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種子》幼兒園教案(集錦15篇)

《種子》幼兒園教案(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56W 次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種子》幼兒園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種子》幼兒園教案(集錦15篇)

《種子》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利用種子進行粘貼作畫,根據種子不同的外形特徵表現一定的物體形象。

2、發現自然材料的美,體驗成功的樂趣。

3、能在活動中耐心、細心完成作品。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活動準備】

1、收集不同種類的種子如瓜子、芝麻、綠豆、黑米、大紅豆等,每組提供一份。

2、不同顏色卡紙畫、膠水、棉籤、衞生紙若干。

3、課件《種子粘貼畫》。

【活動過程】

1、出示“種子盒”,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搖動盒子,請幼兒根據聲音來猜測盒子裏裝的是什麼。猜完之後,導入透明盒子裏請幼兒看一看都有哪些種子。

2、小朋友想一想種子可以用來做什麼?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剛才説了種子可以發芽,可以做粥等等。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好看的圖畫,我們一起請它們出來好不好?

3、播放課件,邊看邊講解操作過程和注意事項。

(1)出示種子示範畫,引導幼兒欣賞觀察。

師:小朋友們,種子寶寶們可真厲害啊,這些圖畫可真漂亮啊!由各種各樣顏色和形狀的種子寶寶組成的的圖畫就叫做“種子粘貼畫”。

(2)教師邊示範邊講解。

師:剛才看了這麼多好看的種子粘貼畫,相信小朋友們很好奇是怎麼做出來的吧!下面就跟着老師一起看看樣該怎樣操作。

師:首先,用棉籤沾上膠水塗在圖畫裏,不能塗的太多哦!然後選擇你喜歡的種子寶寶粘在膠水上面,粘上後用嘴巴吹一吹。如果是小米可以直接撒在上面。拿種子的時候要互相謙讓。保持畫面的乾淨。這樣我們的圖畫就會變的漂亮了。

4、展示作品、進行點評。

活動反思:

由於原來的“豆豆藝術”是區域化活動,給相片做相框、種子貼畫,在提供的材料上沒有兼顧到能力差的幼兒,所以在粘貼時豆豆是擠在一起,看不出所貼的物體形象;黃豆太大,粘上去後,當作品拿起來時,卻掉了下去,而重新設計、組織的活動,有了較好的效果,當作品貼到櫃面上時,孩子們看到了一幅幅形象逼真的“輪船、小熊、房子、火箭、蠟筆。真正體驗到了創作帶來的快樂,同時也提醒我們所提供的材料的難度要與孩子日常經驗相結合,對幼兒的技能要求也要作出正確的評估。觀察、瞭解孩子的需要是一個前提條件,只有通過細心的觀察,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才能為他們提供適合的材料,讓他們積累學習的經驗和方法,從而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原來的粘貼相框的活動只是單一的技能要求以直線條為主,這一操作任務對孩子已經不再具有挑戰性了,這就向我們發出信號,提醒我們要調整材料,作出應答。這正是《綱要》中提倡的教師在組織實施教育活動時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的覺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應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種子》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種子的傳播方式。

2.知道種子的來源。

活動準備

1.蒲公英草、蒼耳樹、大豆藤、椰子樹、柑橘樹的圖片;蒲公英、蒼耳、大豆、椰子、柑橘的圖片。

2.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知道種子的來源。

教師:你們知道這些是什麼嗎?

依次出示蒲公英草、蒼耳樹、大豆藤、椰子樹、柑橘樹的圖片。

引導幼兒看圖回答。

教師:你們知道它們的種子寶寶都是什麼嗎?它們都長什麼樣子?

引導幼兒大膽回答。

出示蒲公英、蒼耳、大豆、椰子、柑橘的圖片,引導幼兒看圖認物。

教師:你們想不想知道蒲公英草、蒼耳樹、大豆藤、椰子樹、柑橘樹的種子寶寶是怎麼出生的?

先請幼兒猜一猜,然後教師給予常識講述。

2.瞭解種子的傳播方式。

教師:秋天到了,種子寶寶慢慢地長大了,它們都想離開媽媽去別的地方旅行,可是它們沒有手,沒有腳,不能自己走,這可難壞了種子寶寶們,可是它們都很聰明,各自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那小朋友猜一猜它們各自想出了什麼好辦法呢?

教師引導幼兒發揮想象逐一講述。

教師:小朋友想出的辦法又多、又好,特別棒,小朋友以後要是看到了子寶寶,就把咱們的好辦法告訴它們好不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漂亮的圖畫,這上面就有種子寶寶旅行的方法,請小朋友認真看圖後告訴老師它們分別是怎麼旅行的。

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圖片後回答問題。

種子傳播的方式:蒲公英的種子通過風傳播;蒼耳掛在小羊的皮毛上傳播;大豆成熟後,種子從豆莢裏蹦出來;椰子成熟後掉入海里;柑橘會被小鳥吃進肚裏,種子會通過排泄物排出體外。

《種子》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種子要在適合播種的時間種下去才會發芽,合理照顧才會開花。

2.能夠根據圖片內容感知故事中三個小和尚的情感變化,能夠學一學三個小和尚來表演。

3.明白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按照事物的規律去做,要有耐心。

活動重點:

知道種子要在適合播種的季節播種才會發芽,合理照顧才會開花結果。

活動難點:

通過表情、動作體會三個小和尚的心情變化。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課件PPT、頭飾、各種種子。

2.經驗準備:幼兒認識一些花的種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瞭解種子的用途。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呀?

