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中考作文 > 讓中考作文

讓中考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92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讓中考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讓中考作文

讓中考作文1

循着潺潺的流水聲,我們走進了明月山,遊覽了我日思夜想的雲谷。

青山。白霧。翠竹。

我們彷彿踏入了夢境的天地:山在霧中屹立,薄霧在山中縈繞。霧圍着山,山依着霧,依稀朦朧,若明若暗,使我們飄飄欲仙,隨着風四處飄蕩,好像自己也變成了霧,在山間與夥伴們嬉戲,圍在遊人周圍,跟遊人們玩捉迷藏。一陣涼風吹過,我心頭一震,靈魂也返回了我的軀殼。看不見山的頂峯,也找不到霧的邊緣,只有移動的人羣和飄動的彩旗向前蜿蜒伸展着。我們每個人都有躍躍欲試的神氣與要征服所有山峯的勇氣。

裸石。流水。人羣。

稀落的人羣,跨過裸露着的河牀,跨過滑溜的卵石,隨着流水潺潺、搖曳的小樹,給這寂寞的山林帶來了無限生機;在山谷中迴盪的歡笑聲,也給這幽谷帶來了一番城市的喧鬧。

叢林。紅旗。小道。

五彩繽紛的大旗,隱約閃現於鬱鬱葱葱的樹林中,穿梭在蒼翠的竹林裏,高聲的呼喚,歡快的笑語,從隊伍的前頭,一直溜到隊伍的後頭,帶着滿懷的豪情,滿腔的希望與滿腹的寄託。近了,更近了……

細雨。涼風。飛瀑。

終於,我們看見一條白鏈,素白晶瑩,鑲嵌在一片濃綠中,披掛于山澗樹叢上。白霧繚繞着……終於,看見了刻在石板上的"雲谷"二字,深深的。

走下去,來到谷底,思維似乎已停滯了,這夢中的仙境,這欲飄欲飛欲沉的奇妙感覺。當陣陣涼風使人覺察到一絲涼意,才意識到自己竟沐浴在雨霧中--是濺碎了的飛瀑。

它親吻着我的臉,頭髮和蒙塵已久的心。

我舉起了相機,把這永恆的一瞬,定格;把這份難得的陶醉,定格。

點評:全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每一部分寫作之前,先用三個並列的名詞性獨詞句來總括明月山各處景點的自然風貌。然後再一一描寫其各自的瑰麗多姿的景物特色。構圖新穎別緻,婉約動人又不失大氣磅礴,大有"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之意境。語言清新優美,言簡意賅,富有遊記散文的藝術魅力。

讓中考作文2

非典來了,我們不怕。禽流感來了,我們不怕。雪災來了,我們也不怕。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56個兄弟姐妹們團結在一起,我們還怕什麼!而今地震來了,一次比唐山大地震還嚴重的地震來了,死傷無數。看着一個個天真爛漫的笑臉,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瞬間離我們而去,我的淚在流,心在痛,我不知道該怎麼做,該怎麼幫助他們。我們除了捐血捐錢捐物為他們祈禱,我們無能為力,真的無能為力。

生命如此的脆弱,他真的很脆弱,前一秒你還在為這個世界提供温暖,而現在,大地正在用它温暖的身軀守護着你,守護着你那冰冷的身軀。110個小時28800的生命,時間好貴啊,我們的生命在時間面前,變得那麼的廉價,而我們卻無能為力,真的無能為力

我們無能為力麼?真的無能為力麼?不!在地震來臨時,杜正香老師以生命守護的5個孩子,父母用身軀為自己的女兒搭成的生命圍牆,温總理5天5夜的守候,總書記的一句爺爺以後再來看你,等等的一切,使我們看到:堅強,使生命如此美麗

我們在沉痛之餘,對於自己的國家應該有足夠的自豪感,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刊登的一篇專欄作家文章這樣説道,事發之後4個小時,總理已經親赴前線組織救災,訓練有素的營救隊伍和大量的軍事力量,被投入到了一線救災上,大量救災物資和錢財,正在源源不斷地湧向汶川震中,主流媒體自從事發之後,沒有半點放鬆,你可以徹夜看到對災情的第一時間報道,同時各種救災熱線和捐贈渠道,也及時開放,為願意緩解災情的所有人事提供了路線。

這就是我的國家,這就是我們的國家!東方的一條巨龍中國!!一個值得我們去付出,去回報的國家,一個團結的堅強的民族。一個不向命運低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的中國!!!

