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關於人生的日誌

關於人生的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16W 次

關於人生的日誌1

人生如是,白駒過隙,來去匆匆,悄無痕跡。

關於人生的日誌

人這一輩子總是在追趕,在爭奪,在奮鬥,在拼搏,到最後丟了健康,失了愛人,沒了幸福,缺失了温暖。在慾望下在權利下出人頭地,即便這樣,到最後還是會有很多遺憾。

曾經有一位老者在去世的時候對他的兒女説:我活了這一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將自己所有的生活都放在了你們的身上。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希望我能夠將一切的事情都放下,完成自己的心願,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將為你們拼搏的心收一收,為你們掙來幸福的勇猛緩一緩,安心享受生活的美好,陽光的味道,我就知足了。

有人總是在難過的時候説上一句舒服是給死人留着的。卻沒有想到到底是活人不能舒服,還是自己的私慾太重?生活已經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了,人為什麼還要自己給自己施壓呢?你喜歡的痛苦無非是自認為的一種充實,其實放開那些所謂的“壓力”,拋開內心的慾望,人生如此短暫,更需要簡單與樂觀。

關於人生的日誌2

青春,是迷惘的,同時也是理智的。

青春是迷惘的,因為你不知道下一刻你會在哪裏,不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麼走。面對人生的路口,有無數個選擇,卻只有唯一一個適合你自己,你不敢隨便去遠一條,因為你不知道它通往哪裏,有可能讓你成功,也有可能讓你萬劫不復,所以你在原地久久佇立,遲遲不敢做出選擇。

青春,是理智的,因為你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那就是成長。所以無論你選擇哪條路,最終的方向都是成長。在人生的暮春,我們有無數種方式進入初夏,但無論哪種方式,最終的目標都是夏天,而不是冬天。

青春,是迷惘的.。因為你不知道你的路是否正確,不知道這條路是不是適合自己,不知道這條路最終通往哪裏。走在成長的路上你不斷的在思考着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這條路到底是長還是短,是一馬平川,還是蜿蜒崎嶇,所以你不得不放慢你的步伐,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向前挪,而眼睛在四周不停的眺望着,不斷地探索前行。

青春是理智的。因為你別無選擇,只能前進或者毀滅,所以無論前路有多麼崎嶇,有多少阻礙,你都要硬着頭皮走下去。只有一往無前地向前衝,才能走到路的盡頭,只有不畏前險,才會得到成長。在入夏的道路上,我們只能順從自然規律,不停往前,而不是背離邏輯,返回冬天。

青春是迷惘的,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危險與機遇並存,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你選擇的是機遇還是危險;青春同時也是理智的,因為你知道你必須做出選擇,必須去賭!贏,則一飛沖天,敗,則萬劫不復!

腳印,影子

翠鳥聲聲,婉轉悠揚。

籃天是屬於鳥的翅膀,大海是屬於魚的鰓鰭,路則是屬於人類的足的。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在這條路上,少不了有一個或多個舒適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很容易自我陶醉,留下獨個兒的腳印和影子。窗外的鳥兒,婉轉的鳴叫,是不甘於寂寞的自由自在,這種恰然自得的狀態,只為五月清晨的那一幕風景,那一處境地,那一種心情。

我們註定不是五月清早蹦跳在枝頭的鳥雀,也不是魚缸裏僅有七秒的金魚,不管你情不情願,都要在人生路上,留下自己的腳印和影子。這個世界是一個二元對立的世界,有快樂就有憂傷,有痛苦就有幸福。於是,所有人都在有意無意間隱藏悲傷和痛苦,努力追求快樂和幸福。但是為什麼每個人口口聲聲會吆喊着活的累,活的辛苦,感受不到幸福呢?

沿着歷史踏過的足跡,從走過的深深淺淺的腳印裏,或許會發現,每個人都活在真實與不真實之間,都習慣的帶着面具生活。面對他人,總是習慣隱藏自己的憂傷,壓抑自己的煩惱。儘可能的表現出一副自信且樂觀的生活態度。正像窗外鳥兒的叫聲,聽去是自由自自在的。殊不知,經歷了夜的黑暗,壓抑太久,就會忍不住。也難怪有人説,忍耐設有底線。一些極其微小的事情,都有可能“聚沙成塔”,在心靈深處積鬱太久,需要釋放,需要發聲,需要鳴唱,需要排“毒”,別讓“蘺芭牆”一樣的影子長得葱蘢了。

有一個寓言故事,一隻小老鼠剛剛出世不久,老鼠媽媽問小老鼠:你現在能看見了嗎?小老鼠説:能。老鼠媽媽説:那你能看到那塊紅薯嗎?小老鼠説:是的。老鼠媽媽説:那是一塊石頭,這説明你不但還看不見東西,你連嗅覺都還沒有。

從視覺、嗅覺再到聽覺和辨別,每一種能力的獲得都不是先天而來。人越長大,留下的腳印越多,心底裏的影子也會越密,甚至於會密實成細細的網。經歷多了,會逐漸對身邊的人越來越淡然。很多人出現了,又消失了,猶如坐看雲起雲落,實在是沒什麼可解釋説明。路再長也會有終點,夜再長也會有盡頭,不管雨下得有多大,鳥鳴得多清歡,總會有歇息和停止的時候。只憑感覺,終不濟事。

