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通用】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5篇

【通用】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09W 次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通用】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5篇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

  一、導入新課

學生讀課題:釣魚的啟示

二、檢查預習

1、學生讀詞語:指名三人,分別讀一行詞,再全班齊讀。

鱸魚、魚餌、操縱、魚鰓、翕動、皎潔、嘴脣、沮喪、抉擇、告誡、實踐

2、選擇以上詞語簡述課文內容。生自己思考,指名回答,再齊讀這段話。

十一歲時的一天夜晚,我和父親到附近湖中小島放好(魚餌)釣魚。我(操縱)魚竿,釣上了一條誘惑人的大(鱸魚),魚鰓在(皎潔)的月光下輕輕(翕動)。在父親的要求下,我(沮喪)地放掉鱸魚。後來,每當我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就會想起父親(告誡)我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3、請你用一兩句話來概括課文內容。指名説。

三、理解感悟

1、從哪看出釣到了一條誘惑人的大鱸魚?“我”和父親放魚時有沒有不捨呢?讓我們回到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

2、學生默讀,出示要求:

從哪看出釣到了一條誘惑人的大鱸魚?默讀第三自然段,找出依據,並標上序號。

“我”和父親放魚時有沒有不捨呢?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

3、從哪看出釣到了一條誘惑人的大鱸魚?用手勢示意依據的數量,請找到最多的説依據。

點撥寫法:抓住我的動作和釣魚時魚竿、水花的細節描寫,突出了鱸魚的大。

4、齊讀第3節,指導讀出魚的大。

5、“我”放魚時有沒有不捨呢?指名回答。

6、出示:

“我”的心情首先是得意,因為xx;其次是xx,因為xx;再次是xx,因為xx;最後是xx,因為xx。

指名説,學生齊讀。

7、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句子,讀出作者心情的變化。出示文中四處描寫“我”心情變化的句子。學生練習讀。指名4人朗讀,PK讀,再齊讀。

教師點撥:同學們剛才讀得很好,讀出了小作者的心情變化。從作者心情的變化你能讀懂什麼?指名回答。(放魚的艱難)

8、父親有過不捨嗎?指名説。出示句子,齊讀,讀出不捨。

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教師點撥:父親的不捨沒有直接寫出來,而是通過動作的細節描寫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9、儘管不捨,儘管這麼大的魚放掉了,但是作者得到了終生啟示,出示相關句子,齊讀。

那晚以後,我再沒有釣到過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當我一次次地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就會想起父親曾告誡我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10、生活中誘惑人的“魚”還可能是什麼?指名説句子:誘惑人的“魚”是xx。

11、生活中常常會遇到誘惑人的“魚”,我們是否能做出正確的抉擇呢?正因為那條魚太誘人,抉擇艱難,才給作者留下了終生的啟示。

出示句子,齊讀: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

文中結尾寫到那個夜晚月光如水,其實不僅僅是這一次寫月光,前面還有三次寫到月光,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感受月光的美麗。出示四句,齊讀。

你覺得那夜的月光對於作者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指名説。(月光見證了“我”心靈的成長;月光是皎潔純潔的,預示人的誠實坦蕩、光明磊落)

再齊讀啟示: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四、表達

師:這篇課文通過寫生活中的事情釣魚放魚揭示了啟示,我們把這樣的文章叫做哲理散文,文中細緻描寫鱸魚的大,以及“我”和父親心情的變化,想想這三項內容跟啟示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着力描寫?

(揭示道德抉擇的艱難,能突出表現哲理的內容要具體描寫,這就是哲理散文的特點。)文中魚的大、人物的心理、動作、神情等幾處細節描寫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其實,這篇課文在選入課本時是刪減過的,原文中有些細節描寫非常精彩,更能表現抉擇的艱難,因為篇幅有限編入課本時縮寫改短了,這兩句就是縮寫的。出示PPT,師:猜猜作家在原文中是怎樣進行細節描寫的?指名説。

1、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魚。

(魚有多大?看到魚時“我”的心情和動作是怎樣的?)

2、我慢慢地把魚鈎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湖裏。

(放魚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的?“我”放魚時的連續動作。)

學生自由選擇一處進行拓展寫話,教師巡視,指名兩個學生讀練筆。點評。

課件出示原文句子,齊讀句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哲理散文《釣魚的啟示》,從放魚的艱難感受到道德抉擇的艱難,知道了能突出表現哲理的內容要寫具體,敍事時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情、心理等進行細節描寫,我們寫生活中的啟示也可以學着這樣寫。

板書:

魚大

釣魚的啟示我不捨難

父親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積累文中的多個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我和父親對話的內容。

2、學生質疑問難,抓住文本中最難的句子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其深刻的含義,並能用幾句話寫下來。感受學習的方法------抓聯繫

3、懂得從小受到嚴格教育的重要,並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學習過程:

一、快速記憶,運用歸納。

師:在我們的第一節課的學習中,大家接觸過這樣的幾個詞語。(出示)

放好魚餌 小心翼翼 操縱釣線 筋疲力盡

再次乞求 不容爭辯 放魚回湖 依依不捨

遇到誘惑 父親告誡 簡單問題 道德實踐

齊讀這些詞語,欣賞那位同學背誦得更快。

指名一位同學背誦,揭示背誦方法-------抓詞語之間的聯繫。

請一位同學把這些詞語連接起來説幾句話。(學生説話)

師:我們再背誦這些詞語就方便多了。(齊背)

師:剛才我們把這些詞語連接起來説得那段話,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點評:吉老師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別出心裁,在學生朗讀這些詞語後,讓學生快速地背誦這些詞語,開始還讓我們不明白其中有什麼奧祕,當讓學生把這些詞語連接起來説幾句話是讓我們豁然開朗,原來此舉有三得之效:一是訓練學生的記憶能力;而是悟得記憶迅速的方法,三是還複習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的做法,真正地着眼於學生的發展。)

二、質疑問難,聯繫思考。《釣魚的啟示》公開課教案設計

(一)質疑問難

師:剛才我們把這些詞語連接起來説得那段話,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在這個故事中,你們覺得最難的,確確實實需要老師幫助的地方是哪裏?

(學生提出問題,老師把學生的問題整理在黑板上,形成板書:

誘惑的“魚” 道德實踐 嚴格要求

師:你們覺得最難理解的地方集中在一段話中。

出示: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當我一次次地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父親曾告誡我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點評: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其實質就是強調“學”本位論。它所強調的是學生的“學”,把“學”放到核心的位置,以“學”為中心、為目的、為主線,教師圍繞“學”而教,課堂以“學”來組織。)

(二)突破難點之一,簡單“是”“非”實踐難和“嚴格要求”

1、師:我們先來做幾道判斷題,由你們來判斷“是”和“非”。

上課應該專心聽講,積極動腦。(是)

紅燈亮了,我們趕緊過馬路。(非)

試卷上有一道題老師少扣了一分,我不能告訴老師。(非)

離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小時,我提前釣上了一條,應該把它放回去。(是)

(點評:架設文本與是生活的橋樑,學生的疑難問題的解決便水到渠成。)

2、師:你們很會判斷,這就叫是非易斷,實踐起來呢,卻不那麼容易。文中的我就是如此。我們把整個心都沉潛下去靜靜地讀課文2----8自然段,書找一找為什麼難的理由。

出示:父親讓我把剛釣到的鱸魚放回去,實在是太難了:

······

板書:我

難以實踐

不易釣到 (釣)

魚大難得 (魚)

父親喜愛 (父)

只差兩小時 (時)

無人知曉 (人)

師:我們特別會讀書,讀書很細緻,誰能把這些原因結合在一起説一説。

這就是細緻讀書,抓各個方面之間的聯繫。

板書:細讀書 抓聯繫

(點評:欣賞這一部分的的教學時,我想到了吉老師常説的一句話,“學生的思維往往是呈“點”狀的,它很單一,而不全面,需要我們引導他們讀文本時聯繫起來考慮問題,以訓練學生思維的全面性。如果經常性的這樣教學,學生的思維將會向縱深方向發展。)《釣魚的啟示》公開課教案設計

3、朗讀課文的指導。

講解讓我們明白了道理。讓朗讀豐富我們大感受。兩位同學合作,一人讀父親的話,一人讀兒子話,讀出自己的感受。

(指名兩位同學朗讀)請兩位同學上場,我們邊看屏幕上的.文字,邊聽他們讀得怎樣。

師:(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進行引導)朗讀,不只是讀書上的文字,重要的是讀出文字向我們展現的情景,讀出文中沒有直接告知的內容。

師:看“我”説話的內容,正因為魚如此之大,如此漂亮的鱸魚,所以我急切地問道——

生:(急切地)“爸爸!為什麼?”

