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民國文人筆下的清明節

民國文人筆下的清明節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38W 次

清明節是一個祭奠先人,充滿傷感的節日,但在周作人眼裏則顯得輕鬆温暖。

民國文人筆下的清明節

周作人在《山頭的花木》中説,在舊時代裏,上墳時節頂高興的是女人,其次是小孩。清明一到,婦女兒童歡天喜地,穿得漂漂亮亮去上墳,無形中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上墳船裏》則描寫了紹興掃墓的風俗,並詳細記述了掃墓的食事。《家鄉的野菜》提到過一種清明食品——黃花麥糕;還提到了清明的野菜——薺菜和馬蘭頭;只到晚年,周作人回憶兒時掃墓的情景,還寫下了這樣的詩句:“燒鵝吃過閒無事,繞遍墳頭數百獅。”

相比周作人,魯迅對清明節則顯得十分冷淡,除在日記中簡略記載當日的天氣及“休假”外,在小説《藥》中寫到清明節上墳的情景:“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楊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華大媽已在右邊的一坐新墳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飯,哭了一場。化過紙,呆呆的坐在地上……”魯迅借清明節上墳的冷落、淒涼、陰森,寫出墳場特有的愁慘和鬼氣,進一步來揭露國民的愚昧、不覺悟。

同為兄弟,對清明節態度卻大相徑庭,從中也反映出了兩人不同的情趣和人生追求!

豐子愷在文中寫到清明上“大家墳”的情景。詳細介紹了上墳的過程,“每到一個墳上,除對祖宗的`一桌祭品以外,必定還有一隻小匾,內設小魚、小肉、雞蛋,酒和香燭,是請地主吃的,叫做拜墳墓土地。孩子們中,誰先向墳墓土地叩頭,誰先搶得雞蛋。”還有“晚上吃上墳酒”。從此文中,我們也領略了過去聚族而居,户門大族上墳祭祖的情景!

對於清明節,文學大師老舍先生則另闢蹊徑。他有首《清明》詩:“清明到了/處處桃紅柳綠/且別忙着去燒紙吧/最要緊的還是種樹……”不忙“燒紙”,忙“種樹”,透露出老舍心憂天下為民請命的人生追求!

透過文人筆下的清明節,我們瞭解了不同的民俗民風,讀來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