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讀《我為歌狂》有感

讀《我為歌狂》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81W 次

讀《我為歌狂》有感(一)

讀《我為歌狂》有感

在欣賞了《我為歌狂》一書後,我有很多的感想。本書寫了南華高中的學生在創立一個樂隊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多的挫折,但他們不放棄,憑着對音樂的熱愛和頑強的毅力走過一個又一個里程碑,體現了他們永不放棄的信念。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同時也體現了事在人為的道理。

“成事在天”很早以前就被許多人信為真理,因而當他們遇到挫折時就會感歎自己命運不好,甚至詛咒“上帝”。

如果相信“成事在天”,那就等於承認人的一切都是被“上帝”安排好了的,那麼人從出生開始,他一生所要走的路也就不可更改了。既然這樣,“上帝”為何還要賦予人能思考的智慧頭腦和能創造的靈活雙手呢?這豈不是自相矛盾了嗎?如此,“上帝”,未免太玄虛了。那麼,信奉“成事在天”,感歎命運不好,不正是自欺欺人嗎?

成事既不在“天”,也不在“地”,那究竟靠的是什麼呢?古蘇格蘭有位國王曾經帶領自己的部下反抗外族侵略,歷經六次失敗後,幾乎絕望了。但當他看到一隻蜘蛛在六次失敗後第七次終於結網成功後,得到啟發,振作起來,在第七次戰鬥中,趕跑敵人,收復了家園。這雖然是個傳説,卻個我們深刻的啟示。如果那位國王信天命,那麼在這多次失敗後,必定認為自己命中註定不能勝利。因為他沒有喪失信心,他不想聽從命運的安排,敢於把命運發來的險球扣回去;他不相信自己就是平庸,試着把自己投入到鑄就輝煌的驚心動魄中去。把不滿表達成上進,把委屈昇華成不屈,把失意改寫成冷峻,認定只有經過頑強鬥爭才能勝利,結果終於勝利了。

這不正告訴我們:事在人為,只有自己,才是命運的真正主宰嗎?要想“成事“,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和奮鬥,等着“上帝”施恩,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事在人為”包含兩層含義。首先,無論在順利時還是困難時,都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否則就談不上“為”;其次,就是要“為”,要實幹,既不能空談不做,也不能浮誇,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幹。自然,不付出些代價是不行的。

因此,當我們在遇到挫折時要堅信着:暮色裏的地既然能用荊棘築成,那麼晨靄的路也必能以鮮花鋪就。就如人生的小舟,不會永遠被暴風雨摧殘。我們要握緊自己的拳頭,邁開自己的雙腳,用自己的力量去拼搏奮鬥,永遠告誡自己:事在人為!

[-(@_@)-]

讀《我為歌狂》有感(二)

是否還記得,有那麼一個夏天,我們傳閲過多少遍的這本書,現在翻看,已經破損了...猶記得2001年,《我為歌狂》突然間的就流行起來了,大街上,校園午後,廣播裏都會播放那幾首《我的舞台》《有夢好甜蜜》《有時歌唱》《風過耳》。。。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在耳邊迴響起,在我的小學時期最深刻的記憶。

2001-2011,10年了,還有多少人記得。不只是書,動畫片,還有當時的我們自己,在做什麼...

現在的電腦裏還有着《我為歌狂》的全套動畫,書櫃裏還放着當時在書店裏購買的《我為歌狂》,破了的地方還用膠水粘合着。

忘不了的不僅僅是這本書和動畫,還有那個年紀的我們的夢想。在《我為歌狂》還沒有出來之前,就想着未來的我要做什麼,我的生活將會是怎麼樣的云云...所有的激情,衝勁都散發在青春洋溢的臉上。但現實好像總有些無奈,我們滿懷夢想,但卻總是遭遇冷落,如誰誰李白,儘管詩歌文采出眾,但在政治道路上卻止步不前。

當時年少,壯志誠誠。

偶一日,在書店發現此書,頗得歡喜,買下了翻看,回家看電視,驚奇發現還有動畫版本的。(不過那時候,動畫是斷斷續續的沒權看過)

現在仍然記憶猶新啊,那時候真就覺得,這書怎麼就這麼和我胃口呢,

現在找到了答案:當時我們先做的,希望能夠做的,因為沒能實現。但在看到書裏的他們--葉峯,楚天歌,叢容,麥雲潔,蓋世愛,朱麗麗...為了他們的夢想,努力着,奮鬥着...我想這就是我們大多數都喜歡這本書和動畫的原因。

在很大的程度上,看着他們想到了自己,這中間的過程很辛苦,但很值得。儘管結果我們沒實現全部的,但多多少少有成功過的。此中的路,都是自己走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