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教案集合六篇

關於幼兒園教案集合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09W 次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教案集合六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內 容

計算:輕與重

活 動目 標

1、感受輕與重的關係。

2、學習以目測比較兩個東西的輕重。

活 動準 備

相同的小桶兩個,沙子若干,筆,自制天平稱一個。

《我的數學》第11頁。

活 動 過 程

一、感覺比較輕重

師:今天“小豆豆”請老師幫她帶來了兩桶沙,請小朋友來幫幫忙。小朋友你們説説這兩桶沙我們拿哪一桶給她呢?為什麼?

師:剛才小朋友提了一下這兩桶沙,到底哪一桶重哪一桶輕呢?現在我們來做個記號,重的我們用“紅色”的笑臉娃娃貼在上面,輕的我們用“黃色”的笑臉娃娃貼在上面。

二、放在天平上稱一稱。

師:剛才小朋友説貼紅色的笑臉娃娃這個桶重,貼黃色笑臉娃娃的這個桶輕。到底是不是呢?現在我們再來做個試驗。

(出示自制天平稱)師:這是老師自己做的一個小的翹翹板,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天平稱”,現在我們可以用這個來試試到底這兩桶沙哪一桶重哪一桶輕。

師:為什麼紅色的這個會重些呢?

(將兩桶沙分別放在兩邊,讓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你們發現了什麼嗎?(一邊沉下去了,一邊翹起來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三、作業。

師:請小朋友打開書11頁。請小朋友看這些圖誰重誰輕?把重的塗上紅色,把輕的塗上黃色。

幼兒園教案 篇2

整理玩具觀察

一、問題的提出

現在,幼兒園為了幼兒的發展玩具種類豐富,數量也多。讓孩子自己整理玩具有利於培養孩子責任感,有利於形成孩子做事認真負責、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通過共同整理玩具,還有利於培養孩子互助協作的精神,發展語言能力等。因此,培養孩子整理玩具的行為習慣是有必要的,應從小抓起。

但是我在幼兒園發現小班幼兒整理玩具存在了一些問題。有的幼兒會因為搶收玩具而發生衝突,也有部分幼兒不願意整理玩具或者不會整理玩具。小班幼兒因為入園時間較短、年齡比較小,主動整理玩具的習慣還未完全養成,所以搶收玩具、不願或不會整理玩具的現象比較多。筆者希望對小班幼兒整理玩具的情況,進行觀察並提出可行性建議。

二、研究方法

觀察法:研究者在幼兒園對小班幼兒整理玩具的行為進行觀察研究。

三、案例及案例分析

案例一

角色遊戲結束後,玩小吃店的幼兒把碗放在置物櫃的最上面一層,碟子放在第二層。然後小a把桌子上拿下來放在地上疊好放在碗的上面,又把廚師帽子塞在桌布和碗之間,小b把菜單從地上撿起來,隨手放在碟子上。

分析:整理玩具並不是把玩具堆放在一起就可以的,而是一個簡單的分類過程,可以通過整理玩具使幼兒的分類能力得到鍛鍊。碗和碟子放在上層,而桌布、廚師帽子、菜單等放在下層。小班幼兒剛剛接觸分類,還不能很好的運用到整理玩具中去。

案例二

某幼兒園小班,晨間活動時做操的音樂響起。小a便跳下塑料“獨木橋”,沒等橋上的幼兒全部跳下來,小a就把獨木橋的一頭搬起來。另外幾個幼兒把獨木橋的另一頭搬起來,一起往器械室裏走去。這時候小b跑到小a旁邊幫小a一起搬,小a説,“你走開,我搬得動。”小b沒講話繼續走在小a旁邊搬着“獨木橋”。小a便一把推開小b,小b被推開後,又跑到橋的中間搬。器械室的門很窄,要走開幾名幼兒才能進去,但沒有人願意放手。