師:是的,秋天到了,很多植物的果子都成熟了,也都結了種子,那種子可以用來幹什麼?

師:有一座古廟裏的老和尚也收集了一些古蓮的種子,他用種子做了什麼呢?我們一一看。

二、分段講述,理解故事內容。

1.講述第一部分

師:本、靜、安得到種子之後是怎麼想的?

師:如果是你,你得到了一顆種子你會怎麼做呢?你覺得你跟哪個小和尚的想法比較像?那就坐到這一組來。

師:所以他們分別做了什麼事情?

2.講述第二部分

師:後來本的種子發芽了嗎?你覺得現在本心裏在想什麼?

師:那本的蓮花種子沒有發芽的原因是什麼?

3.講述第三部分

師:靜又是怎麼對待種子的?靜的種子發芽了嗎?靜心裏會怎麼想?臉上會有什麼表情?

師:後來靜是怎麼對待種子的?靜覺得這樣子對種子好,其實種子發芽、生長需要什麼?

師:所以不要用自己以為好的方式去對待種子。

4.講述第四部分

師:最後安是怎麼對待這顆種子的呢?結果種子怎麼樣了?

師:其實播種並不難,難的是什麼?

師:要了解種子的播種時間,還要有耐心,更重要的是要給種子陽光、空氣和水分。

三、完整欣賞,請小朋友表演三個小和尚。

1.體驗沒有對話的繪本的趣味。

師:這個故事看完了,除了老師父説了一句話,三個小和尚説話了嗎?那你是怎麼看出來他們的心情的呢?

師:是的,動作和表情也能看出一個人心裏的想法。

2. 嘗試通過動作、表情來表演人物的情緒。

師:那我來考考你們,很安心的時候是什麼表情?開心的時候是什麼表情?很失望很難過的表情呢?着急的表情呢?

師:故事裏面的小和尚做了哪些動作,誰願意來學一學?

3.完整表演

師:那現在我分別請三大組的三個小和尚來演一演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師:你們覺得他們演得好不好?沒關係,我們下課之後再多練習幾次吧。

四、給你一顆小種子

師:小朋友們,如果你們得到了一顆種子,你們會怎麼對待它呢?

師:現在請你們把自己桌子下面的小袋子拿出來,看看你認識這個種子嗎?如果不認識裏面有一封介紹信,請你好好照顧這顆種子,然後明年發芽了帶來班級裝點我們的植物角吧。

《種子》幼兒園教案4

【遊戲玩法建議】

1、幼兒吹畫時,在樂曲A段中每個樂句1--3小節引導幼兒用自己創編的雨點的動作表對準紙上的種子吹風;反覆四次。B段引導幼兒用手指隨音樂的變化畫出小樹苗的枝葉。

2、吹畫結束後將幼兒的作品進行展示,體驗成功感。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樂曲清新優美的旋律與蓬勃向上的意境,積極參與多樣化的欣賞和表現活動。

2、嘗試運用吹畫、體態動作等方式表現種子逐漸鑽出地面,慢慢長大的情景。

3、萌發對美好事物的喜愛與美好生活的嚮往,體驗創造的樂趣。

4、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理解歌詞,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5、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並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過程】

(一)講述《種子託比的故事》,自然引出活動內容。

師:在一片美麗的大森林裏,有高高的大樹……(故事詳見附錄),種子託比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引導幼兒完整傾聽音樂。

1、引導幼兒完整傾聽音樂跟隨故事的情節自由想象種子託比的變化。

師:你覺得託比發生了什麼變化?

2、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帶着問題再次完整傾聽音樂,初步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優美的意境。

師:是誰叫醒了託比?託比被叫醒後會發生哪些事情?

(三)結合圖譜,引導幼兒感受AB兩段不同的音樂性質和所表達的音樂意境。

1、引導幼兒感受A段音樂師:調皮的小雨點和風寶寶來到託比身邊,它們是來叫醒託比的嗎?

(l)教師隨音樂操作A段圖譜,幫助幼兒理解A段音樂中藴含的情境節奏。

師:小雨點和風寶寶把託比叫醒了嗎?它們來了幾次?如果你是小雨點和風寶寶,你會怎麼叫醒託比呢?

(2)教師引導幼兒大膽表現小雨相風的動作,教師選取有代表性的動作引導幼兒一起進行動作再現。

(3)結合幼兒的想象,鼓勵隨音樂動作模擬再現A段種子發芽的情境。

2、引導幼兒欣賞B段音樂。

(1)教師隨樂用畫筆逐步描繪出種子託比蓬勃生長,成為大樹的情境,加深幼兒感受。

師:託比慢慢地鑽出了地面,慢慢地它又有變化啦,我們一起來看看。

(2)引導幼兒嘗試用肢體動作來再現託比長出枝幹和葉子的情境。

師:託比是怎樣慢慢長成大樹的?你能試一試用動作告訴大家嗎?

