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優美散文年味都去哪了

優美散文年味都去哪了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67W 次

回味一下這個年,越來越沒有味道。 味道,是最直接敏鋭的感覺。年,也最應該是有中國味的節日。下面為大家分享了年味都去哪了的散文,一起來看看吧!

優美散文年味都去哪了

  年味都去哪了散文1

曾經,年味就是穿新衣服

從前,過年就是終於可以穿新衣服了,提前一個星期就纏着爸媽買好新衣服,就是為了過大年的時候穿上。

穿新衣是個古老的習俗,到新年開始的時候,人裏裏外外都要是新的,衣服就很像穿在身上的春聯,表示對春天的慶賀大人感觸可能沒那麼深,覺得有衣服穿就行。正是小孩的那份純真,必須要過年那天穿才行,讓大人想到了自己小時候。

而現在,大家每個月都會買新衣服,也不再在乎新年是否穿新衣,沒有了以前「過新年,着新衫」的喜悦。

曾經,年味就是辦年貨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天天問父母,什麼時候過年呀?我們家裏買什麼好吃的呀?買年貨的時候我也要去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那時候,一年難得吃幾次肉,只有到過年才殺豬殺雞,既是慶祝新年,補償一年付出的勞動;也為了招待親朋好友,感謝過去一年的幫助。

現在,只要你想,天天都有肉吃。個個怕肥,就算過年也就是想吃點素的,再也不是盼過年吃點肉了~不僅如此,現在辦年貨的方式越來越多,有人網購有人跨境購,也不再像從前一樣,期待去年貨市場熱熱鬧鬧地擠着挑選年貨了。

曾經,年味就是大掃除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衞生,清洗各種傢俱,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庭院。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現在,過年就只想待在家,什麼都懶得動!有時甚至因工作太忙,直接打電話叫來了家政阿姨…

曾經,年味就是貼春聯

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紛紛在大門上貼上春聯,將宅子裏裏外外的門户裝點一新。新春伊始貼門神、對聯彷彿就是年味兒的開始,愈漸濃烈。

現在,大家的對聯多數是直接在超市裏購買,再也沒有那種現場還能聞着墨水味的對聯了!

曾經,年味就是拍全家福

從前,過年就要拍一張全家福,一家大小難得團圓,看着幾代同堂的温馨場面,整個家庭充滿着幸福的感覺。

現在,手機自拍無所不在,朋友圈隨時都在被照片刷屏,沒有了再見面那種温情的感覺~

曾經,年味就是收壓歲錢

小時候,晚輩給長輩拜年磕頭,長輩發紅包。可以説小孩子們最開心的事情了。而現在,發紅包都可以在網上發。

那時候,大家在年夜飯上就是一家人都圍在一起其樂融融看春晚。現在,年夜飯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吃頓飯,春晚只是個伴奏,主旋律還是手機搶紅包。

曾經,年味就是放鞭炮

從前,過年就是耍擦炮兒、沖天炮那些的,插到牛糞裏點燃就跑……現在,很多地方都限制或者禁止放煙花爆竹,所以總覺得少了些年味兒~

  年味都去哪了散文2

生活越來越好了,而年味反而淡了,這的確是一個讓人難以釋懷的話題。過年原本是最為快樂和幸福的時刻,此刻卻引發很多年輕人集體吐槽,年輕人集體懷舊小時候的過年情節,更有一小部分年輕人,因為沒有勇氣面對過年回家種種責難與拷問,成為“恐歸族”。媒體調查80、90年輕一代對中國年的感情,調查結果顯示年味隨着年齡增長熱度退減,昔日那個歡天喜地的中國年,已成一種耐人尋味的懷舊。

現在的年輕人為何打不起過年的精神,對過年越發沒有了那種熱烈的情趣與興致。年味去哪了?為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享受也越發富足的今天,我們卻對傳統節日丟失了一種興致勃勃的情懷,這個問題不只是關乎着大家過年能否開心,更關乎着以春節為代表的傳統節日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是誰搶走了我們童年對過年那種眷戀情愫,又是什麼讓年輕人過年不樂觀,反而“壓力山大”?