師:正因為鱸魚不容易釣上來,所以我大聲爭辨道——

生:(大聲爭辯)“可是不會釣到這麼大的魚了。”

師:對,讀書就應該這樣讀,聯繫作者的心情,想象當時的情景來讀,才能讀好。再看父親的表現,(在課件上圈出“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和“不容分辯”,這些詞語)誰能代替父親説一説當時沒有説出的話語)

出示:父親盯者鱸魚看了好一會兒,心想:( )然後把目光指向我,説:“孩子,你得把魚放回湖裏去。”

(預設學生的表達:如你現在把魚帶回家,就是貪小便宜,如果把魚放回去,就是光明磊落,遵紀守法,做人就應該誠實自律。不管有沒有人在場,任何一種理由都不行。)

師:説得太好了,這就叫“嚴格要求”,(在板書上“嚴格要求”的旁邊打上“對鈎。”父親是這樣想的,聯繫了父親的心境,我們再來讀一讀父親的話,感覺一定跟剛才不一樣。

讀“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這句話,需要讓學生體會到父親的堅決,“得”──一定、必須,不容爭辯、沒有商量的餘地;同時也應該讓學生體會父親的慈愛──父親是理解孩子的心情的,但實踐道德是沒法妥協的,這是作為一位真正愛孩子的父親必須做的,並不是不懂人情。普普通通的一聲“孩子”之稱,充滿了父親温柔和深情

師:我們體會到了這一些,再讀父親和兒子進行對話,一定能讀得更好。邀請女同學讀“我”的話。男同學讀父親的話,我做解説。

(點評:吉老師巧妙地利用了語言的空白處,促進學生思維發散,走進父親的內心世界,學生的想象豐富了,對文本的理解也就深入了,有感情的朗讀的目標也就達成了。)

師:我從小就受到了這樣嚴格的教育。三十四年過去了,我已經是一位著名的建築師了,我邀請女同學再次朗讀剛才我們不理解的一段話-----

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當我一次次地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父親曾告誡我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三)難點二-----“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師:這樣嚴格的教育已深入到我的心靈,以後的每一天我都是照着父親的要求去做的,釣魚的啟示已經滲透到作者生活的各個方面。

師:三十四年來,他會遇到很多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生:金錢、地位、名利……

師:有那位知識豐富的孩子能聯繫他的職業來説説嗎?

(在引讀中體會這句話的意思)如下為預設:

師(引讀):對,我是一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有一筆不是我勞動所得的錢送到了“我”的家,面對這樣的誘惑,我想起了父親的話-----

生:(讀父親説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

師:因為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我的做法是—-

生:把錢退回去。

師:對,這就是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我”結婚時正需要一幢房子,某一建設單位知道了這件事,把一幢房子送到我的手上,要我答應泄露某些建築設計的祕密,面對這樣的誘惑,我想起了父親的話----

生:道德只是個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師:因為我從小受到了父親的嚴格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我的做法是—-

生:堅決不要這個房子。

師(板書十字路口)面對誘惑,在十字路口何去何從,是父親的諄諄教導,使他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點評: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有效地幫助學生解答疑難,也豐富了文本的內涵)

三、提升認識,學生寫話

讀《釣魚的啟示》讓我進行一次道德的洗禮,受到一次薰陶和感染,情感上產生一種震撼,它給我們很多的啟示。這是我的想法:

出示:誰都知道要自覺地遵守規則,可是很多人卻為了一時或小或大的利益不能自律如闖紅燈只為了回家快一點兒,考試作弊就是為了得到一個虛假的分數等。衡量一個人真正的品德,是看他面對誘惑的時候,做些什麼,在別人沒有發現的時候做些什麼。“非常的境遇才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

學生寫話和交流。

(點評:讓學生寫讀了此文的“啟示”,依然有難度,教師的語言對學生也是一種引領,學生借鑑老師的表達,借用具體的生活例子,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從而加深了對“啟示”的理解,同時也提高了表達能力。)

師:時間流逝,我們的學習也要戛然而止,那個夜晚卻深深引在我們心中,父親那句啟笛人生道理的話語依然在我們的腦海迴盪----

生:道德只是一個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師:同時我們初步感悟了一種學習方法,細讀書,抓聯繫: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讓我們的語文能力步步提升。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仔細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從作者釣魚的啟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紀的人。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為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裏的原因。

2.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從這件事得到的啟示,體會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閲讀“單元導讀”,引入新課

1.指名讀單元導讀,説説本單元的主題是什麼,在學習本組課文時有什麼要求。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課文中描述了怎樣一件事?(板書課題)

↘檢查預習,通讀課文

1.檢查預習情況:生字字詞,標自然段。

2.理解重點詞語: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3.檢查朗讀,要求正確、流利、有語氣。

4.通讀全文,思考課文大意。

↘揭題質疑

讀課題你有什麼疑問?教師歸納:“啟示”是什麼意思?課文中作者受到了什麼啟示?為什麼釣魚會使我

從中受到啟示?這節課我們就圍繞大家提出的問題閲讀課文,解決疑問。

↘初讀理解

1.“啟示”的意思是:

2.再讀課文,作者受到了什麼啟示,畫出有關語句?(“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3.在我釣到魚、放走魚的過程中受到啟示。

↘複習生詞

1.認讀生字、詞語:捕撈、魚餌、濺起、魚鈎、小心翼翼、操縱、魚腮、皎潔的月光、嘴脣、沮喪、誘惑、告誡、實踐、抉擇、翕動。

2.誰還記得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第二課時

情景導入,細讀感悟

在我十一歲那年的一個夜晚,和往常一樣我和父親來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島上釣魚,而三十四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卻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這是為什麼呢?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你讀懂了什麼?

①“我”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誘人的大鱸魚:

來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練地操縱着。”“我等那條魚掙扎得筋疲力盡了,迅速把它拉上岸來。”

誘人的大鱸魚:“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腮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

②分別指導朗讀相關句子,體會鱸魚的來之不易和誘人。

③整讀第三自然段。

2.多誘惑人的魚呀!我和父親是多麼興奮、得意呀!可不久父親卻讓我把這條鱸魚放回湖裏去。

請默讀第4自然段,同桌説説這是為什麼?

3.讀5至8自然段,思考:11歲的我好不容易釣着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父親卻要我放回湖裏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親”和“我”,請你們討論討論“這條如此誘惑人的‘魚’該不該放”?各説出自己的理由請聯繫上下文,與周圍的同學合作、討論!

