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精品】四年級元宵作文彙總六篇

【精品】四年級元宵作文彙總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38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元宵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四年級元宵作文彙總六篇

四年級元宵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了,大街小巷的屋檐下都掛滿了大大小小的燈籠,燈籠裏耀眼的燈光輝映出喜慶的色彩,燈籠外大大的“福”字表示人們團團圓圓、吉祥如意。這一天,我們全校師生舉行了期盼已久的猜燈謎活動。

活動開始了,我和幾個好朋友興高采烈地奔向操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紅色的燈籠,一排排整齊的燈籠掛在操場圍牆上,我好像來到了一片紅色的花海。燈籠下垂着一條條五彩燈謎,上面有的畫着可愛的小白兔,有的畫着彎彎的月亮,還有的畫着紅紅的太陽。正當我看得投入時,旁邊傳來一陣陣歡呼聲和喝彩聲,是有的同學猜中得了獎品,高興得歡呼雀躍。

我走着走着,突然被一條燈謎吸引了,“七位仙女出嫁了一個(打一成語)”。我想:這道燈謎感覺有點不靠譜,結果一定十分有趣,突然我靈機一動,七仙公主們從小生活在一起,關係親密,失去了一個,其他六個肯定十分傷心,啊,終於想到答案了――六神無主。我立即把答案告訴老師,老師滿意地對我説:“恭喜你,答對了。”聽完老師的答覆,我高興地跳起來。

接着,我又一連猜中了好幾個燈謎,獎了一個同學們用紅包自制的燈籠。

最後猜燈謎活動在一片歡呼聲中結束了,我覺得這一次活動很有意義,不僅讓我們體會到了樂趣,又讓我們在玩耍中增長了知識。

四年級元宵作文 篇2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無宵節,也是我們開學的第一天。

早晨,我一起牀就匆忙地上學去了,來到學校我就向同學們問好:“祝大家新年快樂,元宵節快樂!”同學們也回道:“是啊,五年級下冊的學習生活就這樣開始了。”上課了,邱老師向同學們講了這學期的規章制度,還説四年級時的英語老師又回來教我們了,同學們無比高興。第二節課,Miss張真的來了,同學們歡呼起來,而Miss張還不知道怎麼回事。上課時,同學們聽得特別認真,特別用心,課堂上沒有一個人講話,安靜極了。我感覺一個寒假的時間,讓同學們一個個都懂事了,還是同學們對知識非常渴望,我不知道。但我也沉浸在這樣的範圍,對學習的態度也增加了不少。

下課了,同學們都在聊英語老師的課上得好,其實我覺得是同學們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最重要的是守紀律、不講話,才能學到更多知識,有更多領悟,成績自然會上升。就像我們班新轉來的同學一樣,她不調皮,不貪玩上課很認真,同學們很喜歡她。下課後,我跟她玩“千手觀音”“蝸牛滾蛋"之類的遊戲,還聊一些她原來就讀的學校班裏的趣事……

下午放學回家,吃了晚飯後,爸爸媽媽帶着我去市區看燈會,發現步行街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有各種各樣的紅霓燈,真讓我大開眼見啊!不知不覺我們走到了韶關書城,買了五年級的學習資料,又去了新華書店看了許多的資料和試卷。

今年的元宵節真讓我受益匪淺啊,這一天真開心!在這裏,我再次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四年級元宵作文 篇3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到了元宵賞花燈的時候了,我們一家激動極了,迫不及待的準備好了水和路上吃的食物,心中充滿了激動的心情,出發了。

來到門口,這裏人山人海,看來元宵燈的的魅力真不小。這屆花燈以美麗廈門,活力海滄為主題。展區有20組花燈,其中有16米高的巨型燈王。自2月5日,就已經在海滄區開放了。

來到了元宵燈展區,就彷彿進入了燈的海洋。遨遊在燈海之中,到處充滿了節日歡樂祥和的氣氛。那些燈有的又紅又大,喜氣洋洋;有的富有詩意,靜若幽蘭;有的活潑可愛,甜美可人。花燈個個栩栩如生、生機勃勃。那美麗的花燈一個接一個,美麗極了!

