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合集9篇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合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63W 次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合集9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温度計,瞭解其用途,獲得初步經驗。

2、幫助幼兒獲取温度計指示温度的粗淺知識,初步掌握正確使用温度計及測量、記錄的簡單技能。

3、激發幼兒測量温度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體温計3支,記錄卡,筆。

2、温度計圖片,指導要點。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瞭解常見温度計的名稱及用途,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活動難點:對測温活動感興趣,能正確記錄測量結果。

指導要點:通過經驗調動、對比觀察,引導幼兒瞭解各種温度計的名稱及用途,並指導幼兒在簡單的測量實驗中掌握正確使用温度計和記錄温度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 認識温度計。

1、 認識體温計、氣温計和水温計。

提問:如果有人身體不舒服,我們用什麼辦法知道他有沒有發燒?我們怎麼知道今天的温度是幾度?怎麼知道杯子裏的水是幾度?

2、 出示氣温計和水温計圖片以及温度計實物認識這些温度計。

3、 討論拿温度計的方法。

提問:温度計是由什麼材料做的?我們應該怎樣拿温度計呢?(教師示範拿温度計的正確方法)

小結:這些東西都是用來測量温度的,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温度計。大多温度計都是玻璃做的,而玻璃一不小心就會被碰碎,所以我們要輕拿輕放,保護好温度計。

二、 觀察、比較温度計。

1、 通過圖片觀察氣温計、體温計、水温計,找出相同之處。

提問:你在這些温度計上發現了什麼?(每個温度計上都有刻度和紅線)

2、 觀察温度計的結構,認讀、記錄温度。

出示實物體温計,提問:温度計裏的這條神奇的線和數字有什麼用?它們是怎麼表示温度的?

小結:這條神奇的線對應的數字就是温度,與紅線頂頭平齊的刻度線指示的是該温度的讀數,我們可以用攝氏幾度來表示。

三、分組實驗。

1、實驗:測量體温。 操作要求:分別請幼兒用體温計測量身體温度,並記錄下來。

2、完成幼兒用書第10頁。

四、分享與交流。

每組請一位幼兒在大家面前分享自己的實驗過程和結果。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ppt課件,Ppt課件可以形象直觀的幫助幼兒學會看温度計的刻度,同時幫助幼兒總結梳理對温度計的認知經驗。在活動開始通過對熱天的人和冷天的人,讓幼兒初步感知冷熱。通過提問:你們知道今天的氣温是多少度?我們怎樣才能知道現在是多少度?同時出示温度計,請幼兒觀察。讓幼兒對温度計的作用有初步的認識。本次活動的難點是:讓幼兒學會用温度計測量。為了攻客這個難題,我利用ppt,採用圖片比較法,讓幼兒瞭解觀察刻度時,要眼睛與刻度齊平,仰視和俯視都是錯誤的。我還增加了一個環節:遷移經驗,豐富知識。科學源於生活,讓幼兒從科學的認識温度計,到從生活中發現温度計的運用,能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科學知識原理對幼兒來説是相對抽象的,在科學活動中就是要把抽象化為形象。ppt的運用能將我們口頭無法解釋,幼兒也無法理解的現象原理展示出來。正如活動中學會正確看刻度,在此環節採用ppt,利用圖片比較法,讓幼兒瞭解觀察刻度時,要眼睛與刻度齊平,仰視和俯視都是錯誤的。實際操作,這個方法很好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科學源於生活,讓幼兒從科學的認識温度計,到從生活中發現温度計的運用,能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反思經過此活動後,通過測查,所有的幼兒都認識了温度計,知道了温度計遇熱水銀柱會上升,遇冷水銀柱會下降的科學性,知道了合理使用温度計能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激發了幼兒探究科學的興趣。此活動能運用感官探究問題,動手動腦,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活動中由於教師的積極指導,所有的幼兒均能積極參加操作和探究活動,學習積極性有較大的提高,能正確讀出温度計的度數。

但在活動中也存在着一些問題:由於我發消息時沒有強調一定要帶温度計和水温計,家長帶來的大多是體温計,體温計上的刻度很小,小朋友看起來很費力,所以有的小朋友還沒有學會看温度的方法。還有就是體温計上的刻度不容易數,所以記錄過程中小朋友也有定困難,應該拿大的温度計和水温計看起來更容易一些。

幼兒園教案 篇2

  課題名稱:家

  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掌握兒歌的結構特點。什麼是什麼的家。

2、鼓勵幼兒根據兒歌提供的線索,嘗試初步創編兒歌的興趣。

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家》

  準備:

1、背景圖

2、白雲、小鳥、小羊、小魚、蝴蝶每人一個

3、天空、樹林、草地、河水、幼兒園

  過程:

(一) 引入主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新朋友,

2、你們想知道他們是誰嗎?

