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五代史》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大綱 劉旻,漢高祖母弟也。初名崇,為人美鬚髯,目重瞳子。少無賴,嗜酒好博,嘗黥為卒。高祖事晉為河東節度使,以旻為都指揮使。高祖即帝位,以為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隱帝時,累加中書令。隱帝少,政在大臣,周太祖為樞密使......

  • 《新五代史》 卷六十七 吳越世家第七大綱 錢鏐,字具美,杭州臨安人也。臨安裏中有大木,鏐幼時與羣兒戲木下,鏐坐大石指麾羣兒為隊伍,號令頗有法,羣兒皆憚之。及壯,無賴,不喜事生業,以販鹽為盜。縣錄事鍾起有子數人,與鏐飲博,起嘗禁其諸子,諸子多竊從之遊。豫章人有善術者,望......

  • 《新五代史》 卷二十八 唐臣傳第十六 ○豆盧革豆盧革,父瓚,唐舒州刺史。豆盧為世名族,唐末天下亂,革避地之中山,唐亡,為王處直掌書記。莊宗在魏,議建唐國,而故唐公卿之族遭亂喪亡且盡,以革名家子,召為行台左丞相。莊宗即位,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革雖唐名族,而素不學問......

  • 《新五代史》 卷五十三 雜傳第四十一大綱 ○王景崇王景崇,邢州人也。為人明敏巧辯,善事人。唐明宗鎮邢州,以為牙將,其後嘗從明宗,隸麾下。明宗即位,拜通事舍人,歷引進閣門使,馳詔方鎮、監軍征伐,必用景崇。後事晉,累拜左金吾衞大將軍,常怏怏人主不能用其材。晉亡,蕭翰據京......

  • 《新五代史》 卷六十三 前蜀世家第三 王建,字光圖,許州舞陽人也。隆眉廣顙,狀貌偉然。少無賴,以屠牛、盜驢、販私鹽為事,里人謂之賊王八。後為忠武軍卒,稍遷隊將。黃巢陷長安,僖宗在蜀,忠武軍將鹿晏弘以兵八千屬楊復光討賊,巢敗走,復光以其兵為八都,都將千人,建與晏弘......

  • 《新五代史》 卷三十一 周臣傳第十九 ○王樸王樸,字文伯,東平人也。少舉進士,為校書郎,依漢樞密使楊邠。邠與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樸見漢興日淺,隱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為大臣,與將相交惡,知其必亂,乃去邠東歸。後李業等教隱帝誅權臣,邠與章、弘肇皆見殺,三家之客多......

  • 《新五代史》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大綱 ○王鎔王鎔,其先回鶻阿布思之遺種,曰沒諾幹,為鎮州王武俊騎將,武俊錄以為子,遂冒姓王氏。沒諾乾子曰末垣活,末垣活子曰升,升子曰廷湊,廷湊子曰元達,元達子曰紹鼎、紹懿,紹鼎子曰景崇。自升以上三世,常為鎮州騎將,自景崇以上四世五......

  • 《新五代史》 卷三十一 周臣傳第十九大綱 ○王樸王樸,字文伯,東平人也。少舉進士,為校書郎,依漢樞密使楊邠。邠與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樸見漢興日淺,隱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為大臣,與將相交惡,知其必亂,乃去邠東歸。後李業等教隱帝誅權臣,邠與章、弘肇皆見殺,三家之客多......

  • 《新五代史》 卷六十一 吳世家第一大綱 嗚呼!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時,黥髡盜販,袞冕峨巍。吳暨南唐,奸豪竊攘。蜀險而富,漢險而貧,貧能自強,富者先亡。閩陋荊蹙,楚開蠻服。剝剽弗堪,吳越其尤。牢牲視人,嶺皞遭劉。百年之間,並起爭雄,山川亦絕,風氣不通。語曰:清風興,羣陰伏;日......

  • 《新五代史》 卷一 樑本紀第一 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姓朱氏,宋州碭山午溝里人也。其父誠,以《五經》教授鄉里,生三子,曰全昱、存、温。誠卒,三子貧,不能為生,與其母傭食蕭縣人劉崇家。全昱無他材能,然為人頗長者。存、温勇有力,而温尤兇悍。唐僖宗乾符四年,黃巢......

  • 《新五代史》 卷二十九 晉臣傳第十七大綱 ○桑維翰桑維翰,字國僑,河南人也。為人醜怪,身短而面長,常臨鑑以自奇曰: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慨然有志於公輔。初舉進士,主司惡其姓,以桑喪同音。人有勸其不必舉進士,可以從佗求仕者,維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賦》以見志。又鑄......

  • 《新五代史》 卷六 唐本紀第六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世本夷狄,無姓氏。父霓,為雁門部將,生子邈佶烈,以騎射事太祖,為人質厚寡言,執事恭謹,太祖養以為子,賜名嗣源。樑攻兗、鄆,朱宣、朱瑾來乞師,太祖遣李存信將兵三萬救之。存信留莘縣不進,使嗣源別以兵三幹先擊......

  • 《新五代史》 卷四十九 雜傳第三十七 ○翟光鄴翟光鄴,字化基,濮州鄄城人也。其父景珂,倜儻有膽氣。樑、晉相距於河上,景珂率聚邑人守永定驛,晉人攻之,逾年不能下,景珂卒戰死。光鄴時年十歲,為晉兵所掠,明宗愛其穎悟,常以自隨。光鄴事唐,官至耀州團練使。晉高祖時,歷棣......

