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熱門】初三語文作文八篇

【熱門】初三語文作文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89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三語文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初三語文作文八篇

初三語文作文 篇1

青春,一個永遠不會過時的詞。

青春允許犯錯,至少還有改過的時候。青春允許任性幼稚,至少還有機會變得成熟。青春的一切都值得珍藏回味,因為青春是一生之中最美好,最值得留戀的時刻。

年輕時想長大,獨立對於小毛孩的吸引力巨大。老了卻渴望青春,其實,青春並非特別,只是青春年少時有太多的第一次值得紀念,也有太多的遺憾留下。缺失也是一種美,一種使人傷感的美,或許正因為有缺憾才會記住吧!

誰沒有年輕過,但誰又可以永遠年輕呢?秦始皇耗盡一生追求的不就是長生不老,青春永駐嗎?可是若沒有體會老去的感覺,那麼青春之美又如何可以呈現。我們渴望長大,但又害怕變老,人生也就那麼幾年可以盡情地嬉戲歡笑,珍惜更珍重吧!

青春來得太快,走得太急,如同茶葉還未溢出茶香,便被一飲而盡。

那麼,就珍惜這幾年美好的時光吧!青春,真美。

初三語文作文 篇2

x的一天,您來到了我們的身邊。起初,得到您要來的消息, 我心裏便犯嘀咕,張老師到底兇不兇呢?張老師嚴格嗎?她會不會體罰學生?無數個小問號在我頭上轉,把我都弄昏了。

剛來的幾天,大家都很陌生,也沒來得及熟悉,因為在備戰期末考試,您不想浪費一點時間。

你的第一場課,教我們怎樣做閲讀理解,您教我們要從結構和內容上入手,又教了我們幾種方法。使我們這些視閲讀理解為攔路虎的學生,也漸漸開始喜歡閲讀理解。您在課堂上對我們循循善誘,講的課生動精彩。當我們回答問題出錯的時候,她並不是批評我們,而是舉一些簡單易懂的例子把我們引向正確的答案。這樣既不會傷到我們的自尊心,又激發了我們舉手發言的積極性,拓寬了我們的思路。

還有作文課,您首先給我們出了一個題目,然後圍繞這個題目,給我們講解一下,之後就讓我們開始寫。寫完之後交上去,沒過幾天,您抱着一摞作文走進教室,衣着素雅而清新,削瘦白皙的臉上透着從容恬淡的神情,而藏在鏡片後清澈的眸子顯得那麼的鋭利。之後發現一本本您親自批完,並給我們指出錯誤和改進的措施。您教着那麼多班級,並給我們一本一本的批,您難道不覺得累嗎?

但我們剛要熟悉的時候,您卻靜靜地回去了,只留下了一封信。同學們讀完之後,鼻子酸酸的。雖然您走的倉促,但是您偉大的形象,永遠在我心中!

