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精選18篇)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精選18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15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説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時捕捉,隨手記錄下來。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茶味人生隨筆散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精選18篇)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1

朋友稱我“茶舍”,大有調侃意味,意即我無所事事,成天遊手好閒,沉溺茶湯之中,其實,我只不過是比業餘專業些。王公貴族、八旗子弟、員外富二代才有幸稱“阿舍”,我沒有高貴血統,我爸也不是“李剛”,沾上“舍”字,不知是我的榮幸抑或是我的悲哀?

有人説我全身都可入藥,一半是“茶多酚”,一半是“茶兒素”,我也自嘲,可對着一杯釅釅濃茶,冒着縷縷清煙盪漾開來,如綠玉般清爽,琥珀般明淨,我便不能自拔。

古人云:獨飲得茶神,二三人得茶趣。我更喜愛“神、趣”二味,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達官顯宦,販夫走卒,村野山夫,無不為茶之精神,茶之趣味掏心。一種沒有階級,沒有貴賤,沒有時間地點之物事,誰不為之動容,曾有人問我何謂茶之神韻,我説:“聞無味之幽香,嚐有味之甘甜”,此等意境,不就是茶的神韻麼?

閒庭當坐,煮水淋甌,聞香神遊,睹物方外,雖做不出道德文章,卻是清心悦神,興趣蕭騷,設若有感,暢懷舒嘯自娛;夜闌深燈,舉目雲星,相伴共飲,對影成雙,此何其樂哉!挑燈夜讀,與聖賢對語,釅濃渾厚那湯,驅睡魔於腦後;青衣紅袖,密語清談,共沏殷嘗,人間真味,盡在茶盞脣邊;酒筵飯後,身心俱疲,一壺觀音,一杯紅袍,則膩煩盡消;商旅舟楫,拔涉荒野,那份茶香,無異於望梅止渴。

尋名荼于山巔,摘孤品於幽谷;勺三江之水,煮天下逸品,其趣天成。自家竹籬茅舍,邀半弦月兒,引後山冷泉,燒山前竹炭,紫玉爾杯,泡上一壺,二三舊友,淺嚐悟道,又論今春明前芽,穀雨雨後筍,問斤掰兩估何價?擺上擂台,紋秤坐對,信手端來,杯茶言歡,何計輸贏,試問世間,誰解其中味?

有夜黃月斜照,一友感懷傷嘯:“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傷情處,淚花閃閃。有友連呼漸停,“蘇公史詩般意境,好象缺少點什麼”一友咕咚一聲。又有友説:“沒有煙火味”。

是的,一場波瀾壯闊的戰爭,在蘇東坡筆下就這樣輕描淡寫,我們只看到大自然的狂瀾,看到驚天巨浪拍岸濤聲,和那捲起似雪的浪花,看到了英雄輩出年代,一個舉重若輕揮灑自如偉岸形象——周瑜。

我接過話題説道:“蘇東坡筆下的赤壁懷古其實是一幅曠古未聞的茶趣圖,一場奠定三國鼎立大戰在周瑜輕搖羽扇,談笑間。可以預見,赤壁大帳軍營,必沒有俗濁的酒水。遙想當年公瑾,新婚燕爾,躊躇滿志,美人面前,必是灑脱不拘,必是不用一壺濁酒,渾了他運籌帷幄,決戰千里之外的偉岸形象。必是汲赤壁之水,煮浦圻之茗。他穿布衣,搖羽扇,閒庭當步,談笑若定,是時,小喬必是伴郎左右,挽雲鬢,施絕藝,一招關公巡城,必能安定周郎面對戰前煩躁不安,一式韓信點兵,定能激起他萬丈豪情。也許是小喬畢生之藝業,泡出的這杯熱茶,安定了三軍,奠定了三國鼎立這一戰,成就了周瑜不杇之作——火燒赤壁”。

我也燒了一把火,有友覺得我説的有點牽強但也不無道理,隨即附和着:“假若赤壁軍營沒有你所説的濁酒,那應是喝浦圻毛尖了”,有友開始反駁“為什麼一定是毛尖,我想浦圻的龍井、鬆峯的毛峯更適合周瑜小喬這對佳人”。聽着他們你一言我一句唱和,我實在想不出什麼茶更適合史上這對佳人喝了,更想不出什麼茶更適合這戰爭場景,就説“這是一樁歷史懸案,讓歷史學家去考證吧!”,眾人聽吧大笑而歸。

眼下盛飲武夷巖茶,武夷山紅袍村朋友送來幾種武夷珍品,讓我試飲,幾位好事“茶蟲”聽説有新茶到來,一起要我拿出來分享,只見他們自行動手,專業不阿於我,煮水、選茶、温壺、燙杯、置茶、沖泡、斟茶,手法純熟,工夫老到。“茶蟲”老陳端起茶杯,觀賞良久説道:“湯色金黃亮麗,香氣幽雅多變,有傳統果香、薯香,又有明顯的蜜香、花香,特具武夷茶神韻——巖骨幽香,這是正宗金駿眉”。

小宋年齡較小,聽着老陳對茶這麼精彩評説,禁不住問老陳:“陳先生對武夷茶深有研究,不知巖茶還有什麼品種?”,聽着小宋吹捧,也想在朋友面前賣弄一下,老陳如數家珍説起武夷茶的家族來,“以環境命名有:不見天、嶺上梅、石角、過山龍、金鎖匙、半天腰、吊金鐘。以茶樹命名有:醉海棠、醉洞賓、釣金龜、鳳尾草、玉麟麟、一枝香。以茶樹葉命名有:金瓜子、金柳條、倒葉柳。以茶樹葉色命名有:白奇蘭、白吊蘭、紅海棠、大紅梅、黃金錠。以樹發芽遲早命名有:不知春、迎春柳;以傳説命名:大紅袍、水金龜、鐵羅漢、白雞冠、白牡丹、紅孩兒、半天腰、正塘梅;以成品茶香形命名:肉桂、白瑞香,石乳香、白麝香、夜來香、金丁香等等”

老陳一口氣説出這麼多聽沒聽過,看沒看過的茶來,聽得小宋目瞪口呆,大呼長見識,説實在的,我又何曾不是呢?換過一道茶後,葉生仰起身來,禁不住有點激動,説道:“湯色橙黃豔麗,香氣悠長,滋味醇厚,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內涵豐富,巖韻明顯”。看老陳挪動身子,我知他又有高論,“淡淡碎花味,幽幽女人香,醉貴妃特有香型”,老陳有才,一下把茶香提升到另一個高度。“形象貼切,富於想象”才女李醫生評價老陳,她是茶友中唯一女性。聽着老陳説到女人的香味,外行人老趙別號“噪破天”,最是偽君子,聽不得人家説女人,破口大罵老陳:“老陳你這下流坯,連茶香都想象成女人香,你究竟玩過多少女人,聞過多少女人氣味?”,老陳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就説“我只從醉貴妃茶名聯想到的,至於女人味我確實沒有研究”。老陳如實説道,我信老陳,正派不近女色,只對茶湯痴迷。我也納悶,究竟啥為女人香呢?

