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俊友常大鵬的散文

俊友常大鵬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4W 次

我的一位文友在趙代村做婚禮主持,和常大鵬閒談時,偶爾提到了我。也許是前生有緣吧,常大鵬聽到了我的名字,立即來了興趣,當即電話約談,第二天便登門造訪了。

俊友常大鵬的散文

老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精神矍鑠,高大英俊。他雖説已經六十過五,可看上去遠沒有那麼多。他談吐文雅,説話很文氣,還帶幾分幽默,很快的,我們便成了莫逆之交的好朋友了。他之後成了我們文學圈子的骨幹,文聯開會,或者一些文學期刊召開採風會,都離不了他。

漸漸地,我瞭解了他的一些生活經歷。他的老家在柞水縣,二十多歲來周至定居;他教過書,大概有二十多年教齡,後來下海經商。他做過糧食生意,之後又辦起了奶牛場和樓板廠。在辦樓板廠時,發明了屋架板,並獲得了專利。後來因為年事已高,便把奶牛場和樓板廠的事交給了兒子,從此過起了深居簡出的清靜日子,開始了他從未釋懷的文學寫作生活。

從草根文學的角度講,他的文學報復還是很大的。他計劃編寫一部120萬言的《文學詞典》,這部書是實用性寫作應用文,是文學愛好者的寫作手冊,可以説是對文學新人的提攜之作。現在他已經完成了這部鉅著的第一部分,約四十萬字已經成稿。由於文學圈子的活動多,加之他近日身體狀況欠佳,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一直未能成稿。由於這部書各部分之間的內容各成體系,我們就勸他先把第一部分出版後再説後面的。近日,他一直開始着手這項工作。

因為他經得多見得多,文學作品也讀得多的緣故,他的寫作手法還是比較嫻熟的,尤其是四字短語,字字珠璣,讀來上口;文章韻味濃,意境也好,很耐讀。他的許多短篇如《原始台》、《植物園》、《走進名人》等等,都具有這種風格。

他是一個農民企業家出身的人,一生走南闖北,見多識廣,路見不平事,總愛幫人幫到底。我們09年初相識,之後不久的日子,他找到了我和孫玉潔老師,給我們講述了一件他覺得很不平順的事:他們村子北面約二里許的地方,有九户移民,從70年代初到現在,一直處於閉塞狀態:沒有外出的路,無水無電,無郵,無農補,無合療,房屋到現在還是版築式的老土屋。是一個被現代文明遺忘的原始部落。這裏的人四處奔走,但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由於老常的力挺,我們通過網絡和媒體,把這件事給順當的解決了。村子裏不但修了水泥路,連變壓器都有了。但是,事情辦完了,村子裏的人不但把他給忘了,而且還把他視為路人了!從前見了他殷勤無比,現在還回避呢!——這些目光短淺的移民,事情辦完了,竟然卸磨殺驢了!他們怕老常有什麼“想法”,竟然處處迴避他!

我和孫老師很不平,因為老常為這事付出了很多。當初我和孫老師受老常之託,去那裏調查採訪多次,老常把這裏的`事當自己的私人事辦,每次都在秦樓酒家招待我們,他先後的花銷,前後總該有數百元吧。我們之間是朋友,不論你我,可是這裏的村民總該給他個笑模樣吧。我心裏很不平,可是他卻顯得很坦然,還有點愧對我們的樣子,提及這事,他總是不安地説:“我欠了你們的,我欠了你們的!”

從這件事裏,我深深瞭解了他的為人,也對他有了幾分欽佩之心。

也許是位企業家的緣故吧,他幹什麼都很大氣。舉一個例子,我和孫老師經常去他那裏閒聊,成常客了。可是他還是把我們當做貴賓。每次吃飯,都要到上檔次的食堂去。有一次,他又要領我們去秦樓酒家。在路過秦樓時,我們故意沒有停車,徑直到了前面的一家小飯館。誰知到了小飯館,他硬是做主,七碟子八大碗的叫了一桌子。事後我埋怨説,你的這百十元的席面,不如一碗扯麪實惠!花了大錢,吃了個半飽!他卻笑笑説“有朋自遠方來,豈有吃扯麪的理!”真讓人哭笑不得!

老常是個熱愛生活的人,躬身實踐的人,他無論是做事或者是寫作,都是事必躬親。他的作品,都有堅實的現實生活做背景。去年他受《海天文藝》之託,撰寫《軍海惠眾 蚌病成珠》、《花動一路香》,多次近距離採訪,才得以完稿;為《王寺專版》撰寫《植物園》、《元始台》,徒步前往,輾轉山林,有幾次都是摸着黑才回到家;為了目睹《四十里峽》的奇異風光,他孤身一人,穿山越洞,翻樑跨谷,在幽如冥府的昏暗中,鬼火作燈,山魅為伴,竟然流連了一天天!其精神不但可嘉,還有些大無畏的膽略!

愛美,愛生活,是老常的特點。他無論居家還是出門,都是一身素服,顯得乾淨,利索,整潔;眼鏡一副,頭髮黝黑,顯得幾分瀟灑;有老年人的精神矍鑠,還帶些年輕人的風流倜儻。他説過自己患過什麼腦梗,我看一點都不像。

這就是我的俊友常大鵬,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一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