3、對了你們説對了,

4、現在就讓我們這些好朋友起一做個遊戲吧。

5、你們玩完樂也累了,

6、現在聽音樂找到自己的家。教兒歌

7、你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8、現在我們幫助他們也找到自己的家好嗎?

9、教師提問?藍藍的天空是誰的家?茂密的樹林是誰的家?綠綠的草地是誰的家?清清的河水是誰的家?紅紅的花朵是誰的家?美麗的幼兒園是誰的家?

10、幼兒看圖分組説

11、幼兒看圖連貫的集體説

  (二) 讓幼兒充分想象,創編兒歌

1、你們都吧好朋友送回家了,請你們在動腦筋想一想,藍藍的天空還是誰的家茂密的樹林還是誰的家?綠綠的草地還是誰的家?清清的河水還是誰的家?紅紅的花朵還是誰的家?美麗的幼兒園還是誰的家?

2、明天我們一起把大家想的聚在一起説給小朋友聽,我們一起再來做個遊戲吧。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主題説明:

中班的幼兒,各方面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發展,他們更多地表現為喜歡與同伴交往。學習結伴、輪流、請求、商量等方式與人交往在《指南》中是中班幼兒的教育內容與要求。所以綜合上述的幼兒發展特點、本班的實際情況以及相關的節日活動配合,所以我們將進入幼兒園裏朋友多這個主題,而且將通過我的朋友多、一起進行的活動這兩個小主題進行推進。

主題旨在知道交朋友的重要性,體驗有朋友的快樂、注重幼兒年齡特點,滿足幼兒交朋友的願望、根據幼兒階段發展需求,提高幼兒交往技能、在快樂交往過程中孩子們學會調整自己的行為,鞏固了一些交朋友的技巧,懂得只有相互尊重與愛護,才能獲得朋友的信任與支持;在一日生活中能夠使用恰當的禮貌用語邀請朋友加入遊戲,對朋友發起的活動能夠做出適當的迴應;能夠想辦法吸引同伴的`注意;遇到問題時能夠協商解決,必要時還能夠尋求成人的幫助,在正確的技能的支撐下,孩子們互相尊重、友好相處,真正體驗到了交朋友的快樂。

二、內容與要求:

1、關注同伴,樂於與同伴友好的交往,體驗與老師、同伴共處的快樂。

2、瞭解自己是集體的一員,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識、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

三、環境創設:

活動室環境創設:

1、設立主題資料庫:蒐集關於朋友的照片以及各種事物的圖片

2、中一班生日榜:統計自己和好朋友的生日,將小照片貼在生日榜上。

3、生日大揭密:牆面上的朋友園地,張貼照片(可自制)

4、每人帶一張照片,製作我的好朋友相冊。

5、小小調查表:製作有關幼兒園裏朋友多的調查表,瞭解孩子們交朋友的方法。

6、畫畫我的好朋友,師生共同佈置主題牆面我的好朋友。

家長資源:

1、請家長協助幼兒統計好自己和夥伴的生日,並配合我們教給幼兒月、周、日的概念。

2、請家長幫助幼兒瞭解自己的生日日期。

3、每天必要的親子溝通話題:你的好朋友是誰?選擇朋友的理由?當孩子交友受挫時幫助他分析:你是怎麼想的?怎麼會和朋友發生矛盾的?(通過情景再現來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尋找適宜的方法)

四、個別化材料:

遊戲名稱

圖片

材料

玩法

觀察要點

翻翻樂

九宮、十二宮棋盤、一次性杯子、各種圖片

找出圖片出的對子

幼兒能快速記憶找出對子,並能和同伴交換遊戲

朋友手拉手

手工紙,勾線筆、剪刀、示範圖

畫出人形制作人偶

能看着示範圖進行剪紙並擺出手拉手的造型

折愛心

手工紙,勾線筆、示範圖

用彩紙折出愛心,並且可以進行添畫

能看懂示範圖,並能保持桌面的癥結

誰和誰好

各類圖片、答案卡

找出物品的好朋友,進行配對

能説出配對的理由,並且知道有些物品可以有多種配對的方法

送禮物給朋友

兩棟房子、以及標有門牌號碼的鑰匙、禮物、答案卡

將禮物送給好朋友

幼兒瞭解門牌號碼並且將禮物送給好朋友

朋友的生日

全班幼兒的生日卡片、數字、底板

按照月份進行整理,並且數出每個月出生的人數

幼兒能根據圖片上的生日按月份進行整理,並能數出每個月出生的人數

朋友的生日(日曆)

日曆,蛋糕卡片、全班幼兒生日的圖片

在日曆中找出朋友的生日

幼兒能看懂日曆,並且在日曆中找出朋友的生日在哪一天

五、主題案例:

有朋友真好

穿脱衣服也合作

案例:現在正在進行的《幼兒園裏朋友多》的主題,主題的經驗價值是幼兒能夠關注同伴,並且能初步形成合作意識。在換衣服的環節是合作意識培養的好時機。孩子們在午睡後提出:老師幫我脱衣服時,我這樣回答:找你的好朋友,請他幫助你。於是,兩個好朋友面對面,你幫我拽衣袖,我幫你拉拉鍊,很容易地解決了脱衣服的難題;起牀穿衣服同樣如此,你幫我扭鈕釦,我當你的小鏡子,幫你翻衣領,動作十分迅速,而老師的作用只是檢查,提醒大家衣服要穿整齊。

分析:合作的意識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老師要善於發現這些教育價值,並且巧妙的利用。中班的孩子喜歡朋友,關注朋友,所謂的合作並不一定是運動中的合作、遊戲中的合作,從生活中做起,將合作的意識滲透,使孩子們和平友好的相處這才是老師該關注的。

反思:《幼兒園朋友多》這個主題已經結束,通過故事、學兒歌、唱歌、做遊戲等一系列的活動,每個孩子學會了怎樣結交朋友、怎樣融入羣體、怎樣為自己、為他人共同營造一個友愛的情感氛圍,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幼兒與幼兒之間相處融洽,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情感已經慢慢地培養起來了。如有的幼兒遇到穿脱衣服不方便的情況,馬上會有孩子前來幫忙;有的幼兒沒拿到喜歡的玩具,便會有人主動讓出自己的玩具以往的搶玩具、爭吵等現像雖然偶爾也有發生,但是很少,幼兒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情感已經慢慢地培養起來了。

  六、主題反思:

《幼兒園朋友多》這個主題已近尾聲,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每個孩子進一步瞭解、懂得學會怎樣結交朋友,怎麼樣和夥伴和平相處。

尤其是在開展我的朋友多小主題時,孩子們特別感興趣,他們不僅瞭解自己出生的日子,而且師生共同佈置了一個生日快樂的環境,也就是和同月生日的小朋友照片貼在同一朵花的綠葉下,並在每朵花心裏讓幼兒寫上自己的名字,一年有十二個月,也就是有十二朵花組成,讓幼兒看看説説,我和哪些小朋友是同年出生的,比一比。哪個月出生的小朋友最多(少)或一樣多。在這期間,許多幼兒會在空餘的時間去關注並和同伴交流分享生日的快樂。

從中我們可以充分的感受到這樣一個新的理念教育價值來源幼兒的生活,同時要回歸到孩子的生活中。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各種各樣家鄉的橋以及與人們的關係。

2、感受橋的不同,瞭解橋的作用,體驗橋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3、激發幼兒研究橋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家長幫助孩子一起蒐集的關於橋的圖片和模型等,並帶領幼兒參觀附近的橋樑。

2、影像資料(特殊橋的知識介紹,橋的發展史)。

活動過程:

一、參觀“橋”

1、情景導入,幼兒參觀橋的模型。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開車去春遊好不好?