  • 《新五代史》 卷五十五 雜傳第四十三大綱 ○劉昫劉昫,涿州歸義人也。昫為人美風儀,與其兄暄、弟皞,皆以好學知名燕、薊之間。後為定州王處直觀察推官。處直為子都所囚,昫兄暄亦為怨家所殺,昫乃避之滄州。唐莊宗即位,拜昫太常博士,以為翰林學士,明宗時,累遷兵部侍郎居職......

  • 《新五代史》 卷七十四 四夷附錄第三大綱 奚,本匈奴之別種。當唐之末,居陰涼川,在營府之西,幽州之西南,皆數百里。有人馬二萬騎。分為五部:一曰阿薈部,二曰啜米部,三曰粵質部,四曰奴皆部,五曰黑訖支部。後徙居琵琶川,在幽州東北數百里。地多黑羊,馬嵒前蹄堅善走,其登山逐獸......

  • 《新五代史·王環傳》閲讀附答案 新五代史·王環傳王環,鎮州真定人也。以勇力事孟知祥為御者,及知祥僭號於蜀,使典衞兵。晉開運之亂,秦、鳳、階、成入於蜀,孟昶以環為鳳州節度使。周世宗即位,明年,遣王景、向訓攻秦、鳳州,數為環所敗,大臣皆請罷兵。世宗曰:“吾......

  • 《新五代史》 卷十四 唐家人傳第二 ○太祖劉太妃貞簡皇后曹氏太祖正室劉氏,代北人也;其次妃曹氏,太原人也。太祖封晉王,劉氏封秦國夫人。自太祖起兵代北,劉氏常從征伐。為人明敏多智略,頗習兵機,常教其侍妾騎射,以佐太祖。太祖東追黃巢,還軍過樑,館於封禪寺。樑......

  • 《新五代史》 卷六十七 吳越世家第七 錢鏐,字具美,杭州臨安人也。臨安裏中有大木,鏐幼時與羣兒戲木下,鏐坐大石指麾羣兒為隊伍,號令頗有法,羣兒皆憚之。及壯,無賴,不喜事生業,以販鹽為盜。縣錄事鍾起有子數人,與鏐飲博,起嘗禁其諸子,諸子多竊從之遊。豫章人有善術者,望......

  • 《新五代史》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 ○蘇逢吉蘇逢吉,京兆長安人也。漢高祖鎮河東,父悦為高祖從事,逢吉常代悦作奏記,悦乃言之高祖。高祖召見逢吉,精神爽秀,憐之,乃以為節度判官。高祖性素剛嚴,賓佐稀得請見,逢吉獨入,終日侍立高祖書閣中。兩使文簿盈積,莫敢通,逢吉輒......

  • 《新五代史》 卷三十三 死事傳第二十一 嗚呼甚哉!自開平訖於顯德,終始五十三年,而天下五代。士之不幸而生其時,欲全其節而不二者,固鮮矣。於此之時,責士以死與必去,則天下為無士矣。然其習俗,遂以苟生不去為當然。至於儒者,以仁義忠信為學,享人之祿,任人之國者,不顧其......

  • 《新五代史》 卷七十二 四夷附錄第一 嗚呼,夷狄居處飲食,隨水草寒暑徙遷,有君長部號而無世族、文字記別,至於弦弓毒矢,強弱相併,國地大小,興滅不常,是皆烏足以考述哉!惟其服叛去來,能為中國利害者,此不可以不知也。自古夷狄之於中國,有道未必服,無道未必不來,蓋自因其......

  • 《新五代史》 卷十一 周本紀第十一 太祖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姓郭氏,邢州堯山人也。父簡,事晉為順州刺史。劉仁恭攻破順州,簡見殺,子威少孤,依潞州人常氏。潞州留後李繼韜募勇敢士為軍卒,威年十八,以勇力應募。為人負氣,好使酒,繼韜特奇之。威嘗遊於市,市有屠者,常以......

  • 《新五代史》 卷八 晉本紀第八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其父臬捩雞,本出於西夷,自朱邪歸唐,從朱邪入居陰山。其後,晉王李克用起於雲、朔之間,臬捩雞以善騎射,常從晉王征伐有功,官至洺州刺史。臬捩雞生敬瑭,其姓石氏,不知其得姓之始也。敬瑭為人沈厚寡言,明宗愛......

  • 《新五代史》 卷五十七 雜傳第四十五 ○李崧李崧,深州饒陽人也。崧幼聰敏,能文章,為鎮州參軍。唐魏王繼岌為興聖宮使,領鎮州節度使,以推官李蕘掌書記。崧謂掌書呂柔曰:魏王皇子,天下之望,書奏之職,非蕘所當。柔私使崧代為之,以示盧質、馮道,道等皆以為善。乃以崧為興......

  • 《新五代史》 卷七十四 四夷附錄第三 奚,本匈奴之別種。當唐之末,居陰涼川,在營府之西,幽州之西南,皆數百里。有人馬二萬騎。分為五部:一曰阿薈部,二曰啜米部,三曰粵質部,四曰奴皆部,五曰黑訖支部。後徙居琵琶川,在幽州東北數百里。地多黑羊,馬嵒前蹄堅善走,其登山逐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