓教案 篇11

採用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方式,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體驗發現物品形體特徵的樂趣。

課題生成:

語言教育活動中的聽説遊戲在課程書中的設計形式一般比較單一。如何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設計教案,調動幼兒最大的積極性來參與教育活動,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現代國內外許多教育家提出的幼兒園教育應注重“感知教育”,重視教育過程的觀點,使我茅塞頓開。因此,我選擇了幼兒身邊無處不在,隨處可觸的“圓”作為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充分實施感知教育探索的開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圓形並用恰當的語言描述:××是圓形的,×××也是圓形的。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想像力和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3、提高幼兒的競賽意識和快速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足球、乒乓球、籃球等一些具有圓形特徵的物體。

2、水果如蘋果、桔子、荔枝等。

3、大量具有各種形狀的玩具。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出主題。

(1)請小朋友們猜一猜紅佈下到底藏了什麼呢?引發幼兒討論和有意注意。(足球、籃球、乒乓球、鐘錶、鼓等。)

(2)慢慢揭開紅布,向幼兒展示物體,誘導幼兒邊看邊説它們的名稱和形狀,引出活動主題“有趣的圓”。

2、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感知“圓”的'特性。

(1)請個別幼兒上前觸摸各種球體,去發現其特徵在老師下説出自己對“圓”的感受。(很光滑,圓溜溜的沒有尖尖的角。

(2)請小朋友們和老師比賽好嗎?看誰在教室內找到的。又多又快(2分鐘)。組織全體幼兒在室內尋找。

(3)讓我們蒙起眼睛試試看,還能摸到“圓”嗎(3分鐘)。

3、室外發現,開拓思維。

小朋友,教室外面還有圓嗎?(有)多嗎?(多)讓我們一起到室外去找一找。(5分鐘)

開拓幼兒想像力和創造性,豐富幼兒對“圓”的經驗。

4、擊鼓傳花,聽説競賽。

(1)説明遊戲競賽規則:幼兒分為兩隊,各代表紅花隊和黃花

①鼓點響起,兩隊各自傳花:鼓點一停,兩隊持花者站起,紅隊持花者説上句:××是圓形的,後由黃隊持花者説下句也是圓形的。説對者可由老師在黑板上相應花前貼上一枚圓片,如説錯和重複別人的句子都不能貼磁片。

②遊戲雙方兩隊以圓形磁片多者為勝方。

(2)賽後,老師進行簡單小結,為勝方鼓掌祝賀,同時也為方增強信心鼓掌支持。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以“有趣的圓”為主題進行繪畫。

課題評價:

一、效果分析

在這一教育活動中,遊戲貫穿始終。我首先採用“猜”引起幼兒極大興趣,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接下來不斷地以遊戲的方式幼兒動口、動手、動腦,使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保持着積極主動、穩定的學習情緒。平時不愛發言的小朋友也能高舉小手“老師,我知道!”從而較好地達到了預期教育目的。

為何這次活動能取得良好效果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兩個的原因:

一是給每一位幼兒都創造了參與成功的機會,充分發幼兒的主體作用;

二是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感知能力。

二、專家點評

幼兒總是對他們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有趣的圓》以遊戲方式,通過讓幼兒一猜、二看、三説、四找、五摸、六發現、七競賽。僅使幼兒在表面和經驗的層面上獲得更深一步的感知印象,還為幼兒進行創造性思維提供了條件。

教育活動中的室內、室外轉換,不拘泥於空間的限制,在學中玩,活躍了氣氛,拓寬了教學途徑,更符合中班年齡的幼兒活潑、好動、思維具體形象性的特徵。

設計的環節以繪畫的方式進行延伸活動,可使幼兒大膽不僅鞏固了本次教育活動的成果,而且讓幼兒獲得了創造潛以充分發揮和表現的機會。

總之,此活動設計對我們拓展幼兒數學教育內容和活動都是有所啟發的。

三、反思與討論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幫助幼兒建構數的概念,你還有好主意嗎?

幼兒園圓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認識兩個圓之間的幾種常見位置關係:相切、相交、同心、相離,並能通過身體運動的變化來表現。

2.引導幼兒在操作過程中,主動探索兩個圓形的不同位置關係,培養幼

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3.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同伴合作的愉快。

活動準備

1.大小不一的圓圈若干。

2.電腦課件,多媒體設施一套。

3.磁帶:《土耳其進行曲》《開火車》。

4.五環標誌圖一幅。

活動過程

1.情景律動:圈操

播放音樂《土耳其進行曲》,幼兒單肩背圈運動員式入場,排成四列縱隊。利用圓形器械做運動,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兩圓之間存在的幾種常見位置關係。

2.自由探索,找出兩個圓之間有幾種不同的位置。

師:小朋友們剛才表現得真棒!個個都像小運動員一樣!老師還想和小朋友一起做和圓圈有關的一些好玩的遊戲。請小朋友開動腦筋擺一擺兩個圓圈,看看它們可以擺成幾種不同的樣子。

幼兒嘗試用大小不同的兩個圓擺出幾種不同的位置。

教師小結,點評,引出知識點。

師:小朋友真棒,找到了兩個圓這麼多不同的位置,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帶領幼兒觀看擺放結果)

有的兩個圓是緊挨着的;

有的兩個圓是分開的.;

有的兩個圓交叉在一起;