老趙一聽又大放厥詞“説起楊貴妃心裏就來氣,玄宗老兒太變態,放着佳麗三千不要,非要把萬千寵幸歸於玉環祖婆婆,假如玄宗老兒有點經濟頭腦,讓楊玉環到公園讓人聞上一聞,每次收費一兩,至少一天可為朝廷增加一二千兩收入,假使代理個美容食品,美容化粧品之類,大力吹捧吃了變香女,用了更香,我想一定財源滾滾,説不定到今天還大行其道,修建什麼“沉香亭”供二人享樂,弄得國庫空虛,找來“安史之亂”差點亡國,好端女子,非要以胖為美,不知浪費多少糧食,害得唐代男人身材苗條,大有無法上馬打仗,保家安國,不是我亂説,出土陶俑女人個個胖嘟嘟,這就是鐵證”。

老趙一陣胡攪蠻纏,笑得眾人前仰後合,還是李醫生善解人意出來圓場:“温泉水滑洗凝脂,伺兒扶起嬌無力,這是白居易筆下楊貴妃華清池出浴迷人嬌態,古代香女以西施,楊貴妃最為有名,其實女人香來自於人體汗液中的適度丁脂酸,過度或不足都會是其它氣味,它隨年齡變化而變化,青春期會強烈些,這就是目前所説的性香説,還有丁脂酸説和飲食學説,其中肌理比較複雜,一時無法説清。國外也有香女,如法國有酪香味、英國有藕香味、德國有香木味、美國有藻香味,不同的人種,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飲食習慣都會產生不同的氣味,正象人的指紋一樣,沒有一個人是相同一樣”。

一羣“茶蟲”如鴨仔聽雷一樣,似懂非懂的不住點頭,大有身邊伴着香美人一樣,茶味兒早已不知何味了。老趙又開始發揮想像“我們是茶葉古國,説不定哪天生一羣茶香女,我們就不用買茶喝了,聞聞也就過癮”。眾茶蟲熱烈討論着,盡情享受着茶湯帶來的樂趣。

茶味如人生,幾許苦澀,幾許甘甜,又復平淡,茶味使然,人生使然。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2

人生一世,如一酩清茶。苦澀如茶,香亦如茶。

芸芸眾生,繁紛塵世,世俗的浮華和名利的虛幻,充滿了誘惑和慾望,很多時候,讓我們失去自我,真正的做到,無慾無求,灑脱自然,在喧囂混沌的塵世間,保持着一份寧靜和純真,實屬不易。閒暇時我愛喝茶,靜靜地品茶,可以讓心靈有着一種迴歸。

一杯清茗,剛衝入水的時候,茶葉在水裏上下翻滾,到處碰壁葉片散開。就像初涉世事,會有諸多的挫折和坎坷,日子過久了,經歷了人情冷暖,一如翻滾的茶葉,靜靜的沉於杯底,多了一份沉穩和豁達。那清清的茶水,清明透徹,足可以容下整個心裏的世界。

人生如茶,一杯在手,你可以聞到它的清香,心生美好。當你品上一口時,才知道它是苦澀的,但你靜下心來,慢慢地品,細細地品,用心地品,就會品出茶之清香,那種香是一種甘甜。茶在杯盞中的沉浮之間,如人生的經歷,充滿坎坷與艱辛,杯中之茶,經火熱之水浸泡,開始飲,雖苦澀無甘,但後味卻清香宜人,齒頰留香,耐人尋味。茶味人生,一路上總會品嚐到艱辛與苦澀,但只要你執着,堅持和辛勤地付出,就會品嚐到幸福。

喝茶需要一種心境,品茶是一種情調。在喧囂的生活中,能夠靜心品茶,坦然面對生活,那是美好的事情。人生如茶,淡泊人生,則是一種境界。茶的濃與淡、苦於甜、熱與涼,靜握手中,品於口中,拋掉了塵世中的名與利、得與失、悲與歡。平淡的生活,需要我們努力,拼搏,有時需要像茶一樣,經過滾熱之水的澆灌,才能散發幽幽的芬芳。茶的滋味就像是人生的味道,好好把握,進退有度,用心體會,你便會從茶中感悟出人生的道理,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人生猶如一杯茶,不能苦一輩子,但要苦一陣子,只有經過了磨練,最終才能綻放芳香,這種苦是短暫的,這種短暫是需要你無數次失敗,不斷地拼搏,不懈地奮鬥而得來的,沉沉浮浮的茶水,靜泡着清淡和超然,那是一種簡單而優雅的生活態度。泡一杯清茶,任清香衝去了浮塵,沉澱了思緒,心情便會悠靜長遠。

一茶一世界,茶味如人生,幾多苦澀,幾多清香,沸騰之後又復平淡,茶味使然,人生使然。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3

經歷了一冬的沉澱和蓄積,在萬物復甦的季節裏,茶樹也萌動了。清明是個分水嶺,清明前的茶身價高傲,清明後的茶身價漸跌。茶之清明恰如女子的芳齡,高貴的身價就在那幾年裏,之前是你挑別人,之後是別人挑你。

顆顆尖芽尚包存在子葉裏,羞答答的含苞待放。在每一個茶芽心中,自己不是葉,而是一朵花,一朵芳香四溢的花。用花的心思來做葉,自然有着更遠大的志向。待居山間老林不是它的志向,它渴望蜕變、釋放、昇華,總之要轟轟烈烈地過一生,要盡顯生命的歷程價值。

褪去那層子葉胎衣,就表明可以出世了。第一茬的茶芽吸收了一年的陽光雨露,蓄積了一年的水土精華,自然是最金貴的,欲採納者趨之若鶩。微微張開的芽尖是它窺探這個世界的眼,這個時節能看到的當然是一季春光,生機無限。這更滋長了茶芽們進軍塵世的強烈願望。

在這羣茶芽最美妙的季節裏,兩枚纖纖玉指給了她們第一次“提拔”,從此進入了一個必經的艱難的“訓練”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她們要完成徹底的蜕變,殺青、烘焙、發酵、成型……這一切“痛苦”都是值得的。雖然丟失了自然的生命,但是獲得了塵世的生命,從此明碼標價,待字閨中。當然妙魅芳齡也就那幾日,是成功還是成仁,一看是否把握住了最佳時機,二看是否能成功完成後天的蜕變。天時地利人和此時需要合力,才能打造一方名茶。

完成蜕變進入塵世的茶從此開始第二場等待。形態更加內斂,精華收致內心的茶芽此時需要一杯熱情的水,需要這杯水來揭開她前世的封印,釋放她今世的全部生命。緣分可望而難求,一旦相遇便全身心投入,不言放棄,不留餘力。敞開胸懷,舒展肢體,接受所有熱情的侵入,釋放前世的生命精華,傾盡所有。從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茶水不分,水茶相容。濃情蜜意,愛慾情思,盡在其中。三生思戀,百年傾慕,方得圓滿。醇香四溢,色散五湖,心心交織,愛愛滲入。此乃茶命之高潮,水命之驚喜。齊齊成全,齊齊完滿,物盡所值,皆大歡喜。

茶味有芳香,有苦澀,細品之後有回甘,恰如塵世百味。一泡最濃,二泡最佳,三泡漸稀,四泡無味,這“四泡”正是茶芽的一世人生。釋放所有的芳香夢想與苦澀心事來詮釋這一世所悟,也是一種禪修,親身歷為的禪修。能如此魂魄同行地實踐人生,真是一種誠實的勇敢,對得住生命,對得住自己。

泡完,喝完,水盡緣滅。茶芽抽空了所有生命的蓄積,卻依然記着水的存在,敞開胸懷,舒展四肢。只是再無芳香四溢,苦澀回甘。這就是生命苦空的狀態嗎?此時的她,是否靜得能聽見心中木魚的敲擊?是否能想起上一世的葱綠幻影?水不得而知。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4