初三語文作文 篇3

我深愛着我的父母,雖然在家裏我總會給他們頂嘴,可是看到他們無奈的表情,我並沒有一丁點“獲勝“後的快感,反而我會自責,我會偷偷躲在被窩裏輕輕哭泣,我會心痛……

我喜歡在陽光的午後一個人坐在窗台,靜靜地看着窗外的綠葉,翠綠耀眼,彷彿每一片葉子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我喜歡領略着這生命的深情,喜歡回憶着和爸爸在午後柔和的陽光下靜靜地散步:我會習慣性地挽着爸爸的手臂,把頭倚在爸爸肩上,一邊走,一邊談。甚至有時我會閉上眼睛,靜心地享受着靈動的聲音的世界,不用擔心任何事情的發生,身旁的爸爸是最安全的依靠――生命的那份妥帖與安然便淋漓盡致地詮釋出來了。有時候我都會想,就算我瞎了,我也不會害怕,因為爸爸一定會做我的眼睛,最棒的……想到這,我的心微微作痛。好久了,好久我都沒有和爸爸像以前一樣,好久沒享受那份喜悦了,我和爸爸在外邊走,就像是阿拉伯人和英國人的首次見面:由於習俗,阿拉伯人不斷向他的朋友靠近,而英國人,卻不斷的和他的朋友保持距離。是的,我和爸爸就是這樣,儘管在散步,可或許有人都不知道我們是父女的,因為我們離得好遠好遠……這時,我看到了爸爸回來了,我假裝沒看到,可是面對親情,我並不是那麼灑脱,我還是忍不住去看,我發覺,爸爸,真的老了……在那一剎那間,我的目光與另一束眼光像遇了,那是慈愛的關懷的眼睛,我從那雙眼睛裏,看到的全是自己的影子――在愛的心靈世界裏閃動。這一切的顯示愛的表達方式都沒有,可是那深深的父愛還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來了,輕輕的,靜靜的,在愛的小河裏流淌着,似乎流過了上百個世界,終於流到女兒的心坎上,女兒的心裏,卻早已被這條清澈的愛之河浸得軟軟地發痛……

爸爸樸實,媽媽也一樣,每年的母親節,只要對她講一句“媽媽,母親節快樂”,她就很興奮,或許她是為我記得母親節而感到幸福吧?!記得有一年的母親節,我在外邊逛着,看着花店是那麼熱鬧,一朵朵康乃馨成為人們手中自豪之物,我也有了衝動――給媽媽送上一朵康乃馨,橘紅色的康乃馨,當我把手中的康乃馨交給媽媽時,媽媽的臉上流露出從來沒有的笑容,她説了聲謝謝,媽媽分明在快樂地笑着,可眼睛裏卻有晶瑩的光在閃爍。她找來花瓶,裝上清水放了點鹽,把花小心的插進花瓶,還把它放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那輕快的樣子,彷彿年輕了幾歲。在每通電話中,她都會誇誇我,望望那花,一臉的驕傲和幸福……

我終於明白,原來愛就是這麼簡單,受感動就是這麼容易……正如三毛《守護的天使》中描寫的那樣:“他們常常流淚的,因為太愛他們守護着的孩子,所以往往流了一生的淚。留了淚還不能擦呀,因為翅膀要護着孩子,即使一秒鐘,也捨不得放下手找手帕,怕孩子吹風,淋了雨要生病……”

初三語文作文 篇4

青春是人生一道灑滿陽光的風景,是一首用熱情和智慧唱響的讚歌。

人世間有許多東西失去了還可以得到,惟有青春,對任何人來説都屬於一次性消費,而且是易耗性消費,所謂人生易老,所謂如白駒之過隙,所謂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説的就是它。

青春,既是一個極具誘惑力的話題,又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有時是無限美好的生活的滋味,平平淡淡中的一種温馨的享受,有時又是一份靜靜的逍遙,有時是一份思念的遐想,有時是一個甜甜的無邊無際的憧憬。於是,詩情畫意的夢,天真純潔的幻想、無憂無慮的日子,就這樣自自然然地彙集成一個燦爛的青春季節。

也許平淡無奇的世界使你感到孤寂和落寞,周而復始的生活節拍讓你備嘗煩躁和無聊。但驀然之間,你發現在天藍風輕的春光中,一切都像是透明的,而感到一種超然的力量在心底滋生;也許你為時光的悄然流逝而感到無助與無奈,可當你沉浸於茫茫書海,真實地度過青春的每一分鐘,你就會覺得青春的生命在靜靜延伸。

生命易老,時光飛逝,無論失敗或是成功,它總是青春的痕跡。我們擁有青春,就如朝陽永遠向上;我們擁有青春,就如山溪不羈奔流;我們擁有青春,就如幼蠶破繭而出

擁有青春,就應該擁有春的幢憬、夏的蓬勃、秋的浪漫、冬的深刻。年青的朋友,讓我們高舉愛國的旗幟,繼承前人開創的事業,在改革開放的強國富民之路上高歌猛進;讓我們的青春之火,在21世紀的挑戰中閃光;讓我們的拳拳愛國之心,在共創祖國輝煌的征程中閃耀奪目的光彩!是一首用熱情和智慧唱響的讚歌。