小組彙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找到描寫我心情的詞語,一起來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4.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儘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撈鱸魚還有兩個小時的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在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依依不捨地把魚放回到湖中。

對讀第3.9段,對比感受我釣到魚時的喜悦以及放魚時的不捨。

5.轉眼間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沮喪的我,已經成為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了。我對父親當年的舉動有了新的理解。

① 出示:“我再也沒有釣到像三十四年前那個夜晚所釣到的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② 默讀感悟:這裏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究竟指的是什麼呢?結合父親告誡我的話談感受:放不放鱸魚只是個簡單的對與錯、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做起來卻是那樣的艱難!

③ 齊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拓展延伸,積累運用

正因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腦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我相信,這個故事也一定給大家帶來了啟示。讀了父親告誡“我”的話,你是怎麼想的? 這篇課文對你有怎樣的影響?請同學們結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對文中的作者或父親説一句話,還可以寫一句話,送給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誦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兩句話。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一

重慶高新區第一實驗小學 白正全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20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正確讀寫“啟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跳躍、掙扎、距離、紐約、抉擇、實踐、獲得”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領會到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4.瞭解課文的敍述順序,按事情發展順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閲讀,抓住主要內容,讀懂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談話:假如,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大魚,剛想拿回家,別人卻讓你放回去,你會怎樣想,怎樣做呢?讀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會得到一些啟發的。

2.齊讀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學習生字詞

易錯音:沮 漪

易錯形:距(拒) 紐(扭)踐(線)掙(諍)

三、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指導描寫“我”和父親神態及心理活動的句子

四、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思考:“我”回憶了一件什麼事?為什麼每當“我”想起這件往事,內心總充滿了對父親的崇敬?

(分小組合作學習)

五、教師總結

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的內容,知道了父親在鱸魚捕撈的開放日前一個傍晚,在“我”捕撈到一條大鱸魚後讓“我”放回去的事。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仔細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從作者釣魚的啟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紀的人。

4.檢驗自己的閲讀能力和閲讀習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為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裏的原因。

2.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從這件事得到的啟示,體會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月光的輝映下,靜悄悄的湖邊,知道作者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心情十分興奮。面對着大鱸魚的誘惑,“我”做出了件難的抉擇,這件事也對你有很大的啟發吧,我就讓我們一起細讀本課。

二、研讀第11自然段

1.請同學們再看題目,哪個詞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啟示)請打開書,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直接告訴你,釣魚給作者留下啟示?

2.(出示第11自然段)讀了此段,你想知道什麼?

三、研讀第4──10自然段

(一)整體感知。

1.學生邊聽錄音邊默讀邊想。

2.彙報:你讀懂了什麼?

(二)學習第4──9自然段。

1.請學生畫出描寫作者言行的句子。

2.學生彙報,指導朗讀。

3.比賽讀:你可以把“我”的心情變化讀出來嗎?

4.討論:父親為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去?

5.你同意父親叫“我”把大鱸魚放走嗎?(學生表態後,進行辯論比賽。)

(三)學習第10自然段。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10自然段,找一找這段話有沒有能説服對方、贏得這次辯論比賽的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畫上一個小問號。

2.生彙報自己找到的句子。思考重點句: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這魚指什麼?

3.討論: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麼?

你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是怎樣做的?

4.父親怎樣教育“我”,才使“我”有所成就?(指導讀父親告誡“我”的話。)

5.聯繫父親的話,用“因為……所以……”説説作者取得成就的原因。

6.教師點撥:找出反映“我”心理活動的語句,多讀幾遍,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感悟:這“魚”就是面臨道德抉擇的各種誘惑。

7.聽了父親的話,聯繫自己的生活,或者聯繫課前蒐集到的有些名人因為從小受到嚴格教育而有所成就的故事,説説自己受到的啟發。

8.開展全班討論:“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這句話。

四、總結

面對着這樣的父親、這樣的作者,你想對他們説什麼?

五、拓展、延伸

你身邊的人對你有沒有類似這樣的啟示?蒐集有關材料,和你的小夥伴互相交流,再寫下來。

板書設計: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抓住主人公的情感變化,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誠信、公德在人生中的重大意義。

2、學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用詞的精確妥帖。

3、掌握本課生字詞,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公德的對人生的影響。

教學難點:體會用詞的準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孩子們不知道你對釣魚瞭解多少?釣魚的目的是什麼?想釣到魚容易嗎?如果掉到了會是什麼心情?

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讀一個關於釣魚的故事——《釣魚的啟示》板書課題

二、讀通課文,梳脈絡,抓梗概。

1、課前大家預習了課文,不知道文中的這些生詞你能否讀準確?分組出示詞語,認讀。

組(1)讀準字音

組(2)重點理解翕動

組(3)體會情緒變化

2、最後的這一組詞語都是形容什麼的?他們同時出現在了一句話中,請你找出來讀一讀。

3、一件釣魚的事讓作者出現了三種不同的情緒呢,請同學們靜下心來,認真的讀一讀課文,到文中的字裏行間去找一找相關的語句,去體會一下作者的情感變化,並把你的感受標記在書中。

三、精讀課文,品細節,抓言行。

(一)理解“興高采烈”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具體找一找有什麼值得作者“興高采烈”呢?

(1)(釣的不容易、鱸魚大)從哪些句子當中知道的鱸魚很大?

指導朗讀“啊,好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

(這條魚很大,你從這句體會到什麼?是呀,從你們的話中有驚喜、有自豪。……)

釣到這條魚,就好比你得到了盼望已久的芭比娃娃,讀——

釣到這條魚,就好比你用上了期待已久的電腦,讀——

釣到這條魚,就好比你終於考出的滿分成績,讀——

(2)(釣的不容易)從哪些句子當中知道的釣的不容易?抓住“過了好長時間(聯繫上下文理解到底多久)、小心翼翼的一收一放、慢慢地”

我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大魚,這對11歲的我來説可真是一份驚喜,我是多麼興高采烈呀。(板書興高采烈)

(二)理解“無可奈何”與“沮喪至極”

1、(再次出示第十自然段過度),那“我”又為什麼變得無可奈何甚至是沮喪至極了呢?

2、父親為什麼要兒子把大鱸魚放回湖裏?是因為他不喜歡鱸魚嗎?出示“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

父親也喜歡這魚,為什麼他還要我放了它?

理由:“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

3、是啊,正是出於對捕魚時間的遵守,所以父親才讓兒子把魚放回湖裏。於是矛盾就這樣產生了,誰來讀一讀父子間的對話,也就是課文的'四至七自然段?(讀後評價、指導朗讀,同桌練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

4、雖然我哭了但此時的我還沒死心,(課件出示下一句)我為什麼還要向四周看一看?我的目的是什麼?這乞求的目光讓我們彷彿聽到作者在對父親説?

父親聽到了兒子的心聲,卻仍然沉着臉,這又是為什麼?他似乎也在對兒子説?(課件出示)

5、這深更半夜,最後短短兩個小時,就有那麼重要嗎?這條魚就一定得放嗎?和同桌説一説你的想法。(生討論:肯定大部分或全部都是説的應該放回去,關鍵是挖掘學生心中的誠實、良心、道德、誠信)

是的,要遵守規定,父親更是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仍然遵守規定,這説明什麼?(父親是個品德高尚的人)

而且父親是讓我親手放掉這條魚,他這樣做的目的何在?(為了讓我明白即使沒有人看見,也要遵守原則,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當時“我”理解嗎?是的,我不理解,是父親的堅決致使我變得那麼無可奈何,(板書無可奈何)我只好慢慢地——。(引讀第九段後面放魚的部分)我看着那條我喜歡的,很大的鱸魚又走了,此時我真是——沮喪至極。(板書沮喪至極)。

四、聯繫生活,悟哲理,修品行。

轉眼間34年過去了,我已經是紐約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了。引讀“我再也沒有……月光如水的夜晚。”

a.孩子們,這一句中“旅途”指什麼?是呀,在“我”的34年生活中,(引用事例理解“誘惑人的魚”。)事例1:記得一次深夜……,引讀父親的話。事例2:還有一次……,引讀父親的話。

b.孩子們,那無人的信號燈前,那購買設計圖稿的鉅款,不就是文中那加了引號的魚嗎?想想看這誘惑人的“魚”還可能是什麼?

c.正是因為34年前,父親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仍然按照原則要求我,所以我才能抵擋這些精神和物質上的誘惑,一次次地捨棄那些誘惑人的“魚”,常言道“捨得捨得,有舍就有得”,那我又得到了什麼呢?課件出示填空“作者捨棄的是( ),得到的( )。”(板書:高尚品德)

五、總結全篇

我國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管仲曾説過:“道德當身,不以物惑。”(課件出示)這句話是説人要以道德為行為準則,不為利益物質等所誘惑。這句話不正是這篇文章所想要表達的思想嗎?