讓中考作文3

五年前單位分給我一套房子,這套平房位於市中心,位置不錯,遺憾的是沒有水。原來,當初安裝自來水管道時,原住户與鄰居鬧矛盾,拒絕讓自來水管道從自己家裏經過,兩旁的鄰居繞過那套平房鋪了管道,結果十幾年來原住户只得四處討水吃,因為水,與鄰居的關係越來越緊張,如今這個老大難問題終於又擺在了我面前。

拿鑰匙前,便有人對我説:兩邊的鄰居是“刺頭”,不好處……但我想:遠親不如近鄰,再難處的鄰居,也該跟人家處理好關係,況且,要解決水的問題,就必須實現與鄰居的“對話”。

西邊的鄰居是位年近八十的老大媽,聽到要與我做鄰居,表達了謹慎的歡迎,而我一提到要接水,老大媽便顧左右而言他。在老人躲躲閃閃的言談中,我發現了癥結所在:原住户蓋的小房太高,極大地影響了老人房子的採光,兩家為這打過吵過鬧過,“結”越結越死,問題更得不到處理。於是,我當時就告訴老人,我搬來後,要拆掉小房,以實現“和平共處”。

聽了我的承諾,老人答應了接水問題,但提出了條件:須支付當年施工時的費用120元。我也滿口答應了。

水管終於接過來了,鄰居大媽有些為難地徵詢我,可否幫她在院裏接個龍頭。我滿口答應,很快接好了水龍頭,老人一定要給10元錢的材料費,我説什麼也不接受。老人感動之餘,説:“你對大娘這麼好,我怎麼再好意思要你的錢。”結果,本來準備要的120元錢也被大娘免掉了。

搬入新房的次年,我便履行了承諾,拆掉了小房,並準備將小房蓋得低一些。這時恰好東邊鄰居也要蓋小房,但由於他家的院子太小,便協商可否佔我家一牆之地。當時,包括蓋房的師傅在內都反對我的讓步:在這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咱憑什麼給他讓?但我還是作了讓步。

就這樣,僅僅短短一年間,我便與東西隔壁鄰居相處得其樂融融,宛如一家。

讓中考作文4

人生在世,免不了與人交往;與人交往,就免不了大事兒小事兒;有了大事兒小事兒,就免不了磕磕絆絆。面對這些磕磕絆絆的時候,我們該用何種態度來處理呢?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謙讓是一種禮儀,也是一種美德。孔融祖父六十大壽的時候,他才四歲。當時來了很多客人,有一盤酥梨,放在壽台上面,母親叫孔融把它分了。於是孔融就按長幼次序來分,每個人都分到了自己應得的一份,唯獨給自己的那一個是最小的。父親奇怪地問他:“別人都分到了大的梨子,你自己卻分到小的,為什麼呢?”孔融從容答道:“樹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孝敬長輩,是做人的道理!”孔融小小年紀就如此謙讓,我們遇到麻煩事兒的時候,難道還不如一個四歲的娃娃?

“讓廉頗,大局為重,憑的是一腔熱情。”退讓,對於強者來説,是一種謙和,也是一份灑脱。藺相如因公被趙王封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服氣,所以處處刁難藺相如。藺相如為避免與廉頗發生衝突,處處退讓。大家很疑惑,藺相如卻説:“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正因如此,才有了“負荊請罪”,才有了“將相和”的美談。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古往今來,遇事忍讓的故事數不勝數,“六尺巷”的故事更是傳為美談。清朝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比鄰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為掙地皮,發生了爭執。張老夫人便修書北京,要張大學士出面干預。張大學士看罷來信,立即作詩勸導老夫人:“千里捎書只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老夫人見書明理,立即主動把牆往後退了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牆讓後三尺。鄰里之間相互忍讓、相互諒解,還有什麼問題解決不了呢?