人世間有許多東西失去了還可以得到,惟有青春,對任何人來説都屬於一次性消費,而且是易耗性消費,所謂人生易老,所謂如白駒之過隙,所謂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説的就是它。

青春,既是一個極具誘惑力的話題,又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有時是無限美好的生活的滋味,平平淡淡中的一種温馨的享受,有時又是一份靜靜的逍遙,有時是一份思念的遐想,有時是一個甜甜的無邊無際的憧憬。於是,詩情畫意的夢,天真純潔的幻想、無憂無慮的日子,就這樣自自然然地彙集成一個燦爛的青春季節。

也許平淡無奇的世界使你感到孤寂和落寞,周而復始的生活節拍讓你備嘗煩躁和無聊。但驀然之間,你發現在天藍風輕的春光中,一切都像是透明的,而感到一種超然的力量在心底滋生;也許你為時光的悄然流逝而感到無助與無奈,可當你沉浸於茫茫書海,真實地度過青春的每一分鐘,你就會覺得青春的生命在靜靜延伸。

生命易老,時光飛逝,無論失敗或是成功,它總是青春的痕跡。我們擁有青春,就如朝陽永遠向上;我們擁有青春,就如山溪不羈奔流;我們擁有青春,就如幼蠶破繭而出

擁有青春,就應該擁有春的幢憬、夏的蓬勃、秋的浪漫、冬的深刻。年青的朋友,讓我們高舉愛國的旗幟,繼承前人開創的事業,在改革開放的強國富民之路上高歌猛進;讓我們的青春之火,在21世紀的挑戰中閃光;讓我們的拳拳愛國之心,在共創祖國輝煌的征程中

閃耀奪目的光彩!

初三語文作文 篇5

遇見你,從陌生中走出,走到熟悉,成為知己朋友,這是我最幸福快樂的事。

我們之間曾也有過歡聲笑語,也曾有過辛酸,這一切都成了一個回憶,一個永遠都不會忘記的美好回憶。

笑。這總掛在你的嘴邊,我對你笑,你也笑。但我卻不知道你為什麼會笑,有時,因為不好的事情,我都會表現得很嚴肅。遇到一個認識的人,都是勉強的一笑。但無論怎樣,你都會笑對生活。但我知道,我因有你這樣的好朋友,知心朋友而“笑”,我總是不知道該説些什麼,你又何嘗不是這樣!

這次是友誼的最真表現嗎?

我不知道!也從未問過你,恐怕你也不知道,那就不再問!都説,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生中,真正的朋友能有多少?朋友。談起來,卻覺得微不足道!朋友。能有多少人將自己視為“朋友”。也許,他|她們只把自己當作是“犧牲品”,臨時來頂用的“物品”。現在的我們還小,卻又如此龐大的理想。其實這,並不是嘲笑和有意的諷刺。而是,時間的競爭太多,想要在一羣人中展示自己真的很難!

對於朋友這個字眼,我真的不太瞭解,有過友誼但不知道是否能夠長久,以至於和你,是我至現在最長最深刻最有有意義的一段友誼。

星辰墜落在天邊,風雨無阻無歸路。

回頭望望過去事,一陣迷煙噬記憶。

不知是否已往矣,但知世事難如意。

若能長久時,又盼何時?

如若今生已無時,更待下生續前緣。

曾在多少夜晚,你獨自秉“燭”,享受這夜的寂寞。多少次,你背誦的聲音響徹樓內外?無論天氣如何,無論夜再深,無論別人如何責怪你。就算夜的“怪聲”讓你膽怯得無法抬起頭來,日日所思的仍是“功成名就”。生活在這個時代裏,沒有“成功”也必須有“名”!否則,人生的道路很坎坷!

