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集語》卷八大綱 交道七《韓詩外傳》九孔子出遊少原之野,有婦人中澤而哭,其音甚哀。孔子怪之,使弟子問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婦人對曰:"曏者,刈蓍薪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婦人曰:"非傷亡簪也,蓋不忘故也。"《韓......

  • 《荀子》堯問篇第三十二大綱 堯問於舜曰:「我欲致天下,為之奈何?」對曰:「執一無失,行微無怠,忠信無倦,而天下自來。執一如天地,行微如日月,忠誠盛於內,賁於外,形於四海,天下其在一隅邪!夫有何足致也!」魏武侯謀事而當,羣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喜色。吳起進曰:「亦......

  • 《朱子語類》卷十九 論語一大綱 ◎語孟綱領語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經工夫多,得效少。〔大雅〕以下六經四子。語孟用三二年工夫看,亦須兼看大學及書詩,所謂"興於詩"。諸經諸史,大抵皆不可不讀。〔德明〕某論語集註已改,公讀令大學十分熟了,卻取去看。論語孟子......

  • 《朱子語類》卷十六 大學三大綱 ◎傳一章釋明明德問"克明德"。曰:"德之明與不明,只在人之克與不克耳。克,只是真個會明其明德。"〔節〕問明德、明命。曰:"便是天之所命謂性者。人皆有此明德,但為物慾之所昏蔽,故暗塞爾。"〔〈螢,中"蟲改田"〉〕自人受之,喚做......

  • 《鹽鐵論》卷七 ◎崇禮第三十七大夫曰:飾几杖,修樽俎,為賓,非為主也。炫耀奇怪,所以陳四夷,非為民也。夫家人有客,尚有倡優奇變之樂,而況縣官乎?故列羽旄,陳戎馬,所以示威武,奇蟲珍怪,所以示懷廣遠、明盛德,遠國莫不至也。賢良曰:王者崇禮施德,上仁義......

  • 《朱子語類》卷六十二 中庸一大綱 ◎綱領中庸一書,枝枝相對,葉葉相當,不知怎生做得一個文字齊整!〔方子〕中庸,初學者未當理會。〔升卿〕中庸之書難看。中間説鬼説神,都無理會。學者須是見得個道理了,方可看此書,將來印證。〔賜〕夔孫錄雲"中庸之書,如個卦影相......

  • 《朱子語類》卷九十三 孔孟周程張子大綱 看聖賢代作,未有孔子,便無論語之書;未有孟子,便無孟子之書;未有堯舜,便無典謨;未有商周,便無風雅頌。〔賀孫〕此道更前後聖賢,其説始備。自堯舜以下,若不生個孔子,後人去何處討分曉?孔子後若無個孟子,也未有分曉。孟子後數千載......

  • 《朱子語類》卷四十一 論語二十三大綱 ◎顏淵篇上△顏淵問仁章顏子生平,只是受用"克己復禮"四個字。不遷,不貳。三月不違。不改其樂。〔道夫〕顏子克己,如紅爐上一點雪!〔道夫〕"克己復禮",間不容髮。無私便是仁。〔道夫〕"克己復禮",如通溝渠壅塞;仁乃水流也。......

  •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二 呂伯恭大綱 因説南軒東萊,或雲:"二先生若是班乎?"壽昌曰:"不然。"先生適聞之,遂問如何。曰:"南軒非壽昌所敢知,東萊亦不相識。但以文字觀之,東萊博學多識則有之矣,守約恐未也。"先生然之。〔壽昌〕某嘗謂,人之讀書,寧失之拙,不可失之巧;寧失......

  • 《中論》復三年喪第二十一大綱 天地之間,含氣而生者,莫知乎人。人情之至痛,莫過乎喪親。夫創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遲。故聖王制三年之服,所以稱情而立文,為至痛極也。自天子至於庶人,莫不由之,帝王相傳,未有知其所從來者。及孝文皇帝,天姿謙讓,務崇簡易。其將......

  • 朱子語類》卷十二 學六大綱 ◎持守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為本。〔士毅〕聖賢千言萬語,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夔孫〕古人言志帥、心君,須心有主張,始得。〔升卿〕心若不存,一身便無所主宰。〔祖道〕才出門,便千岐萬轍,若不是自家有個主宰,如何得是!〔道夫〕心......

  • 《朱子語類》卷二 理氣下大綱 ◎天地下天文有半邊在上面,須有半邊在下面。〔僩〕如何見得天有三百六十度?甚麼人去量來?只是天行得過處為度。天之過處,便是日之退處。日月會為辰。〔節〕有一常見不隱者為天之蓋,有一常隱不見者為天之底。〔節〕叔器問......