分析:小班幼兒已建立起自己整理玩具的概念,獨立性和自主性開始萌芽,喜歡幫助老師做事。但是,不懂得合作,也不會保護自己和同伴。

案例三

晨間活動時在玩桌面遊戲。老師宣佈收玩具,小a拿着自己搭的機器人不斷地在説:“我不拆,就這樣放裏面,我這個不拆。”小b把自己搭的東西拆好放到籃子裏後,一把搶過小a的機器人迅速地開始拆。小a一直試圖搶回自己的機器人,一邊用手去搶,一邊大聲叫:“我今天不拆,我告訴老師了。”小b把機器人拆完放到籃子裏,小a哭着説:“我去告訴老師了。”便跑開了,小b把玩具籃子放回教室後面的格子裏,一邊走一邊回頭看老師在對小a講話。

分析:收玩具時,小 b把自己搭的玩具拆了而小a不肯把自己搭的機器人拆掉,小b便把小a的機器人給拆了。小a因為自己辛苦搭的機器人被小b拆了,覺得很委屈,所以去老師那告狀。

案例四

“請小朋友把玩具收好!”的話音剛落,搭建遊戲的幾名小朋友紛紛把手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在籃子裏。然後都搬椅子走了,老師看到玩具籃子還放在桌子上就問,“這一小組的小朋友為什麼不收玩具?”這時,小a停下來説,“不是我拿的。”另外也有兩名幼兒跟着説,“也不是我拿的。”小b説,“也不是我拿的,是小c拿的。”聽到小b的話後,小c慢慢吞吞的放下椅子走到桌子前搬走了籃子。

分析:雖然案例中四名幼兒都不願意整理玩具,但從他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們都已經知道“拿玩具的人負責送玩具”這一規則,而拿玩具的幼兒在老師的提醒下也去整理玩具了。雖然還沒養成主動整理玩具的習慣,但幼兒都知道規則的存在,沒有發生哄搶,也都把自己玩的玩具放進了籃子裏。

案例五

某幼兒園小班,小a剛進園老師就説,整理玩具我們下去做操。於是小a放下手中的積木跑到玩雪花片的那裏,看其他小朋友在整理,自己也抓了兩把往籃子裏放。然後又跑到串珠遊戲那裏,把手伸到籃子裏亂攪。

分析:幼兒不願整理玩具通常都是因為不捨得拆掉自己搭的東西,還沒玩到玩具或者遊戲時間太短沒有盡興。小a雖然沒玩到玩具,但老師宣佈整理玩具後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甚至去搗亂。

案例六

某幼兒園小班,“請小朋友把玩具收好。”話音一落,小a就很快把自己的積木推倒在地上,還把旁邊小朋友的積木都推到,然後拼命的往筐裏扔積木一邊扔一邊緊緊地抓住筐,看見小朋友過來,小a還沒等到積木全部收好就搬着筐往教室走,想送進櫃子。 而小朋友也搬着筐,誰也不願放手。

分析:小班幼兒剛入園不久對於整理玩具很好奇,在老師宣佈整理玩具後都想整理因而發生了哄搶的現象。幼兒的從眾心理也導致他們看到別人搬筐子就都跑過去搬。

四、討論:

從上述案例中,我們看到幼兒在整理玩具時會有多種表現,它們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1、缺乏正確的分類概念。

小班幼兒年齡較小,整理玩具時通常會發生“亂放”的現象。其實是因為小班幼兒還不太瞭解分類的概念,他們不知道該怎樣整理,不知道同一類型的玩具應該放在一起。例如案例六中的幾名幼兒在整理小吃店時碗、碟子、桌布、廚師帽子等物品時就隨便亂放,不明白把碗和碟子歸為一類,桌布、帽子等歸為一類。

2、缺乏良好的習慣。

例如案例五中小a在老師宣佈整理玩具後不知道該幹什麼,甚至亂跑、到其他小組去搗亂。案例四中的小c也是在老師的提醒下才去整理玩具,上述兩名幼兒自己整理玩具的習慣都還沒有養成,玩好玩具沒有自己整理的意識。