教師:你們看到了什麼呀?這些都是什麼橋?(模型中有太湖大橋和高架橋以及九曲橋等)

二、欣賞“橋”

1、提問,激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這是什麼橋?你知道它的名字嗎?它是什麼形狀的?它是用什麼材料做的?(根據幼兒的講述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2、教師出示橋的圖片,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橋。(引導幼兒認識獨木橋、木橋、鐵索橋、拱橋、公路橋、鐵路橋、鋼架橋、斜拉橋、立交橋等。)

三、瞭解“橋”

1、教師:那這些橋有什麼用?(引起幼兒對於橋功能的思考。)

2、教師:為什麼有的橋只能通過汽車,有的只能讓人走呢?(通過讓孩子思考討論,知道將橋的功能具體化後可以改善我們現在的交通擁擠的狀況。)

3、幼兒觀看關於橋發展史的PPT,擴大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的經驗。

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橋,我們古代勞動人民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設計製造了各種各樣的橋樑,隨着科技的發展,現代設計師和工人有設計造出了各種現代橋樑,我們一起來看看橋是怎樣發展的?

4、教師小結:我們的橋幫助我們改善了交通狀況,讓我們不同地方的人聯繫更方便,而且也美化了我們的環境。

四、設計“橋”

1、教師:橋美化了我們的環境,你想不想來設計一座漂亮的橋呢?請個別幼兒説説自己想設計什麼樣的橋?

2、繪畫:家鄉的橋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認識小腳丫的興趣,體驗活動的快樂。

2、培養幼兒初步的感知力和觀察力。

3、通過遊戲感知的形式,初步認識腳的各部分名稱和用途,知道保護小腳。

重難點分析:

重點:體驗活動認知帶來的快樂。難點:準確説出腳的各部分名稱和用途。

活動準備:沙子、地毯、鵝卵石、地板磚,水盆、水,顏料,畫布。

活動過程:

1、師幼談話,導入活動。談話:

(1)這裏有什麼?幼兒嘗試玩耍。

(2)到哪裏玩了?有什麼感覺?教師。

2、認識小腳。

(1)我們有幾隻腳?你的腳上長着什麼?教師。

(2)採用遊戲的形式,鞏固認識腳的各部分名稱。

3、瞭解小腳的作用。

(1)提問:我們的腳能用來幹些什麼?教師。

(2)師幼説兒歌,鞏固瞭解腳的作用。

4、腳印畫。

延伸活動:保護小腳

幼兒園教案 篇6

目標

1、知道圓形和方形的基本特徵,並能區分它們。

2、能正確尋找周圍生活中類似的圓形物和方形物。

準備

1、一輛較大的汽車玩具,自制的圓形蛋糕和方形蛋糕。

2、活動室的四周擺放各種圓形和方形的物品。

過程

1、出示自制的圓形蛋糕和方形蛋糕。

――小狗要過生日,朋友們送來了兩個蛋糕。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形狀的蛋糕嗎? (圓蛋糕、方蛋糕)它們有什麼不同?

2、出示玩具汽車,引導幼兒觀察。汽車上哪兒是圓的,哪兒是方的?

――討論:汽車的車輪為什麼是圓的?

3、尋找活動室中像車輪一樣可以滾動的東西。(茶葉罐、飲料瓶等)

4、請幼兒説説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的,哪些東西是方的。

建議

平時教師可以帶幼兒到室外找一找、説一説圓的和方的物品

幼兒園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幼兒體會愛媽媽的感情。

2、能夠自主挑選物品打扮媽媽。

  教學準備:

1、紙裙、紙帽、皺紋紙、綵帶、彩色紙屑、樹枝、花、樹葉、花布、雙面膠等

2、幼兒從家裏帶來的媽媽照片,佈置成《美麗媽媽》展覽。

  教學過程:

1、欣賞《美麗媽媽》照片展覽。

請幼兒從照片中找到自己的媽媽。

老師:小朋友們的媽媽都好美啊,請你們找一找哪一個是自己的媽媽?

2、激發幼兒給媽媽打扮的想法。

告訴幼兒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是媽媽的節日,我們要祝媽媽節日快樂!和媽媽親親、抱抱,還要把媽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教師:媽媽很辛苦,把寶寶養育這麼大,今天是媽媽的節日,我們要自己動手給媽媽打扮一下,讓媽媽變得更美麗,好不好?

