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齊書》卷十 列傳第二大綱 ◎高祖十一王○永安簡平王浚平陽靖翼王淹彭城景思王浟上黨剛肅王渙襄城景王氵肓任城王湝高陽康穆王湜博陵文簡王濟華山王凝馮翊王潤漢陽敬懷王洽神武皇帝十五男:武明婁皇后生文襄皇帝、文宣皇帝、孝昭皇帝、襄城景王淯......

  • 《北齊書》卷六 帝紀第六 ◎孝昭孝昭皇帝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第六子,文宣皇帝之母弟也。幼而英特,早有大成之量,武明皇太后早所愛重。魏元象元年,封常山郡公。及文襄執政,遣中書侍郎李同軌就霸府為諸弟師。帝所覽文籍,源其指歸而不好辭彩。每歎雲:"雖盟......

  • 《北齊書》卷十三 列傳第五大綱 ◎趙郡王琛(子睿)清河王嶽(子勱)趙郡王琛,字永寶,高祖之弟也。少時便弓馬,有志氣。高祖既匡天下,中興初,授散騎常侍、鎮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既居禁衞,恭勤慎密,率先左右。太昌初,除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封南趙郡公,食邑五......

  • 《北齊書》卷二十 列傳第十二 張瓊斛律羌舉堯雄宋顯王則慕容紹宗薛循義叱列平步大汗薩慕容儼張瓊,字連德,代人也。少壯健,有武用。魏世自蕩寇將軍為朔州徵虜府外兵參軍,隨葛榮為亂。榮敗,爾朱榮以為都督。討元顥有功,除汲郡太守。建明初,為東道尉勞大使,封......

  • 《北齊書》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五大綱 李稚廉封述許惇羊烈源彪李稚廉,趙郡高邑人也。齊州刺史義深之弟。稚廉少而寡慾,為兒童時,初不從家人有所求請。家人嘗故以金寶授之,終不取,強付,輒擲之於地。州牧以其蒙稚而廉,故名曰稚廉。聰敏好學,年十五,頗尋覽五經章句。屬......

  • 《北齊書》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八 ◎循吏○張華原宋世良弟世軌郎基孟業崔伯謙蘇瓊房豹路去病先王疆理天下,司牧黎元,刑法以禁其奸,禮教以防其欲。故分職命官,共理天下。《書》雲:"知人則哲,能官人安人則惠。"睿哲之君,必致清明之臣,昏亂之朝,多有貪殘之吏。高祖......

  • 《北齊書》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四 陸法和王琳陸法和,不知何許人也。隱於江陵百里洲,衣食居處,一與苦行沙門同。耆老自幼見之,容色常不定,人莫能測也。或謂自出嵩高,遍遊遐邇。既入荊州汶陽郡高安縣之紫石山,無故舍所居山。俄有蠻賊文道期之亂,時人以為預見萌兆......

  • 《北齊書》卷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九大綱 ◎酷吏○邸珍宋遊道盧斐畢義雲夫人之性靈,稟受或異,剛柔區別,緩急相形,未有深察是非,莫不肆其情慾。至於詳觀水火、更佩韋弦者,鮮矣。獄吏為患,其所從來久矣。自魏途不競,網漏寰區,高祖懲其寬怠,頗亦威嚴馭物,使內外羣官,鹹知禁網......

  • 《北齊書》卷十八 列傳第十大綱 ◎孫騰高隆之司馬子如孫騰,字龍雀,咸陽石安人也。祖通,仕沮渠氏為中書舍人,沮渠滅,入魏,因居北邊。及騰貴,魏朝贈通使持節、侍中、都督雍華岐幽四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司徒公、尚書左僕射、雍州刺史,贈騰父機使持節、侍中、......

  • 《北齊書》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四大綱 陽斐盧潛崔劼盧叔武陽休之袁聿修陽斐,字叔鸞,北平漁陽人也。父藻,魏建德太守,贈幽州刺史。孝莊時,斐於西兗督護流民有功,賜爵方城伯。歷侍御史,兼都官郎中、廣平王開府中郎,修《起居注》。興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騎常侍,聘於......

  • 《北齊書》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六 ◎儒林○李鉉刁柔馮偉張買奴劉軌思鮑季詳邢峙劉晝馬敬德張景仁權會張思伯張雕孫靈暉石曜班固稱: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行教化者也。聖人所以明天道,正人倫,是以古先哲王率由斯道。高祖生於邊朔,長於戎馬之間......

  • 《北齊書》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 李渾(子湛渾弟繪族子公緒)李璵(弟瑾族弟曉)鄭述祖(子元德)李渾,字季初,趙郡柏人人也。曾祖靈,魏鉅鹿公。父遵,魏冀州徵東府司馬,京兆王愉冀州起逆,遇害。渾以父死王事,除給事中。時四方多難,乃謝病,求為青州徵東府司馬。與河間......