教師根據幼兒表現提出要求:和音樂配合才能讓託比長得又高又美。

(3)引導幼兒大膽用動作模擬再現B段情境,提醒幼兒動作合拍。

(四)運用多種形式加深幼兒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1、引導幼兒嘗試運用肢體動作再現種子萌芽、成長的情境,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2、觀看flash,進一步加深幼兒對音樂藴含情境的理解。

3、引導幼兒伴隨音樂,以吹畫的形式再現種子萌動、逐步成長的過程,充分感受音樂的氛圍。

4、欣賞幼兒作品,充分感受音樂充滿着喜悦與希望的意境。

《種子》幼兒園教案5

(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種子,引導幼兒瞭解種子的多樣性。

師:種子商店送來了很多種子,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種子寶寶?

2.幼兒分組觀察,引導幼兒從形狀、顏色、大小、軟硬度等方

面進行觀察。

3.集中討論交流:

(1)種子商店送來了哪些種子?

(2)這些種子長得有什麼不一樣?

4.小結: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各種各樣的種子,比如:稻穀、玉

米粒、紅豆等,它們的形狀、顏色、大小、軟硬也不同。

(二)探究發現,瞭解種子發芽的條件。

1.出示自然角種植的種子,請種植的幼兒介紹觀察記錄卡並交流

自己照料種子的過程。

2.討論:

(1)這些種子為什麼沒有發芽?

(2)那些種子為什麼能發芽?

(3)不同的種子種下去,它們所發芽的時間一樣嗎?

3.組織幼兒觀看種子發芽的課件,直觀地回顧種子發芽的過程,鞏固與種子發芽有關的知識。

(三)逐一出示稻穀、黃豆、玉米、花生、綠豆、西瓜、蘋果、葡

萄等常見的種子極其對應的的植物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瞭解常見種子的植株。

1.師:種子長大了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種子寶寶

的媽媽是誰?

2.師幼共同觀看圖片及進行種子和植物的配對。

《種子》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對種子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於探索。

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慾,體驗成功快樂。

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並能用恰當的詞彙進行描述。

活動意圖:

孩子好奇心強,喜歡探究周圍的事物,《水果的種子》讓孩子觀察並記錄幾種常見水果種子的生長部位,感知水果的種子是各種各樣的,在觀察的基礎上比較水果種子的不同,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指導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記錄種子生長的方位,促使幼兒內化觀察結果。

採取策略:

1.增強對比效果。

2.表述探究結果。

3.梳理經驗,建構新知。

4.發揮家長的教育資源。

活動反思:

教師提供給孩子的教育環境、活動用具、活動記錄單等不能隨意設置,需要經過多次反覆地考慮、查證,才能在教育活動中使用,支持性高的教學具可以增強教育效果,提升幼兒的自主學習效果。通過記錄和表述活動,孩子們內化了觀察結果,在有層次的觀察活動中,觀察智能和語言智能都得到了發展,並在比較和辨別活動中,發現了大的小的、多的少的、各種顏色的、能吃的不能吃的種子等等,總結出水果種子的共性和差異,利用集體記錄單,梳理了探究活動獲得的知識,建構了新的知識經驗。

《種子》幼兒園教案7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歌曲的節奏。

2、大膽用動作表情表演歌曲,學會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

3、幼兒喜歡音樂並感受到音樂帶來的愉快體驗。

活動準備:

1、音樂《神奇的種子》歌詞:小小種子愛喝雨水,曬曬太陽真温暖。神奇種子發了芽,長大開花變化大。

2、PPT展示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充分理解歌詞內容,並學會《神奇的種子》這首兒歌

難點:幼兒在活動中能根據老師的指令進行肢體的韻律,在音樂中大膽的表現自我。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出示圖片,通過教師語言直接引出《神奇的種子》這一話題。

小朋友們好,看,圖片上是什麼?(種子)今天讓我們做一顆小種子,跟着音樂來看看,小種子們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麼説它是神奇的小種子?

(二)、理解歌詞

1、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完整感受歌曲的旋律並理解歌詞內容。

第一遍: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師:歌曲裏有誰?小種子在幹嘛呢?為什麼會説種子神奇呢?

第二遍範唱:操作教具,讓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和情緒。

師:小種子喜歡幹什麼?(愛喝雨水,曬太陽)喝了雨水感覺怎麼樣?(飽飽的,不渴了)曬太陽了他感覺怎麼樣(真温暖,暖暖的)曬了太陽喝了雨水,小種子還是小種子麼?它有沒有發生什麼變化?(發芽了)小種子長大了,它又有什麼樣的變化呢?(長大開花)小種子真神奇,那我們來當顆小種子,現在小朋友們扭動下身體,像小種子一樣快樂。

2、朗讀歌詞,教師有感情的帶動幼兒進行歌詞朗誦。

(三)、操作教具,學唱歌曲

1、教師操作教具,放慢速度彈琴並大聲範唱,幼兒小聲跟唱。

師:小朋友們先聽老師唱一遍,然後給小種子們一個小要求,怎麼樣用肢體動作來表現歌詞內容(老師可以先示範一兩個動作)然後教師可以先一句一句的彈琴,讓幼兒自由發揮,最後來綜合動作。

2、教師放慢速度彈琴並小聲範唱,幼兒帶情緒唱。

一顆小種子長大是不是有點孤單,你看周圍還有這麼多的小種子,我們可以找一個小種子夥伴,一起表演喲。(拉着自己的小朋友,可以轉轉圈,互相擁抱,增加小的互動)