3、缺乏充足的遊戲時間

例如案例三中小a不願拆掉自己搭的機器人,他覺得自己還沒有玩夠還想繼續玩下去。許多幼兒因為早上來得晚或做事的動作太慢,經常才開始玩玩具老師就宣佈整理玩具。沒有充分的玩具時間,所以不願整理玩具。

4、對整理玩具充滿好奇,卻又不懂謙讓與合作

小班幼兒剛進幼兒園對於整理玩具很好奇,有新鮮感和從眾心理,一個幼兒在做什麼,其他小朋友也學着做什麼。當小班幼兒建立起整理玩具概念的時候,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就開始萌芽。如案例一中,由於小班幼兒剛進幼兒園,對整理玩具這一行為都很有新鮮感,覺得很好玩,都想搶着去整理,有些幼兒看見別的小朋友在整理,他們也跟着去整理,搬着筐都不肯放手。

五、反思

教師家長可通過以下方法引導幼兒:

(一)改變觀念

許多家長以為孩子年齡小,能力差,整理起來也不像樣,慢慢教孩子整理,還不如自己直接整理快。久而久之孩子就沒有收拾玩具的習慣,如果“習慣成自然”那是非常可怕的,孔子説,“少成若天性,習慣自然”是也,而孩子3—5歲是養成各種習慣的關鍵期,培養幼兒整理的能力首先要改變老師和家長的觀念。

(二)利用榜樣的作用和各種有趣的形式,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整理好玩具後(哪怕是在老師或家長的提醒下整理的),老師家長應及時給予肯定,給大家樹立良好榜樣,提高幼兒堅持整理玩具的積極性,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意識。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擬人化手段培養幼兒主動整理玩具的習慣。比如:在收拾好後,老師把耳朵湊近玩具箱,説:“聽聽玩具在説些什麼?”然後以玩具的口吻説:“謝謝小朋友,我們都回到自己家裏了,真高興!你們真是我的好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創設情境,利用故事、兒歌、表演等形式,讓孩子知道整理玩具的必要性。

(三)化枯燥為娛樂,把收拾玩具變成有趣的遊戲來完成

單純的整理比較枯燥,幼兒往往不喜歡整理,如果把它設計成遊戲的形式,幼兒就會十分樂意去做。比如:“送玩具寶寶回家”;在玩具箱子上貼上小圖畫,貼上動物園的畫表示放長頸鹿、獅子等小動物,貼車庫表示放小汽車等,藉機讓孩子學習分類、歸屬;老師帶頭和小朋友比賽收拾玩具,慢慢地過渡到孩子之間進行比賽。這樣,通過生動的語言、有趣的形式,孩子的興趣提高了,就會主動整理玩具。

(四)教會幼兒如何整理、歸類,知道正確的擺放方法

很多情況下,孩子是因為不知道玩具該如何整理而放棄的。因此,增加新玩具時,老師要告訴孩子如何整理和具體的擺放位置。必要的時侯老師要給予適當的幫助。

(五)帶領孩子觀看整理後的玩具,培養成功感

孩子年齡小,缺乏自信心,他們往往需要老師的不斷肯定,才能逐步建立自信心,從而影響自己的行為。因此,在孩子收拾玩具後,老師要帶領孩子觀看收拾後整齊的樣子,用讚賞的口吻肯定孩子,比較整理前和整理後的模樣,讓大家親眼看到明顯的變化,建立成功感,樹立自信心,為以後主動地整理玩具打下基礎。

幼兒園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新年快要到了,孩子們沉浸在迎新年的歡樂氣氛中,我們小班的孩子也是如此,他們放了焰火,認識品嚐了過年時缺少不了的糖果,不免對過了年要長大一歲有了他們自己的疑問和想法,搞不清什麼叫“長大”?人為什麼要長大,為此非常有必要和孩子們來共同探討有關“人長大”的事情。