有的是小圓在大圓裏面。

師:兩個圓擺成這些位置都各有它們自己的名字。那它們都是些什麼有趣的名字呢?讓我們一起來看動畫片,你們就會明白了。

3.課件展示

讓幼兒認識兩圓之間的幾種常見關係:相切、相離、相交、同心。

(l)播放課件

師:看完這個有趣的動畫,有誰知道兩個圓碰碰大肚皮的時候叫什麼名字?(相切)這時候的兩個圓是輕輕地挨在一起,它們只有一個點靠在一起。兩個圓手挽手的時候叫什麼名字?(相交)這時候它們有兩個點靠在一起。

大圓抱小圓的時候叫什麼名字?(同心)

兩個圓離開的時候叫什麼名字?(相離)這時候它們沒有點靠在一起。

師:讓我們一起再看一遍,記住它們的名字,等會我們要做一個非常有趣的遊戲。

4.幼兒探索用身體變化表現圓的幾種常見關係

引導幼兒集體合作,用身體組成兩個圓,在運動中表現兩圓相切、相交、同心、相離。

師:現在我們來做遊戲,請把手拉起來圍成一個大圓。大圓太大了,我們把這個大大的圓變成兩個圓,一個大,一個小。大家看,現在這兩個圓是分開的,這樣的兩個圓的位置叫什麼?(相離)

師:能不能再讓我們的兩個圓變成相切的呢?(大圓和小圓上各有一個小朋友靠在一起,這樣的兩個圓就成了相切)

聽音樂行走,音樂停時,兩個幼兒背靠背,兩圓成相切。遊戲玩兩遍。

師:下面我們來玩火車鑽山洞的遊戲。

音樂起,大圓舉起兩個拱形門,小圓從兩個門裏鑽過;音樂停,門關上,兩圓成相交。轉換角色再進行一遍遊戲。讓幼兒感知兩圓相交的位置關係。

幼兒繼續鑽山洞,小圓從一個門裏全部進到大圓的“肚子”裏,成同心圓。教師站在中心,請小圓蹲下,教師是中心;再請大圓蹲下,感知教師還是在中心,是兩個圓共同的圓心。加深理解同心圓概念。

5.總結延伸

嘗試通過身體運動用集體合作的方式表現奧運五環標誌。

師:今天小朋友真能幹,知道了用兩個圓擺出的位置還有這麼多的名字:

相離、柏交、相切、同心,而且還用我們的身體一起擺成了不同的位置。是不是很開心?

師(出示“五環圖”):這個奧運標誌是由幾個圓組成的?它們之間都是什麼位置關係?我們能不能也用身體擺出來?

幼兒園圓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知道圓形和方形的基本特徵,並能區分它們。

2、能正確尋找周圍生活中類似的圓形物和方形物。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找相同的形狀1-18,1-19

2、各種圓形和方形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出示自制的圓形蛋糕和方形蛋糕。

1、小狗要過生日,朋友們送來了兩個蛋糕。

2、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形狀的蛋糕嗎?(圓蛋糕、方蛋糕)

它們有什麼不同?

二、出示玩具汽車

1、引導幼兒觀察,汽車上哪兒是圓的.,哪兒是方的?

2、討論:汽車的車輪為什麼是圓的?

三、尋找活動室中像車輪一樣可以滾動的東西。

(茶葉罐、飲料瓶等)

四、請幼兒説説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的,哪些東西是方的。

五、趣味練習:尋找相同的形狀

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室外找一找、説一説圓的和方的物品。

幼兒園圓教案 篇14

設計意圖

在幼兒生活的周圍環境中,處處都可看見類似於圓形的物體。小班幼兒在作畫時總是喜歡畫圓,所以,我們通過“圓寶寶變魔術”這一活動,來拓展幼兒對生活中有關圓形物體的`認識。

活動目標

(一)樂於參與美術活動,體驗創作樂趣。

(二)能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嘗試通過印畫、粘貼、添畫和組合等方法表現各種圓形物體。

(三)能認真作畫並保持畫面整潔。

活動準備

知識與經驗準備:事先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的圓形物體。

材料準備:大小不一圓形紙片、糨糊、棉籤、水彩顏料、毛筆、圖畫紙和抹布;蘿蔔、藕;《圓寶寶變魔術》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看多媒體課件,引發幼兒經驗

1.觀看幻燈一

重點提問:今天有誰來做客?(圓形寶寶)

2.觀看幻燈二

重點提問: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圓形寶寶這位神奇的魔術師變的?

3.觀看幻燈三

重點提問:幾個圓形組合還可以變成什麼物體?

(二)介紹繪畫材料

實物印畫:用蘿蔔、蓮藕蘸顏料後在紙上印畫,再添畫組成有關圓形的物體。

粘貼畫:先想好圓形能變什麼物體,然後在紙上黏上圓形,再用棉籤添畫。

報紙畫、鏡面畫:在報紙上或鏡面上自由創作各種圓形物體。

(三)提出作畫要求

1.大膽想象畫出各種圓形物體;

2.自由選擇畫畫材料;

3.保持畫面整潔,繪畫工具用完要放回原處。

(四)幼兒畫畫

教師注意鼓勵和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和畫畫;及時提醒幼兒手髒後要擦在抹布上、工具材料用完後要放回原處。

(五)展示並相互介紹作品——我把圓形變成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