我喜歡茶,略帶點苦味,經開水滾燙沸水煎熬,葉形舒展香味十足,脣齒間淡淡的香味餘味無窮。不僅能滿足文人墨客的雅興,又能作為管理學經典教材,直觀展示人力資源管理中選人、留人、育人、用人和考核評定的基本標準。

茶本草木,從茶青採摘開始,要經過發酵,凋萎,靜置,攪拌,發酵,殺青,揉捻和分裝八道基本工序,茶的色香味才會充分形成。通過不同程度的發酵形成層次不同的味道,但是茶湯的顏色與香氣卻是同步在提升。當然,名茶龍井除外。茶的發酵就是放在空氣中任其氧化,並不需要填加任何物質。這跟我們人的成長何其相似,我們從學校畢業後,就需要放在社會上任其氧化,不需要過多外加干預。無論你是專科畢業還是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畢業,都必須經過同社會充分接觸才能達到第二個工序凋萎。凋萎就如職業生涯的瓶頸期,沒有誰能在工作中一帆風順。是室內凋萎還是室外凋萎,要看你是內向型還是外向型。當然,也要看機會和時運。我們有時候會盲目崇拜,內向型羨慕外向型外向型嫉妒內向型,很少靜下心來內省自己。甚至內向型人努力做外向型人,白白浪費自己的個性。當然,到了一定程度和年齡,你就會作不下去了,畢竟人還是自然成長才能活力外現。你可以欺騙別人,但你很難欺騙自己。我們可以適度努力,但不要生硬扭曲自己。這樣的自然人生,才能活出本色和本味。這個階段,我們的個性慢慢彰顯,你才能是你自己。

你只做自己,遠不能出品。這時候需要靜置涼拌,等你所有的虛榮和僥倖都被生活擠幹後,還需要不斷的攪拌。在《職來職往》的舞台上,馬丁有一句有名的語錄,叫我們需要乾貨。只有經過坐冷板凳和不斷與人較量,我們才能經得起考驗。經得起考驗,才能內化品性,外現智慧。在同一層次上的牛人很多,大家不動聲色看似和平相處,必要時被現實無奈攪拌融合,層次高下優劣曲直昭然若揭。高手過招才是真正藝術人生,這個時候是人生年富力強的階段。但是,離大用還有一大半的路程。

茶葉繼續在發酵,青年不斷在成長。我們的色香味愈來愈濃時,就該到殺青階段了。茶色不是越紅越好,也不是越綠越好。就像我們的姿色,不是必須要清純還是老道。在光陰裏發酵成什麼樣,就呈現什麼樣。上天給你什麼,就享受什麼。菜香、花香、果香和糖香都是不同風味,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美味標準。發酵越充分,口感越重,味道越濃烈。有人喜歡清新小蘿莉,有人喜歡千年白狐,有人喜歡周冬雨,有人喜歡舒淇,有人喜歡謝霆鋒,有人喜歡陳道明,都是根據自己的口感品味而定,沒有好差優劣之別。

準備赴任時,就要對此人有一個比較準確的定位。在製茶過程中叫殺青,所謂殺青,就是利用高温,殺死葉細胞,停止發酵的進行。人在這個年齡,就像出了窯的磚,型已定。我們心目中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會選擇不做;那些可交不可交的人,會選擇不交;那些可發不可發的脾氣,會選擇不發。對這個世界有一個温和圓潤的迴應,基本不會大起大落,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在本我中迴旋,自我和本我基本重合。就像電影的拍攝,到了殺青階段,各方面的程序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不會有大的改動了。殺青如成人禮。是炒是蒸還是烘,都要經過長時間的煎熬。在煎熬中自得其樂,及時行樂。亦舒在《花解語》説:“人一定要受過傷才會沉默專注,無論是心靈或肉體上的創傷,對成長都有益處。”在製茶過程中如果説發酵靜置和攪拌是自然成長的話,那殺青和揉捻就是外力打造。就如我們作為人,經受嚴寒酷暑風吹日曬只是自然成長,忍辱負重以苦為樂才能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殺青。我們的喜怒哀樂統統自我消化,把自己所有的情緒脾氣都揉捻成幸福樣子,方可出門見客。小時候看見媽媽背過身去擦眼淚,轉過身來開心微笑,覺得不可思議。看到別人家的日子好過,別人家的孩子幸福,其實都是表象。就像美國勵志大片《幸福來敲門》裏的男一號在片頭看到的那樣,紐約街頭滿大街的人都是幸福的模樣。

越是好茶,越是講究風水土質,越需要在恰當的時間摘取,越需要摘取恰當的枝葉,以恰當的方式程序打造。當然得有恰當的人來品味,細細來品,慢慢來用。茶具和茶藝,如同茶館和茶文化一樣,是在茶經裏昇華茶道里優化。品茶讀人生和所有的藝術品鑑賞一樣,需要經驗和歷練,在光陰裏緩緩斟酌。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5

大千世界,漫漫人生路:有多少種人生就會釀造出多少種生命的茶。酸、甜、苦、辣、鹹經歷以後,細細品味,人生滋味有幾種?五味雜陳的生活盛於那杯小小在握的杯子中——品味人生如品茶。

人生千般滋味若茶味。端起那茶杯,你盛上的是什麼味的茶,你飲下的就將是一種什麼茶味的生活;歷煉過那道生命季節的長廊以後,茶會在生命的每一個季節發酵燃燒着讓那茶味瀰漫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你——品味人生如品茶。

人生如茶,飲出滋味卻有千萬種不同。這不在於你是用什麼杯子去盛它裝它,而在於你是用什麼心緒去飲它品它。會喝的人能喝出茶味喝出人生有滋有味,千滋百味盡在不同的器皿中盡在萬千不言的茶味中;不會喝的人,不管是用玻璃杯還是拿砂杯端給他,也不管是以花生米還是用盡各種美味佳餚作佐料輔以飲茶,他喝着也會猶如在喝一杯沒滋沒味的白開水:蒼白人生,能喝出什麼茶味能飲出什麼滋味?

品味人生如品茶。是故,品茶是在品味生活中的萬千心緒是在品味生命歷程裏的五味人生。你以什麼心緒以什麼態度以什麼實際行動去飲你生命裏的那杯茶,你就會品味出與之相適應的那種茶味人生。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正所謂耕耘與收穫各得其所:你有什麼樣的耕耘,你也就會有什麼樣的收穫。從而,加糖加鹽,全在你的裝點與掌握之中;放入茶杯中的,反正全在你的人生品味裏:或甜或鹹,一切全是你自己的了!