老師希望你們記住這句話,今後

在學校,當老師給你的考卷多算了分數時,請你記住——(引讀“道德當身,不以物惑。”)

在公共場所,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給你,請你記住——(引讀“道德當身,不以物惑。”)

在人生的道路上,當你面臨抉擇時,請你記住——(引讀“道德當身,不以物惑。”)

板書:

興高采烈

無可奈何 釣魚的啟示 道德抉擇

沮喪至極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5

【知識技能】:

理解父親沒有商量餘地的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的啟示。抄寫文中描寫美麗夜色語句及含義深刻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通過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體會我與父親的心理活動。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並從中獲得道理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語,同學們,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和父親在捕撈鱸魚開放日的前一個夜晚,釣到了一條又大又漂亮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這條魚,可就在此時,父親卻做了一個令我感到萬分意外的決定,是什麼呢?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找一找。(幻燈片出示父親的決定是什麼?)

二、繼續學習課文。

1、引導學生根據提示語讀課文原句(幻燈出示人物對話)。

指導朗讀讀出父親的堅持從中體會“得”的境界。

不容置疑,不容爭辯,必須

盯:父親喜歡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父親也在經受道德的考驗。

2、此時,父親和我一樣都喜歡這條漂亮的大鱸魚,那為什麼還要我把它放回湖裏。(板書:放)。讀課文從中找出答案。(離捕撈鱸魚開放日還差兩個小時)。

這兩個小時意味着什麼?

不能捕撈,如果捕撈,就是不守規則、不道德。沒人看見,任何時候都要守規則、講道德。

3、再次讀文。這是怎樣一位父親?

讀文、分角色讀文人物對話。生:讀“我”。師:讀“父親”。

嚴父,慈母。讀兩次、昇華兩次

4、同學們、現在我們通過人物的神態語言動作等描寫走進父親的內心之後,老師想問大家這條魚放嗎?(板書放)。

二、悟道理。

1、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語氣中,我依依不捨的把大鱸魚放回了湖中,俗話捨得捨得,我舍掉了大鱸魚但得到的是什麼呢?

2、幻燈片出示(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

3、邊説邊美化板書,是啊!,同學們,在34年前的那個夜晚,在父親的教導下,我持平了道德的這把天平,使他終究沒有被這條誘惑的魚而壓倒。

34年的人生旅途,作者不僅一次遇到了34年以前一樣的各種各樣的大大小小的誘惑的魚。想一想這些魚都是什麼呢。師自由説。

34年的漫漫人生路,我始終一如既往的將這把道德的天平是因為什麼呢?

幻燈片出示:道德是個簡單。

即使時間起來很難但在34年前的那個夜晚,我在父親不容爭辯的'嚴格要求下把那條漂亮的大鱸魚放回了湖中的那刻起,我就已經獲得了實踐道德的勇氣和力量。

同學們,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遇到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誘惑的魚,但只要每個人心上一把道德的尺子就會在生活這本書是獲得無窮無盡的財富。

最後送大家一個詞,板書:德者得也。

讀:想想課文內容以及父親的告誡德者得也,讓我輕輕的告訴別人:德者得也。

默默而堅定的告訴自己:德者得也。

板書:

放放!

德者得也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學習部分生字新詞。

2、深入體會大鱸魚的誘惑和放魚時的人物心情。

3、初步感悟啟示的意思。

教學重點:目標2

教學難點:對啟示的理解

教學過程:課前談話:同學們,喜歡釣魚嗎?釣上過怎樣的魚?對釣魚有沒有心得體會

一、導入

一次普普通通的釣魚也許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你們信不信?

美國著名建築設計師詹姆斯.蘭費蒂斯就有過這樣的經歷。由此他還特地寫了一篇文章:釣魚的啟示。你能説説對“啟示”的理解嗎?

過渡:是啊,啟示就是對人有啟發的有教育意義的道理。

二、接下來就讓我們好好讀課文。讀準裏邊的生字新詞,想一想釣魚的啟示在哪裏告訴你了?用筆畫下來。

三、找到了嗎?

1、出示啟示。

2、齊讀。

3、能説説你的理解嗎?

4、有什麼問題想問?

5、老師:抓住父親的那句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為什麼實踐起來(也就是做起來)卻很難?,我們去看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四、老師先請大家讀一讀第三自然段。

1、讀了這一段,你有什麼感受?(鱸魚大……)板書

2、鱸魚之大你從哪裏感受到的?

3、交流句子並朗讀指導。

(讀出感歎詞,讀出形容詞)

1)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鱸魚。(讀出感歎)(出示鱸魚的圖片)

2)湖面上不時發出“啪啪”的聲音,濺起了不少水花。(讀出形聲之詞)

3)魚竿突然劇烈地抖動起來……(讀出形容,解釋或者給劇烈找個同義詞)

4)對於我這個老手來講,也是十分不容易釣到。

5)從我和父親的得意之情反襯出。

4、想不想去看看這條大鱸魚?(出示圖片).想象:這條鱸魚如果是你釣到的,它還可以給你帶來些什麼?

過渡:同學們,這樣品嚐美味的機會來到你身上了,這樣賺錢的機會給你了,你願意放棄嗎?

是的,這麼大的誘惑“我“怎麼願意放棄呀,(板書:誘惑)

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卻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請大家接着去讀讀課文的4——9節。

五、發生了什麼事?

1、板書:我 父親(放)

2、此時此刻我的.心情是如何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學生找讀句子。

4、老師整體出示句子,能圈出心情變化的詞語嗎?

5、去試着讀出我當時的心情。

6、老師想配上父親的話,分角色朗讀,進一步體會體會我當時的心情。

7、出示:父親划着火柴看了看手錶,這時距離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他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爸爸,為什麼?”我急切地問道。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説。

“可是不會釣到這麼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着,哭出了聲。

到處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父親。

父親不容爭辯地沉默着。

我慢慢地把魚鈎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湖中。

8、現在你特別能理解我的心情嗎?可以選擇一種來説説.

9、當説到乞求一句:出示圖片這就是那個寧靜的夜晚,你看到了什麼?你只看到了什麼?

這對我和父親來講意味着——可以把魚偷偷地帶回去,無人知道。

10、然而呢?——

11、難道他不受誘惑嗎?

12、他為什麼這樣做?