  • 《荀子》子道篇第二十九大綱 入孝出悌,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禮安,言以類使,則儒道畢矣。雖堯舜不能加毫末於是矣。孝子所不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孝子不從命乃衷;從命則親辱,不從命則親......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一 本朝五大綱 ◎中興至今日人物上(李趙張汪黃秦。)李伯紀,徽廟時,因論京城水災被出。後復召用,遂約吳敏勸行內禪事。李恐吳做不得,乃自作文,於袖中入,吳已為之矣。後欽宗即位,用之。一日,聞金人來,殿上臣寮都失措,皆欲作竄計。李叩閤門入論,閤......

  • 《朱子語類》卷九十五 程子之書一大綱 (凡入近思錄者,皆依次第類為此卷。)近思錄首卷所論誠、中、仁三者,發明義理,固是有許多名,只是一理,但須隨事別之,如説誠,便只是實然底道理。譬如天地之於萬物,陰便實然是陰,陽便實然是陽,無一毫不真實處;中,只是喜怒哀樂未發之......

  • 《中論》藝紀第七大綱 藝之興也,其由民心之有智乎?造藝者,將以有理乎?民生而心知物,知物而欲作,欲作而事繁,事繁而莫之能理也。故聖人因智以造藝,因藝以立事,二者近在乎身,而遠在乎物。藝者,所以旌智、飾能、統事、御羣也,聖人之所不能已也(原注:"一本......

  • 《朱子語類》卷四 性理一大綱 ◎人物之性氣質之性這幾個字,自古聖賢上下數千年,呼喚得都一般。畢竟是聖學傳授不斷,故能如此。至春秋時,此個道理其傳猶未泯。如劉定公論人受天地之中以生,鄭子產論伯有為厲事,其窮理煞精。〔廣〕天之生物也,一物與一無妄。......

  • 《鹽鐵論》卷二大綱 ◎非鞅第七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內立法度,嚴刑罰,飭政教,奸偽無所容。外設百倍之利,收山澤之税,國富民強,器械完飾,蓄積有餘。是以徵敵伐國,攘地斥境,不賦百姓而師以贍。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盡西河而民不苦。鹽、鐵之利,所以佐百......

  • 《朱子語類》卷九十 禮七大綱 ◎祭如今士大夫家都要理會古禮。今天下有二件極大底事,恁地循襲:其一是天地同祭於南郊;其一是太祖不特立廟,而與諸祖同一廟。自東漢以來如此。又錄雲:"千五六百年無人整理。""子謂為芻靈者善,謂為俑者不仁。"雖是前代已用......

  • 《荀子》非十二子篇第六大綱 假今之世,飾邪説,文姦言,以梟亂天下,矞宇嵬瑣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在者,有人矣。縱情性,安恣孳,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它囂魏牟也。忍情性,綦谿利跂,苟以分異人為高,不足以合大眾......

  • 《朱子語類》卷二十四 論語六大綱 ◎為政篇下△吾與回言章論語所載顏子語,止有喟然之歎與"問仁"兩章而已。而夫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知是説甚麼,惜乎其不傳也!〔便〕或問:"顏子'終日不違,如愚',謂顏子心與聖人契。"曰:"此是前輩已自説了,畢竟要見顏子......

  • 《朱子語類》卷十 學四大綱 ◎讀書法上讀書乃學者第二事。〔方子〕讀書已是第二義。蓋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讀書者,蓋是未曾經歷見許多,聖人是經歷見得許多,所以寫在冊上與人看。而今讀書,只是要見得許多道理。及理會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

  • 《家範》家範卷十 舅甥/舅姑/婦妾/乳母大綱 嘴裏含飯,救活外甥【原文】秦康公之母,晉獻公之女。文公遭驪姬之難,未反而秦姬卒。穆公納文公。康公時為太子,贈送文公於渭之陽,念母之不見也,曰:我見舅氏,如母存焉!故作渭陽之詩。【譯述】秦康公的母親是晉獻公的女兒。文公......

  • 《鹽鐵論》卷一大綱 ◎本議第一惟始元六年,有詔書使丞相、御史與所舉賢良、文學語。問民間所疾苦。文學對曰:竊聞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廣道德之端,抑末利而開仁義,毋示以利,然後教化可興,而風俗可移也。今郡國有鹽、鐵、酒榷、均輸,與民爭利。散敦......

  • 《荀子》不苟篇第三大綱 君子行不貴苟難,説不貴苟察,名不貴苟傳,唯其當之為貴。故懷負石而投河,是行之難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山淵平」,「天地比」,「齊秦襲」,「入乎耳,出乎口」,「鈎有須」,「卵有毛」,是説之難持者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