我相信你是對的!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以後,將來。你的確像個“小孩子”。這也不是貶低你,小孩子怎麼了?小子也有自己的夢想,他們為夢想如此的“沉醉”,就連做夢也會做到,可想而知了。

朋友,一生的知己。

初三語文作文 篇6

今年的春節,是在鄉下過的。鄉下的新年,來得早,也異常的熱鬧。即使離春節還有幾天,但是家家户户卻都已經在準備了。集市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在挑選一些年貨,回家趕做年菜,大街小巷,處處飄散着酒肉的香氣,每個人都想過一個喜慶、歡樂、熱鬧的新年。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

除夕那天,一大早,我們就開始貼春聯。我也精神抖擻地要貼。爸爸欣然答應,我站在板凳上正準備貼呢,卻發現了一個問題——我不知道哪個是上聯,哪個是下聯,我不知所措,只好問爸爸。爸爸笑着告訴我:“上聯的最後一個字一定是‘平聲’,也就是一聲和二聲。而下聯的最後一個字卻是‘仄聲’,也就是三聲和四聲。”爸爸這麼一説,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貼春聯也是有小訣竅的呀!

貼完春聯後,爸爸又在門前掛上了兩個紅彤彤的大燈籠,把過年的氛圍渲染的一絲不差。

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困了,它把頭靠在大山哥哥的身上,打着小盹,夕陽的餘暉將身邊的雲照的金光四射,這時,每家每户都在精心準備,趕做年菜,到處都飄散着酒肉的香氣,廚房裏,大廚老媽亮出了自己的絕活,做了許多拿手菜:“香酥豆腐”、“宮爆雞丁”、“年年有‘魚’”、“”、“八仙過海”、“糖醋排骨”。。。。。。一道道佳餚被媽媽神奇的雙手端到了菜桌上。

對了!過新年,怎麼能不説餃子呢?除夕夜,無論在哪裏,人人都要趕回家吃團圓飯,吃餃子,餃子的形狀變幻莫測,不同地區的人也有不同的包法。而在老家,人多力量大,我們一起動工,不一會兒,就包出了各種各樣奇特的、有創意的餃子,這些餃子或圓,或方;或大或小,但它們看上去都很可愛,令人不忍心吃它們。我們還在一些餃子裏放了一枚枚金燦燦的硬幣,誰吃到了包有金光閃閃的硬幣,來年就會有好運氣。

等菜全炒完了,一家人都團圓了,我們都動筷子,開始吃飯了!餐桌上可口的佳餚色香味俱全,看着很漂亮,聞着倍兒香,吃着特可口!我饕餮般大口地吃着美味的飯菜,任憑香濃的年夜飯在我的舌尖飛翔。哦!八點了,於是,我們也打開了電視,開始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吃着香濃的的飯菜,看着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那滋味,別提有多爽快了!

質嫩可口的飯菜、門口紅紅的燈籠,和大家快樂的笑容,這一切的一切是那麼的富有年味,把過年的歡樂送到每一個人的心裏。過年的那些事兒,令我興奮着,激動着,快樂着,過年的那些事兒,也留給了我難忘的回憶!

初三語文作文 篇7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指出初中生要做到:“能寫記敍文,簡單的説明文、議論文和一般應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實、健康,內容具體,中心明確,條理清楚,文字通順,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格式正確,書寫規範、工整。初步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

一、轉變認識,積極作文

很多學生認為,作文時老師讓我寫的,我不喜歡,作文沒意思。這導致學生作文積極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要想徹底扭轉這一現狀,教師必須使學生在心理上認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歡作文。

引導學生認識到寫作是表達,它是人的一種內心要求,一種心理需要。用寫日記的形式,留住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而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閲歷。這就是一種寫作。寫作還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活動的過程。情有所感,才會有所作,而且情感活動還會貫穿作文過程的始終。情感始終是寫作的動力。讓學生有自信可以寫出好文章,從而轉變態度,愛上作文。