幼兒在關注周圍生活環境的同時,也非常渴望探究自己的生長過程。。對幼兒來説,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是怎麼慢慢長大的是他們心中最想了解的一個迷。教師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小時候的服裝”等感性操作活動,來幫助幼兒從多方面的比較中瞭解和感受自己在身體、能力上的成長,體驗長大的快樂。

又希望通過新年的主題,讓幼兒體驗到“過年了,大家長大一歲了“,從情感上感到自豪與自信,進而喚起他們懂得既然長大一歲了就要更加懂事、更加能幹的道理。

內容:

活動:我長大

要求:

1 幼兒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衣服等活動,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2 願意較大聲、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發表自己的想法。

3 初步運用比較的方法,瞭解自己的長大,增強觀察能力。

準備:

1 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錄象。

2 各類嬰兒衣物等。

活動重點:

幼兒通過操作比較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活動難點:

激發幼兒為自己的長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活動設計:

(一)情境感知:

1 教師創設情景:在桌上分散放一些孩子小侯的照片。

請你找找哪張是你自己的?去認認還有照片上的朋友會是班中的誰呢?

2出示個別幼兒的照片讓大家認一認:這是誰呢?,怎麼和現在長的不一樣呢

3小結:我們長大了,所以和現在不一樣。

(二)操作比較:

1過渡:小朋友都帶來了小時侯穿的衣服,去試一試現在還穿得下嗎? (幼兒試穿小時侯的衣物,感覺身體上的長大。)

3 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講述自己的發現。(個別幼兒試穿、講述。)

4 小結:我們的頭、身體、手、腳等各個地方都長大了,説明我們真的長大了。

(三)觀察發現:

1 幼兒看錄象一:小時侯的寶寶。

提問:寶寶在幹什麼?為什麼要媽媽幫忙?

2 幼兒看錄象二:上幼兒園的寶寶。

比較:這兩個寶寶有什麼不一樣呢?

3 小結:第一個寶寶什麼事情都要媽媽做。第二個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 引導討論:

(1) 你們和兩個寶寶相比有什麼兩樣?你學會了什麼新的本領。

(2) 你們跟爸爸、媽媽、老師比呢?

5 小結:小時侯都要爸爸媽媽幫忙,孩子長大會自己做各種事情,希望你們長大後學會更多的本領,比老師的本領更大。

幼兒園教案 篇4

一、剪紙目標

1.樂意參加剪紙活動,會正確使用剪刀。

2.學習剪直線、弧線、波浪線、鋸齒線等線條。

3.學習沿輪廓線剪圖形。

二、活動安排

在小班上學期,剪紙活動關鍵在於培養幼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加強示範及個別指導。

一、剪紙目標

1.嘗試徒手剪半圓形,初步掌握對邊折剪的技能。

2.會比較精細地沿輪廓線剪貼物體。

3.初步學習沿虛線對邊折,再沿輪廓線剪,能養成初步的良好剪紙習慣。

二、活動安排

在小班下學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注重培養幼兒養成初步的良好剪紙習慣,逐步指導幼兒學會自己取放工具、材料。

一、剪紙目標

1.練習在已有圖案的基礎上進行對邊折剪。

2.練習沿輪廓線剪,逐步學會看圖示操作。

3.嘗試看圖例模仿自畫圖案創作剪紙,能養成良好的剪紙習慣。

二、活動安排

中班上學期,主要讓幼兒練習對邊折剪,一開始除了投放畫有圖案的.紙以外,還可以投放空白的正方形紙,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幼兒之需求。還有在讓幼兒自畫圖案剪紙時,要指導幼兒將圖案畫得儘量大一些。

一、剪紙目標

1.在對邊折剪的基礎上學習挖剪(鏤空剪)的技能。

2.練習沿輪廓線剪,逐步學會看圖示操作(會看圖示完成“巧手寶寶”)。

3.學習對角折剪和二方連續折剪的方法技能,養成安靜與乾淨的剪紙習慣。

二、活動安排

中班下學期,主要是讓幼兒學習對角折剪,學好了對今後學習其他折剪方法十分有利,另外可以教幼兒學習利用剪刀將長方形紙剪裁成正方形紙的方法。

附:挖剪方法説明:

可把需挖剪掉的空白處對摺一下剪個小口,然後打開,剪尖從小口插入沿輪廓線剪即成。

一、剪紙目標

1.在對角折剪的基礎上學習三角折剪、六角折剪和五角折剪的方法技能。

2.會用圖形、線條有機組合進行多角折剪,逐步理解線條纖細、圖案豐滿的特點。

3.愛惜工具材料,具有良好的剪紙習慣。

二、活動安排

大班上學期,可以讓幼兒自畫圖案創作剪紙,一方面教師可提供一些樣稿,

供幼兒模仿,另一方面教師要教給幼兒一些如:壽桃、蘋果、

如意頭等實物的剪法,引導幼兒由簡到繁地邊畫邊剪、

邊剪邊畫,幫助幼兒理解纖細豐滿作品更加漂亮的特點。

幼兒園教案 篇5

上午活動:創新教育綜合課

活動名稱:老師您好

活動目標:

1。在談話過程中引導幼兒學習主動進行交談,使幼兒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並瞭解教師的意義學習主動訪問, 主動認識環境中的人,瞭解院長,會計,保健老師的工作和我們成長的關係,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2.教師提供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照片、紙、筆等豐富材料,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印象,運用多種手段反映出簡單情節,促進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

3.讓幼兒瞭解幼兒園各類工作人員的勞動內容和工作態度,培養幼兒尊敬他們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照片、做記者證,紅花的紙、繪畫的筆。

2、佈置“我們幼兒園的老師”照片展,認識瞭解每一 位工作人員。

活動組織:

一。通過參觀“我們幼兒園的老師”照片展,使幼兒初步瞭解幼兒園各工作人員的勞動內容和工作態度,激發幼兒尊敬、熱愛他們的情感。

1.幼兒自由結伴參觀,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響亮的聲音相互介紹自己熟悉的老師。

教師用語參考:請小朋友仔細看看照片上是誰?向你的好朋友介紹你認識的老師,她姓什麼?她是怎樣工作的呢? 她對小朋友的態度怎樣?

2.師生互相介紹老師,激發幼兒尊敬、熱愛老師的情感。

二.教師提供紙筆等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繪畫出簡單情節,從而瞭解教師節的意義。

1.幼兒根據生活經驗,繪畫出和老師在一起的各種簡單情節,體驗老師的辛苦。

教師用語參考:小朋友知道老師工作很辛苦,現在請大家把老師的辛苦畫出來,並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來尊敬熱愛老師呢?

2.運用提問法,引導幼兒説出9月10日是教師節.

教師用語參考:老師這麼辛苦我們應該怎樣做?我們國家x導人又是怎樣來尊敬老師的呢?(引導能力強的幼兒説出我國將9月10日定為教師節)

三.操作活動:製作記者證和紅花。為採訪活動作好準備。

1.運用提問法,引導幼兒説出記者證的用途和做法。

教師用語參考:我們怎樣才能更加了解老師的工作情況呢?(幼兒討論通過採訪來了解)我們採訪需要些什麼?

(幼兒自由討論出記者都要有記者證,讓被採訪的人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什麼人來採訪。)

3.幼兒製作記者證,教師指導幼兒畫出自己的特徵。

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並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在製作好記者證後再製作紅花。

四.採訪活動

(一)談話引住活動主題。

1.教師通過提問,組織幼兒討論,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用語參考:你們上幼兒園已經很長時間了,你們能説出幼兒園是幹什麼的嗎?幼兒園裏都有誰?老師中是否都帶班呢?不帶班的老師與我們的成長(生活和學習)有那些關係呢?你們想了解嗎?怎樣才能瞭解得到呢?(引導能力強的幼兒説出通過訪問來了解)

2.幼兒就怎樣訪問進行討論,教師幫助歸納。

幼兒自由結伴討論,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加入討論,有目的的幫助幼兒歸納出:首先要到他們的工作的地方去,去的時候要輕輕敲門,得到允許後方可入內。在主人的安排下站好或坐好,有禮貌地提問,安靜地傾聽。要向接待的人有禮貌地板致以問候,如:老師,你好。要禮貌地板尋找被採訪者,然後向被採訪者作自我介紹,向被採訪者講清自己是來幹什麼的,如:我們想了解一下您在幼兒園的什麼部門工作?這個工作和我們的學習與生活有什麼關係?