3、教師嘗試讓幼兒唱歌,幼兒隨樂邊演唱歌曲邊遊戲

(四)、結束部分

小種子們累了麼?累了的話,我們就安靜下,小種子累了一天要睡覺了。趴在桌子上做睡覺狀,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回家把這首歌唱給父母聽,和父母一起感受小種子的樂趣。

《種子》幼兒園教案8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2、學習將收集的種子分類,排列並做記錄。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黃豆、紅豆各十顆),紙板,海洋球和乒乓球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教師依次出示紅豆、蠶豆和黃豆)這些豆豆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你們知道它叫什麼?(種子)

二 、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幫忙,幫這些種子分分家(出示畫有三個標記的圖片),讓幼兒説第一條線上排什麼?為什麼?請一幼回答(排紅豆,因為有紅豆標記),那麼第二、第三條線呢?(黃豆、蠶豆),排隊的時候要從紅線開始,一個靠着一個,讓種子站在線上,三個全排完了,不要收,數一數,把數字記到後面的格子中。

2、幼兒操作,用種子在紙板上排隊。

3、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紅豆有幾顆(十顆),黃豆有幾顆(十顆),蠶豆有幾顆(十顆),它們都是十顆,那麼它們排的隊伍一樣長嗎?(不一樣)

4、討論為什麼都是十顆,隊伍不一樣長呢?(引導幼兒説出因為紅豆小,所以排得最短,蠶豆大,排得最長,黃豆不大不小,排得隊伍不長也不短。)

5、小結: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越大,排列越長。

三、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請幼兒把紙板翻過來,觀察另一面,看看紙板上有什麼(種子標記)並説説這三條線怎麼樣?(一樣長)

2、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想想,它們用的數會不會一樣多?(有幼兒説一樣多有幼兒説不一樣多)那麼我們現在來排列一下,看看到底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幼兒操作,並講述操作結果:用的數量不一樣多,蠶豆用得少,紅豆用得多。)

3、討論:為什麼排一樣長的隊伍時,紅豆用得最多,蠶豆用得最少。

4、小結:一樣長短的線條,種子顆粒越小,排列時需要的越多,種子顆粒越大,排列時需的越少。

四、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1、教師出示海洋球和乒乓球,若用相同數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 短,請一幼兒上來演示。並總結出:乒乓球小,排的隊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隊伍長。

2、若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誰用得多?請一幼兒上來演示,並總結出:海洋 球大用得少,乒乓球小用得多。

3、遊戲:過小橋。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走獨木橋,要求腳跟對腳尖從起點走到終點,數一數,比一比,老師用的步子多還是小朋友用的步子多?為什麼?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主要在操作中完成,從線條的頂端開始,一顆挨着一顆,並且在線條上,給種子進行排隊。我把線條分別用三角形、花、正方形不能的記號來表示,以防止幼兒視覺錯亂找不到線條。在活動中操作,大多數幼兒能夠按照要求進行排隊操作。通過這個活動幫助幼兒感知物體的數量、形狀、空間位置等一些粗淺的知識,發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這次活動由於考慮不周全,有一個不足之處就是材料的準備。我給每組孩子共同準備了一份操作材料,但孩子們不能很好的進行合作,再加上由於黃豆等種子容易到處亂滾,很多孩子排了半天也沒排好,花費了不少時間,就連集體討論時還在“鍥而不捨”地排着,影響了活動的效果。事後我想到,可以用KT板,上面壓上幾道凹槽來讓孩子們在上面給種子排隊,這樣種子就不會到處亂滾了。

《種子》幼兒園教案9

活動目標

1.感受本、靜、安的態度與種子的關係,享受自主閲讀和集體閲讀的樂趣。

2.能細緻地觀察畫面中本、靜、安的狀態,並流暢地説出其內容,提高觀察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結合本、靜、安對待種子的態度,瞭解種子成長需要的條件。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提前瞭解和尚的生活狀態。

物質準備:《安的種子》18本、PPT、圖片。

活動重點

細緻地觀察畫面中本、靜、安的狀態,瞭解種子成長需要的條件。

活動難點

完整、流暢地説出畫面中本、靜的狀態。

活動過程

一、出示第一幅寺廟的圖片,引出故事中的主題

師:這是什麼地方?(寺廟)寺廟裏有誰?

師:猜猜他們在幹什麼?看看他們的表情是什麼樣的?

師:老和尚的手裏是什麼?他們之間會説什麼?

二、觀察本種蓮子的過程

師:拿到種子後本是什麼樣的?他要去幹什麼?他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請大家找一找書中的本,説一説他種出蓮花了嗎?為什麼?

小結:本是個急躁的小和尚,只是一心想着“我要第一個種出來”,他沒有考慮種子發芽生長所需要的季節、環境等條件,在冬天的雪地裏就着急地種下種子,最終本因等不來種子的發芽而氣急敗壞。原來蓮花種子需要合適的季節、適宜的環境才能發芽。

三、觀察靜種蓮子的過程

師:再來看看靜是怎麼種的呢?靜拿到種子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最後靜種出來了嗎?為什麼?