1)讀句子“離鱸魚捕撈開放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聯繫上下文,學習生字詞。能借助拼音正確認讀11個生字,將課文讀準確、流利。

2、能抓住課文的線索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3、引導學生通過反覆讀。能抓住描寫鱸魚的句子及我的心理活動的句子,來體會“我”的心情變化的過程,感受我對鱸魚的喜愛及不捨之情。為下文體會父親的決定及本文所講述的道理做好鋪墊。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抓住課文的線索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難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教學過程:

一、明確意圖,直抒胸臆

生活是一本大書,只要認真閲讀這本大書就可以獲得人生的智慧,得到人生的啟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一個11歲少年閲讀生活這本大書的收穫,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第13課《釣魚的啟示》(師板書課題)(生書空)

(設計意圖:本文是一個孩子在生活中獲得智慧的故事,且由於學生生活體驗與心智的成長與文章所藴含的道理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開頭便點明文章意圖,以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降低學習難度)

二、自主學習、理清脈絡

1、同學們將書翻到第58頁,藉助拼音將課文讀準確、流利,並找到難讀的`字音劃上標記,準備和同學分享。(自由朗讀課文,並對難讀字音做標記。)

2、同桌交流你找到的難讀字音。(同桌交流)

3、投影出示難讀的字音,生試着讀一讀,

4、範讀。

5、同學們這篇課文的課題是什麼《釣魚的啟示》,請齊讀課題,那麼課文到底寫了一件什麼事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投影出示要求)

6、默讀課文,思考,並進行批註。(生彙報,教師引導圍繞主線“釣魚”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板書放魚、釣魚、啟示)

7、課文主要環節就是這三個詞,誰能圍繞這三個詞完整地説一説課文寫了什麼呢?(生彙報。)

(設計意圖:“魚”是全文的線索,引導學生圍繞線索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以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概括寫事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同時引導學生用準確、簡潔的話進行表達,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細讀課文,走進內心

1、是啊,我和父親這次就是為了釣魚,為什麼父親還讓我把魚放了呢?聽到父親讓我放魚我願意嗎?為什麼?請你讀一讀書在文中找到依據進行批註。(投影出示要求)

(默讀課文進行批註。)

2、誰來説説我願意放魚嗎?你在課文中哪裏得知的?

(1)課文中第5自然段“‘爸爸!為什麼?’我急切地問道。”急切地説明我很不解爸爸為什麼要放魚,因此看出我不願意放魚。

A(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內心的急切。)

B將這句進行改動,探討合理性,體會語言與內心的密切聯繫。投影出示:“爸爸!為什麼呢?”大家對比着試着讀一讀,看看是否合理。

(生彙報)

(2)第8自然段,“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一句中“乞求”一詞的理解。

A他乞求的目光在對父親説什麼呢?

B還在乞求什麼呢?

(3)課文的7自然段。生讀這段,並分析:我在和父親爭辯,急得都哭了。

A我在用這句中的哪個詞和父親爭辯呢?

B我為什麼肯定自己就不會釣到這麼大的魚了呢?

C有感情地讀出這一句,和父親進行爭辯。

(生齊讀第7自然段)

(3)“我慢慢地把魚鈎……一轉眼便消失在湖裏了。”

A一起看看這一段話。你們也來讀一讀,除了依依不捨還從哪裏看出了我對大鱸魚的不捨?

(引導學生抓住動作詞語:慢慢的、依依不捨體會人物內心)

B現在同學們看一看這個句式,你可以用這個句式説説主人公當時的心情。(投影出示:1.我慢慢地把魚鈎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真希望:2.我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到湖裏,真希望:)

C是啊真希望爸爸能回心轉意,真希望它能多陪我一會兒。師:讓我們讀出那份依依不捨。

(4)“一轉眼便消失在湖裏。一轉眼説明魚走得太快了。而我的心希望它慢點走。”

A我為什麼希望它慢點走呢?

B讓我們讀一讀對它的不捨,大鱸魚你慢點走,再陪我一會兒吧。

3、那我為什麼不願意放大魚呢?

(1)“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鱸魚。”

A為什麼他説從沒見過可以説明魚很大?

B朗讀“啊,好大的魚!”讀出內心的的驚訝。(師生共同點評)

(2)“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這條漂亮的大鱸魚。”這是條漂亮的大鱸魚。引導體會:我和父親很得意,説明魚很大,很漂亮。

(生彙報)(板書:得意)

(本文的主旨含意深刻與學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理解“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紀的人”.的價值之前只有讓學生深刻感受我對大鱸魚的不捨,才能讓學生體會選擇之難,教育之深,因此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抓住關鍵詞體會人物內心的變化)

四、辨思總結,設疑鋪墊。

同學們這麼大的,這麼漂亮的魚,我是這樣的喜歡,為了留下魚,我不惜和父親爭辯,我用乞求的目光,乞求着爸爸,可是父親就是堅持讓我放掉大魚,難道是父親不喜歡這魚,還是父親不夠愛我?下節課讓我們去繼續學習。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捕撈、魚餌、魚鈎、小心翼翼、操縱、皎潔、沮喪、誘惑、告誡、實踐”等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尤其要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理解“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正確領會“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聯繫實際,受到“自覺遵守規章制度、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

4、瞭解課文按事情發展敍述的順序,學習作者在敍事過程中穿插運用細節描寫及人物心理活動描寫的手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讀中感悟文中深刻的做人道理,從而受到“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情感薰陶。

教學難點:

課文最後一部分有些句子的含義比較深刻,學生受年齡、經歷的侷限,領會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是教學的重點,但也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建議:

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詞句,從中受到啟示,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了更好的落實這一重點,教學中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首先應立足於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讀懂句子的意思,然後再適度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爸爸”和“我”,用自己的平凡行動為生活這本書增添新的篇章。切忌“標籤式”的空洞説教。

教學流程:

課前準備:

1、鼓勵學生尋找、查閲關於魚類生活習性的資料,初步瞭解定時禁捕對保護鱸魚繁衍生長的意義。

2、引導學生讀有關誠信的文章。收集自己喜歡的名言警句。

3、回憶或收集生活中有關道德實踐方面的點滴小事。

4、老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關於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你們有自己喜歡的嗎?(學生交流)

2、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一條名言——(多媒體顯現)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學生自由讀、齊讀這段話)。

3、讀了這段話,大家有什麼話想説嗎?(學生質疑。)

4、由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出課題——13、釣魚的啟示(板書),(學生齊讀課題)課題中哪個詞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啟示)課文哪個自然段直接點出了這個詞?(第11段)投影出示

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

齊讀該段。師問:讀了此段,你想知道什麼?

(再次引導學生質疑,以激起學生對課文的閲讀期待)

5、小結,導入下一個環節的學習。

是啊,三十四年前的那次釣魚與以往有何不同?為什麼會給作者以終生的啟示?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回到34年前那個不同尋常的夜晚。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認真讀一讀這篇文章吧,要求把字音讀準確,特別是課文中出現的生字,可以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通順。邊讀邊思考一下:作者在釣魚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不同尋常的事情,得到了什麼啟示。(學生自由讀課文)

2、檢查讀書情況。

(1)指名分段朗讀,對學生讀書中出現的問題,老師隨即指導點撥,對於難讀的句子,老師可範讀,指名讀,讓學生讀通、讀對。

(2)投影出示:(檢查學生的認讀、書寫及詞義的理解情況)

魚餌漣漪(讀時理解)掙扎操縱小心翼翼

魚鰓翕動(文中理解)皎潔鱸魚筋疲力盡

3、整體感知,理清層次。

(1)“我”在釣魚時究竟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引導學生簡要概括)

(2)在概括內容的基礎上,理清課文層次——先寫“我”釣到一條少見的大鱸魚,特別驚喜;接着寫父親態度堅決地讓我把鱸魚放回湖裏,我依依不捨甚至有些沮喪;最後寫這件事讓“我”得到了終身受益的啟示。

三、深入文本,品析詞句。

(學習釣魚部分)

1、請同學們先用心默讀1——3段,看你能否讀出這次釣魚與以往有何不同?三十四年過去了,哪些情景一直令作者難以忘懷?

