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火焙魚散文

火焙魚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15W 次

午睡醒來,忽聞樓下喧嚷,推窗,一股魚香撲鼻。一個大鐵桶,一隻大鐵鍋,鍋裏煎熬着的是滿滿的無辜的小魚兒,待魚兒慢慢幹了的時候,就會清香四溢。此情此景,是我兒時歲月裏上演了千百次的情節。

火焙魚散文

我們這兒大凡在鄉間長大的孩子,對火焙魚是再熟悉不過的。

村村寨寨都有小溪和水塘,一年四季農作物都靠這些水來灌溉,遇到大旱年,就算是水塘快見了底,溪水還是歡快的流着。有水的地方,就會有小魚小蝦。

而捉魚撈蝦是我們最樂意搗飭的事,在小溪裏選一地段,兩頭用泥塊石頭一攔,用臉盆快速的舀水,等水漸干時,就能捉到不少泥鰍、鯽魚、小蝦、螃蟹……

儘管一個個弄得跟泥猴似的,回家少不了挨大人們的訓,但還是覺得挺開心的。不在於吃時那種味覺的享受,而是在體味那種過程帶給我們的愉悦開心和快樂,我想那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

在水塘我們就用那種自制的工具,一塊四方的蚊帳布,用兩塊相等的薄薄的`竹片弓起,四角固定好,再用結實的線在竹片中間找一平衡點固定,長線上綁上一個小竹竿。放上餌料,(粗糠用些許油炒香,拌點米飯,放上點八角更好)找一塊小石子,(加快下沉的速度) 放入水塘中,等上十幾分鍾,便可以手持竹竿輕輕的起上來(手要保持平衡,一抖,那些一精一怪的小東西就會飽餐一頓後溜之大吉)運氣好的話,有一捧,不好的話,連魚鱗都沒一片。

一般都沒有空手而歸過,只要出去了,總會有半斤幾兩的回來打打牙祭,一般都是天氣涼快的時候,清早或黃昏,一場大雨之後更好,這時魚兒會出來覓食,弄回來後,就是一奶一一奶一的事了,把魚屎擠乾淨,泥沙洗乾淨,就用柴火慢慢的焙乾。記住,先把鍋燒熱,最好放少許油,把鍋底塗一遍,魚就不會沾鍋。火不要太大,看看差不多了,停火,讓鍋冷卻一下,輕輕翻一動,這樣魚就不會碎;然後再加火焙乾另一邊。我們家的火焙魚總是做得最好的,除了經驗還得有耐心,乾乾的,不會胡,還最香。

現在已經很難吃到正宗的火焙魚了,只有用柴火用鐵鍋焙出的才最純正,最香醇、最地道。把茶油燒滾,把火焙魚放在油裏炸一炸,放上一把辣椒,加上一點瀏一陽一豆豉,聞來濃香撲鼻,吃後脣齒留香。

雖然在市面上看到那種貌似的火焙魚總要停駐腳步看一看,聞一聞,有時也忍不住買一點回家嚐嚐,只是源於心中的一種難以言説的情結,但再也品不出當年的味道。

火焙魚,在我青春往事裏,只是一種情愫,就如初戀情懷一樣,永遠都那麼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