讓,是待人接物的素養;讓,是寬宏大量的胸襟;讓,是聰明睿智的取捨。只要我們遇事“謙讓、退讓、忍讓”,生活中就會少了一些煩惱,而多了許多快樂。

讓中考作文5

我厭倦的推開成堆的試卷,扔掉手中的筆,苦笑着望向又一張滿眼紅叉的試卷,再也不想做任何努力。“啪!”一聲,桌上的風信子落地……我撿起碎片,那瘦弱的根莖斷了半截,就快開花的骨朵也掉了幾個,像流浪的孩子,頂着殘存的幾朵在風前搖搖欲墜。隨手把它扔在盛了些水的碗裏,又落寞的回到桌前。第三天了,我趴在桌前什麼也不做,傻笑着默讚自己這般聰明。起身端水去看見……

風信子顫巍巍地長出了小段根莖,貪婪地吸取僅剩的水,頭頂的殘兵敗將倒小心翼翼給自己扶了正。呵,蔫成那樣……手中的杯子險些滑落,不記得我是怎麼回到桌前翻開練習,又帶着怎樣的心情……只記得,我握着筆,在小鐘滴答伴奏裏一張張摞起了稿紙。手寫的又酸又痛,磨出了痕跡,眼睛酸澀也沒有停筆。那一個個熟悉的數字,字母鮮活的排列,像是嘲笑愚弄着卻也解不出的我,像是在等我抓狂,但是我不會。我在紙上寫下:美好,我可以,然後核對着答案,笑了。

自己逼迫自己喜歡上這些美好的詩句、公式、詞組,在紙上抄記,證明,演算。手,眼全身的難受勸解我放棄的時候,我沒有,因為我明白,美好來自辛苦和孤獨。我埋着頭,左手壓平練習,右手不停的在寫着,胳膊不時伸直解放一下,揉揉疲憊夾雜血絲的眼睛,用冷水衝了衝發燙的手和臉,才感到小拇指已磨破了皮。我狠狠地擰了自己一下,好消除漸漸襲來的睏意,疼得自己大叫,卻也感到終於做對的真實,那美好的感覺,是快樂的。

“乖,累了吧,飯好了。”媽媽叫着,風吹來,我聞見香氣,是紅燒肉?不!風信子開花了。那小小身軀終頂着這骨朵,綻放了。我會心的笑了。才肯定,這,才是聰明。我也會問自己,是什麼改變我的想法去喜歡那些曾厭惡的東西,但不需要答案了。因為,風信子開花了,很香很香的那一刻就明明白白了,我們都有一顆美好的心,一路上,堅強的堅定地塑造自己。期待着那一場美好的綻放……

讓中考作文6

我正行走在初三的路上,腳步匆匆,神色疲憊。

教室裏,剛剛與魯迅、冰心、莫泊桑對完話,又要與牛頓、阿基米德約會,走出幾何圖形的迷宮,不得已又闖入ABC的天地,剛踏出瀰漫着硝煙味的實驗室,又想起還得穿越到唐朝當使者

好不容易回到寢室,本想舒舒服服地睡覺,沒想到又與周公解起了一元二次方程。就這樣每天披着星星起牀,帶着月亮睡覺,每天都在複製着三點一線的生活

經過這樣不懈的努力,成績可應該上去了吧!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唉,這次拉練成績下來,我當時就想買一塊豆腐撞上去,看看能不能撞死,因為考得太杯具了,難道不是嗎?物理考得不是一般的差,這就算了,就連我最拿手的英語都不優秀。天哪,每天這麼累,成績還上不去,我容易嗎我?物理十個選擇題才錯了九個,崩潰!我真不想學了,我學不進去了,我很笨,為什麼努力與成績有時候不成正比呢?

