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北師大六年級下冊《牀頭上的標籤》教案

北師大六年級下冊《牀頭上的標籤》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56W 次

  教學目標

北師大六年級下冊《牀頭上的標籤》教案

1、學會圍繞中心、多角度選取材料及正、側面描寫相結合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2、學習科學家的精神;樹立對科學的信念與追求;

3、領會文中巧妙的細節描寫及其對錶現人物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字詞、內容

  二、展示目標(同上)

  三、學習新知

1、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2、思考;

本文的三個特點:

(1). 別具匠心的標題。

以“牀頭上的標籤”為題最能表現李比希這位“化學史上的巨人”,具有謙虛、謹慎的科學態度,持之以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同時“標籤”在文中還起到了線索的作用,把李比希失敗與成功這兩件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文章的結構更加完整。

(2). 精心的選材。

本文選了兩件事,而且是一成一敗,一得一失。這樣選材讓讀者感受到科學家也是普通人,他們擁有成功的喜悦,也品嚐過失敗的痛苦。這樣寫,才能使人物形象更鮮活,更飽滿。同時也讓讀者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在科學的道路上,只有不斷地吸取失敗的教訓,才能迎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3). 這篇文章巧妙的細節描寫。本文中有兩處精當的細節描寫:一處是:當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能證明自己失誤的論文時,他“屏着呼吸,細細地閲讀”,此處的細節描寫表現了李比希對科學研究慎重的態度及自己懊悔的心情。第二處是:描寫李比希製作“標籤”的過程。是這樣寫的,“他把那張‘氯化碘’的標籤從瓶子上小心翼翼地揭下來,裝在鏡框裏,掛在牀頭,不但自己天天看,還經常讓朋友們看”。生動地再現了李比希求實、自律的形象。

(4). 先寫李比希讀論文後“後悔莫及”這一結果,後寫“懊悔”的原因。是為了強調當時李比希發現自己失誤的痛苦心情。為下文寫他製作“牀頭上的標籤”警示自己做準備。

3、找出最令人感動的地方,並説出理由。

  四、練習鞏固:課後題

  五、作業:練習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