(引導學生聯繫課文總結這次釣魚與以往的不同:釣到了以前從沒見到過的又大又漂亮的鱸魚,這真是出乎作者意料之外的驚喜。再以“哪些情景令作者終生難忘”這一問題引出重點段第3段的學習。)(投影出示第3段)

(1)、指名讀、自由讀。“這是一條怎樣誘惑人的魚?”找出相關語句進行描述。

(2)此時作者和父親的心情怎樣?(驚喜、得意、興奮)

(3)這種驚喜、得意的心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引導學生通過具體詞句體會寫法)

a、直接表達內心活動,如:“啊,好大的魚!”“我和父親得意的欣賞着……”

b、用月夜的描寫襯托高興的心情,如;“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

c、“我”釣魚的動作及魚兒掙扎的情景刻畫極為細膩,如:“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練地操縱着、迅速拉上岸、得意地欣賞”;“魚兒不停地甩動魚尾並跳躍着,在湖面上不時發出‘啪啪’的聲音,濺出不少水花……”進一步體現了作者此時驚喜的心情。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

假如你就是作者,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此時興奮的心情呢?(先選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可自己邊品味邊讀,可同桌互相讀,可小組成員齊讀;再指名讀,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或範讀、領讀。最後齊讀。)

3、教師小結

在三十四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作者喜出望外地釣到了一條又大又漂亮的鱸魚,當時那一美好的情景,令作者回味無窮。

接下來又發生了與以往釣魚怎樣不同的事情呢?請課下仔細品讀第二部分——放魚。

四、鞏固練習

1、抄寫生字、新詞。

2、摘抄1——3段中優美句子,並嘗試背誦積累。

3、進一步熟悉課前收集的有關鱸魚生活習性的資料和有關誠信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檢查反饋。

1、聽寫部分詞語:捕撈魚餌小心翼翼操縱魚鈎濺起魚鰓

2、教師根據聽寫情況進行重點指導。

3、引導學生運用聽寫的部分詞語,概括第一課時所學內容。

二、繼續研讀,深化感悟。

(一)(學習放魚部分)

1、回顧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到:作者跟父親一起釣魚,作者釣到一條出乎意料的大鱸魚,心裏特別驚喜。那一美好的情景給作者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可是,面對這條誘人的鱸魚,他和父親沒得意多久,就面臨着一個難題,什麼難題呢?

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4——9段,交流“面臨的難題是什麼。”

3、面臨着“是留?是放?”這樣一道人生難題,我和父親的態度是怎樣的?請同學們再深入地讀4——9自然段課文,看看當時哪些情景一直清晰地留在作者的腦海中。

4、彙報交流。

(引導學生通過具體語句體會人物心理及情感)

父親:

(1)“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你猜,父親此時在想什麼?

(2)“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從哪個字中你體會出父親態度的堅決和不容爭辯?

“我”:

(1)“‘爸爸!為什麼’?我急切地問道。”(“我”的不理解)

(2)“可是不會釣到這麼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着,哭出了聲。

(“我”的委屈、不捨得)

(3)“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此時,“我”沒有再爭辯什麼,可從“乞求的目光”你想像一下作者想對父親表達什麼?

(4)“我慢慢地把魚鈎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湖裏。大鱸魚有力地擺動着身子,一轉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我”的`依依不捨、魚遊走時的沮喪)

5、指導分角色朗讀,進一步體會人物的不同心理。

6、展開辯論,深化理解。

這條魚的確太誘人了,到底是放是留呢?文中的“我”和父親都沒有講出其中的理由。假如你是作者,你會以什麼理由來勸父親把這條魚留下?假如你是父親,你又會以怎樣的理由勸孩子把魚放回湖裏?請同學們聯繫課文以及課外的相關資料,找出充分的理由説服對方。(辯論過程,教師要做好方向導向,引導學生結合當時的環境、生態需要、做人誠信的故事等進行)

7、教師小結。

(1)小結:儘管只有兩個小時就到鱸魚捕撈開放時間,儘管除了他們父子二人不會再有他人知道這件事,儘管詹姆斯是那樣的不捨得放掉那條少見的鱸魚。但是,在爸爸的嚴格要求下,他還是把魚放掉了,遵守了釣魚的規則。

(2)過渡:雖然34年前“我”不理解父親的嚴格要求,但34後“我”不但理解了父親,而且每當想起這件事就對父親充滿崇敬之情。所以,作者説——父親當年的勸誡給了“我“終生受益的啟示。下面咱們跟隨作者一起再次品味父親的教誨。

(二) (學習啟示部分)投影出示第10段

1、同學們,把魚放回湖裏,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可作者卻經歷了多麼艱難的過程。所以説——引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1)理解道德的“是”與“非”。

就“釣魚”這件事來説,什麼是“是”?什麼是“非”?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為什麼“我”做起來卻覺得很困難?(引導學生結合前文理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原因——它往往需要我們放棄自己的利益,需要有戰勝自己的勇氣和毅力。)這麼難以抉擇的事情,我還是做到了。這得感謝誰?

(2)理解“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麼?(引導體會)

a、這誘人的“魚”還是海里的魚嗎?(對自己有利卻違背道德的事物)

b、在人生的旅途中,“我”還會遇到哪些與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呢?(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各抒己見,理解透徹。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的誘惑。)

c、面對這些誘惑,“我”抵制住了嗎?是什麼力量讓他戰勝了誘惑,戰勝了自我?(在次讀父親勸誡自己的話)

d、“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一位的建築設計師了。”用“因為……所以”説一説“放魚”與“成就”之間的關係。

e、“我”當年放棄了那條大鱸魚,卻在人生路中收穫了更寶貴的財富,是什麼?

2、老師小結。

作者正是因為這次不同尋常釣魚,受到了父親嚴格的教育,才在以後的人生旅途中獲得了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所以(引讀11段)——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

三、聯繫實際,理解昇華。

1、同學們,作者把34年前釣魚的故事寫給我們,希望我們勇敢的挑戰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生活中,你也很可能遇到與那條大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你是怎樣選擇的?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啟示?是否也像作者一樣樂於與大家分享?(引導學生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做法與大家交流一下。)

2、老師向把孟德斯鳩的一句名言送給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四、讀寫結合,鞏固提高。

1、根據文章內容,寫一句格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2、將自己生活中類似的經歷和感受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五、課後練習解答

1、想一想為什麼“我”不願意把鱸魚放回湖裏,而父親卻堅持要“我”這麼做?

“我”從沒釣到過這麼大的鱸魚,放回去也許再也釣不到這麼大這麼漂亮的魚了。而且當時出了“我”和父親,沒有別人會知道這件事。

2、根據課文內容,用適當的詞語概括“我”心情的變化。

得意——(不理解)——(委屈、難過)——(依依不捨、沮喪)

3、課文中有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請找出來並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説説自己的理解。

(1)轉眼間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一位的建築設計師了。

重點理解:當年那件讓孩子“沮喪”的事與後來他“成為的建築設計師”之間有什麼聯繫。“因為他從小受到了把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獲得了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在面臨到的抉擇時,有足夠的力量戰勝自我——這是他後來成為設計師的重要原因,也是對父親嚴格教育的回報。”

(2)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這句話的理解需聯繫實際。誘惑人的“魚”即吸引人的、讓人動心的事物,諸如:金錢、地位、榮譽……包括那些暫時帶來一點方便、一點好處的事。考試時遇到難題,不經意間看到同桌的答案,是作弊還是放棄?過馬路時,紅燈亮了,但周圍沒有民警,是衝過去還是燈……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在我們生活中的確會經常碰到。

