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迷戀一扇窗散文

迷戀一扇窗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17W 次

迷戀窗,常常面對着一扇窗,呆呆地站着。

迷戀一扇窗散文

玻璃窗、木格窗,雕花窗……我覺得,所有的窗,都是一隻眼睛,那裏面,氤氲着塵世的煙火。

當然,還有喜歡和不喜歡。最不喜歡的,就是大而亮的玻璃窗了,太過明亮,無法遮蔽那種應有的隱私。上好的窗,應當存一份幽祕,窗內的人,能看見外面的世界;窗外的人,卻看不見裏面人的情思。“隔而不隔”,才是窗的最佳狀態。若然不“隔”,天地渾然,那還叫“窗”嗎?

舊日的鄉村,窗,多為木格窗。材質也簡單,桐木,或者槐木。方方正正的木條,一縱一橫地交叉着,交叉出幾十個木格的空間。每一個木格,似乎只能盛放住一隻眼睛,透視着外面的世界。平常的日子,木格窗,就用潔白的道林紙糊住。乍糊的木格窗,一派明淨,紙的那種瑩瑩的白,像是清洗過的一份心情,爽透極了。窗外,常常會栽上一棵石榴樹,晴好的日子,樹影婆娑,在木格窗上搖曳不定,迷幻得不得了。晨醒時,隔窗,能聽見石榴樹上鳥兒的啼鳴,覺得,陽光就粘在鳥的翅膀上,翅膀一抖,就是華麗漫天。若一場雨落下,風吹雨滴,雨滴就吧嗒吧嗒地落到木格窗上。雨滴慢慢地漬開,大片的窗紙就濕透了。看着雨滴滋潤的那個過程,真是又讓人焦心,又讓人心喜。焦心的是,紙窗被雨打濕了;心喜的是,那個雨滴滋潤的過程。吧嗒的一聲,雨滴落到紙窗上,最初,只是一點點的濕潤,慢慢地,像花兒的開放,雨滴綻開了,最大限度地濕透着那紙窗。最後,浸濕出不同的圖案,似花、似鳥、似雲、似霧,似不同的動物,似人的行走……沒有哪一幅畫作,能如此地隨心所欲而又渾然天成了。雨下得大了,就乾脆把窗推開,小孩子趴在窗上,看外面的雨天雨地。

皎皎的月夜,月光,會透過木格窗,篩落到室內,落到地面上,落到牀頭上,落到室內人的.心上。一框一框的月亮的格子,清清楚楚地印在那兒,讓人想起女孩子家“跳房子”的那份歡喜。無月的夜晚,也好。室內,煤油燈燃着,真真是“一燈如豆”,昏黃的燈光照在木格窗上,窗紙也黃潤潤的。那時候,我還小,經常就這樣趴在被窩裏,看着這窗紙上黃潤潤的燈光,看着,看着,就睡去了……

旅遊在外,尋幽訪古,常常會見到一些古老的建築。那些建築上的窗,多為雕花窗。窗材厚重、沉實,為松木、檀木,甚至於楠木。輕叩一聲,你就能聽到來自時間深處的聲音。窗上,大多雕琢着圖案,花、鳥、草木等。花,牡丹、梅花居多;鳥,則多為喜鵲;草木繁富,穀子、高粱、向日葵等,都有。歲月經年,那些窗,都已滄桑得不得了,原先栗色的圖案,多已斑駁,可是,我仍然喜歡得不得了。喜歡的就是它那份斑駁,那份時間深處流淌着的歲月的滄桑。多少年了?幾百年,上千年,那些鳥,就一直在窗上叫着;那些花兒,就一直在窗上開着;那幾株穀子,還是那樣謙遜地低着頭。是誰雕刻了這樣優美的圖案?原先的窗下,有誰在低眉垂首?又有誰在顧盼自憐?那位憑窗眺望的書生哪兒去了?那位臨窗撫琴的女子,又在何方?儘管沒有人回答,但是那扇窗會告訴你,因為那是一隻望向歷史深處的眼睛,明目青睞間,無處不具答案。

所以,面對這樣的一扇雕花窗,你會覺得,它不僅僅是一間屋子的窗口,也是一扇歷史的窗口,讓人發思古之幽情。

打開一扇窗吧,看看外面的世界,享受一下世俗的美好,透視一下歷史深處的娟美和風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