正當我準備自暴自棄時,數學老師的隨口一句話打動了我:這麼做你對得起誰?是啊,我對得起誰呢?家長?老師?自己以前的`努力?----現在,我心裏很亂,讓我一個人靜靜,也許就會好的。

最終,我想明白了,初三所受的這點苦,比起海倫凱勒,司馬遷那時所受的苦,這點苦算什麼呢?初三所受的這點累,比起高爾基,貝多芬所受的累,它算什麼呀?於是,我用自信擊敗了初三所受的苦,我用微笑戰勝了初三所受的累,制定了自己的人生格言:沒有人比我更聰明,只有人比我更努力!

於是,我認真上每一堂課,我仔細做每一道題,把每一次的失敗都當做墊腳石,終於,攔路虎越來越少,老師講解的內容我也感覺越來越明白了。又要進行拉練考試了我滿懷信心地進了考場,奮筆疾書------成績一下來,天呀,我足足上升了20個名次,我暈!

看來,自信+努力=成功!我自信我更出彩!

讓中考作文7

大家都知道,女孩子愛一些金光閃閃的小玩意兒、裝飾品,我也不例外,就是對小玩意兒十分着迷。

南京夫子廟,大家一定都去過吧!那裏有一個特點,就是小玩意兒店一家接一家。我第一次去的時候,高興壞啦,一家一家地逛,但凡店裏有的小戒指、鑽石項鍊、金指甲……我都一股腦地拿,好像不要錢似的,爸爸媽媽跟在我後面,只有拎包的份兒。他們偶爾説一句:“這些家裏都有,就別買啦。”我心裏一想爸媽的軟肋,就是不忍心看我不高興,於是,我把眉毛擰成一個大疙瘩,嘟囔着説:“不嘛,我喜歡這個,家裏的和這個不一樣。”“好吧好吧,你接着挑。”爸爸只能無奈地回答。媽媽也只能無奈地笑笑:“這孩子。”

記得還有一次,我們去黃山旅遊,導遊帶我們去了一個古鎮。用媽媽的話説,怕什麼來什麼,那個古鎮裏有一個露天的少數民族銀器大賣場,這下我可高興了,把一些平時不常見的首飾一一看過去試過去。但這次媽媽下定了決心要好好收一收我喜新厭舊的性子,不管是要鐲子還是要項鍊,媽媽一樣也不買,每次我問他要,她只會不屑一顧的説一句:“能給我個説服我的理由嗎?”就為她這一句話,我冥思苦想了很久。突然,我把學校裏考試100分的事兒給想起來了,便興高采烈地對媽媽説:“媽媽,你説過考試100有獎勵,對不對?”“對呀。”媽媽一臉茫然的看着我。“上一次英語試卷100分,還沒有獎勵呢,買鐲子就當是獎勵吧。”媽媽無話可説,只好掏出錢包為我買單。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總之我一看到那些小玩意兒,就想收為己有,我能想盡一切辦法用盡各種撒嬌的手段,得到哪些令我最着迷的小玩意兒。

讓中考作文8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回首十五年的青葱過往,深感自身最大的惡習就是懶惰。曾幾何時,“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是我的追求;“磕着瓜子,扯着閒皮,打開試卷,高分拿來”是我的夢想。然而,一朝夢醒,洗盡鉛華,才發覺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亂隨流水到人家”的黃粱南柯。對,背上行囊,上征程,征戰去,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才是正途!