品味人生如品茶。人生甘苦,滋味如茶。真正的辛酸和幸福,你可以仔細品味,卻如何詳盡説出?!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6

如血的殘陽在漸漸地褪去餘輝,一股莫名的惆悵湧上了心頭。靜靜地凝視着玻璃杯中剛沖泡好的茶葉,正舒展開翠綠的小片像張開翅膀的天使一樣,輕輕地飄落到杯底,杯底慢慢地鋪上了一層綠,隔着玻璃杯泡在清水裏的茶葉有一種出奇的朦朧美。就像是“水對魚説,我看得見你的眼淚,因為你在我心裏”的愛情那樣心相應、情相融。熱水的蒸騰帶出了淡淡的茶香,閉上眼睛,輕輕地吸一口汽,拿起杯子小抿一口,苦澀過後一種淺淺的香氣帶着淡淡的甘甜開始在全身的經脈中舒展,這種感覺就像等待愛人回家的妻子的心情一樣苦澀而綿長。

也許,人世間真正的愛情只有像清茶的味道一樣,因為淡然才能雋永。有句歌詞唱得好“人世間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一起慢慢變老”,那些過於轟轟烈烈的愛情,諸如“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台羽化成蝶”雖然悲壯,卻太淒涼。可惜,人們的生活因為快節奏而變得浮躁,有誰還能像品茶一樣去品味愛情、品味婚姻。

家鄉漫山遍野都是茶,外公有大片的茶山,外婆炒的一手好茶在十里八鄉都很有名,她説,炒茶的關鍵就四個字――耐心、火候,其實經營生活也一樣,外公外婆幾十年的生活也好像都充滿了茶的味道。外婆是個温柔、嬌小的女人,記憶中從沒見過外公粗聲大氣地對她説話過。外公外婆養育了好幾個孩子,外婆裏裏外外操持着,照顧外公更是細緻入微。就拿喝茶這事來講,每天晨起、午睡後,外婆都會為外公燒一壺好茶,幾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外婆去世的那天,在異地求學的我回家正好趕上,禮堂上親人的哭泣聲此起彼伏。外婆出殯後第二天,我隨母親去見外公,外公在卧室裏,側坐在牀邊,神情落寞而悲涼,眼裏含着隱隱的淚水,手裏還緊緊攥着外婆每天給他泡茶的那隻杯子,嘴裏哆嗦地説:“説走就走了,我還怎麼活!”那一刻外公的表情定格在我腦海裏,每每想起來,心裏都會有一種震顫的感覺,年齡不大時想起那一幕,會覺得沒有了外婆的外公很可憐,而現在的我又有一種新的認識,覺得他們所擁有的那份感情太真摯了。也許在他們幾十年的生活裏都不知道“愛情”、“玫瑰”、“浪漫”等字眼,但他們卻把這些具體到了生活的點滴中,用親情詮釋愛情,幾十年如一日地為對方默默付出。外公終於沒有扛過失去外婆後的寂寞和痛苦,不到半年也匆匆離世,離開得特別安詳,也許是在另一個世界可以再次見到外婆,讓他由衷地感到離開塵世是一種解脱,是對幸福的追逐吧。

一杯好茶,一要茶葉好,二要茶水好,妻子是茶葉,丈夫就是茶水,茶葉的好壞固然重要,但好的茶水同樣重要,二者相輔相成。愛情具體到生活,可能每天見面時只有説:“回來了?”答曰:“回來了。”“吃飯吧?”答曰:“吃飯!”然後就去做飯,就像一杯茶只有茶葉和水,沒有任何調料,任何修飾一樣簡單、平實,卻韻味悠遠。因為只有最親的人之間才不需要客套,不需要解釋,只有關心、理解和幫助。

將燒好的水緩慢注入放好茶葉的杯中,只見片片的茶葉在水裏輕鬆地舒展着葉片,清翠碧綠,我端起茶杯走到窗前,夜很靜、很深,如同我的思念。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7

一片清清純純的翠綠,自水杯深處,沿着夜色,幽幽淡淡地舒展開來,我聞到茶葉清純的香味了。確切地説,我品茶,但不喜歡喝茶,在我的杯子裏,從來就沒有離開過茶。

每每看書寫字,我喜歡泡一杯茶,放在旁邊,就感覺在文字上行走的夜晚,並不孤獨。四五粒茶葉,在滾燙的開水裏浮着,起初還是團團的,一會兒,慢慢地舒展。最先的一片,悠悠地沉入水底,接着,一片一片地懸落,水色逐漸氤氲出清澈的綠來。清清香香的茶煙,裊裊娜娜地飄着,一縷縷,一朵朵,忽隱忽現。我被它帶入夢幻了。

我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等睜開時,茶葉已在杯底,懶洋洋地躺着了,很悠閒,很愜意。這時,葉面上的紋理和邊牙,清晰得可以看到它們的呼吸。茶水也更加清潤了,原本的清澈更多了一層凝脂般透明的詩意,淡雅而安靜。

而我只是看着,並不喝它。我埋頭寫着文字,茶水涼了,我便倒掉,再衝上熱的。當它的顏色一遍一遍地淡了,香味一縷一縷地少了時,我去睡覺,它依然站在那裏,靜靜的,如處子一般。第二天晚上,我把茶水倒掉,換上新的。我靜靜地讀寫,它默默地舒展。我們互相陪伴着,很默契,很平和。

一種愜意的感覺和默默無聲的温暖,常常自暗夜深處,伴着翠綠的聲響向我舒展而來,我的情感便會倚着那抹茶煙,詩意裊裊,如淡淡飄逸的人生,於醇香的四季裏走過,彌篤了,憧憬的味道,演繹着濃濃淡淡的夢境……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8

街道上,我總愛進茶店,聞聞茶香;閒的季節,我總愛品茶,嚐嚐茶味。人道説:“上天為每個人都開了一扇窗户。”上帝心疼我,在灰暗的歲月,賜給了我不同的茶具。

一個茶具,就是語文,它是靈魂與肉體的支架。把茶葉放進杯子裏,倒進一百℃的開水,泡上一泡,嘩啦嘩啦,氣味瀰漫生活的山谷。就像策馬奔騰,越過萬丈險惡的峽谷。生活悠閒的時候,常常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研究這茶具。當細細觀察這茶具,迷了眼,忘了神。這是一個神奇的寶貝。沾一點舌頭尖,哇!清涼透了!

十五年前,哥哥帶我去了一個破舊不堪的茶具店,茶具佈滿了灰塵,我總是分不清它的顏色,把它當成了灰色,茶具的老頭兒,氣的翹起了鬍鬚。可萬萬沒有想到,茶具卻隱隱約約走進了我身體的骨髓。她像一個春天,一個少女。我總愛去敲敲她,聽她發出甜美的歌聲。

十年前,在親人的引薦下,認識了一個茶具老闆,他帶我認識了這個茶具,給我介紹茶具時很嚴肅,彷彿也能聽到他愛茶具的聲音,夜半三更,我愛去他的茶具店坐坐!這時的茶具,他像一個夏天,一個少年。與他相處,成為了一個形影不離的兄弟、哥兒們。他高大威武,在我弱小的心靈裏生根、發芽。那時的茶具在我眼裏是青色的,有時候,在茶具老闆的允許下,把茶具帶到了山野叢林,發覺都有自己的韻味兒,陶醉透了。

五年前,在友人的陪伴下,走到了我唯一喜歡的茶具店。友人愛時髦,店主年齡也和我差不多,談起話來無拘無束,我們就像一羣瘋子,被茶具灌醉。有那麼一段時間,我離不開茶具店,它在我的心肝上長成了一棵風雨無阻的小樹。它就像一個秋天,一箇中年。在為它痴的同時,在紙上畫上了它曲奇的形狀!那時,它的顏色是紅色的,血一般的生命,象徵着無數的烈士在為祖國花朵兒前進。我喜歡這血的熱騰,有它精神的勁兒,強壯的身肢,醉迷的眼神,嚎叫着高亮的喉嚨。