3、幼兒同爸爸一起給媽媽打扮

請幼兒觀看給媽媽打扮得物品,讓幼兒知道哪些東西可以用來打扮。父子一起討論如何打扮媽媽。請媽媽穿上紙裙、戴上紙帽。讓幼兒和爸爸打扮。

4、時裝表演

媽媽展示幼兒與爸爸的打扮成果,媽媽也可以邀請幼兒一起表演。

5、活動延伸:

(1)同幼兒一起欣賞家庭相片,幼兒知道爸爸媽媽很愛自己,把自己撫養長大,幼兒也愛自己的爸爸媽媽。

(2)請幼兒自己撕紙打扮娃娃,鍛鍊幼兒手指肌肉協調能力。

上面就是本次社會教案的詳細內容,講的是關於媽媽、寶寶、打扮、爸爸、活動、自己、一起、漂亮等方面的內容,希望對網友有用。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能唱準歌曲中的休止符。

2、嘗試替換歌詞,在遊戲中體驗關愛家人的快樂。

3、能有感情地演唱,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我們的奶奶年紀大了,可還是一天到晚忙不停。誰來説説,奶奶在家做些什麼?

教師:哇!奶奶在家原來做了那麼多事情呢!肯定很辛苦,我們能為奶奶做些什麼呢?當奶奶腰痠背疼的時候我們又能為她做點什麼呢?那我們一起來為奶奶敲敲背吧!(幼兒兩兩結對,相互敲背)

二、學唱後半段歌曲

教師:舒服嗎?我也來給奶奶敲敲背。(師有節奏的朗誦後段歌詞,同時按節奏捶腿)剛才老師是怎麼幫奶奶捶背的?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捶一捶吧!(輕聲朗誦後段歌詞,並按節奏捶腿)

教師:哎呀~ 奶奶説我們這樣一直敲手要酸的,讓我們敲幾下停一停吧!(師示範,突出休止)你們會嗎?

教師:現在,我們自己去找個奶奶吹捶一捶吧!(捶的同時師範唱後半段歌曲,再反過來捶一捶)

三、學唱後半段歌曲

教師:聽!有個乖小朋友也在給奶奶捶背呢!(師隨伴奏演唱橋半段歌曲,同時進行歌表演)

教師:他是怎樣給奶奶捶背的。(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教師:原來他是這樣捶的。(教師清唱前面部分) 你們想來學學嗎?

幼兒練習前段歌詞。(教師利用歌表演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熟記歌詞,並解決歌詞中的難點。如咧着小嘴,笑彎了眉幼兒演唱時加上身體動作)

跟着音樂進行歌唱,加上身體動作。

四、完整演唱歌曲

幼兒分成兩部分,一組做奶奶,另一組站到奶奶的身後給她敲背,一邊唱一邊跟着音樂演唱。交換角色演唱。

五、創編歌詞

教師:你們家除了奶奶工作辛苦,還有誰也工作辛苦。那你想為他們來敲背嗎?你想為誰來敲背,為什麼?

教師:那我們來給爺爺(爸爸媽媽。。。。。。)敲敲背吧!幼兒兩兩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幼兒知道夏天天氣很熱,人們想出各種辦法使自己涼快起來。

2、在遊戲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如:看圖説一句完整話。

活動準備

夏天使人涼快的小圖片若干。

流程

啟發提問――引導講述――遊戲

實施要點 一、啟發提問:

夏天天氣真熱啊,有什麼辦法使自己涼快呢?

二、老師引導幼兒講述:

1.夏天我們要穿裙子,短褲,還要穿什麼?

2.剛才有的小朋友説,天熱了可以扇扇子,開電扇,還可以用什麼辦法使自己涼快?

3.晚上睡覺和冬天有什麼不同?(睡席子)

4.天熱了,吃什麼可以涼快?

5.天熱了每天還要幹什麼?

6.天熱了,你們最喜歡玩什麼?

三、遊戲:

幼兒摸一張卡片,如:卡片上上一隻電扇,便説:夏天開電扇很涼快。

反思

天氣熱了,幼兒有生活經驗。活動中幼兒説的比較多。

發現問題:幼兒提到可以游泳可以涼快。幼兒都説自己會游泳邊做動作,可是具我瞭解幼兒是不會游泳的。我覺得這是與幼兒的知識水平有關,他們的想象與現實混淆。現在正直夏天,馬上要放暑假,非常有必要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反思;在以往的活動中,我們的目標是不變的,但是在二期課改理念的背景下,我們要捨得放棄,給孩子當前最需要的,作到隨時有教育,心中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