  • 《北齊書》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九大綱 魏收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鉅鹿下曲陽人也。曾祖緝,祖韶。父子建,字敬忠,贈儀同、定州刺史。收年十五,頗已屬文。及隨父赴邊,好習騎射,欲以武藝自達。滎陽鄭伯調之曰:"魏郎弄戟多少?"收慚,遂折節讀書。夏月坐板牀,隨樹陰諷誦,積年,......

  • 《北齊書》的簡介大綱 《北齊書》,五十卷,其中本紀八卷,列傳四十二卷,唐李百藥撰。北魏末年,北方六鎮發生聲勢浩大的反叛浪潮,後出身於懷朔鎮低級武官的'高歡獲得了對二十餘萬鮮卑人的領導權,控制了北魏朝政。公元534年,高歡所立的孝武帝元修被逼......

  • 《北齊書·元景安傳》賞析大綱 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賞析公元550年,東魏的孝靜帝被迫讓位給丞相高洋後被毒死。高洋同時還殺害他的兒子及所有親屬以斬草除根。後揚言殺他的遠房宗族。元景皓表示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願被......

  • 《北齊書》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大綱 崔暹(子達挐)高德政崔昂崔暹,字季倫,博陵安平人,漢尚書寔之後也,世為北州著姓。父穆,州主簿。暹少為書生,避地渤海,依高乾,以妹妻乾弟慎。慎後臨光州,啟暹為長史。趙郡公琛鎮定州,闢為開府諮議。隨琛往晉陽,高祖與語説之,以兼丞相......

  • 《北齊書》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裴讓之(弟諏之讞之)皇甫和李構張宴之陸卬王鬆年劉禕裴讓之,字士禮。年十六喪父,殆不勝哀,其母辛氏泣撫之曰:"棄我滅性,得為孝子乎?"由是自勉。辛氏高明婦則,又閒禮度。夫喪,諸子多幼弱,廣延師友,或親自教授。內外親屬有吉凶禮......

  • 《北齊書》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一大綱 ◎方伎○由吾道榮王春信都芳宋景業許遵吳遵世趙輔和皇甫玉解法選魏寧綦母懷文張子信馬嗣明《易》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莫善於蓍龜。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又神農、桐君論《本草》藥性,黃帝、岐伯説病候治方,皆聖......

  • 《北齊書》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六大綱 ◎儒林○李鉉刁柔馮偉張買奴劉軌思鮑季詳邢峙劉晝馬敬德張景仁權會張思伯張雕孫靈暉石曜班固稱: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行教化者也。聖人所以明天道,正人倫,是以古先哲王率由斯道。高祖生於邊朔,長於戎馬之間......

  • 北齊書高長恭傳閲讀理解及翻譯大綱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蘭陵武王長恭,文襄第四子也,累遷幷州刺史。突厥入晉陽,長恭盡力擊之。邙山之敗,長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於是大捷。武士共歌謠......

  • 《北齊書》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一 ◎方伎○由吾道榮王春信都芳宋景業許遵吳遵世趙輔和皇甫玉解法選魏寧綦母懷文張子信馬嗣明《易》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莫善於蓍龜。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又神農、桐君論《本草》藥性,黃帝、岐伯説病候治方,皆聖......

  • 《北齊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七 《北齊書》是史類文學作品,為二十四史之一,是唐朝史學家李百藥撰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史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北齊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裴讓之(弟諏之讞之)皇甫和李構張宴之陸卬王鬆年劉禕裴讓......

  • 《北齊書》卷十八文言文理解及答案 孫騰,字龍雀,咸陽石安人也。騰少而質直,明解吏事。魏正光中,北方擾亂,騰涉險間關,得達秀容。尋為高祖都督府長史,從高祖東征邢杲。師次齊城,有撫宜鎮軍人謀逆,將害督帥。騰知之,密啟高祖。俄頃事發,高祖以有備,擒破之。高祖自晉陽......

  • 《北齊書》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三 暴顯皮景和鮮于世榮綦連猛元景安獨孤永業傅伏高保寧暴顯,字思祖,魏郡斥邱人也。祖喟,魏琅邪太守、朔州刺史,因家邊朔。父誕,魏恆州刺史、左衞將軍,樂安公。顯幼時,見一沙門指之曰:"此郎子有好相表,大必為良將,貴極人臣。"語終失......

  • 《北齊書》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大綱 李渾(子湛渾弟繪族子公緒)李璵(弟瑾族弟曉)鄭述祖(子元德)李渾,字季初,趙郡柏人人也。曾祖靈,魏鉅鹿公。父遵,魏冀州徵東府司馬,京兆王愉冀州起逆,遇害。渾以父死王事,除給事中。時四方多難,乃謝病,求為青州徵東府司馬。與河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