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教案《網小魚》三篇

有關幼兒園教案《網小魚》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96W 次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網小魚》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教案《網小魚》三篇

幼兒園教案《網小魚》 篇1

一、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和反應能力。

2、學會躲閃,培養幼兒合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平坦寬闊的活動場地,小魚頭飾,兒歌磁帶。

三、活動過程

1、將全班幼兒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幼兒做小魚,一部分幼兒作漁網。做漁網的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做魚餌的幼兒站在圓圈中間。遊戲開始:幼兒邊念兒歌邊做遊戲,當念道漁網來了捕小魚時,扮作魚兒的幼兒找空隙鑽出去四散跑開。遊戲反覆進行,同時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1)即小朋友在畫定的池塘範圍內跑。

(2)當説到最後一句“快快遊的時候,才能跑。

(3)跑要注意安全。

2、教師示範動作

教師邊説兒歌邊做動作,(小魚小魚水裏遊,游來游去點點頭,漁網來了捕小魚,小魚小魚快快遊。幼兒邊説兒歌邊跟着老師做動作。)

3、被捉到的幼兒不能再參加遊戲,直到把魚兒都捉完。第二次遊戲讓幼兒換角色,遊戲繼續,教師根據幼兒掌握遊戲的情況,適當增加遊戲難度。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以後和爸爸媽媽一起網小魚的遊戲,想想還有什麼好的玩法。

幼兒園教案《網小魚》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小碎步做小魚遊,初步學會網小魚的遊戲。

2、學唱歌曲《網小魚》,體驗遊戲的快樂。

3、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錄音機及伴奏帶。

2、捕魚人頭飾一個,圖譜一份。

活動過程:

一、入場

教師帶領幼兒學小魚遊的樣子,進入教室。

師:剛剛我們是在學誰的樣子啊?(小魚)原來啊,我們在學小魚游泳。小魚在水裏遊的時候,還唱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二、學習歌曲《網小魚》

1、教師清唱歌曲《網小魚》

提問:歌曲裏都唱了什麼啊?

師:那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譜,並請幼兒學唱)

2、教師完整的唱一遍。

3、幼兒集體唱《網小魚》

三、學習小魚遊的動作,邊遊邊唱

1、引出小碎步,集體練習

師:小魚在水裏遊的時候遊聲音嗎?(沒有)那我們怎樣才能像小魚一樣輕輕的遊呢?(幼兒自由回答)我也有一個好辦法,你們來看一看。(教師示範小碎步)

2、聽音樂,走小碎步(學小魚游泳)

3、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四、遊戲“網小魚”

師:小魚們在河裏快樂地游來游去,玩的可開心了,可是,突然捕魚人來了,小魚們就快快的游回家了。

接下來,我來當捕魚人,你們來當小魚,一邊唱歌,一邊游泳,聽到音樂不一樣了,就快快地游回位置上,表示游回家了。(遊戲多次進行)

活動反思

《網小魚》是一堂音樂遊戲活動,可謂是小班音樂活動中的經典之作,符合小班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活動結束時,有孩子高興地説:“真好玩!”從幼兒的反應來看,這堂課是不錯的,真正的做到了在音樂中玩,在玩中學音樂。

這堂課分兩個課時,先學歌曲和一些基本的動作再玩遊戲。隨音樂唱兩遍後開始集體創編動作,一句一句進行並且練習。最後幼兒站起來完整表演一遍。逐步進入遊戲環節,通過情境創設,情境語言的描述,自然發展着故事情節,表達着遊戲情境。

整個遊戲也劃分成幾個部分,一環一環的學習、遊戲再擴展再遊戲,循環前進到最後網魚人出現:網魚人拿着網袋過來了捕魚了,怎麼辦呢?老師通過提問讓幼兒幫助小魚想想辦法,從而再次進入遊戲。幼兒的討論教師歸納總結得出玩法規則,師幼互動中教師很好的發揮了主導作用,也尊重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音樂活動就不能忘記專業領域的要求,玩也該是在音樂中玩,小班幼兒一玩就會忘記聽音樂,不顧旋律節拍的玩,所以要有一定的情境創設,這樣孩子能更快進入扮演的角色,輕鬆玩中學。比如在小魚找食物吃時,加上情境語言“找呀找找呀找找到了,啊嗚啊嗚”幫助幼兒更好的熟悉掌握這一音樂節奏,一拍一拍的吃食。活動中,描述情境網魚人出現時加上滑音和重音,這個做法很好,強調作用,提醒幼兒危險來了,做好準備,也讓幼兒感受到了音樂的神奇,音樂是會講故事的。音樂的魅力是無窮的!

小百科: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温水生脊椎動物。

幼兒園教案《網小魚》 篇3

  遊戲的目的:

發展學生靈敏等素質和奔跑、躲閃能力,培養同學間團結協作的'意識。

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遊戲的對象:幼兒園大班遊戲的條件:需要一個長寬至少為10米的場地。

遊戲方法:8-10人一組,共分為3組。在場地上畫出一個長寬為10米的地方作為"池塘",再在場地外畫出一個直徑為1米的圓圈作為"水桶"。由2名學生做"捕魚人",每個捕魚人手裏都拿着一個呼啦圈作為漁網來捕魚。其餘學生做"小魚",分散在"池塘"裏。教師發令後,"漁網"進入"池塘"用呼啦圈來捕"小魚",被呼啦圈套住的"小魚"就算被捕捉了。被捉到的"小魚"要呆在"水桶"裏,直到把所有的"魚"全捕完或剩少數"魚"為止。

  遊戲的規則:

①"小魚"不能跑出"池塘",否則算被捉住。

②只有當呼啦圈將"小魚"整個套住時才算抓住了,"小魚"被圍住後不能鑽出呼啦圈逃跑,但要在未被套住時趁機從空隙中鑽出去。

③捕魚人要雙手拿住呼啦圈去套人,不能用扔的方式套。

遊戲的活動時間:建議在準備活動之後進行,時間一般是每組10-15分鐘為宜。玩過的一組可以在其他兩個小組玩的時候休息以恢復體力。

  遊戲的教學建議:

①在場地較大、學生人數較多的情況下,扮演"漁網"的人數可增加至3人或4人。

②"水桶"的有無,可以視情況而定。被捕到的人也可以直接站在"魚塘"外面等待。

③當學生人數較少時可以適當減小遊戲場地,避免捕魚人捉不到小魚。

  教學反思:

幼兒那些奇思妙想的排圈方法,不得不讓我大吃一驚。小朋友在遊戲時,積極地主動的想辦法解決問題,在池塘裏歡快的跳躍,他們的思維也跟着在歡快的思考着。但是在活動的過程中,有些小朋友已經被我網住後,卻在我不注意的時候又偷偷地跑進“池塘”,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注意,從小應該教會小朋友誠實。

小百科:魚類是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温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根據已故加拿大學者尼爾森在1994年的統計,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佔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平均每年已約150種計,十多年應已增加超過1500種,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約在3210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