二、分析心理,找出病因

作文要經歷一個心理過程,那麼,我們就應該對學生的作文心理盡心分析,抓住突破口,作文教學才能有的放矢,從而真正的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其寫作水平。

1、有強烈的寫作慾望,表現出對作文積極取向的態度

這樣的學生盼望上作文課,在課堂上情緒振奮,看到作文題目後,迅速進入思考的過程和寫作過程;且認識活動、情感活動十分活躍。作文成功率較高,但是這樣的學生所佔的比例太小。

2、沒有寫作慾望,但有來自某些方面的心理需要,對作文表現為消極被動的態度

這類學生雖談不上有寫作的慾望,但是為了一定的需要,如爭取優異成績、希望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希望在考試中拿個高分等,他還是會認真地完成作文。如若作文題目合意會迅速的進入寫作過程,若不合意,仍會搜腸刮肚,努力完成。這類的學生在實際中所佔比例最大。

3、完全不想寫作文,對作文為迴避對抗的態度

這類學生不想寫作文,更怕寫作文。往往碰上能寫的題目,應付了事,碰上不會寫的題目就亂寫一通,甚至是拒不完成。這樣的學生所不多,但比第一類學生絕對數要多,最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針對於以上幾方面,可以找出其基本存在的問題為:

1、對生活缺乏觀察、感受和體驗、

2、閲讀量少,知識和思想貧乏

3、語文基礎差,寫字、造句等都遇到困難

4、作文的屢屢失敗,挫傷了寫作積極性

三、改善教學,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樂於學習的動力源泉,表現自我、展示自我是每個孩子都願意並積極去做的事。“留心觀察事物,養成勤于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下來。”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對於作文指導要從興趣入手。在作文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強烈的樂於動筆的願望。在這種願望驅使下,他們樂意主動地、由地寫出自己的見聞和想象,不把作文當成一種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種快樂的享受,美好的傾訴。有了興趣做基石,然後指導學生寫出自己的文章,漸漸地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針對於中學生的作文心理,我們可以對症下藥,試着從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入手,努力改善自己的.寫作教學。

1、感悟生活,獲取素材

就目前來看,學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話、套話、假話,文章缺少個性,語言缺少少年的生動、活潑,學生脱離實際,生編硬套,湊成一篇應付交差。作文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變這種現象呢?

葉聖陶説過:“寫作的根源是發表的慾望;正如同説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同時寫作是一種技術:有所積蓄,是一回事;怎樣用文字表達所積蓄的,是它恰到好處,讓自己有如量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這樣説來,從有所積蓄而打算髮表,從打算髮表而研求技術,都不妨待學生自己去理會好了。”①怎樣才能發表自己的看法?這離不開生活。走近生活,感悟生活,從而讓自己有話可説,有東西可寫。

感悟生活是使寫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時時在意,處處留心,逐漸磨礪出能發現美的眼睛;其次要握思考的方法:要善於問為什麼。倘若多問幾個“為什麼”,就往往能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藴含的思想和哲理漸漸顯露。例如下列問題:這是什麼事情?為什麼會產生這事情?這事情能表現人物什麼思想感情?這事情的性質是什麼?這事情將有什麼樣的結果?……還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徵意義。社會現象、自然生態,大都藴含着一種哲理,一種思想。看到流水,想到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看到飄落的花瓣,想到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看到螞蟻運食,想到“人多力量大”。看到孩童嬉鬧,就想到“天真”“可愛”……;要及時定格對生活的感悟。寫日記、週記,作札記可以逐漸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茅盾説:“應當時時刻刻身邊有一支鉛筆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見所聞所為所感隨時記下來……”平時多記日記,多寫片段,將自己的情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全景式的掃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生活越豐富,學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內容就越豐富,作文和生活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國家教育部新頒行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強調作文教學要重視生活,從生活出發,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動有趣的事來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引導學生寫真實的事情,力求寫實,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2、模仿求新,培養文風