年味都去哪了,年味為啥淡了?很多理智且頗為成熟的人,會説那是因為我們長大了。是啊,因為長大了,我們肩頭多了責任與使命,更添了煩惱與憂愁,兒時過年那種無憂無慮的天倫之樂,也就隨着年齡的增長,慢慢消逝在成長之路上。小時候,過年吃頓餃子,有新衣服穿,男孩放鞭炮,女孩頭上插朵花,這些今天看來似乎在平凡不過的老土過年方式,就足以讓過來人大發懷舊之情。隨着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原來只有過年才會操辦添置的東西,現在分分鐘都能得到。孩子需要的東西家長可以隨時去買回來;而成年人買新衣服更不是過年的“專利”,現在只需輕輕點下鼠標就能搞定;原來一年最重要的宴席“年夜飯”也可以在飯店訂個套餐,免去油煙之苦……這些種種,讓人們對過年沒了期待,也迷茫着過年應該要幹什麼,“年味”慢慢變成了“乏味”。

一到過年,我們就會在網上發現很多吐槽,過年還剩下啥?仿若只有對兒時的懷念 。過年很累,壓力很重。就業、買房、婚嫁,這成了過年親朋相聚的話匣子,而每一個問題都是一種現實壓力。當下,80後普遍成家立業,可依然有相當一部分羣體“被剩下”,他們在大城市打拼,卻難有歸宿感,身份與房子是留在這個城市似乎難以逾越的短板,只好以犧牲青春來打拼未來。在80後情何以堪的時候,90後步後塵而來,就業壓力與生活壓力成為年輕人頭頂望塵莫及的兩座大山。過年不是不願意回家,很多人不敢回家,回家的成本足以讓人生畏,更可怕的是不知如何面對親友們那些不知所以然的問候。結婚了麼,孩子有了麼,在哪工作,收入還行吧,房子買了嗎?這每一個問題似乎都分量十足,難以招架。在社會壓力普遍增加的同時,人們無暇對過年傾以太多的情感,年假頂多是難得休息幾天。

傳統節日中民俗文化逐步遺失,是年味越來越淡的另一個主要原因。過年趕大集變成了逛超市,過年燃放鞭炮如今成了一個糾結的話題,廟會文化已經很難吸引年輕人的眼球,很多小朋友已經説不出過年的來歷,我們傳統佳節卻丟失了太多的文化底藴和內涵。我們從串門拜年到用電話拜年和傳真拜年,後用電子郵件拜年,再用短信拜年,現在連短信也不用了,用微信;甚至我們連紅包都不包了,而改用手機“支付寶紅包”。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的文化渙散了、消解了、搞亂了。春節的民俗被一個個地消除,以至於今天我們中國老百姓似乎已經不會過春節了。

年確實變了,以前的東西只剩下懷念,但是年的味道其實還在。有錢沒錢都要回家過年,年就是回家的那份期盼。無論時代怎麼發展,我們對家的眷戀、對年味的追尋,是所有中國人不變的情懷。

  年味都去哪了散文3

春節長假就這麼急匆匆地“走”了!很多人還沒反應過來,還沒體味到年味,這個年就這麼過去了!

大年初七上班,人們從初六就開始了適應性恢復,但總感覺這個年過得實在沒意思,實在是缺少一些期盼中或記憶裏的年味。也就是説,不管你過不過,年就在那裏;但你過了和沒過一樣,年味沒了。這是如今很多中國人共同的感覺。

據中華“春節符號”全球徵集活動組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九成以上的中國人還是看重春節,但同時六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現在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

春節在中國有着4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承載着無數國人的關於家的那種割捨不掉的情懷,也是中華文化形象最直接、最具歷史感的體現。但是當人們發出年味淡了、年味沒了的感歎時,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思考這個問題呢?

年味是什麼?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帶上自己的心回家”?