現在,我開起了茶具店!店的面積不大,偶爾會有人來光臨。我心疼我的茶具店,把茶具店當成了我的心肝寶貝,擦一擦,摸一摸,亮極了,光滑透了。我這個茶店主人也有些情調,總愛放不同風格的音樂,吸引着路人的視線,想讓茶文化受到眾家兒的喜歡。茶具店像樹立在寒雪層面的冬天,像一個奔波的旅人。茶具店有古老的、過時的、新產兒的,品種皆有,顏色各色各樣的。以前,她只是在我生命裏出現的一個卑微的角色,當時感覺她很委屈,現在感覺很慶幸,因為她終於在我生命裏留下了深刻的影子。我總是摸着自己蒼老的脊樑骨,像一個足不出户的冬眠老人,街道的四周沒有了我這麼一個茶具先生的影子,心疼着茶店裏的茶具,害怕一轉身,就不翼而飛了。上帝榮幸的給我開設了千分之一的茶具店,就像開國年間的皮影戲,頗有滋味,在我的生活裏注下了黃金兒、銀條兒、銅板兒……

茶具的茶味兒有濃、有淡,朋友常常託我配一些他的口味,我總是請他們過來喝茶,配上不同的口味,舔着茶具,總是收穫不同的心情。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9

製茶、品茶,整個過程説起來格致風雅,卻也是對茶的重重摺磨。早春麗日嫵媚,惠風明淨,人們偏偏要趕在明前採摘正待享受生命風華的鮮嫩葉芽,進行近乎殘忍的曬、涼、篩、炒、揉、捻、烘、焙。茶成,又要用滾燙的沸水沖泡,使捲曲緊結的茶葉重新舒展,來淬取一種香澀甘苦雜陳的滋味。最後,才採取一種肅穆得如同儀式般的形式去細細品啜。

然而,正因反覆的修煉磨礪心性,茶才能留給折磨它們的人們以無盡的回味,那內斂於茶中的山嵐雲氣,才能被點化為滌盪心胸的清新與芬芳。

世事亦當如茶。雖不如意事常八九,但回頭審視經歷過的逆境與因頓,人生也往住會展現出別一番掩映之美。透視人生曲折,以了悟的哲思為茶,以澄澈的心性為水,交錯沉浮,凡塵俗世一樣會予人滿懷茶香。

這是一個百味雜陳的浮躁世界,所幸,也是一個茶香四溢的清歡人間。況且,茶香自在汝心頭,即使沒有精緻的茶台演繹繁瑣的茶道,只要有一縷清氣縈繞肺腑,人生自會逐漸沖淡,歲月自會越來越釅。

年少家貧,曾不知茶為何物,父親不知從哪裏聽來柿樹嫩芽可當茶喝,所以我第一次喝到的茶,竟是母親從村后土坡上採柿葉嫩芽炕幹而成,泡好飲來,只感覺蔬菜味般的平實。後來,父親偶爾能弄來的也是些極其劣質的茶葉,使茶不幸在年少的印象中唯能留下一份苦與澀,乃至參加工作也不愛飲茶。

參加工作掙到工資,終於有機會飲到些上檔次的茶來,方知苦澀固然是茶的底味,清芬才是其氣質,這時才有知己交臂而失的感覺,只是經濟條件有限,粗陋的農家子弟陋習又使我玩不轉細品慢啜的風雅,況且既不能經常與好茶相晤,又何必與劣茶為伍而致毀茶之清譽,是故安於白開水解渴仍是我目今習性。

但茶的清芬,已供奉心中。常以茶自勵:人生甘苦隨緣,況此生已脱離父母曾經的那種生活窘境,正好處於茶一般似苦非苦的狀態之中,世事紛紜,名利熙攘,不若把持性靈,固守境界,和茶產生心靈上的共鳴,不飲茶亦可得茶之真味。

其實茶亦有垢,一旦漬在杯沿盞底,清除起來便非常麻煩。世間也唯有自性本空,如同淨水,淬取一切滋味,一切滋味終又被淨水所滌盪,然穎悟圓覺已漸得之於心矣。

清心豈獨賴於茶。將自己泡進人生的白開水中,諸般滋味自知自消,亦紅塵中之清福一盞也!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10

已是立秋過後的光景,天氣依舊熱得讓人心煩。繁花退卻了嬌容,綠葉也變得無趣,這一夏就在如此狂熱中度過。

空閒時,借一處幽幽的涼,偷一次心靈的靜,宛如身外的躁動與狂熱與我無關,此時,我便是一個自由自在的人。把心思停下來,想都不用想,就這樣安逸地閒在唯我的世界裏。不再有回眸往昔的眷念,也不想將來的蒼茫,那些都太遠太遠,唯有此時此刻的我是最真切的。靜時養心,閒時品茶,自得其樂,未必不是一種灑脱。

我對於茶的嗜好是一直的,從來沒有間斷過。不喜歡太濃的,就幾十片茶葉,綠綠的躺在玻璃杯的底部,鬆散的舒展着,染綠了無色的水,也讓本來平淡無味的水增添了一絲絲的淡淡的茶味,這樣的感覺真的不錯。

其實,我未必是會品茶的那種人,也就無所謂有高雅的茶具,只是感覺這樣的氛圍很適合我的心思。一邊喝着涼涼的清茶,一邊漫無目的的傻看着窗外的風景,覺得外面的浮躁和屋裏的清靜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彷彿是一個幸福的人,沒有紛紛嚷嚷的憂擾,也沒有太多的感慨,如眼前杯裏的茶葉,擺脱了浮熱,只有一波餘香安靜地留在水裏。

這一季的夏,漸漸地過去了。初秋,其實與夏末沒有什麼兩樣,如同四十歲與三十八九歲一樣差別不大。豁達的人並不會在意這細碎的區別,多愁善感的人卻會是另一種心境。那些個“冷落清秋節”感歎的詞句無外乎是情感的流失和仕途落寂的流露。

其實,何必如此呢?明明懂得生命輪迴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也就沒有必要傷感歲月易老的歎息。

有時候,很是羨慕那些在雍容日子裏生活的那些人,説實在的,雖然是羨慕,但內骨子裏從來沒有去攀比的妄想這也許是我生存的慾望中沒有太多的激情。如同身體裏的病,要是紮根在骨頭裏恐怕是無法根治的。自然如此,那就不如知足常樂吧。

一直以來,喜歡温涼的氛圍,如同秋意漸濃的季節。不再受炙熱狂飆的欺凌,也不用擔心冰寒淒冷的羈束,這也許就是秋的可愛之處。春也是有這樣的感覺,我卻記憶得不深了,已是過去的季節,除了回憶我什麼也不會抓住。如今只有眼前的秋還在自己的手中,就讓自己好好的在秋天裏感悟吧。嚴謹的説,秋不僅僅屬於我,還有我的家人和孩子。它不同於春天那般的單純,無憂無慮的,除了自己快樂,別的什麼也不用擔心。人生經歷了秋,自己便是頂天立地的那一座山。不管它是高大的,還是土丘一般的突兀,總得經受風霜雨露的侵襲並堅韌地撐着。

古人對於秋的描寫有許多很美的詩句,“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這是《燕歌行》裏的詩句,詩句的本意給我們描摹末秋的自然景象,其中不乏寒意。“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裏道出自然是人生中的秋殤,倥傯歲月流逝之後的淒涼。

我以為文人墨客多為秋所感傷,那是因為秋太短暫了。初秋如夏末,深秋如寒冬。寥寥可數的中秋豐盈着一年最美的風景,唯有中秋才能真正稱之為秋的,哪一季能有如此雍容華貴,能有如此多嬌?

