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巾幗心向黨徵文:當村官的“金鳳凰”

巾幗心向黨徵文:當村官的“金鳳凰”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08W 次

俗話説三個女人一台戲,婦女能頂半邊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巾幗心向黨徵文:當村官的“金鳳凰”,歡迎大家閲讀!

巾幗心向黨徵文:當村官的“金鳳凰”

  【巾幗心向黨徵文:當村官的“金鳳凰”】

嚴克美,重慶市巫山縣當陽鄉紅槽村黨支部書記。她也是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在前不久閉幕的重慶市第四次黨代會上,她又當選為黨的十八大代表,這是建國以來巫山縣第一位全國黨代表。是什麼讓這位身處三峽庫區大山裏的年輕女黨員有這樣大的“魔力”呢?

  家鄉,永遠的心靈呼喚

紅槽村距當陽鄉政府所在地12公里,離縣城147公里,全村平均海拔1200米,有耕地975畝、山地9265畝,是典型的高寒山區、縣裏最有名的貧困村。嚴克美就出生在這樣一個邊遠貧困山村的農民家庭裏。大山的挺拔、環境的艱苦,造就了她堅韌、執著的性格,也鑄就了她為改變家鄉面貌而不懈追求的夢想。

2004年,嚴克美考入四川宜賓學院,成為紅槽村第一個大學生,鄉親們都讚歎“山溝溝裏飛出了金鳳凰”。品學兼優的她,大學還未畢業,重慶主城多個知名企業和單位已爭着和她簽約。大城市,是山區年輕人的嚮往,穩定而又體面的工作,也讓嚴克美猶豫着、挑選着。然而,那雄渾的大山、落後的村莊、鄉親們對幸福渴望的眼神在她腦海中時時閃現。在一番痛苦的掙扎與徘徊後,她毅然決定去追尋那個兒時的夢想,揹着行囊回到了家鄉,開始了人生新的征程。

  夢想,在曲折中追求

回鄉的路,並沒有想象那般一帆風順。嚴克美回鄉的消息像一枚重彈,把平靜的山村炸得鬧騰起來。大家在驚訝之餘,作出了種種揣測,關於她“找不到工作回家啃老”、“定是在外面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等流言蜚語傳開了。村裏人的不理解讓她承受着巨大的壓力。

她硬下頭皮,憑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倔勁,暗下決心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人們觀念,改變鄉親們的生活,為最邊遠最艱苦的家鄉做出自己的貢獻。

2008年底,嚴克美找到鄉黨委彙報自己回鄉創業、帶領羣眾致富的打算,並主動請纓進入村班子工作。在經過慎重考察之後,鄉黨委將紅槽村致富發展的重擔交到了嚴克美身上。2009年1月,鄉黨委任命她為紅槽村黨支部書記。

雖然從小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但農村工作仍然是擺在她面前的一項全新課題,加之剛大學畢業,缺乏基層工作經驗,這讓羣眾心中難免產生一個大大的問號,擔心她能不能吃得了苦,安心工作,帶領村子發展。鄉黨委的厚望和百姓的質疑讓她倍感壓力。關鍵時刻,“我要回家去,跟鄉親一起致富”的豪情再一次激發了她繼續向前的鬥志。

  道路,在艱難中行走

紅槽村下轄7個社,總人口261户890人,其中黨員29人。這裏山高坡陡、氣候惡劣、交通閉塞,2008年全村人均純收入不到2900元。特別是羣眾觀念落後,眼光不長,缺乏創業意識,存在嚴重的“等、靠、要”思想,成為致富增收的最大困難。

走馬上任,嚴克美做的第一件事是走遍全村7個社261户農家,詳細記錄每户人家的情況,建好村情民意檔案卡。紅槽村方圓11平方公里,農户之間相對分散,有時從一户到另一户需要走上好幾十分鐘,一天下來,多半時間都花在了路途上,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山村公路,坑坑窪窪、曲曲折折,為方便工作,她把自己當成男子漢——學騎男式摩托。對於身材矮小的她來説,這並非一件易事,但憑着自己的倔強與勇敢,在摔了幾跤、跌了無數次跟斗以後,她硬是大着膽子騎着摩托奔跑在顛簸崎嶇的山村公路上。

初春的紅槽,咋暖還寒,依然寒風凌厲,時而還伴着雪花飛舞。為了早日摸清全村每家每户的情況,白天,她靠着那半生不熟的技術,騎車在寒風中馳騁;晚上,回到家挑燈夜戰,一張接一張填寫村情民意檔案卡,歸納鄉親們的發展願望,思索全村發展思路。花了近20天的時間,走了近300公里山路,跑遍了全村每社每户,摸清了家家户户的基本情況,她臉上也因此留下了兩塊具有特殊意義的“高原紅”。