(3)到的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是”就是正確,應該;“非”就是不對,不該。聯繫課文內容理解這句話,既捕撈鱸魚的時間沒到,把釣到的鱸魚留着就是錯誤的;而把鱸魚放回湖裏就是正確的。道德抉擇就這麼簡單,可坐着放魚回湖的沮喪心情可以看出實踐道德是很難的,因為實踐道德往往需要放棄個人利益。

(4)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一個人如果從小受到嚴格教育,就會產生抵制誘惑的力量。當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就會產生明辨是非和自我約束的能力,戰勝自我,戰勝誘惑。

4、課文中哪些語句對你尤啟示?你由此想到了什麼?寫下來和大家交流。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和生活、社會實際,暢談自己的想法。

板書設計:

釣到魚時:驚喜異常

放魚回湖:依依不捨

人生旅途:終生受益

嚴格教育

釣魚的啟示道德實踐

勇氣和力量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比較準確地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比較清晰表達出來。

3、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生:釣魚的啟示

師:釣和“鈎”容易混淆

釣鈎

我和父親在魚xx上放好魚餌,把xx線拋了出去,不一會兒,大傢伙上xx了。

師:很多人喜歡釣魚,因為能從釣魚中得到許多快樂,而從釣魚中能得到啟示的人並不多,(板書:啟示)美國著名建築設計師詹姆斯.蘭弗蒂就是其中一位,(齊讀課題)來看看作者詹姆斯在與父親的一次釣魚中收穫了什麼終身有益的啟示?

二、檢查讀文

師:請同學們自由再讀一遍課文。

出示檢查字詞

濺起漣漪小心翼翼筋疲力盡月光皎潔魚腮翕動

沮喪告誡誘惑實踐抉擇操縱嘴脣

.出示長句子:

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指導學生注意停頓讀好這一段話。

三、整體感知

師:課題是“釣魚的啟示”,一看就知道,有兩部分組成,一是釣魚,一是“啟示”,請通讀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作者小時候釣魚的事;哪幾個自然段寫作者成年以後得到的啟示?

生:倒數第二自然段是寫作者獲得的啟示。

生:第一到第九自然段是寫釣魚的事情。

師:那是一件什麼事情呢?一邊讀課文,一邊思考。

學生朗讀課文,老師巡視。

生:課文寫的是“我”跟着父親去釣魚,釣着了一條大魚,父親讓我把魚放掉,我依依不捨的把魚放掉了。

師:我能給你的答案打80分,其中最主要的漏掉了,會讓人產生歧義。這父親憑什麼要讓人把魚放了呀!

生(恍然大悟)是我在鱸魚開放日前就釣着了魚,父親才讓我放魚的。

師:請同學們組織好語言再交流。

生:“我”跟着父親去釣魚,在鱸魚開放日前兩小時釣着了一條大魚,父親堅決要我把鱸魚放掉,我無可奈何,依依不捨地把魚放到了湖裏,這件事情中讓我受到了啟示。

師:我們這樣概括依然會讓人產生歧義。我當時就從這件事情上得到了啟示嗎?

生:不是的。

師:(出示)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晚上,“我”和父親去釣魚,由於離捕撈開放時間還差兩個小時,爸爸要我把釣到了鱸魚放回湖中。我依依不捨地把魚放了。34年後,當我成了著名建築工程師後,從自身的成長經歷中體會到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經歷的事情使我獲得終身的啟示。

你們覺得老師出示的文字值得你學習的在哪裏?

生:你增加了最後一句話,使整個內容概括全面了,不會讓人產生誤會了。

師:結合老師的提示修改自己概括的主要內容。

生修改表達

四、品味心情變化,體會句子含義

師:這件事情,已經三十四年過去了,同學們,很多事情不消一年全都忘記了,三十四還記得。結尾寫到。

出示: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給我留下永久的回憶和終身的啟示。

學生朗讀,讀出“記憶永久”。

師:永遠印在我心中的是月光如水的美好景象。

學生朗讀“晚霞輝映的湖面上濺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漣漪。不一會兒月亮升起來了,湖面變得銀光閃閃”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師:能夠把一件事情記得這麼清楚,一定是這件事情中,讓自己的心裏觸動非常非常大。我們來默讀課文,思考,我的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

生:我釣上了一條魚非常得意,父親讓我把魚放掉時,我的心裏非常着急,也非常難受,最後依依不捨把魚放走了。

根據學生的交流隨機引導。

得意→(急切)→(難過)→(不捨)

師:“我”的得意原因是釣着一條大魚,(板書:魚很大)看看課文是怎麼描寫當時釣到大魚的情景。

學生朗讀後出示:

過了好長時間,魚竿突然劇烈地抖動了一下,一定是個大傢伙上鈎了。也許是魚想擺脱我的魚鈎,不停地跳躍着並甩動尾巴,湖面上不時發出“啪啪”的聲音,濺起了不少水花。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

多位學生朗讀

師:“從來沒有”是什麼意思,引導學生讀出驚喜的感情。十一歲的我從來沒有見過,三十四年過後

出示:我再沒有釣到過像三十四年前那個夜晚所釣到的那樣大的魚。

指導朗讀,感受鱸魚的大。

師:讓我們一起將這幾句話連起來讀一讀。

師:讀得真有感情,我相信大家腦海中也一定浮現出了當時的畫面。怪不得“我”和父親會這樣得意地欣賞着這條大鱸魚呢!我急切,我難過,我“不捨”把魚放掉,僅僅就是因為魚大嗎?默讀3---9自然段,找到相關的理由。

學生默讀,老師巡視

師:介紹有關鱸魚捕撈開放日的有關知識。鱸魚的繁殖能力很弱,因此在產卵期禁止捕撈。

生:現在是(晚上十點),而這時離鱸魚捕撈開放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了,這條大鱸魚對“我”來説是一個多麼大的誘惑啊,

生: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沒有任何人看見。

生:我能釣起着這條魚,很有成就感,現在要讓我放了魚,真的難以做到。

師:按照規定,提前釣到魚,就應該放掉,不放魚就是錯誤的行為,

這就叫------

出示: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詞語默寫

沮喪告誡誘惑抉擇操縱嘴脣實踐

小心翼翼筋疲力盡月光皎潔不容爭辯依依不捨

學生默寫後訂正。

二、品讀課文

師:課文記載了這樣的一件事情(結合聽寫的詞語)

生:(讀)在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我”和父親去釣魚,筋疲力盡地釣起了一條大鱸魚,在父親不容我爭辯中,依依不捨地把魚放了。34年後,我成了著名建築工程師,從自身的成長經歷中體會到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釣魚的事使我獲得終身的啟示。

師:我們大家都知道按照規定把魚放掉是對的,把魚留下是錯的,但是實踐起來真的太難太難了。

生:(結合板書回答)難在無人知道自己是在鱸魚開放前兩小時釣到的,難在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釣到了,這條鱸魚太大了。

師:是啊!(出示: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比如説,晚自習就應該安安靜靜學習。事實上,我們都做到了嗎?

生:沒有做到。

師:是非易斷,實踐難。如果不是父親,“我”絕對不會把鱸魚放掉的。父親做了哪些呢?

學生默讀課文,劃出有關的句子,老師巡視指導。

生:(讀文)父親得意地欣賞這條漂亮的大鱸魚。

生:(讀文)父親一看時間沒有到,就盯着鱸魚看了一會兒,要我把鱸魚放回去。

生:(讀文)父親平靜地説:“你還會釣到別的鱸魚的。”

生:(讀文)父親不容爭辯,沒有商量餘地的。

師:父親外在的平靜,其實內心很不平靜,所以“盯”了鱸魚看了一會兒,才説:“你得把魚放回去!”這個“得”什麼意思?