小結:靜是個細緻的小和尚,他想要種出最好的蓮花。於是他認真查書籍,忙着挑選花盆、水和土,甚至用金罩子罩住了新芽,對種子呵護備至。但是正是由於靜的過分呵護,致使種子得不到生長所需要的陽光、雨露、空氣而早早枯萎了。原來蓮花種子的成長還需要陽光的照耀、雨水的滋潤和充足的氧氣才能發芽。

四、觀察安種蓮子的過程

五、瞭解種子生長的自然規律,明白生命生長應順其自然

師:我們閲讀了本和靜種蓮花的過程,種子發芽需要合適的季節、適宜的環境、陽光的照耀、雨水的滋潤和充足的氧氣,這些條件缺一不可!因此,種蓮花不能着急,急於求成就會適得其反,順應自然就會讓蓮花盛開。

活動延伸:

1.嘗試複述故事。

2.嘗試用表格記錄三個小和尚種植蓮子的過程。

活動反思:

問題一:關注單一,閲讀故事缺乏連貫性

《安的種子》屬於故事類型的圖畫書,這類圖畫書的故事有明顯的線索,情節涉及很多方面,內容十分廣泛。在整個集體教學活動中不難發現大部分幼兒能大致説出故事畫面的大概,但是對細節的關注有些卻缺乏,活動中教師運用提問策略引導幼兒對畫面進行細節的觀察。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能觀察到畫面上的細節部分,包括人物的服飾、表情動作變化、四周景物的變化等等,但是這些變化代表了什麼,對下面的情節有什麼影響或者暗示,他們還不能主動去挖掘。

策略:運用提問策略和預測策略,引導幼兒探索頁與頁之間的關聯。

活動中運用提問和預測的方法進行指導。先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再讓幼兒根據畫面傳遞的信息預測故事內容的發展,接着展示下一頁正是幼兒的預測,並繼續觀察故事的發展。通過這樣的方式,故事的連貫性加強了,幼兒不僅注意到畫面的細節而且還注意到了頁與頁之間的關係。

問題二:對故事內容不熟悉,不能深入瞭解三個和尚的心理變化。

由於第一次集體教學活動中大部分幼兒對圖畫書中的內容有了大致的瞭解,介於對圖畫書的細節閲讀及聯想頁面間的聯繫還不是那麼細緻的基礎上,嘗試運用不同的閲讀方式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策略:情景遊戲、情境表演促進幼兒閲讀的發展。

在閲讀中,加入情景遊戲和情境表演,它可以較好地讓幼兒理解圖畫書所表達的內容。從再次進行集體教學活動的時候,通過讓幼兒模仿三個小和尚的動作,創設當時的情景,讓幼兒設身處地地瞭解當時的情景及小和尚的心理變化。

問題三:能看懂故事情節,但不瞭解故事涵義。

根據圖畫書的對幼兒的發展,不僅培養幼兒觀察能力、言語能力、閲讀習慣,《安的種子》還關注到了幼兒的理解力和情感體驗活動目標中提出 “結合本、靜、安對待種子的態度,瞭解種子成長需要的條件。”這就要求幼兒不僅要看懂故事情節,更要領會故事的涵義。但是在實踐教學中,我們發現,第一課時結束後,幼兒對故事情節已經有了大致的印象,但是對故事的複述和種子與三個小和尚的關係卻沒有非常熟悉。

措施:進行第二次集體教學,利用分線索閲讀和表格記錄的策略,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

活動依然根據三個和尚為線索進行線索閲讀根據目標和故事內容將故事的重點部分分為三段,逐一閲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語言教學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它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閲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閲讀和前書寫技能。”表格記錄則是從書本中提取主要人物、種植條件、種植方法、結果如何放入同一表格中。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們明確故事中的時間、條件、人物、事件關係,使幼兒逐步建立起故事的結構。兩種方式結合,便能使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的進展,層次間的關係

解決問題的辦法:根據以上發現的問題及尋找的策略,對大部分幼兒實施第二次集體教學,目的放在幼兒對故事的深入理解及關注到頁與頁之間的關聯。

根據反思生成第二次集體教學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感受本、靜、安的態度與種子的關係,享受自主閲讀和集體閲讀的樂趣。

2.能細緻地觀察畫面中本、靜、安的狀態,並流暢的説出其內容,推測頁與頁之間的關聯。

3.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嘗試分線索複述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提前瞭解和尚的生活狀態。

物質準備:《安的種子》18本、PPT、圖片。

活動重點

能細緻地觀察畫面中本、靜、安的狀態,並流暢的説出其內容,推測頁與頁之間的關聯。

活動難點

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嘗試分線索複述故事內容。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猜測故事的主要線索

師:封面是誰?它有什麼特點?住在什麼地方?對和尚你還了解哪些知識?他手裏拿着的是什麼?可能在想些什麼?可能會做些什麼?

師:這本書的名字是什麼?

小結:故事的名字叫《安的種子》,那究竟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呢?

環節分析:無論是什麼書籍,封面是最先映入讀者眼簾的。從封面入手,引導幼兒觀察封面內容,結合幼兒經驗,展開討論。

二、細緻觀察畫面,推測頁與頁之間的關聯

1.出示第一幅寺廟的圖片,引出故事中的主題。

師:誰可以來描述一下這幅圖片上的內容。寺廟裏有誰?猜猜他們在幹什麼?看看他們的表情是什麼樣的?

師:老和尚的手裏是什麼?他們之間會説什麼?

2.觀察本種蓮子的過程。

師:本拿到種子以後先做了什麼?在哪裏看出來的?接下來可能要做什麼?

師:他朝着什麼方向跑去?可能會選擇什麼工具?選到工具之後會幹什麼了?