優秀是一種習慣,更是諸多品質:孟母三遷、岳母刺字,是外爍教育的品質;孫敬頭懸樑、蘇秦錐刺股,是砥礪學習的品質;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是物華天寶的品質;喜鵲連聲叫,黃狗輕聲吼,是山高水長的品質……修身、養性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更是當代中學生必需的功課。

這門課如果做的不好,不僅遺禍自己,更會戕害他人,甚至誤國誤民。現代大學者、北京大學教授胡適筆下的“差不多”先生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習慣,最終害死了自己.小時候,母親讓差不多去買紅糖,結果他買了白糖回來,母親責怪,他卻説:“白糖紅糖都是糖,差不多.”長大了,他要坐火車去外地,原本8點30的火車,可他到車站已經8點32了,火車已開走了,他抱怨:“30和32差不多啊,火車咋就開了呢?”;得病了,家人找不到東村的王大夫,他讓家人請西村的獸醫汪大夫,結果庸醫誤診,生命垂危之際,他還説:“王和汪,就三點水的區別,差不多……”

差不多?簡直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莎士比亞説過:“不良的習慣會隨時阻礙你走向成名、獲利和享樂的路上去”。但,如何改正?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温給出了答案:“習慣就是習慣,誰也不能將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它下樓”。所以,我們要堅決摒棄不良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但絕不能一蹴而就,要每天學會照照鏡子、整整領子,以大國工匠精神嚴於律己,修身養性,以待春暉!

讓中考作文9

時光就像一條永不停息的小河,匆匆地、悄悄地從人們身邊流過。不知不覺中,值得回憶的過去匆匆地走了,迎來了一個新的歲月,開始了人生的又一段旅程。

去年的除夕夜,聽着迎接新年的鞭炮聲睡着。“Happy new year!”次日清晨,隨着一聲新年的問候,我睜開了向20xx年尋視的雙眼。翻開日曆,翻開了新的一年,翻開了一段精彩的故事。我躺在牀上回想着自己過去的一年裏,有過汗水,有過快樂,也有過悲傷。這一切所發生的事彷彿就在眼前。我不禁輕聲笑了出來。

過去,我在班上並不是個優秀的學生,我羨慕那些班幹部們。他們學習好,擁有許多朋友。我渴望像他們一樣。於是,我便開始向那扇帶着鎖的大門前進。我付出比別人多一倍的汗水。上課,我認真地聽講,積極發言。下課時,當小夥伴們在操場上快樂地玩耍時,我在教室裏靜靜地看書。課後,我按時、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並儘量做到準確。我還根據自己的愛好,報名參加了學校的演講班。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付出的汗水得到了回報。我的學習成績提高了。在新學期的一次選舉當中,我被同學們榮幸地選為班長,從那以後,為了不辜負老師、同學和家長的期望,我便更加努力地學習。現在,我已經是學校的中隊長了,這一切都少不了老師、同學和家長的幫助、鼓勵。在這新春之際,我衷心地祝福他們。

告別了舊年,我們跨入了新的一年。我的眼前彷彿又出現了一條新的跑道,也許我還會在這條跑道上跌倒,但我仍會頑強地站起來,頑強地向重重困難挑戰。我堅信,在暴風驟雨後,總會有一條美麗的彩虹出現。

此刻,窗外又響起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這是人們告別舊年的戀戀不捨,也是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憧憬。

讓中考作文10

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謙讓悦人悦己。有時候看似吃了一點小虧的事情,卻讓我們與別人有更和睦的人際關係。小時候,我經常與妹妹爭東西,因此我們關係十分僵硬,時不時會吵上一架。後來,我漸漸懂得了謙讓,凡事讓着妹妹,畢竟他人的感受是比一件微不足道的玩具重要得多的。後來,我們的關係就好了很多,我們相處時都十分愉悦。學會謙讓,就學會了成長,也就擁有了快樂。

退讓,也是處理事物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戰國時期,趙國的廉頗由於嫉妒藺相如得到重用,揚言給他難堪。藺相如聞言,令手下之人勿惹廉頗。在巷子相遇也主動退讓。告其親眷以國業為重,而不及個人私利。廉頗聞言,羞愧不已,於是有了今天的“負荊請罪”。“宰相肚裏能撐船”,是藺相如的退讓,避免了一個國家的滅亡。退讓,體現了一個人博大的胸懷和寬廣的氣量。不能夠退讓,可能解了一時的心頭之快,但是卻留下了永遠的無法挽回的痕跡,甚至十分嚴重的後果。學會了退讓,就學會了看得更遠,也就擁有了更大的舞台。