翌晨,聞翠鳥聲聲,想寫一下腳印和影子,算是偶然,也是必然。《朱子全書·學六》:“凡看文字,端坐熟讀,久久於正文邊自有細字註腳迸出來,方是自家見得親切。若只於外面捉摸個影子説,終不濟事。”

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一:“今學之者,務去聲律,以為高古,殊不知文隨世變,且有六朝唐宋影子,有意於古,而終非古也。”劉半農《自序》:“藉此將我十年以來環境的變遷與情感的變遷留下一些影子。”楊朔《泰山極頂》:“你如果想捉住點歷史的影子,儘可以在朝陽洞那家茶店裏挑選幾件泰山石刻的拓片。”

楊朔説的再好,在家裏,躺在牀上,也是難為自己的事。世上哪有躺倒不敢的產物?!恰如朋友微信所言:黃河十八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彎路是自然界的一種常態,走直路而是一種非常態。因為河流在前進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有些障礙是無法逾越的。所以,它只有取彎路,繞道而行,也正因為走彎路,讓它避開了一道道障礙,最終抵達了遙遠的大海。

其實,人生也是如此,當人們遇到坎坷、挫折時,也要把曲折的人生看做是一種常態,不悲觀失望,不長吁。

關於人生的日誌3

還靈魂一個自由的步調

我們急着買房子,急着學車,急着學會理財,急着去懂得怎樣保養成天山童姥,急着學會了解男人,急着學會看透世界,急着學會駕馭奢華……我們本該行雲流水緩緩前進的生命,我們本該花開花落踏風而行的靈魂,已經被催促着凋零。最易的是隨波逐流,最難的是拼死堅守。我的生活已經愈來愈慢,我並不着急去得到一些什麼。我相信,該來的時候,它就會來。

如今的女孩子,已是愈來愈不易在這個世界找到方向。

整個中國社會像是無數趟不斷被所謂的“技術”推動的列車,她們坐在裏面,總是覺得心有餘悸。似乎稍不用力,就會被甩得很遠。眼見着旁人在不斷地賺錢,賺錢,繼續掙錢,全都敵不過社會風氣充斥着無數的近路——一段“情”可以換得下半生的信託基金這麼有概括性。

男人也好,職位也罷,房產,車子,基金,戀情,保養,所有的資源,都在需要不斷地去搶奪。她們站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被無形的力量開始催促着去做一些本該不屬於這個年紀應該做的事情。

這幾日,無數個問題朝我噴薄而來。

21歲的女孩子問,要不要買房子;22歲的女孩子問,要不要給已婚的富二代當三奶;23歲的女孩子問,要不要給自己買一份養老保險。還有很多很多。

今天,我沒有想到要如何回答你們的問題,我只是在想,當我21歲的時候我在做些什麼。

在大學裏上課。很長的頭髮,齊劉海。一個月五百塊的生活費。最貴的護膚品是五十八塊的歐萊雅。在學校的后街吃也許是地溝油炒的菜,八塊錢一份。不捨得花錢買書,從學校圖書館借,或是從小書店裏租,兩毛錢一天。在十八塊錢的小夜燈下看完了所有的張小嫻和亦舒。有過一個很好的男朋友,我們騎着自行車到瀏陽河邊去吃米粉,冬天點兩大碗牛肉米粉,那時候長沙米粉還只要三塊錢一碗,豬肉牛肉都還沒有漲價。六塊錢的粉用一個大盆裝着,兩雙筷子兩個腦袋湊在一起吃。他的左手捧着我凍得冰涼而發紅的左手。後來他出國,我們分開。

手機是諾基亞3100,沒有iphone,沒有微博,沒有炫富,沒有花花世界。大二之前沒有電腦,寫文章的時候經常去網吧上通宵。

關於理財——還有生活費,一個月五百塊,根本不夠用,哪裏還會去想什麼理財的問題。

see?這就是我21歲的生活狀態。但是你們無法想象,這樣的我,其實是出身於一個條件已經算是很好的家庭。然後大學畢業,直到工作。22歲的時候,已經有人在想着為了一個幾千塊的包包如何找個有錢的老公嫁掉或是找個有錢人包*。

但是,我沒有。因為家庭條件已經足夠讓我有尊嚴地活下去,何苦為了一件昂貴的大衣就玷污青春。

其實我很能明白你們如今的感受,因為物價瘋漲,人心膨脹,生活早已物非人也非。

但是,我真的不知道你們在着急什麼。你們急着買房子,急着學車,急着學會理財,急着去懂得怎樣保養成天山童姥,急着學會了解男人,急着學會看透世界,急着學會駕馭奢華。急着早早的就用上雅詩蘭黛,急着早早地就背上愛馬仕,急着……

你們急匆匆急匆匆,腳步愈來愈快,心裏愈來愈空。眼前有無數條路可以走,但是當你們真正走到路口的時候,你們卻不斷地踟躕,持續地惆悵,失掉勇氣,望而卻步,停滯不前。生怕選擇了一條什麼平凡的路,就夠不着你們想要的未來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