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二語文《騎桶者》教案大綱

高二語文《騎桶者》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11W 次

導讀:卡夫卡被公認為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鼻祖(奠基人),是歐洲表現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精彩教案,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高二語文《騎桶者》教案

  一、教學目的:

1、領悟小説的多重主題。

2、瞭解小説的虛構和情感的真實的有機結合。

  二、教學重點:

1、老闆娘到底有沒有看到騎桶者。

2、騎桶者的形象。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弗蘭茨·卡夫卡,奧地利小説家。出生於猶太商人家庭,18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後轉學法律,1906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923年遷居柏林。三次訂婚,又三次退婚,因而終生未娶。1924年6月3日

因肺癆病逝於維也納附近的基爾靈療養院死。

卡夫卡長期擔任公司職員,1904年(21歲)開始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進行寫作,他不以發表、成名為目的,只是想用寫作來解除內心的苦悶。主要作品為三部長篇小説《城堡》《審判》《美國》和《變形記》《判決》《地洞》《飢餓的藝術家》等短篇小説,且生前大多未發表,三部長篇也均未寫完。

卡夫卡生活和創作活動的主要時期是在一戰前後,家庭因素與社會環境,造成了他與社會與他人的多層隔絕,使得卡夫卡終生生活在痛苦與孤獨之中。卡夫卡出生於布拉格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父親艱苦創業成功,形成粗暴剛愎性格,從小對卡夫卡實行“專橫有如暴君”的家長式管教。卡夫卡一方面自幼十分崇拜、敬畏父親,另一方面,一生都生活在強大的“父親的阻影中”。母親氣質抑鬱、多愁善感。這些對後來形成卡夫卡孤僻憂鬱、內向悲觀的性格具有重要影響。而社會的腐敗,奧匈帝國的強暴專制,政治矛盾與民族矛盾的雙重困擾,人民生活的貧窮困苦,經濟的衰敗,這一切更加深了敏感抑鬱的卡夫卡內心的苦悶。於是,時時縈繞着他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與恐懼感,成了他創作的永恆主題。無論主人公如何抗爭努力,強大無形的外來力量始終控制着一切,使你身不由已地伴隨着恐懼與不安,最終歸於滅亡。在滲透着叛逆思想、倔強地表現了不甘放棄希望的同時,又表現出對一切都無能為力、無可奈何的宿命論思想,形成了獨特的卡夫卡式藝術內涵。因此卡夫卡將巴爾扎克手杖上的“我能摧毀一切障礙”的格言改成了“一切障礙都能摧毀我”。

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成為席捲歐洲的“現代人的困惑”的集中體現,並在歐洲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卡夫卡熱”。卡夫卡筆下描寫的都是生活在下層的小人物,他們在這充滿矛盾、扭曲變形的世界裏惶恐,不安,孤獨,迷惘,遭受壓迫而不敢反抗,也無力反抗,嚮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卡夫卡被公認為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鼻祖(奠基人),是歐洲表現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

《變形記》通過寫小職員格里高爾突然變成一隻使家人都厭惡的大甲蟲的荒誕情節,表現現代社會把人變成奴隸乃至“非人”的“異化”現象

《城堡》寫土地丈量員K在象徵神祕權力或無形枷鎖統治的城堡面前欲進不能、欲退不得,看得到城堡卻永遠到不了城堡,只能坐以待斃。

《審判》借銀行職員約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殺害的荒誕事件,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司法制度腐敗及其反人民的本質。

《地洞》借小動物防備敵害的膽戰心理,表現資本主義社會小人物時刻難以自保的精神狀態和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的孤立絕望的情緒。

“爭取人生必須的温暖總是非常急切的,這關係到生與死的抉擇,因而人不能只當旁觀者。灌木從或樹木都不能保護我們,生活不是齊斯卡山。每個人都可能跌在輪下面。弱者、貧者比有足夠燃料的強者、富者更糟。可以説,弱者常常在被輪子碾軋之前就垮倒了。”(卡夫卡)

本文故事發生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匈帝國最艱苦的一個冬天的真實情況:缺煤。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談談讀後感受,卡夫卡描寫騎桶者這個形象想表達什麼?

揭示貧困者的窘狀和有產者的自私無情;表現人民生活的艱難和社會的冷酷;表現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

2、騎着空桶飛翔着去賒煤,明顯是虛構的情節。卡夫卡為什麼要設計這麼一個虛構的故事情節?

(1)如果拎着桶走着去賒煤,情節走向可能是怎樣的?

明確:“我”拎着桶去賒煤,被拒絕,作品可能會是慣常看見的“控訴型”小説:主人公是值得憐憫的,老闆娘是值得譴責的。

(2)為什麼騎桶者要騎着空桶飛翔着去賒煤呢?情節走向是怎樣的?

