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2015年數學手抄報資料內容

2015年數學手抄報資料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8W 次

[引言]高一是數學學習的一個關鍵時期。許多小學、初中數學學科成績的佼佼者,進入高中階段,第一個跟斗就栽在數學上。對眾多初中數學學習的成功者,進高中後數學成績卻不理想,數學學習縷受挫折,對學生弱小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創傷,加上這些同學不瞭解高中數學的特點,學不得法,從而造成學習成績的整體滑坡,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我在數學教學中採用了以下有效的輔導方法供參考:

2015年數學手抄報資料內容

  一、首先介紹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學習特點的變化,幫助學生主動調控學習心理。

數學語言在抽象程度上突變。

高中的數學語言與初中有着顯著的區別。初中的數學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語言方式進行表達。而高一數學一下子就觸及抽象的集合符號語言、邏輯運算語言、函數語言、圖形語言等。高一年級的學生一開始的思維梯度太大,以至集合、映射、函數等概念難以理解,覺得離生活很遠,似乎很“玄”。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多應用理論聯繫實際降低思維難度,循序漸進地培養訓練學生以形象、通俗的文字語言與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互相轉化,提升學生的語言“悟”性。

思維方法向理性層次躍遷。

高中數學思維方法與初中階段大不相同。初中階段,由於很多老師為學生將各種題建立了統一的思維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幾步,因式分解先看什麼,再看什麼,確定了常見的思維套路。因此,形成初中生在數學學習中習慣於這種機械的,便於操作的定勢方式。而高中數學在思維形式上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數學語言的抽象化對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能力要求的突變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適應,故而導致成績下降是高一學生產生數學學習障礙的另一個原因。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啟發式教學,應用討論式教學培養學生能力。當然,學生能力的發展是漸進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高一新生能努力擺脱初中的思維定勢,就能較快從經驗型抽象思維向理論型抽象思維過渡,最後還需初步形成辯證形思維。

知識內容的整體數量劇增

高中數學比初中數學的知識內容的“量”上急劇增加了,單位時間內接受知識信息的量與初中相比增加了許多,輔助練習、消化的課時相應地減少了。這也使很多學習被動的、依賴心理重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適應。這就需要我們在上課過程中,進行學習心理輔導,提出學習要求並及時檢查督促:第一,要每天做好課前預習、課後的複習工作,並努力記牢重點知識;第二,要每週、每單元后及時區別新舊知識並體會他們的內在聯繫,使新知識順利地同化於原有知識結構之中;第三,每單元測驗後要及時改差錯,否則知識信息量差錯過大時,其記憶效果不會很好,影響學生學習的信心。第四,要多做總結、歸類,建立主體的知識結構網絡。

因此,要教會學生對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形成板塊結構,實行“整體集裝”,如表格化,使知識結構一目瞭然;體會幾種學習方法:特殊到一般的類比法,由一例到一類,由一類到多類,由多類到統一;一般到特殊的特例法,使幾類問題同構於同一知識方法進行發散思維等。

b  1、 培養主動的學習態度,體會 “要我學”與“我要學”的區別。 初中生在學習上的依賴心理是很明顯,是“要我學”。原因是多方面的如:1)為提高分數,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將各種題型都一一羅列,學生的數學學習依賴於教師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2)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經常“參與學習”,進行課後輔導檢查。升入高中後,高一年級的學生,面臨教師的教學方法改變,習慣依賴的套用“模子”沒有了,家長輔導的能力也跟不上了。許多同學進入高中後,學習不訂計劃,課前沒有預習,上課忙於記筆記,沒聽到“門道”。 其學習因依賴心理而滯後,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我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主動的學習態度,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單元小結和及時改錯。把優秀的學習習慣同學樹為榜樣,讓同學借鑑。

2、正確區別正常的心理與異常的心理狀態。經過升中考後,高一年級的學生有的思想開始鬆懈,尤其在初一、二時並沒有用功學習,只是在初三臨考時才發奮了一、二個月就輕而易舉地考上了高中同學,甚至錯誤的認為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麼用功,只要等到高三臨考時再發奮一、二個月,也一樣會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的。而高中數學的難度遠非初中數學能比,需要三年的艱苦努力,加上高考的內容源於課本而高於課本,具有很強的選撥性,想等到高三臨考時再發奮一、二個月,其缺漏的很多知識是非常難完成的。我在教學中,提倡學生定高中三年學習計劃:高一打好基礎,高二是關鍵,高三出成績。有利在學校形成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在三年各有側重,培養學生自我心理調節能力。

3、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體會 “死記硬背”與“活學活用”的區別。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學上課不能抓重點難點,不能體會思想方法,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我在開學初,請在高考成績優異的同學,向高一新同學介紹高中學習心得,讓高一新同學有個改變學習方法和習慣的準備;同時,在課堂中研究討論各種困難問題,讓高一新同學體會強化良好的學習方法。