瞭解組長的責任:提醒組員還有什麼問題希望某老師講給我們全班聽的嗎?

(二)採訪活動。

1.全班分為三大組,每組採取自薦和推選相結合的方法,選出組長。知道組員要服從組長的指令。

2.由組長帶領組員去訪問,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跟隨他們去,提出建議,幫助幼兒完成採訪任務。

3.訪問結束,幼兒有禮貌地獻上一朵大紅花,表示大家對老師的敬意

五.交流訪問的結果,並進行小結。

1.全班聚集在一起,由三位組長互相敍述採訪的結果,其他組員補充,以達到交流的目的。

2.教師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小結出:在幼兒園裏,我們的學習,生活得這麼好是因為有許多人在為我們辛勤地勞動。我們要尊敬他們。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在討論和製作賀卡的過程中,產生關心、親近爺爺奶奶的美好情感。

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賀卡。

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美工》。

2.教師提前製作一張美麗的賀卡。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師:我們已經討論了怎樣為爺爺奶奶過節日,老師也非常愛我的爺爺奶奶,所有老師

做了一件禮物想要送給我的爺爺奶奶,請你們看一看。

出示製作好的賀卡,請幼兒欣賞。

師:這是老師給我的爺爺奶奶製作的賀卡,看,這上面有什麼呢?

幼:爺爺和小朋友。

師:這裏還有五個字“爺爺,我愛你”,現在我們來看看背面,這裏有我送給爺爺奶奶的祝福,我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天天開心。你們想不想為自己的爺爺奶奶製作賀卡。

幼:想。

師:那我請小朋友先來看看老師是怎麼做的,看仔細了,等下就要請小朋友為自己的爺爺奶奶製作賀卡了。

  二、示範賀卡的製作方法。

師:請小朋友看老師這裏(出示美工“給爺爺的賀卡”),沿着黑色的實線把圖片剪下

來,然後沿着虛線對摺,在背面寫上祝福語,一張賀卡就做好了。你們有什麼不一樣的祝福語送給爺爺奶奶?

幼:天天開心等等。

師:小朋友們很棒,想了這麼多的祝福語,等一下老師請小朋友做好後帶着自己的賀卡到老師這裏,告訴老師你想要對爺爺奶奶説的祝福語,然後老師幫你們寫下來。

  三、幼兒製作賀卡,教師巡迴指導。

師:老師已經把材料放在你們的座位上,請小朋友回到位置上開始製作賀卡。使用剪刀時要小心,垃圾要扔到垃圾桶裏。

  四、交流。

互相欣賞作品、交流賀卡上的祝福語。

師:請做好的小朋友帶着賀卡把小椅子搬到教室中間。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製作的賀卡,這是xx的,他給爺爺奶奶的祝福語是。。。

師:現在每一位小朋友都製作了好看的賀卡,請你們帶回家去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好嗎?

幼:好。

活動反思:

這一活動是相對於比較簡單的一個活動,這個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幼兒在製作賀卡的過程中產生關心、親近爺爺奶奶的情感。在上這節活動時由於老師的事先準備不夠充分,導致心情緊張的同時加快了語速,使幼兒沒能很好地掌握活動目標。

小百科:賀卡是人們在遇到喜慶的日期或事件的時候互相表示問候的一種卡片,人們通常贈送賀卡的日子包括生日、聖誕、元旦、春節、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等日子。賀卡上一般有一些祝福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