忍讓,卻是十分難做到的。而越王勾踐忍着國滅而被羞辱的痛苦,卧薪嚐膽,終於重振越國,成就一番霸業。沒有忍耐,沒有忍耐中不懈的奮鬥與拼搏,哪裏會有成功!當被嘲笑的時候,把屈辱化為前進的動力,就像被潑冷水的石灰一樣,散發出熱量。愈是艱難就愈是要堅持,人生才會發出絢麗奪目的光彩。忍讓,是心靈對於痛苦的承擔。學會了忍讓,就學會了堅強,也就擁有了更多的機會。

讓有很多種,但它們都是靈魂的昇華,擁有相同的本質。讓,使世界更加美好而有意義,它是人類文明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讓中考作文11

外婆的家在蘇州農村,那裏隔絕了塵世的喧囂,惟留下纏綿的鄉音,悠悠故鄉水,還有那外婆沏好的碧螺春……

“這裏是水的世界,看那陳西的小河橫貫了這小鎮上的一切,人事景情融在水裏漸漸淡了散了化了……”聽餘秋雨先生講述這小鎮鄉水的故事不覺出了神,還是自己去水邊走走,去感受鄉水的氣息吧。

正值夏日,烈日當空,走着走着忽覺清風襲襲,順着涼風,緊走幾步,果真,發現一條靜謐的小河穿梭於水鄉古鎮。

一切悄然無聲,我躡手躡腳,不敢打破這獨有的寧靜。這河面像冷翡翠,仙人鏡,還是珠玉盤?一時間我驚呆了,竟不知該何以修飾。當然最在意的莫過於為何日光是如此清涼?定睛細視,找到了其中的原委,那紅日當頭,恰投入河面中央,萬丈華光在水面上散射出條條五彩的光帶,光帶又好似被這清水所陶醉,脱去了層層的灼熱的華袍,最後竟成了點點光斑,在款款柔波中組成螺旋樣,好似在跳小蜜蜂的“八”字舞……

輕風襲襲,吹來一羣野鴨,悠閒地在水中劃過層層同心圓,而後是幾隻翩然的蜻蜓,沾水潤舌,此情此景,不正是“蜻蜓點水款款飛”嗎?

人與景在此刻真正地相諧,相和,帶着這點靈感,我划動我的筆尖,任點點心雨飛舞跳動,任款款思緒飄入雲天,任絲絲愁情融入水中,我温柔地寫下我生平第一篇詩歌——《東方版威尼斯》。

不經意的一道殘陽鋪入水中,抬起望去,一個梳着長辮子的村姑,正拿着個棒槌在水邊洗衣,頭上小鳥在輕鳴,耳邊雛燕在呢喃,她輕輕拭乾珍珠般的香汗。遠處,裊裊炊煙升起,依稀可見朦朧的青磚白瓦。我無意離去,不知是陶醉在這天堂般的美景之中,還是正留戀這天使般的蘇州美人?

這悠悠的鄉水,不知陶醉了多少人,也不知滋養了多少年的文化底藴。夜黑了,月色如水,水如天,獨立水邊悄然思:在這“中華文化的後花園”裏,鄉水陶醉了唐伯虎,金聖歎,還是小小的我……

讓中考作文12

鴨子在捉魚時誤以為月亮在水中的銀光是小魚,便潛下去捉。它沒有想到自己“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同時,遭到同伴譏笑。它從此便不再捉魚,被活活餓死。

鴨子為何死去?太在意別人的譏笑。鴨子的悲哀告訴我們:做自己認為對的,做自己該做的就好。

人行於世,就該做一個“獨行俠”,走自己的路,何須在意他人的譏笑或是異樣的眼光呢?切莫讓他人的一言一行誤了你的堅守。走自己的路,讓他人笑去吧!

當90多歲的她下定決心寫詩時,當成為詩人的夢想為枯槁的身軀注入鮮紅的血液時,她高聲吶喊:“我要成為詩壇新星!”兒子聽後拍腿大笑:“得了吧,媽別做夢了,您老好好安度晚年就好。”媒體也質疑:“90多歲能寫什麼好詩?”