4、重視基礎發展健全的人格,改變“一聽就明”、“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的學習誤區。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知識的深度、廣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飛躍。這就要求必須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為進一步學習作好準備。如二次函數,參變量問題,三角公式的運用,空間與平面,實際應用問題等,是初中教材都不講的脱節內容,需要高中補救,查缺補漏,否則就必然會跟不上高中學習的要求。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常輕視基本訓練,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但對難題很感興趣,重“量”輕“質”,陷入題海,到正規作業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我們在教學要重視基礎教學,幫助學生體會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知識的深度、廣度的區別,多用“問”、“想”、“做”、“評”的教學模式,鼓勵思考,讓學生在做中學,發展健全的人格。

  三、優化學習策略,強化成就動機,科學地進行學習。

高中學生不僅要想學,還必須“會學”,要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成績。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

(1)制定計劃明確學習目的。合理的學習計劃是推動我們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計劃先由老師指導督促,再一定要由自己切實完成,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執行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磨鍊學習意志。

(2)課前預習是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課前預習不僅能培養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預習不能搞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上課着重聽老師講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儘可能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

(3)上課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節。“學然後知不足”,上課更能專心聽重點難點,把老師補充的內容記錄下來,而不是全抄全錄,顧此失彼。

(4)及時複習是提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通過反覆閲讀教材,多方面查閲有關資料,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繫起來,進行分析比效,一邊複習一邊將複習成果整理在筆記本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

(5)獨立作業是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靈活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和對新技能的掌握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對我們意志毅力的考驗,通過運用使我們對所學知識由“會”到“熟”。

(6)解決疑難是指對獨立完成作業過程中暴露出來對知識理解的錯誤,或由於思維受阻遺漏解答,通過點撥使思路暢通,補遺解答的過程。解決疑難一定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做錯的作業再做一遍。對錯誤的地方沒弄清楚要反覆思考。實在解決不了的要請教老師和同學,並要經常把易錯的地方拿來複習強化,作適當的重複性練習,把求老師問同學獲得的東西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長期堅持使對所學知識由“熟”到“活”。

(7)系統小結是通過積極思考,達到全面系統深刻地掌握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的重要環節。小結要在系統複習的基礎上以教材為依據,參照筆記與資料,通過分析、綜合、類比、概括,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繫,以達到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經常進行多層次小結,能對所學知識由“活”到“悟”。

(8)課外學習包括閲讀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學科競賽與講座,走訪高年級同學或老師交流學習心得等。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補充和繼續,它不僅能豐富同學們的文化科學知識,加深和鞏固課內所學的知識,而且能夠滿足和發展我們的興趣愛好,培養獨立學習和工作的能力,激發求知慾與學習熱情。

2、循序漸進,積極歸因,防止急躁。

由於高一同學年齡較小,閲歷有限,為數不少的同學容易急躁。有的同學貪多求快,囫圇吞棗,想靠幾天“衝刺”一蹴而就。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發現新知的積累過程,決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許多優秀的同學能取得好成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基本功紮實,他們的閲讀、書寫、運算技能達到了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熟練程度。讓高一同學學會積極歸因,樹立自信心,如:取得一點成績及時體會成功,強化學習能力;遇到挫折及時調整學習方法、策略,更加努力改變挫折,循序漸進,爭取在高考成功。

3、注意研究學科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

數學學科擔負着培養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任。其中運算能力的培養一定要講究“活”,只看書不做題不行,只埋頭做題不總結積累也不行,教學中進行一題多解思考,優化運算策略;邏輯思維能力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和廣泛的適用性,對能力要求較高,使用歸類、網聯策略,區別好幾個概念:三段式推理、四種命題和充要條件的關係;空間想象能力對平面知識的擴充既要能鑽進去,又要能跳出來,結合立體幾何,體會圖形、符號和文字之間的互化;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要重視應用題的轉化訓練,歸類數學模型,體會數學語言。華羅庚先生倡導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學習過程就是這個道理,方法因人而異,但學習的四個環節(預習、上課、作業、複習)和一個步驟(歸納總結)是少不了的。

總之,高一數學教學要立足課本,面向全體學生,重點問題重點講,常考問題反覆練,合理利用單元複習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提高學生效率和自信心。從培養創造性人才的實際出發,由平時分層指導尖子學生完成,教學中數學思想的感悟,突出創新思維訓練,提高尖子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同時,兼顧學法指導,重點是消化解決曾經錯的題,爭取不犯重複性錯誤。高一數學學習是學生人生的一次磨鍊,也是教師教學成果的基礎體現,只要我們從實際出發制定適當目標,長計劃、短安排,學生會增強了自己戰勝困難的信心,數學學習自然會獲得好的成績----是辛苦的回報,教師與學生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