我們先去觀看巨型燈王,它是一盞很大的燈,上面插着兩個國旗。在巨型燈王的周圍,還有許多小燈,有中國結,還有龍。我們又去其它地方。瞧!那隻小老鼠花燈,胸前掛着金色的帶子,咧着嘴,在歡呼我們的到來。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白白的絨毛,這一下子讓我聯想到了小白兔,它們前面露着兩顆大牙,耳朵豎的筆直筆直,好像正在思考什麼。臉譜燈更是不落後,託着長長的絲帶,隨風飄動,好像展現在我的眼前,一半臉黑,一半臉白,使我一下子沒有回過神來。更惹人喜歡的是星星燈,它全身金黃,十分耀眼,時不時的閃爍着奇異的光芒,它不禁讓我想起了五星紅旗,它總是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在夜空也是如此,它總是站在月亮旁,雖然沒有月亮那樣亮,給故鄉照得分外亮,它是純潔的,招喚朋友,一起照亮人間。星星給月亮陪襯出更加絢爛的色彩。

玩了兩個小時,我依依不捨的回家了。這次賞花燈,我玩的很開心。

四年級元宵作文 篇4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元宵節的作文。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中學生作文《元宵節的作文》。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着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説: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該習俗始於宋朝。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説"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從此,元宵節吃元宵便成了一種歷史。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説法不一。一説春秋未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説:“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説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後,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説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為信。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貴,姜白石有詩“貴客鈎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現代亦有與元宵節有關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後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説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個命令,以後不許再説“元宵”,而只能説“湯圓”。後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四年級元宵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是中國歷史上傳統的節日——元宵節。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湯圓、賞花燈。象徵着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20xx年的元宵節是我最難忘的。那天晚上,我和爺爺、奶奶以及爸爸、媽媽一起吃完香香甜甜的湯圓以後就到中山公園裏欣賞花燈。

我們來到公園,只見公園裏燈火輝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對着公園門口是一座由八條龍組成的巨型花燈,燈光閃爍,異常壯觀。在七星池裏,一個美麗動人的蓮花仙子高高地站在鮮豔的蓮花上,好像在祝福人們健康長壽!我還看到一個月亮造型的花燈,製作精美,吸引了許多人圍在它的周圍觀賞。一棵高大的樹上掛滿了蜜蜂、蝴蝶造型的花燈,微風一吹,飛來蕩去,彷彿在告訴人們“春天來了,春天來了”。還有許許多多製作精美,造型不同的漂亮花燈,吸引着人們競相拍照,留下一張張永久的紀念。

多麼令人難忘的20xx年元宵節,多麼幸福的夜晚。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抬頭望去,只見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是那麼的透亮,我彷彿看到了嫦娥仙子抱着她心愛的玉兔正津津有味地欣賞着人間這熱鬧的元宵之夜。

四年級元宵作文 篇6

爸爸每天都會去菜市場買菜,但是今天回來卻只買了一袋糯米粉,我捏了捏糯米粉,抬頭看着爸爸,問:“這是要做什麼呀?”,

爸爸拿來一個大盤子,倒了一些糯米粉,説:“包元宵啊!”。我恍然大悟:今天是元宵節呀!然後對爸爸説:“等面和好了,一定要教我包元宵哦!”

到了中午,爸爸在廚房叫道:“臭小子,一起來包哇!”聽到這句話後我火急火燎地衝到廚房,挽起袖子就要幹,“等等,洗手。”爸爸一句話潑了我一盆冷水,澆掉了我一半的熱情。

終於開始幹了,爸爸從盤子裏扯下一塊略小於乒乓球的麪糰,我也扯了一塊,但覺得小了點,又從盤子裏扯了一塊兩個黃豆大小的麪糰補了進去,爸爸看見了我剛才的作為,笑着説:“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太計較。”我點點頭,又照着爸爸的動作把它揉圓,但是麪糰和橡皮泥不一樣,一定要輕輕地揉,否則就會裂開,揉圓柔軟了之後,我就開始了下一步,就像做瓷陶的一步工序——將食指放置麪糰正上方,用大拇指在外面轉,裏面的食指和外面的大拇指一起輕輕的轉,轉出一個洞之後,放糖,把洞裝滿就行了,不能多,不然,就包不起來了;最好不要放太少,否則看上去就不飽滿,吃起來就覺得比例不對,味道有欠缺。然後後用大拇指和食指從洞四周往裏轉,封口後在輕輕揉一揉,揉成型,放在乾粉上滾一圈就好了。

試了幾遍以後,我包元宵就很熟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