可她卻説:“98歲,我也還要戀愛,還要做夢,還要夢想乘上那天邊的雲。”她就是紫田豐,那個日本詩壇崛起的“老樹”,那個寂寞時候手舀一縷透過門縫的暖陽,用陽光洗臉的老人。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人言何足畏?

即使他人的譏笑,縱然他人鄙視,不改心之所向,緊握心中的方向盤,走自己該走的方向。那樣的人一定是自己命運的主宰者,生活中真正的勇者、強者。

安豬,那個投身公益的青年,他定期都會與朋友為山區孩子背去學習用品。可與朋友不同的是,他每每都會多背一公斤。朋友笑他:“喂,你傻呀,不會下次再背麼,背那麼多,我看你多累。”但安豬隻是一笑依舊用多出來的一公斤踐行自己對微公益的虔誠。

做了自己認為對的事,無論結果得到的是掌聲還是白眼,自己內心踏實,心安理得,這比什麼都重要。

不論是身材矮小,表演誇張的宋小寶,還是男扮女裝的李玉剛,他們的人生路上不乏他人的譏笑與白眼,但他們卻不以為意,甘為心中的麥田守望者,堅持着自己的方向。

人生沒有轉播,每個人都是主角,你可能會因背錯一句台詞,演錯一個動作而換來他人的嘲笑與白眼。請不要畏懼,不要迷茫,走自己的路就好,讓他們盡情笑吧!

讓中考作文13

青春,是一幅美麗的畫。

渲染着我們無盡的歡聲笑語。

青春,是一首動人的歌。

清唱着我們遙遠的宏偉夢想。

青春,是一股輕柔的風。

撫摸着我們青澀的天真臉龐。

我們激情澎湃,不怕摔倒。

我們熱血沸騰,滿懷熱情。

我們博學古今,期待未來。

燦爛的青春裏,我們充滿了熱情。

熱情的生活裏,我們洋溢着期待。

期待的夢想裏,我們學習着奮鬥。

熱情,讓青春燦爛。

我們孤獨的旅行在漫漫人生路。

用心感受一路的雨同舟來的風。

我們以微笑融化了背後的艱苦。

用堅強的淚水執着褪去了傷痛。

熱情,讓青春燦爛,

我們理解的價值在無悔付出裏。

用行動去回報養育我們的家國。

我們想要的成功是愛家更愛國。

用微薄的力量去成就自己的夢。

青春,是一幅美麗的畫。

渲染着我們無盡的歡聲笑語。

青春,是一首動人的歌。

清唱着我們遙遠的宏偉夢想。

青春,是一股輕柔的風。

撫摸着我們青澀的天真臉龐。

我們激情澎湃,不怕摔倒。

我們熱血沸騰,滿懷熱情。

我們博學古今,期待未來。

燦爛的青春裏,我們充滿了熱情。

熱情的生活裏,我們洋溢着期待。

期待的夢想裏,我們學習着奮鬥。

熱情,讓青春燦爛。

我們試圖着用光明照亮夢的黑暗,

用最真的心去尋找真摯的那個夢。

我們不停追尋的腳步有諷刺嘲笑,

用以幸福的微笑還給了他們無聊。

熱情,讓青春燦爛。

我們揚帆的船隻在浩瀚海洋裏漂,

用以堅信冷靜的模樣突破新線航。

我們夢想是一場不停的東西風向,

用熱情纏綿燦爛的光讓青春飛翔。

讓中考作文14

生活中,我們碰到過許許多多的人,有的人令我難忘,有的人令我敬佩。其中有個令我印象深刻且讓最為我敬佩的人。那個人就是默默無聞,默默奉獻的交警叔叔。

那是一個揮汗如雨的夏季。

中午,媽媽騎着電瓶車送我去上鋼琴課。馬路上熱氣騰騰,走在上面發出滋滋的聲音,彷彿在低聲的細語,一眼看上去,像鍍上了一層金子,到處都在閃閃發光。知了有氣無力的趴在樹枝上哼唱着,嫩綠的樹葉悄悄地打起了小卷兒,也準備美美滴好好睡了午覺,小狗兒也趴在樹蔭下,吐着紅紅的長舌頭,好像在説:“熱死啦,熱死啦,我要吹空調”。我和媽媽也熱得像蒸鍋上的熱包子,冒着汗,臉都曬得紅彤彤的,像煮熟的大螃蟹,渾身都散發着熱氣。