師:本是怎麼種種子的?請你描述一下。

師:本在幹什麼?為什麼在追小狗?這個時候他的心裏可能在想些什麼?小狗還會來嗎?如果來了它會做些什麼?最終他的種子發芽了嗎?

3.觀察靜種蓮子的過程並嘗試模仿。

師:靜拿到種子後是怎麼做的?最終種出來了嗎?請幼兒嘗試描述。

師:我這裏也有一顆蓮子,哪一個小朋友可以模仿安種蓮子的過程來表演?

4.觀察安種蓮子的過程並嘗試表演。

師:安拿到種子後和本、靜拿到種子後做的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他最終種出蓮子了嗎?為什麼?

師:如果小朋友就是故事中的安,請你來學一學安是怎麼做的?表演的時候注意安的表情和動作。

環節分析:運用提問策略,推測頁與頁之間的關係。通過觀察本的表情和動作,都有對下一頁內容的提示,如:“他朝着什麼方向跑?”引導幼兒觀察細節,隨後又跑出預測性提問“可能會選擇什麼工具?選到工具之後會幹什麼?”讓幼兒根據線索進行猜想。問題反覆出現幼兒則有意識這一頁可能有下一頁的線索,當一次次的猜測得到證實後,幼兒的好奇心和閲讀興趣更加濃厚了,對故事情節的發展瞭解得也更深入了。情境表演能夠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或者現象的探索慾望,對畫面的觀察更加細緻,”揣摩故事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三、利用表格進行記錄,提升幼兒的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出示表格)師:看看這個表格上都有什麼?最左面一行是什麼?(本、靜、安三個小和尚)最上面一行代表什麼?(時間、地點、條件、種植過程、結果)你覺得這個表格應該怎麼記錄?

師:請小朋友根據表格提示記錄三個和尚種植蓮子的過程。

師:請部分幼兒講述記錄表的內容,其中注意幼兒語言的連貫性。

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複述故事的內容。

《種子》幼兒園教案10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綠豆、赤豆,進行種子貼畫。

2、體驗創作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1、每桌綠豆、赤豆各一盒,若干勾畫了物體輪廓作品、雙面膠。

2、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欣賞“種子貼畫”範例。

師:“你喜歡哪幅畫?它用了哪些豆豆?”瞭解可以用一種豆或兩種豆交替排列,也可以用一種豆貼出輪廓,細小的部分用另一種豆。

2、教師示範,勾畫物體輪廓,要求幼兒畫的要大。

3、教師提出要求:

(1)可以選擇老師提供的紙來貼,也可以自己設計,勾畫時要畫的大一點。

(2)粘貼時,不用取很多豆子,豆子落到桌子要揀起來。

(3)全部粘貼後,用手掌輕輕地壓一下。

4、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提醒幼兒粘貼豆子時,手不要壓到雙面膠上,以免粘不住。

5、展示作品,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喜歡的作品。

反思:

由於原來的“豆豆藝術”是區域化活動,給相片做相框、種子貼畫,在提供的材料上沒有兼顧到能力差的幼兒,所以在粘貼時豆豆是擠在一起,看不出所貼的物體形象;黃豆太大,粘上去後,當作品拿起來時,卻掉了下去,而重新設計、組織的活動,有了較好的效果,當作品貼到櫃面上時,孩子們看到了一幅幅形象逼真的“輪船、小熊、房子、火箭、蠟筆。。。。。。真正體驗到了創作帶來的快樂,同時也提醒我們所提供的材料的難度要與孩子日常經驗相結合,對幼兒的技能要求也要作出正確的評估。觀察、瞭解孩子的需要是一個前提條件,只有通過細心的觀察,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才能為他們提供適合的材料,讓他們積累學習的經驗和方法,從而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原來的粘貼相框的活動只是單一的技能要求以直線條為主,這一操作任務對孩子已經不再具有挑戰性了,這就向我們發出信號,提醒我們要調整材料,作出應答。這正是《綱要》中提倡的教師在組織實施教育活動時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的覺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應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種子》幼兒園教案11

活動目標:

1、發現植物的種子,初步瞭解種子的特殊傳播方式。

2、對種子的傳播方式有繼續探索的興趣。

3、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1、帶領幼兒參加尋找秋天的遠足活動。和幼兒一起收集農村比較常見的植物。(蒼耳、蒲公英、刺毛球、“麻雀窩”、臭草、紅菱、牛膝、薊……)

2、多媒體課件。

3、幼兒有一定播種的經驗。

評析:教師能根據幼兒園所處環境,選取鄉土教材作為活動內容,活動內容來源於幼兒生活,體現了活動生活化的原則。

評析:活動準備既有教具等物質材料的準備,又有知識經驗的準備,活動能考慮讓幼兒在已有經驗上獲得發展,符合維果茲基的“最近發展區”的理論。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探索活動,感受好玩。

1、談話導入,那天,我們去田野裏尋找了秋天,你看見些了什麼?

幼:喇叭花、菊花、蒲公英、狗尾巴草、麻雀窩……

回來時你帶了些什麼?

幼:蒲公英、麻雀窩、刺毛球、臭草……

今天他們藏在哪裏?