先來説説年味是什麼吧。在以前,那就是城市鄉村間劈劈啪啪的爆竹聲,還有那處處可見的紅色—紅紅的春聯,紅紅的福字,紅紅的燈籠。還有除夕之夜的家人圍坐在一起守歲,大年初一人們走街串巷拜年問好。這些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不變的春節文化,是春節文化的最基本、最接地氣的具體表現。

北大中文系教授、評論家張頤武説,春節是中國人心中最盛大的節日,年味就成了中國人最在意的一種“味道”,所以大家對過年有非常強烈的期望值,年味淡與人們對過年的期望值高有關係。

有專家認為,年味兒淡了,是因為信仰缺失了,過去我們敬畏神靈,信仰祖先,現在這種信仰的觀念淡薄下來了,所以我們失去了這樣的一個精神支柱。春節作為一種文化,裏面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其中一個重要部分就是祭祖、請神,包括送灶王爺上天、祭財神,請祖先和神靈保佑,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健康幸福等。這種解釋看似很有道理。

也有專家將年味兒越來越淡歸結為四大因素:一是沒有祭祀活動,既不敬神,也不祭祖,除了吃喝玩樂,沒有什麼其他內容,缺乏一種精神寄託;二是缺乏大眾參與的慶典活動;三是沒有自己動手的機會,缺乏“過程”的樂趣,現在什麼都能買到,錢到物來,甚至年夜飯也不必自己操辦;四是缺乏互動性的親切交流。並將其歸結為春節得了“現代病”,是社會進步了、物質豐富了、科技發達了、生活方式改變了帶來的新問題。

記者今年也趕了回時髦,和家人一起出去旅遊過年。大年初一,記者一家來到了著名的旅遊古鎮—浙江烏鎮。只是和來錢的預想相差太遠,這裏人太多了,景區裏處處擠滿了全國各地的遊人,大大小小的旅館裏注滿了各地遊客,到吃飯的點兒,每家飯店的生意都好得驚人。

烏鎮的景色和獨特的南方水鄉的秀美確實非常吸引人,遊人徜徉其中,每一處老宅舊屋,每一條石板街巷,每一座名人故居,每一座精巧小橋,都讓遊人趨之若鶩,都成為人們競相合影的留念對象。只是,人雖多,但也沒有增加這裏的年味,雖然很多老宅子的門上貼着“福”字,兩側貼着大紅春聯,但記者最大的感覺還是人多,而不是來之前期盼的那種年味。

之後,在西塘古鎮和杭州,記者的感覺依然如此,春節長假已經變成“十一”長假後另一個以旅遊為主的假期,而不是傳統意義的過年了。

其實,像記者這樣在過年期間出門旅遊好像不太符合傳統的過年“規矩”。過年,是一個團圓的時刻,是一年中中國人,中國的每個家庭最重要的闔家團圓的日子。所以,年,是一個往家聚的`日子,而不是分散開的日子。

其實,不管是在家過年,還是出門旅遊過年,那些從緊張忙碌的工作節奏中停擺,跨越千山萬水,衝過春運窄路的人們,踏上行程或是身在家中的人們,究竟有多少人,真的做到“帶上自己的心回家過年”和家人團聚呢?

傳統節日中民俗文化逐步遺失,是年味越來越淡的另一個主要原因。過年趕大集變成了逛超市,過年燃放鞭炮如今成了一個糾結的話題,廟會文化已經很難吸引年輕人的眼球,很多小朋友已經説不出過年的來歷,我們傳統佳節卻丟失了太多的文化底藴和內涵。我們從串門拜年到用電話拜年和傳真拜年,後用電子郵件拜年,再用短信拜年,現在連短信也不用了,用微信;甚至我們連紅包都不包了,而改用手機“支付寶紅包”。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的文化渙散了、消解了、搞亂了。春節的民俗被一個個地消除,以至於今天我們中國老百姓似乎已經不會過春節了。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為醒目的文化符號,是其他任何一個節日都無法比擬的

年確實變了,以前的東西只剩下懷念,但是年的味道其實還在。有錢沒錢都要回家過年,年就是回家的那份期盼。無論時代怎麼發展,我們對家的眷戀、對年味的追尋,應該是所有中國人不變的情懷。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呂品田曾説:“原來的傳統節日是有大量的豐富的民俗活動的,這些節俗活動與在歷史中形成的一些民俗的講究或者説生產生活的習俗緊密關聯在一起,和節氣、時令、氣候、水土這些東西關聯在一起,和祭祀、主導、祈禱、敬仰、吟誦等民俗事項關聯在一起,有着緬懷、祝願、慶賀、祈願、敬祭等種種內涵。”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節日所承載的內涵和文化都在發生變化。現在的節日,幾乎都沒有祈禱和敬祭等內容,失去了莊嚴的文化氛圍。而且,人們對一些不接地氣的節日越來越淡化,相反對產生於國外的又接地氣的節日情有獨鍾。當傳統節日越來越沒有文化味道,自然就會式微。