古云草木一秋似乎就是生命的終點,嚴格地説是不確切的。那內骨子裏的激情若被秋雨暖陽點燃依舊會發出生命的光彩。更何況如今暖冬多了起來,在枯澀的荒野依稀可見希望的綠色。

初秋,我在平淡的日子裏,看夏日的餘暉漸落,在微軟的涼風裏守候着月圓中秋。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11

今日放下嚴肅的正經事閒話茶經,我未敢與皇帝攀比,也算是愛茶之人,家中雖沒收藏什麼特別名貴的茶葉或古董茶具,只有一兩套茶具而已,然而飲茶和寫稿一樣,是我每日必做的事。

許多讀者幻想從事寫作文人工作時都是手上一支煙,書桌上一盅茶;也許有人如此,只是今時今日的我已無受此等習慣限制了,問我書桌上是否一定要有盅茶提神揾靈感?不必要了,靠飲茶提神揾靈感階段早已過,喝茶已成為怡情養生的事。當然,當興致勃勃在書房揮筆畫畫,寫書法之際,放一盅靚茶,滿室茶香飄蕩,也不失為美事。

我用中餐飲的是濃普洱,睡前飲龍井,不必雨前雨後龍井那麼講究,因我不是乾隆皇帝,若食歐陸早餐下午茶當然要飲英國紅茶。生活要隨意,這樣不表示輕視茶文化,茶文化對中國人來講是很重要,飲茶是生活品味體現之一,追求高品味生活的人都講究飲茶的品味。而我認為飲茶講的不止是飲什麼茶葉,用甚麼名牌古董茶具這麼簡單,是講究環境、心境、還有健康。在優雅居室品一杯好茶帶來的享受與擠迫斗室下所得到的感受有天壤之別吧。

茶文化與文化藝術創作也有着千絲萬縷關係,平日我也愛寫生,畫油畫寫書法等。中國人很講究心境,特別是中國山水水墨,創作時是需要有情緒醖釀,心境到意境才到,若思潮達不到意境,或許藉助環境、品茶帶起情緒亦不錯。蘇東坡説過,“從來佳茗似佳人”,那不正是可以讓你帶來無限想象力。中國人也常在飲茶過程中思考和反省,就似抽煙般,但抽煙有害,飲茶無害。在品茗的同時憶起過去,在茶葉那既苦又甜的滋味中,感受茶那一絲苦澀,拋棄那一點惘悵,茶水與心情共鳴, 在遐想中回到自我,你才可以真正懂得人生。普通的茶,不普通的意境。平凡中顯示出超俗,淡雅中不乏激情,它讓你更加清醒,也讓你更加脱俗。

記得在英國讀書生活時見識到英國人飲茶文化,英國人飲茶不僅重視茶的味道和質量,也很講究飲茶的形式。一般有一套很講究的茶具,例如配備維多利亞古瓷杯、盤和純銀茶壺、茶匙。提起“英式下午茶”,相信你腦海應該浮現出一幅畫面:在陽光下一羣談吐優雅,舉止從容的女士,或是幾位戴着墨鏡,行為穩重的紳士圍座,餐桌上除了那杯芳香撲鼻的茶,還有各式各樣的蛋糕、點心,放在塔形的碟架上,花樣繁多,大家輕拿輕放茶杯,當有人從面前經過時都要禮貌地輕輕挪動身姿,報以微笑。英國人在飲茶的時候,也盡情展現自己的文化氣質和個人修養,飲茶實際上成了一種文化享受。

我喜歡飲英國的伯爵茶、大吉嶺茶。大吉嶺茶被認為是“香檳”的茶;英國紅茶不少來自印度北部的,伯爵茶是印度茶和錫蘭茶的混合茶。食歐陸早餐、“英式下午茶”,歎一杯伯爵茶、大吉嶺紅茶乃賞心樂事。英國茶發展到現在可説品種繁多,除了傳統的英國茶外,英國人又在紅茶中添加了各類鮮花、水果及名貴香料,配製成當今非常流行的花茶、果茶和香料茶;這些茶果香濃郁,飲後令人回味無窮,十分愜意。

近年來我也參與主持飲食節目,去各地發掘不同飲食文化。遊中國內地自然飲中國茶,中國茶種類多及出產地多。不同土壤、雨水生長出來的茶,味道大不同,所以從品茶中你會了解到生長地區的地理環境,風俗人情、文化歷史的信息等從而吸收到知識,是極不錯的活動教育。

其實從品茶中可以暴露你的心境和折射出你的人生。很妙吧,人的品味跟着心境轉,人不同階段享受人生方法有不同,20歲前可能只喜歡飲汽水啤酒,30歲後才發現茶的好處,50歲後會愛上品茶,怡情養性享受閒暇。我就是20歲前不喜歡飲茶,年輕時青春與卡路里同在不斷燃燒,放縱又何妨,美酒佳餚前嘴饞多吃幾口、什麼身體健康,什麼得失成敗都不管了;30歲後才發現品茶令你放鬆,不會亂髮脾氣,不暴躁,學習看開點,學習放下人生旅途上遇到的不如意,不順眼的事,學會收斂,令人變得成熟。飲茶可讓人清心寡慾,希望自己活得像一幅輕逸的水彩,到40歲以後,當經歷與脂肪一齊累積,才發現身體和人生都需要減磅,懂得留有餘地的必要,不再放縱,當聽講綠茶可防癌,濃普洱去膽固醇,為了健康大家都去躍躍欲試,你會發現茶的味道與人心境很相應。

無論你是否能領悟出茶的美妙之處,從五十年代以前的廣州人清晨上茶樓“一盅兩件”,一邊品茗一邊欣賞籠子裏的畫眉;到廿一世紀的香港茶樓發展到一日經營有上、中、下三個飲茶時段,到港人最愛講的交際口頭禪——“得閒飲茶”,飲茶已經成為華人社會普羅大眾聚舊、閒聊最佳消遣方式。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12

實際上,我談茶還勉強,而禪真不敢妄加評論。其實,我沒覺禪多神祕,只是不想給大家一個印象,説東説西的,都不是本質。而真正有感悟的一定在於心,而心卻是虛無的。

禪的原意是靜慮,靜下來好好思考,等你的心清淨的時候,再來看這個世界,一定是另一種眼光。跳出塵緣,跳出煩惱,滿眼望去,盡是青山綠水。坐下來,靜下來,放下一切,應該聽聽自己的聲音。

有的人,從來就沒有真正看清過自己,只是隨着慾望生活,慾望是無窮的',而生命卻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裏充斥着無窮的慾望,只能是徒添煩惱。在得失之間較量,才會有幸福和痛苦。不要試圖去解析,也不要做真理權威,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方式,自己的選擇。但無論如何,你一定要讓自己快樂。

茶裏無非是葉子和水,禪裏無非是心和自己。再好的茶也好不過你心裏喜愛喝的茶,再酷的禪也超越不了自己生命的極限。都看成往事如如的過客,像風翻過的日記,記住的時候,就是自己的影子,記不住的時候,也就忘記了自己。

呵呵,蒙了吧,還是那句話,因緣。

好了,該説説茶禪一味的典故了。唐朝時候,有一位趙州和尚,修行極高。一天,從寺外來了一個行腳和尚(就是江湖行腳,沒有固定的廟),趙州和尚就問:“喝過茶了嗎”?那和尚就説:“沒有”,“吃茶去”,趙州和尚説了一句。過了一會,又來了一個和尚,趙州還是問:“喝過茶了嗎”?那和尚説:“喝過了”趙州和尚一動不動地説:“喝茶去”。這時,一直在旁邊的一位和尚忍不住地問趙州:“師父,沒喝過茶的去喝茶,怎麼喝過茶的還要去喝茶呢?”趙州眼都不眨地説:“喝茶去”。