幼:田野裏

評析:當幼兒回答田野裏時,(而實際上是在活動室裏)教師沒有作出恰當的反應,可見教師對幼兒回答的傾聽、及應變能力還較弱。

出示蒼耳、蒲公英、麻雀窩。

2、讓幼兒玩蒼耳、蒲公英、麻雀窩。玩過後教師提問:

⑴剛才你玩了什麼?

幼1:蒲公英

幼2:麻雀窩

幼3:蒼耳

⑵它們長什麼樣呀?⑶你是怎麼玩的?

麻雀窩為什麼飛起來,還有什麼也飛起來了?為什麼蒲公英也會飛?

為什麼蒼耳可以粘在頭髮上?

評析:“你看見些了什麼?”“回來時你帶了些什麼?”“剛才你玩了什麼?”這三個問題答案是基本相同的,由此可見,教師的提問語過於羅嗦,應注意提問語的準確性、科學性和精練性。

二、第二次探索活動,發現種子。

1、引導幼兒發現種子。蒲公英、蒼耳和麻雀窩的種子在哪裏呀?

2、幼兒發現種子。把它們的種子找出來,每人找一粒種子,找到後放進盤子裏。

3、幼兒互相交流。

⑴剛才你找的是哪種植物的種子?

⑵蒼耳的種子藏(麻雀窩的種子長)在哪裏?它們的種子是什麼樣的?(咖啡色的,橢圓形,扁扁的……)

⑶那他們的種子為什麼長得這麼特別呀?

4、逐步展示課件。

⑴看第一段。誰帶蒲公英去旅行?為什麼風能幫它?它的種子最後怎樣了?

⑵經驗轉移。蒼耳渾身長滿刺,誰會幫它傳播種子?

⑶看第二段。師:蒼耳傳播種子需要誰的幫助?教師出示相應(動物)的標誌。

評析:教師原想借助於視頻展示儀幫助幼兒更好地觀察種子的特徵,但視頻儀調的顏色太暗,不清晰,反而干擾了幼兒觀察,給了幼兒認識錯誤的認識。充分的準備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教師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開展教學活動,但在選擇時應考慮到課件是為了活動服務,該課件製作較粗糙,與活動的配合不夠緊密,並不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教學的作用。

三、第三次分組探索活動。教師出示另外一些植物。這裏還有一些有趣的植物,他們傳播種子需要誰的幫助呢?(……)

活動反思:

如何通過教學學生們瞭解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並找到果實或種子形狀結構與傳播方式之間的規律,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我思考良久的問題。雖然 學生在二年級的時候學過《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短文,但學生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很少,對很多種子的傳播方式都不瞭解。合理的利用教學資源對教學的效果往往能起到絕佳的效果,於是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尋找能夠直觀演示植物種子傳播方式的視頻,通過截取整理,蒲公英種子的滿天飛舞,鳳仙花、噴瓜的勁爆彈射,蒼耳種子的勾掛之旅,椰子的隨波逐流以電影的方式清晰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尤其是一些極具代表性植物的種子傳播讓學生興致極高驚歎不已,紛紛感歎大自然竟然是如此的奇妙,通過觀察、討論讓學生了解了植物果實或種子的形狀結構與種子傳播方式有切的關係。

《種子》幼兒園教案12

【活動目標】

1、樂於學説兒歌,感受植物成長的生命力。

2、學習和嘗試照顧植物,知道要愛護植物。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活動準備】

1、《小種子》兒歌,文字旁邊配簡單的圖畫。

2、花的種子、小鏟子、水。

3、三個裝有泥土的花盆。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種子》兒歌,教師先邊指邊讀説一遍兒歌,引導幼兒觀察文字旁邊的圖畫,幫助他們理解兒歌。

小種子,真奇妙,

太陽照,水兒澆,

發芽長葉節節高,

開出花兒多美好。

2、請幼兒和教師一起邊説兒歌,邊做動作模仿小種子長大和開花。

3、教師提問:

(1)小種子需要什麼才能長大?

(2)如果你來照顧它,你會怎麼做?

4、建議大家一起種花,出示花的種子,請幼兒觀察種子的外形特徵,然後將種子種入花盆。教師可以把種子包裝袋貼在花盆上,當作標籤。

5、待種子發芽後教師把植物放在有陽光的位置,請幼兒分組每天輪流照顧植物。

6、請幼兒注意觀察種子的生長和變化,看看能否種出花兒。

教師可用數碼相機拍下幼兒種植的情況,便於與幼兒進行回顧時加深印象。

【活動評價】

1、能説兒歌《小種子》。

2、能照顧和愛護植物。

【活動建議】

1、兒歌的圖可以自己製作,用大一些的字體將兒歌抄在一張大紙上,然後,根據每句兒歌配上簡單的圖,如:太陽、水壺、發芽的種子等。

2、在提問“你會怎樣照顧小種子?”時,教師可通過提示,幫助幼兒瞭解在照顧植物時應注意的事,如:水不能澆得過多,輕輕地觸摸等。

3、三個花盆裏的種子可以是同一種花,也可以不同。

教學反思:

針對這個情況,我在組織活動語言活動《小種子》時,就儘量注意活動的緊湊性。在組織活動時,不僅僅將活動重點放在學習詩歌、朗誦詩歌上,而是在此活動的過程中豐富孩子有關種子發芽的條件、過程和對種子發芽的聯想上。

《種子》幼兒園教案13

活動目標:

1、在生活中收集種子,感知了解種子和果實的關係,體驗種子的多樣性;

2、通過為種子觀察、分類,培養幼兒的觀察統計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能夠有條理地講述自己的發現和和想法提高語言交流能力;

4、通過觀看課件與視頻,感受自然的生動有趣,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種子的收集、種植與觀察

2、在生活中討論種子的來歷,生長的位置,種子的差別

活動過程:

一、觀察和自由談論收集的種子

1、從什麼果實裏收集的種子?