  致富之路初顯形

情況摸清了,擺在嚴克美面前的就是如何帶領鄉親們自力更生、勤勞致富了。看着她為全村發展如此拼命,村支兩委一班人感動了,也同她一起積極思索、認真探討發展出路。嚴克美提出了以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產業發展的路子,並明確勞務經濟、烤煙、畜牧養殖為全村經濟發展主導產業。

抓勞務,勞力資源變收益。每年春節,是別人回家休息團聚的好時候,但卻是嚴克美最忙碌的時候。外出務工人員回家探親,她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再次走家串户,宣傳各項惠民政策,瞭解外面用工信息,為其他鄉親牽線搭橋。同時,重點拜訪那些外出創業“成功人士”,向他們介紹村裏發展思路及現實發展難題,讓他們看到家鄉發展的希望,邀請他們回鄉投資創業,支持村裏的公益事業。通過深入感情交流,部分外出務工人員回鄉投資創業,成了村裏的致富能手。為充分利用村裏的剩餘勞動力,村委鼓勵羣眾外出務工,幫助留守家屬解決生產生活困難。2009年,全村外出務工人員達280人,佔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僅此一項,全村每年增收280餘萬元。

抓烤煙,黃色經濟見成效。紅槽村是典型的高山村,適宜烤煙種植,一直是村裏的重點產業。但由於種植方式落後,烤煙生產費時費力,見效慢、收益低,羣眾生產積極性不高。針對這一情況,嚴克美想出了“大户帶動、散户跟進”的發展方式。為培育種植大户,她將那些勞力缺乏的老年户、外出務工人員户的土地通過流轉的方式集中到有能力種植的農户手中,讓他們規模化種植,同時鼓勵其他農户利用自己的土地自行種植。萬事開頭難,最初村民的積極性並不高。為了消除大家的後顧之憂,她帶頭行動,自己種植了20餘畝烤煙。這讓許多原本持懷疑觀望態度的村民心動了,大家紛紛行動,你5畝、他10畝的種了起來。2009年,全村發展15畝以上的烤煙大户41户、建成烤煙種植示範片6個,種植面積由2008年的500畝增加到1200畝,新增產值近300萬元,這個數目是種植紅薯、玉米、土豆等傳統農作物的好幾倍,烤煙骨幹產業效益初現。

抓畜牧,養殖收益最明顯。針對村民的傳統養殖習慣,村裏將山羊、生豬作為全村產業發展重點,並同樣把培育養殖大户作為工作重點。一是穩住現有養殖大户,給他們爭取政策支持,鼓勵他們改進餵養方式,提高出產效率。二是通過與現有大户交朋友、商討全村發展大計的方式,增加彼此感情,讓他們帶動身邊有發展能力的人加入養殖業行列,給予其技術、市場等支持。2009年,通過大户帶動,全村發展養殖大户30餘户、出欄山羊1500多隻、生豬1000頭,創畜牧產值180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突破4000元大關,比一年前增加了1100餘元,增長38%。

  信任,在無聲中沉澱

經濟發展了,羣眾思想意識如何進步、社會事業如何協調發展又成為嚴克美心中的一道坎。

紅槽村村級公路年久失修,路面毀壞嚴重,部分路段路面窄、彎道急,大型車輛無法通行,烤煙種植的產前物資以及羣眾生產生活的必需品常常無法正常運輸。為解決這一問題,嚴克美多次組織召開村支兩委會研究解決方案,決定採取籌資投勞方式整修全村5公里主幹道。這個提議在羣眾大會上得到村民的積極響應,全票通過。目前,全村5公里道路已全部整修完畢。

雖然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政策在農村已經全面普及,但還有部分村民想不通,不願意交納合作醫療款。瞭解這一情況後,嚴克美再次走家串户,耐心幫助村民分析其中利害,動員大家都來參保。村裏有一户人家家境貧窮,再三動員就是不願意參保,她便悄悄地為這一家墊交了100元。有2户農户享受到了新農合帶來的好處,逢人就説:“多虧了嚴支書,要不是當初讓我入了農村合作醫療,我們家怎麼也負擔不起這麼大一筆開支哪”。

村裏的人,個個記得嚴支書的好。村民伍明虎腿有殘疾,家境貧寒,嚴支書積極聯繫鄉民政辦為他辦理農村低保;村民陳方平家庭負擔較重,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嚴支書積極聯繫縣職教工業園區,協調解決就業問題,為陳方平找到了一份月工資1200多元的工作。

紅槽村今天的變化,見證着嚴克美的成長、成熟與不懈努力,讓老百姓認識到了知識、觀念可以改變命運,老百姓感到腰包鼓了、生活也滋潤了,他們現在都眷顧着這隻飛回的“金鳳凰”。“克美擔任紅槽村支部書記那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啊,她有文化、有見識、有眼光,真心為羣眾辦實事,我們相信她,她回來做我們的當家人,是我們的福氣啊。”老黨員孫善銅無不自豪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