這就是流傳已久的著名公案。大家不妨,也來試試,先泡一杯茶,靜下來,好好想想。到底茶禪一味是什麼味?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13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東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清風移月影,蟬鳴桂花黃。絲竹引入院,沸沸現茶香。

五百年桂花綻放,翰林漫花香。

歲近中秋亭台靜,清茶一壺潤十年。

十年茶海,翰林備器物、納賢士、廣招同仁,遍尋天下之佳茗,取道“翰林”,取向“茶院”,作不棄之根本。為“茶”“院”之志,傳書、育人;從茶技,修心;事球技、水技,修身;習太極,修性。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

十年茶心,茶禪一味。茶,本性,禪,本心。茶禪不二。茶味禪味,茶心禪心,茶禪之心,原本如斯。

十年茶海禪心,識茶之師,不精則不為藝,感悟精神,傳遞愉悦,享受生活,體驗和美。盪滌心靈,明目清心。以善為出,止於至善。悟禪,茶人之本善,其途漫漫修遠兮,不遺餘力而求索。十年禪修百年心,以茶修心,心至潔,以禪修茶,茶至真。

十年一心,反反覆覆、南來北往,百草見綠漸黃,見黃漸綠。品人間百態,遂定意:追求真實,執以真心,相乎真誠,探求真知,止於至善。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14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被茶着了魂的女子,豈止是懂得茶的心事?茶,是沒有心事的。他説,自古清茗似美人。她不語,不代表不疑惑,就是不問。

問,何須屈子的壯志,未酬之心固然高揚,又何必投身漣漣江水?

清水可以洗塵,如清風拂面般舒爽。是的,肌膚的骯髒去了,花下的容顏舒展了,可那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呢?

除非佛祖真的顯靈,或者仙子今晚就踩着凌波微步前來叩響窗櫺。否則,縱然有一顆超凡脱俗之心,縱然寂寞在月下開出花了,然,世間尚有的良辰美景,就真的可以隔離在窗外?

仙子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茶,該是人間的哪一味呢?如此的相問,問及何人,何人回答?所謂高山流水,琴瑟和鳴,自有有緣之音洗耳傾聽。

淚眼問花花不語,聽雨問茶茶未盡。故,莫問,莫問,再問皆破。不如,做個閒人,或怠慢天下事,或慵懶於春光之中,只是,切勿忘卻——美人遲暮心,春日遲歸情啊!

生在塵世,縱然富有金山,美若天仙,帶自孃胎的苦和愁,有誰哪可以倖免?就是那入化的詩僧,雖然絕了女色,但在茶色面前還是忍不住心動,哪能若止水?説這些,好似黯淡了那位女子。

但“如是我聞”,我在念《女兒經》的時候,聞見那茶香,自然想起她,想起了這些。看,在佛經裏,我還是無法精心做一個飲茶客,可見凡心太沉,素心難捺啊。

我本俗人,談“茶”自覺卑微了些,心卻是清明的,故而揣着一顆稚嫩的心去接近她,終是虔誠的。

泡,用在清茗身上,動靜好似大了些。剛打開的花骨朵兒,是要和風暖陽來呵護的,一如那尚未出閣的女子,鍾情之人可以樓下笙歌傳情,怎可翻牆越室生硬為之?

煮茶,想起秋天,煮秋的女子以茶言情,此情可待,不要追憶,只是在秋天裏懷念夏日的那場愛情,如此而已。只是,千萬不要提及“煮酒”二字,酒的剛烈,是不可以與茶堅韌的温柔相提並論的。在愛情的逐鹿賽裏,酒,無意做了鋪張聲勢的號角,然,秋分吹冷的清泉所煮的茶,更能長久地暖心,暖胃,暖一個冬天的回眸。

盼望中的雪終於款款而來,誰説紅泥小火爐只配豪放煮酒?不橫笛,不撫琴,案前水墨丰韻,簾外暗香浮動。捲簾,推窗,踏雪尋梅不過是給閒愁一絲安慰,心底究竟有多幽遠?尋的果真是梅色之魂?也罷,千古流傳下來的精華,讓人記得捧在手心呵在脣間的,還是那靜逸安然的寂寞呵——所謂紅間事,真的又與寂寞何干?

不過是人心底的一種遙遠不可及的念想,茶,是人間哪一味又有什麼關係,只要那一味能慰藉心靈,足已。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15

《茶經》雲:“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但最初茶是作藥用的,神農嘗百草用之解毒。後逐漸成為皇室貴族的特權飲料,至晉隋才在民間普及。陸羽於公元760年隱居湖州苕溪,閉門十餘載著述《茶經》,影響天下聲名海外,世尊為茶聖。

陸羽是棄兒,被竟陵籠蓋寺住持僧智積收養,壯年後與僧人皎然結忘年之交。皎然是中唐著名學僧,傳世文集10卷,詩文中多處提到與陸羽的友情,以及共同採茶、製茶和品茶。所以,陸羽的茶文化思想吸收了許多佛家思想。

佛教崇尚飲茶,有“茶禪一味”之説。“禪”是“禪那”略稱,意為“靜慮”、“修心”。禪宗自南朝宋末達摩在中國創立,至六世分南北兩宗,而南宗慧能的頓悟説較北宗神秀的漸悟説更近禪旨,得以承繼五祖弘忍衣缽,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風流所及,宗派紛紜,於南宋傳入日本。

茶之作為飲食在寺院裏盛行,起始是因為形而下的健胃和提神。禪僧禮佛前必先吃茶,而且學禪務於不寐,不餐食,惟許飲茶。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形而上的心靈淨化,對自然的感悟和迴歸,在靜思默想中,達到真我的境界。禪的意境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淨淡泊、樸素自然、韻味雋永,恰是禪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歸宿。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16

用一枝禪月,把人生的過往記錄在長卷的書箋上,再蓋上一枚心印,輕輕合上。推窗遠眺,一源春風、一園花香。

一把青花,撐起禪茶。兩片素雲,品悟風雨。伏案,一卷詩書,字裏有秦皇漢武的大帝揮疆,行間有唐宗宋祖的策馬西風。一襲禪音,青燈古佛中誦經積善,裊裊繞着雲煙聲穿金頂。茶盈香風雨,禪修行若水。寒山拾雨,談經論佛,歲月的悠悠千古,絕唱了金戈鐵馬。空靈閣樓裏夕陽西下,幾片黃昏的藍草在闌珊處落雨成空,流水成海。

昏沉的夜,吞噬了薄薄的雲霧。罩住了穹頂之下的星辰,一陣冷風,一片細雨,綿綿的朦朧裏一曲腸斷悲歌,紅塵中淚灑昏沉沉的河。清風穿過紅塵世俗,染盡風花雪月。一山的清暉,安靜了草香的蟲兒,石縫裏淅瀝的水滴聲,如一層薄薄的霧紗,輕漾着一首情歌。染盡的淚痕中漫步温柔,開放了山巔的嫩綠,把媚態、春陽融化在沐浴的清雅中。

翻開時光書箋,捧一杯禪茶,品悟風雨。在人生的長卷中,我們時而飄泊、時而風花、時而孤獨、時而花香。都離不開生命長河、陌上行走。我們在紅塵上種下一顆善良的種子,香染四季,塵埃暗香。春天我們撒一遍綠草芳香,夏日我們潑一山明媚陽光,秋雨我們收一湖紅葉梅花,冬雪我們編無數銀色希望。禪茶裏我們擁有了明天,一片安靜,一山雲水。