模仿是學生寫作的基本方法,在不斷的模仿中逐步提高其作文能力的。模仿的特點在於針對性強,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可以收到明顯的效果。對於不愛寫作的學生來講,我們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鑑範文,培養自己的文風。即使剛模仿時比較機械,也應加以肯定。

歷史上許多文學家也曾模仿古人寫作,成為一代風範,如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②就是從庾信的“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脱化來的。再如左丘明的《左傳》善於用對話敍事寫人,注重刻畫人物形象,把人物置於矛盾之中,通過描寫其語言行動和一些細節來顯示人物個性特徵。司馬遷的《史記》善用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

同是亡秦戰爭中的風雲人物,司馬遷寫他們在起兵前,陳涉説:“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項羽説:“彼可取而代之!”劉邦説:“嗟夫!大丈夫當如此也。”三人的獨白,突出了他們不同的出身與性格:陳涉出身傭耕,他的話表現了他改變自己和社會的強烈願望;項羽出身貴族,加以才氣過人,對秦始皇就敢蔑視;劉邦是個無賴,貪圖享受,看到秦始皇的豪華生活便不自覺垂涎欲滴。這些手法都為後世的散文家、小説家、戲劇家所模仿。

模仿是創新的一步。我們必須強調模仿時還要加以創新,培養自己的文風。不單純地模仿,以求變通創新,培養自己的文風。

3、先説後寫,動筆成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可以看到:有些學生説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作文時卻絞盡腦汁,無從下筆,難以成文。“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於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葉聖陶先生的這段經典論述,生動地揭示了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辨證關係,也就是書和寫的關係。,我們通過寫話、作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説話詞不達意,條理不清,不合語法等毛病,增強詞彙的豐富性、表達的準確性和思維的嚴密性。因此,作文教學在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的同時,必定會促進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使“説”更為規範,使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更強。

在寫作訓練時,可以強調學生先説後寫,即在作文時,讓學生構思後,把要寫的內容先説出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然後再寫下來。也可以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時間進行演講,培養口頭作文能力,引導學生將“説”和“寫”聯繫起來,這樣説説寫寫,寫寫説説,不僅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説話還可以提高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寫起作文來,中心明確,條理清晰,得心應手,學生的作文興趣倍增,作文水平也得以提高。

4、展現個性,鼓勵想象

個性,是人的一種重要因素,即一個人,帶有傾向性的、本質的、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實施“個性化”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必然趨勢。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不能以一致的標準和答案強求學生,應讓學生充分發揮其潛能,依據學生的個別差異作靈活的要求。鼓勵學生自我選擇感興趣的學習主題,在其獨特的潛能領域進行深入的指導。”因此,我們的作文要求也要發揮學生的個性心靈去體驗生活,體驗人生,並用各自獨特的視角及語言來表達心中的所感所想。

新大綱在關於作文方面明確提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愛因斯坦説:“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高爾基也説過:“想象是創造形象的文學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教師就應當充分發揮習作中藴含的想象因素,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在鼓勵想象中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使學生樂於動筆。如一個學生構思了一篇關於“環保”的話題作文。借用豬八戒的形象,好吃懶做,貪心物慾,西天取經後,開了一建材廠,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生態環境,大量砍伐樹木,破壞環境,終釀成苦果,自己嚐盡,最後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他的作文有了想象的彩翼,文章寫得生動活潑,富有創新性,也體現了一個學生的美好願望和追求,這也是我們所希望達到的目標

個性是文章的靈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示個性,鼓勵想象是學生作文的動力,讓學生在自己的空間拓寬思路,自由想象發揮,寫出屬於自己的文章,以提高其作文水平。

5、積累材料,遷移運用

國家教育部新頒行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要引導學生要“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要“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力求有創意的表達”。要使學生作文有話可説,有物可寫,就必須注意積累寫作材料,提倡多閲讀文章。杜甫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多了,知識才厚實,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能左右逢源,得心應手。閲讀是寫作的先導。