張頤武認為,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都很大,對過年有非常強烈的精神需求,物質上的需求卻降低了。大家對過年的期望值過高,精神要求過大,卻不能從過年的文化裏得到滿足,就會感到失落,找不到過年的寄託。這恰恰表明了過年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是精神上的需求,大家的精神需求比過去更強,也更挑剔了。天南海北的人們到了春節的時候,都不遠萬里趕着回家。有的人忙活一整年也就是圖個春節時一家人團團圓圓。其實,歡樂、祥和、團圓、喜慶,這才是中國人心中永恆不變的年味。”張頤武説,“畢竟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為醒目的文化符號,是其他任何一個節日都無法比擬的。”

但是從大年初一開始,記者在這放假的幾天裏,就沒聽到幾聲“過年好”、“給您拜年了”等這些往年不停在耳邊響起的,藴含着滿滿的祝福的拜年聲。以前要到親朋家裏,要見面才能辦到的事,現在通過一部小小的手機就全部辦完了。而這種簡便,也正是讓年味變淡的最直接的“殺手”之一。

當人們不再見面,不再面對面向對方拜年,送去祝福時,那份曾經傳承千年的傳統也就失去了,年味也就在這種失去中變淡了,而這也是當代社會家庭越來越小,人們的居住空間越來越大所影響的,是一種歷史發展的必然,但我們卻不希望這種必然的來臨。

對傳統方式進行再創造,適應今天的新要求,依然能找回那種難忘的年味

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李鬆是“中國節日誌工程”的主持人,他負責圍繞春節在內的2000多個節日進行調研,對中國節日的現狀和歷史流變等做了系統記錄和梳理。

“對年味不足的抱怨,折射的是一種文化焦慮,是轉型時期的文化糾結。”李鬆把對“春節”的認識放到了大的轉型背景中:中國從農耕文明到了工業文明,社會基礎變了、文化生態變了,節日習俗隨之也在變化,傳統“年味”變了是可以理解的。

傳統春節,是千百年積澱的文化遺產。在每一年新舊輪迴、物質生產的間歇時間,不斷播種希望、消解困惑,節日中都有對來年的祈願和設計,有儀式、有神聖感。李鬆認為,傳統春節是個精神安頓時間,春節的文化核心是調適人們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加強社會交流和溝通促進和諧。李鬆認為,為適應現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些新的年俗在自發地形成:央視春晚,已成為全國人民年三十晚上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以前走家串户或打電話式的拜年,也由短信、微信拜年而取代;一度沉寂的廟會又像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但這些春節新年俗還遠遠滿足不了現代人的需求,李鬆認為,原因在於春節的情感性與儀式感沒有強化:社區放假了,以社區為單位的社區活動沒有人去構建;所有公共服務設施也大都閉門休息;雖然有了廟會,恢復了一些節日的形式,但只是一個旅遊消費市場,缺乏文化認同的神聖性,沒有文化的內在聯繫,沒有與每個人的情感緊密聯繫。

今年,大年三十晚上,曾經被萬千家庭圍觀的央視春晚,依然受到關注,但更受關注的是對春晚節目的吐槽和搶紅包。當這些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人們眼睛都盯在電視熒屏上,低頭盯着手機時,人們團聚時的那份親情,那份過年時特有的家人互相傾訴的感覺頓時失去了意義。

虛擬與現實其實也並不矛盾,但當一個旨在喚起人們記住鄉愁、擁抱親情、給心靈帶去慰藉的傳統節日,開始淪為所謂科技和商家的“俘虜”,被鍵盤、鼠標、屏幕代替時,人們對於傳統的尊重與傳承也就隨之消失了。網絡的發達,技術的飛速發展,讓我們是否已經慢慢拋棄了自己,偏離了過年的主旨?這讓人們的親情關係近了還是遠了?值得所有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