我們在梵音中刻苦修行。撐起一湖南北,採擷如蓮心果。硯池墨軒書寫紅塵的情緣,在生命的輪迴中,揮撒着歲月的滄桑,蹉跎的雲霧。讓心靈安靜,把心事感悟,文墨中寫盡流水潺潺,撇捺裏閲盡人間禪音。書寫着風花雪月的桃源,描摹着柳暗花明的溪畔,回放着月光水色的甜蜜,思念着竹林蕭瑟的浪漫。花開一首詩,花落幾滴淚,聞不盡的墨香,淌不過的情海。一枝桃花,風流香襲了三千年。

喧囂的世塵,熬不過時光的流逝。在禪意的碼頭上,獨自擁有一片清幽一片桃源。你來我在碼頭等你。你在彼岸,我擺渡去接你。共一案前品詩,同一長卷繪畫。紅塵培花,大江遠航。沐浴心靈的禪意,拂一縷佛光的清雅。把梵音符律深藏在心底,想着給社會,給人類一片大愛,一片大善,在人間四月天的參天大樹上,開出千朵萬多最美的荷蓮。在禪意的時光中,坐禪心音,悟禪心靈,思禪人生。

花香清清,淡月靜靜。捧一杯禪茶,品香清風,靜謐中遠去煩惱和苦澀;品意明月,禪心裏讀懂平淡和坦然。用一枝禪月,把人生的過往記錄在長卷的書箋上,再蓋上一枚心印,輕輕合上。推窗遠眺,一源春風、一園花香。你要是來了,摘一枝玫瑰,硯一池百花,清風明月裏,靜守眉梢。早就為你準備好了一壺温暖,一杯禪意的馨香……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17

斷雲含雨,暮色傾城。晚來涼風拂袖,獨步柳塘,笛傳音,一曲《如意玉兒曲》繚繚隨風遠去。倦鳥歸林,鳴蛩織語,我自人間漫步,只待月色傾城,仰望萬古流轉的星辰,重温那未曾完結的人間塵夢。

歷千般事,行萬里路,彷彿每一處風景,都會生出一種心情;每一處舊址,都曾有過一段往事。人海泛舟的你我,也曾於某處景緻前駐足,在那摩肩接踵的人羣中突然有那麼一瞬間完完全全的忘懷了自己,將所有的神思凝聚於那深邃的眼神中,那短短的幾秒於你我而言,卻好似過了許久,想了許多的往事,抑或短暫的回憶了自己的一生,待自己突然間驚醒,不過悄悄的轉身,默默的歸葬人海。也許你曾於某處古老的城牆前指尖劃過那粗糙厚重的銅門環,不善登高懷古,那心中所有的感慨,都在那轉身輕輕的一歎間。

還記得顧城的那首《小巷》嗎?小巷 /又彎又長/沒有門 / 沒有窗/你拿把舊鑰匙/敲着厚厚的牆。那種觸及靈魂深處的感動化於文字之間,給人別樣的温暖。希望正在瀏覽此文的你,亦有那麼一天,能夠尋找到自己心中的那把鑰匙,敲着厚厚的牆,走過那條記憶裏的小巷。

茶有百味,酒韻千回。若非世事羈絆,我更傾情於茶一些。記得兒時飲茶,跟着父輩們端着偌大的搪瓷碗,咕咚咕咚就一飲而盡,因為怕苦故而喝得很快。而今到了及冠之年,卻習慣於那一盞清茗之間,慢慢的品出世味百態。時常良夜執筆,一盞清茶相伴,飛宣染墨,待一篇文章寫完,杯盞尚留餘温。我自是愛茶之人,卻又不甚講究。這世間名茶千萬,名杯萬盞,待你我去一一細細的品完,又知該是何年何月了?

至今我的書桌前還有幾件沒有喝完的茶葉,是陳年普洱,也有武夷巖茶,是廬山毛尖,亦留茗媛紅袍。時常所用沏茶的杯盞,亦不過是小集市裏尋得的一兩尋常小物。記得白落梅的書裏提到過,一首歌可以聽到無韻,一個人可以愛到無心,一盞茶可以喝到無味。只是當那盞茶喝到無味的時候,人生也就有了別樣的味道。

若如等閒時刻諗思故人,白居易執筆的:“吟詠霜毛句,閒嘗雪水茶。”若如良夜靜守文心剪燭,貫休染墨的:“簾卷茶煙縈墮葉,月明棋子落深苔。”若如宿酲微帶蒿目江南,陸游結思的:“更作茶甌清絕夢,小窗橫幅畫江南。”人生如萍,浮沉往來,秋心疊愁之時,何不借一盞茶的時間安禪心境,做個清明簡寧之人。

紅塵流轉,世事如夢,這夢是八百里羌塘的《艽野塵夢》呢,還是許嵩《千百度》裏所尋得伊人之夢,抑或是秦漢裏的風景,唐宋裏的人物,明清裏的一場淡淡煙雨?這些年在別人的詩句裏唱盡平平寫盡仄仄,在別人的故事裏寫盡分分合合,在自己的夢裏尋尋覓覓,走走停停,只為尋找一個答案,這個答案也許很長,或許一尋覓就是一生。這個答案很短,也許天明就有了結果。

在遙遙無期的歲月裏,一個人的一生又是那麼的短暫。若如初春裏的一朵花,幾經風雨,便又是一層新的紅泥更替;若如盛夏裏的一隻蟬,幾夜鳴織,便又是十七年的輪迴往來;若如霜秋裏的一片葉,轉蓬不定,便又是一個人的川眉展聚;如若寒冬裏的一場雪,點滴消融,便隨了綿延的江水而去。

而今盛世繁華,現實安穩,任窗外風雨琳琅,山河沉浮起落,借一盞茶的時間,換取一段安禪心境的修行,往後的日子,剎那芳華也好,淡雅無奇也罷,自當好好珍惜。

茶味人生隨筆散文 篇18

四季風景,皆有一處安然自樂,紅塵紛茫,如縷縷清風,吹過你的臉龐,生活就像這般美好,禪茶一味,四季便浮想在你心中。

陽光和煦,也終有落幕的一天,就像太陽與月亮總會不斷交替着,珍惜美好時光,看花開花落,芳菲歲月就同心中世界

今天與往常到不相同,窗外下起微微小雨,站在庭院中,不禁想起幾天前在夢中幻想到的那份悠然自得的情景,鳥語花香般的詩意,天空中下起微涼琵琶雨,獨自走在小路旁,頓時,這份意境讓我聯想起王維的《竹裏館》中的一句詩,“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同王維一般,那日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真乃人生一大快事。

時光亦老,終有一別,悠然南山,又何曾留念。喝一壺淡茶,同一縷清風徐來,四季風景,就像梅花落遍南山一樣的迷離惆悵,人生百態,終會遇到坎坷磨難,如遇到就應該克服面對。花開四季,終會凋零,也許,人生便是這般如此吧!聽一曲《芙蓉雨》看一場江南之景,迷離的細雨中又增添了幾分悵惘之情........

“試問,多一份情有怎地,站在別人的雨季”,江南煙雨便是如此,時光匆匆,人生訴離別,不禁令人作詩一首:

花開曲終又何妨,

禪茶四景淡如風。

悠悠南山與君去,

城南花開雨霏霏。

禪茶一味,江南煙雨何曾留念在心中,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時光亦老,匆匆流年,珍惜彼此時光,幽幽歲月,淡如花開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