葉聖陶先生曾説過:閲讀是什麼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飯吸收營養料一樣,閲讀就是吸收精神上的營養料……寫作是什麼一回事?是表達。把腦子裏的東西拿出來,讓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説,或者用筆寫。閲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一個是出,從內到外。這兩件事,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是經常需要的。他還指出“實際上寫作基於閲讀。老師教得好,學生讀得好,才寫得好。”閲讀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傾吐”,閲讀是寫作的基礎,學生作文所需要的遣詞造句,佈局謀篇以及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們的閲讀經驗。在平時的閲讀教學中,除了要使學生通過閲讀積累詞彙,掌握表達方法之外,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大量地閲讀課外讀物,例如古今中外的名著、優秀小説等。讓學生愛讀書,善思考,樂於寫作。

在學習朱自清的《春》時,文中寫道“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運用擬人的修辭,形象地寫出春草的生命力旺盛,生機勃勃,一片欣欣向榮之態。像這種優美的語句,可以讓學生注意摘抄積累,模仿它的寫法,創造出更美的句子。因此強調學生對所讀之書要融合貫通,積累材料,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學會遷移並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學生閲讀的熱情高漲,作文興趣得以激發,教師的引導,平時的材料積累以及合理的運用,讓學生有感而發,文思泉湧,動筆成篇,作文水平普遍提高了。

初三語文作文 篇8

我一想起這件事,便像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裏播放。這件事讓我不開心了好半天呢。

記得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江陰玩,公共汽車上,我們遇到了一件非常意外的事,那就是遇到小偷了,公共汽車行駛在寬闊的馬路上,一路上風和日麗,但在快到站的時候,小偷的行動開始了,他盯了好半天,才選準了我媽媽,於是,躡手躡腳地他來到媽媽後面,拉開了包的拉鍊。將錢包從包裏拿了出來。揣在了懷裏,準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逃之夭夭的時候,嘿嘿,正巧被“一世英明”的我看了個正着,他懷裏揣着一隻紅色的錢包,便會想起媽媽的錢包也是紅色的,便馬上當機立斷像“神探”一樣的搜索着,眼睛立刻瞄上了媽媽包上的拉鍊,只見那拉鍊長開得像個大嘴巴 ,此時我慌了,忙輕輕的拉了一下媽媽的衣袖,,示意讓她低下頭來,在她耳邊請輕聲細語的説這,問她是否丟了錢包。媽媽不慌不忙得看了看,哎呀,果真丟了,媽媽的臉憋得通紅,她心急如焚,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紅蘋果臉蛋似的媽媽,突然,彎下腰來問是不是我在跟她開玩笑,我聽後急了,立即“推辭”説,不,不是我乾的,媽媽聽完此話後,始終不相信。她怒目圓睜的看着我,説:“小小年紀,竟然學會説謊了,我似乎聞到了火藥味,媽媽發火了,我急得哭了出來,剎時間,全車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可憐”的我,媽媽非常不好意思這時居然説出了一句風趣幽默的話:“ 你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我聽後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媽媽終於相信了我沒拿錢包,我長吁了一口氣,剛才的我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身上的冤啊,我真想把包大人“包青天”給請來替我申冤,好不當一個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媽媽堅信不是我拿的錢包以後,就連忙追問我,是誰拿了錢包,我把原委説出來以後,她也不是個省油的燈,下了車,就去要錢包,小偷我們問他要了半天不吭一聲。原來當我為自己辯護的時候,小偷已將錢包轉交給比別人了,媽媽聽後氣急了,三步並兩步,追上了小偷的幫兇,要回了錢包。

這件事,媽媽冤枉了我,因為媽媽要表達對我的歉意,她不僅向我到了歉,還給我許多賠償。每當我一想起這件事,它就像電影一樣一幕幕會放在我的腦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