2、種子的不同樣子?

二、誰知道種子是什麼樣子的?

結合幼兒帶來的種子一起觀察與討論

1、幼兒自由猜想,相互交流經驗

2、教師總結幼兒的想法:尤其是談到的傳播方式,重複幼兒的問題,引導幼兒注意大家的不同認識。

例如:香蕉種子、菠蘿種子是怎樣的。最大的種子是什麼?

三、播放種子的相關課件:種子的樣子和成熟後傳播的方法

向中心型、發散型、無序型

1、討論:剛才看到了哪些種子?

2、他們分別長在植物的什麼地方?

四、小結

種子的傳播方式,種子的多樣性,成熟後是怎樣傳播的?

延伸活動:

1、實驗(種子發芽:師生共同進行)

2、種植活動(幼兒和家長共同種植)

3、討論種子的食品有哪些

《種子》幼兒園教案14

活動目標

1、能模仿故事內容,用較為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種植蔬菜的事情。

2、知道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廢,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3、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並用較豐富的語彙進行表述的能力。

4、通過閲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瞭解故事的情節,通過一組圖片排序,瞭解故事情節的發生和發展,培養細緻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活動準備

1、一盆小朋友種植的未發芽的蔬菜。

2、自制繪本《胡蘿蔔種子》、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以未發芽蔬菜引出活動。

"這是誰種的蔬菜啊?""告訴我們,你種的是什麼蔬菜?""這麼久了為什麼還不發呀呢?小朋友,你們覺得它會不會發芽?"

2、引出故事

(1)"到底會不會發芽呢?我們來聽個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胡蘿蔔種子》"。

(2)教師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的題目叫什麼?故事中的小男孩種了一棵胡蘿蔔種子,大家都是怎麼説的呢?聽了大家的話,小男孩有沒有放棄,他是怎麼做的?最後胡蘿蔔怎樣了?

3、出示繪本,講述故事。

老師把這個故事做成了一本書,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着書來把這個故事講一遍。(從封面開始講述故事)

4、教師小結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到底,只要我們付出了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就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樣,不管別人怎麼説,每天都堅持去照顧他的胡蘿蔔種子,最後終於長出了一顆大大的胡蘿蔔。

故事聽完了,請你們再來説一説,xx小朋友的蔬菜會不會長出來呢?他應該怎麼做呢?

5、幼兒講述自己種蔬菜的故事。

我們每個小朋友也都種了各種各樣的蔬菜,你是不是也有一個故事呢,説給大家聽一聽好嗎?

活動延伸。

你們想不想把你種菜的故事也像秦老師一樣做成一本書給大家看呢?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悦,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種子》幼兒園教案15

一、文學欣賞:春雨和種子

二、設計意圖:

依據《綱要》語言領域的內容與要求第4條: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第3條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達到語言領域的目標第2條: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第三條能清楚地説出自己想説的事,並樂意用不同的方式模仿散文中角色的語言。

三、活動準備:

1、錄音機、散文欣賞磁帶(背景音樂為“春雨”沙沙)。

2、春雨雨滴立體球偶一個(淺藍色即時貼內裝乒乓球,頭扎少許毛線),沙沙音樂以及小雨滴自我介紹磁帶。

3、背景圖:土壤(可以移動)、遠山等,插入教具:春雨、種子(擬人化)

4、表演玩具:

擬人春雨、種子服飾(掛曆紙做);

工具:封口膠、釘書機、剪刀、掛曆紙等。

 四、課題設計:

1、出示小雨滴立體球偶,春雨雨滴作自我介紹:引出課題,沙沙...我是春雨,我來到大地上,尋找我的好朋友,想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誰嗎?先請欣賞散文—“春雨和種子”;

2、配樂欣賞第一遍散文,後提問:

散文中春雨的好朋友是誰?他們之間發了什麼樣的事?

3、利用貼絨教具欣賞散文第二遍,後提問:

1)寒冷的冬天,春雨和種子分別在哪兒?

2)種子睡醒了,他感覺怎麼樣?

3)這時,小種子能動彈嗎?為什麼?他對大地媽媽説了什麼?

4)小種子正着急時,周圍發生什麼變化了?誰來了?對他説什麼了?

5)小種子喝了春雨感覺怎麼樣?

4、幼兒自由討論最喜歡散文的哪兒句話或哪一天哪個詞,哪一段,並試着同老師一同朗誦出來。

5、觀看操作卡(五),欣賞春天的美麗,並啟發幼兒去發現春雨還有哪些好朋友?有了他的幫助,他們都變得怎麼樣了?

6、再次讓幼兒欣賞散文,讓幼兒模仿春雨或種子,桃花等的語言,用自編的動作進行表演。

 區角活動:

  語言角:

投放春雨、種子、桃花等服飾、頭飾等,讓幼兒自由選擇道具、頭飾進行表演。

 自然角:

與幼兒一起播下種子,觀察並記錄種子發芽和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