明確:家裏無煤,天氣寒冷,因此“我”必須快馬加鞭。顯然“飛”着去比“走”着去要快。

一個窮得起煤都買不起的人想去向煤店老闆借煤,他不是拎着桶去,而是騎着桶飛着去的。結果,非但沒借到煤,反而被老闆娘的圍裙扇到了冰山區域。

(3)小説中“我”認為老闆娘看見了自己,老闆娘説“我什麼也沒有看到,什麼也沒有聽到”,那麼老闆娘到底有沒有聽到“我”的呼喊,看到“我”這個人呢?請同學們從文中找理由。(討論)

明確:兩者都有可能。

聽到看到的理由:老闆妻子對老闆“他要買什麼?”的回答是“什麼也不買”,如果真的沒有看到“我”,應該會説“我什麼也沒有看到”。文中三次強調沒有聽到,“外面什麼也沒有,我什麼也沒有看到,什麼也沒有聽到”恰好體現了掩飾説謊的心理,她怕老闆心軟會借煤給“我”。

沒有聽到看到的理由:“我”從未下降到齊房屋大門那麼低,老闆娘上來後,不可能朝空中看,因此她看不見“我”。如果她看見“我”了,發現“我”騎着桶在空中飛翔,應該會驚訝新奇,説不定會用煤換“我”的會飛翔的桶。而老闆娘解下圍裙扇可能是覺得圍裙上有煤灰想抖掉。而“我”的喊聲和鐘聲混合在了一起,老闆娘以為“我”的喊聲就是鐘聲。

(4)如果老闆娘的確看到了“我”並且拒絕給“我”一鏟最次的煤,那麼她的確是一個自私冷漠的人。如果老闆娘沒有聽到看到“我”,那麼,“我”借煤的失敗又該如何理解?

文中的“我”的確是物質匱乏者,他僅僅是想早點賒到煤才選擇“飛”去的嗎?如果他想賒到煤,完全可以直接騎着桶衝進煤店,這樣,老闆娘就一定會看見“我”了,説不定,老闆娘會被“我”的這種賒煤方式所驚駭,稀裏糊塗中就把煤賒給“我”了;或者這個老闆娘很會算計,用煤換“我”的會飛翔的桶。但是“我”沒有這麼做,“我”只是在空中呼喊,這説明了“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明確:“我”儘管貧窮,但“我”有強烈的自尊心,“我”害怕和老闆娘正面接觸,害怕看到老闆娘聽説“我”沒錢付時那種鄙夷的神色。因為貧窮“我”已經變得畏縮自卑了。“我”選擇飛翔這種方式是因為“我”害怕失敗,所以“我”飛着去,並且隨時準備撤走。而且“我”的要求是最卑微的,“一鏟最次的煤也行”“如果你們給我兩鏟,那我就喜出望外了”。

“我”戰戰兢兢、自怨自艾,面對一個強大的外部世界全然無力,是個畏縮、自卑的小人物。借煤的失敗不是正面交涉的失敗,而是因為借煤者選擇了飛翔的方式,而如果煤店老闆並沒有看到、聽到,沒有借煤難道有什麼值得責怪嗎?或許,我們也可以把“借煤”看做發生在作者想像裏的一件事,這件事強調的不是煤店老闆(娘)的狠心,而是借煤者對世界的畏懼。

(5) 小説最後一句話意味深長,其內在的'含義是什麼?小説的主旨又如何理解?

運用誇張的手法,暗示主人公理想的徹底破滅,對現實世界的畏懼和徹底棄絕。使小説蒙上了一層冷峻的幽默色彩,耐人尋味。

主題:人與世界的不通融性。揭示了當時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缺乏關愛、缺乏溝通這樣一個社會現實。這也是小説的主題之一。這篇小説延續了卡夫卡小説的一貫主題:人與世界的不通融性。

  (三)關於小説中的虛構分析

小説中,騎桶者的飛翔明顯是虛構的,但是小説傳達的情感思想具有普遍性,是真實的,作者是如何將兩者有機結合,實現“虛構中的真實”的呢?

明確:小説中“我”的飛翔,老闆娘用圍裙把“我”扇走,“我”浮生到冰山區域,不復再見,這些情節是虛構的。“我”的處境,老闆伏案寫字,老闆娘織毛衣,老闆和老闆娘的對話,這些都是現實生活場景。這些現實生活場景讓“我”的飛翔也顯得像現實中發生的一樣合情合理。虛構嵌入現實,就和現實渾然一體了。

小説還展現了“我”的心靈的真實。小説開頭寫“我”家裏沒有煤時,“我”眼中的景物都帶上了悲涼的色彩。“火爐裏透出寒氣,屋子裏充滿了嚴寒;窗外的樹僵立在白霜中;天空猶如一塊銀色的盾牌,擋住了向他求救的人。我必須有煤!我不能凍死!我的身後是冰冷的爐子,面前是冰冷的天空。”這都展現了“我”內心的悲涼。“我”騎着桶只是在空中呼喊,不敢衝進店裏,展現了“我”害怕和老闆娘正面接觸,害怕看到老闆娘鄙夷神色的畏縮自卑心理。老闆娘沒有借給“我”煤時,“我”喊着“你這個壞女人”,表現了“我”對老闆娘的憎恨。小説藉助飛翔這一虛構情節真實地展現了“我”心靈的真實。心靈的真實才是最重要的真實,也是更為深刻的真實。

匈牙利文學批評家盧卡契指出:“卡夫卡的作品的整體上的荒謬和荒誕是以細節描寫的現實主義基礎為前提的。”

  五、板書設計

騎桶

表面原因:物質睏乏,無煤天冷,“飛”比“走”快

深層原因:畏縮自卑,自尊心強,畏懼交流

虛構騎桶飛翔

人民生活艱難,社會冷酷;缺乏關愛、缺乏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