走到一半,突然堵車了。馬路被堵得水泄不通,機動車非機動車全都攪合在一起,所有的車的車尾都亮起了紅燈,並不約而同的響起了喇叭,原來,前面十字路口的紅綠燈壞了。

突然,在車流中,有一條銀色的“箭魚”,原來是一個交警叔叔的車,他停下“箭魚”,但炎熱的天氣,絲毫沒有影響他的舉止和動作。他拉開車門,走到路中間,他昂首挺胸,雙腿緊繃,雙腳併攏,眼神犀利地環顧四周後,他指揮先讓一邊的車停住,伸直手臂,讓另一邊的車先走,大約一分鐘後,他又讓先行的一邊車停下,讓另外一邊的車走。循環彷彿,馬路上擁擠的車流開始疏通,大概過了十幾分鍾,馬路上開始通暢。

我和媽媽騎着電瓶車路過交警叔叔身邊,只見他的臉熱的通紅,像火紅的夕陽般,他的頭上流着豆大的汗珠,他身上的制服,全都被汗浸得透濕。但他依然堅守,認真負責地指揮着交通。

我敬佩這個無私無畏的交警叔叔。

讓中考作文15

“無讓不君子”可見,“讓”從古至今都是一種美德;一種修養;一種境界。

讓是一種禮,所以稱之為“禮讓”,而第一次遇到禮讓,是在我兩三歲時。

上了公交車,我正尋思着哪兒更不擁護一些,但一個“上班族”的青年女子讓着母親,母親又讓我坐了座位。當時我還小,並不知何為禮,何為讓,禮讓又是什麼?就毫不客氣地坐下了。又問了母親:“那她為什麼不自己坐座位呀,站着多不方便”!“這是禮讓,遇見比自己弱小的,就讓着對方,才能使社會更美好”母親和藹地看着我。我也就似懂非懂的知道了禮讓。

雙方都有禮,不要立刻接受對方的禮。這又是讓,稱之為“回讓”。

一年春節我去姥姥家,等到快要走時,二姨等人給我塞了一堆紅包,可我並不知“回讓”,只知大讓小,“禮讓”是應該的,也就收下了幾個。爸爸看勢頭不對,急忙也把一些紅包發給表姐、表妹、表哥等人。可表哥、表姐並沒有馬上接受,而是推辭了一翻,最後拗不過父親才收下了。回去路上我問起了爸爸紅包的事,他告訴我:“我給你的堂兄弟、表姐妹紅包是還禮,因為別人給紅包時顯出了別人之讓,而別人既然有禮,那咱們也不能坦然接受吧,所要要回禮,既‘回讓’”!

這回我是明白了,別人“禮讓”時還須“回讓”。別人“禮讓”是別人有禮,自己“回禮”、“回讓”時才突顯出自己的謙讓。

可又有一件事使我有些懊惱。

“回禮”就回吧,為何還要“推讓”一翻,自己送禮而別人不接,那多尷尬呀,相同,別人的禮送不出去也很尷尬呀!

聽爺爺説,這“推讓”一般只是一種形式而已,因為推也推不掉嘛,與“禪讓制”無二,明明是自己想當皇帝,卻非要讓三四次,最後還不當上嗎?

噢,讓不都是讓禮嗎?還有例外!忍讓不就是適度讓着對自己不利的處境、事情、或人呀!

從小,家裏人就讓我懂得了“讓”,就是我家的家風!

何時才能再現君子國,攜禮儀之風重歸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