生:必須。

師:是不容商量的,必須把魚放回去。父親想什麼呢?

生:父親心想:雖然這條鱸魚的確漂亮,但是,現在不是鱸魚開放日,就要按照規定去做。

師:這個“但是”在這裏用得好。是啊!鱸魚再大,釣鱸魚再困難,即便an是無人知道,可是……

生:可是,如果我讓孩子把鱸魚留下了,他以後看到什麼自己喜歡的都擋不住誘惑,就會犯錯誤了。

師:人們常説,父母是兒子的老師-----

生:(恍然大悟)我雖然也喜歡這條漂亮的大鱸魚,但是不能讓兒子把魚留下,我要為兒子樹立榜樣,否則,我以後怎麼教育兒子啊!

生:我只有在他小時候嚴格教育,才能使他長大以後不犯錯誤。

師:我們來分角色朗讀,女生讀旁白,男生是小詹姆斯,我讀父親的話。

(師生分角色朗讀)

師:我雖然萬分不捨,但是在父親的嚴格教育下,----

生:(讀文)我慢慢地把魚鈎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湖裏。大鱸魚有力地擺動着身子,一轉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四、讀啟示,寫感受

師引讀課文最後第二段:轉眼間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了。我再也沒有釣到過像三十四年前那個夜晚所釣到的那樣大的魚。

學生讀: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當我一次次地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父親曾告誡我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師:這段話含義非常深刻,這些部分已經明白(圈劃出“嚴格教育”和“道德只是個……卻很難)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指什麼呢?

生:小時候是考試只有98分,老師錯判100分了。

生:到超市買東西,營業員多找了10元錢。

師:長大以後他做了著名的建築師。

生:別人給他金錢,讓他幹違法的事情。

生:名譽、地位都充滿誘惑的

師:詹姆斯受到誘惑,犯錯誤了嗎?

生:他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是因為從小受到了父親嚴格的教育。

師:我們一起讀課文最後一段話

生:(讀文)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與終生的啟示。

師:成為父親的詹姆斯還把自己的兩個孩子帶到湖邊,把自己小時候的親身經歷的這件事告訴子女,並拿出自己寫的一本書,諄諄告誡自己的孩子:(出示)《做得對與做得好------天知地知》,在扉頁上有一句話

衡量一個人的品德,在無人知曉……

師:請你們把作者的心聲補寫完。

生:衡量一個人的品德,在無人知曉,面對誘惑的時候,正確判斷是非,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生:衡量一個人的品德,在無人知曉的時候,面對誘惑,能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如果小時候接受了嚴格的教育,長大以後,面臨道德抉擇時就會自覺遵守公德。

師:讓我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段富有哲理的話,把它讀進自己的心坎裏。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捕撈、魚餌、小心翼翼、操縱、魚鈎、乞求、抉擇、皎潔、沮喪、誘惑、告誡、實踐”等詞語,理解其中帶點詞。

2、理解課文內容,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並能概括“我”心情變化的過程,理解父親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

3、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獲得的啟示,明白每個人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重要。

【教學重點】

體會人物心理變化過程,理解父親為什麼一定要“我”把鱸魚放回湖中的原因。

【教學難點】

感悟從放魚中得到的啟示。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掌握字詞,理清寫作思路

二、指導學生略讀、複述釣魚的過程,體會釣到大魚的“得意”

三、研讀4~9自然段。感悟“放魚”時的複雜心情及“放魚”的原因

1、心情變化:

得意→急切→傷心→盼望→無奈。

2、指導感情朗讀。

3、討論父親一定要我“放魚”的`原因:

(父親)放魚 (我)不放魚

對 錯

(嚴格的道德教育 深深的愛)

四、研讀10~11自然段,指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及生活實際感悟“放魚”後的啟示,明白每個人從小都要進行嚴格的道德教育的重要

1、“啟示”的含義:

道德實踐

是 非

(難) (易)

(嚴格訓練,獲得勇氣和力量)

2、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會父親嚴格教育對我一生的影響。

3、引導學生聯繫自己或生活實際談談怎樣實踐道德的“是”與“非”。

五、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學案】

一、學習提綱

1、讀通讀順作文,自學生字新詞:

⑴ 書寫難字:濺、皎、沮、誡。

⑵ 聯繫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漣渏、皎潔、翕動、乞求、沮喪、誘惑、抉擇、告誡、小心翼翼。

2、默讀課文,按“釣魚→放魚→啟示”把課文分成三段,概括主要內容。

3、自讀課文1~3自然段。按“景美→釣魚→心情”複述釣起大魚的過程。

4、自讀課文4~9自然段。用適當的詞語概括“我”心情的變化:

得意→( )→( )→( )→( )→( )

5、討論:

為什麼“我”不願意把鱸魚放回湖裏,而父親一定要“我”這麼做。

6、自讀課文10~11自然段:

⑴ 我從釣魚這件事獲得了( )啟示。“啟示”的含義是( )。

⑵ 聯繫“放魚”談談“我”和父親怎樣實踐道德的“是”與“非”。

⑶ 聯繫生活中的事例談談怎樣實踐道德的“是”與“非”。

二、練習提綱

1、聽寫生字、新詞,選一個詞造句。

2、抄寫文中人物行動、心理及環境描寫的優美語句。

3、作文:

從( )想到的(括號是填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或一種社會現象)。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對作文的理解,能夠從美術的角度進行概括,並能用漫畫的方法畫下來。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作文漫畫的繪製,鍛鍊學生的繪畫構圖能力、繪畫表現能力,並在對原作進行繪編的同時進行適當改編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進行漫畫創作的過程中,使學生明白“恆則成,靜則勝”的道理。

二、重點難點:

對作文的概括及畫面的組織;創作出“源於原作,高於原作”的漫畫作品。

三、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2、出示作文。

(1)先仔細通讀一篇作文。

(2)説一説,這篇作文講了什麼事情?説明了什麼道理?

3、構思。

(1)你覺得這篇作文可以從幾個畫面來介紹?請你説得稍微具體一些。

[我和爸爸在釣魚;我沒有耐心,走開了;爸爸釣到了魚;我繼續釣魚;我最終釣到了魚;得出了一個結論。——六格漫畫或五格等等]

(2)第一自然段你覺得一定要用嗎?

4、編寫腳本。

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分好格數,並在每格上寫清這一格介紹的事情或現象。

5、討論。

(1)把你的想法和同學們相互交流、完善。

教師根據學生的腳本作一些點評。

(2)思考:能不能給本篇文章進行改編?把你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看到的幽默、有趣的現象與本文結合起來,創作一幅新的漫畫?

(3)學生思考交流。

(4)師生反饋。

6、作業。

(1)根據自己的設想創作漫畫。

(2)人物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設計,可以是“我”和“爸爸”,也可以是某人與某人。

7、學生作畫,教師巡視。

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在繪畫表現等方面的實際問題。

8、交流反饋。

教學反思:

本課的的第一層目標是讓大部分的同學能夠根據作文的具體內容,從敍事的角度畫下來,也即是根據故事情節“原封不動”地畫下來;第二目標是讓一部分同學根據本作文,有選擇性地創作漫畫作品,也即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閲讀,概括出重要的因素,進行漫畫表現;第三層目標是不部分同學創作“源於作文又高於作文”的漫畫作品,也就是説對文本的理解從自己的角度,展開合理的想象,把生活中的相關經驗或認識用幽默的方法表現出來。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有所進步。

1、促進了學生漫畫水平的提高。

對於故事性的漫畫來説,一般的表現為連續性的畫面,這對於學生來説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每一格連續性的畫面都要遵循“構圖美、畫面美、人物一致、人物造型誇張有趣”的漫畫審美標準。漫畫的構圖與畫面雖然簡練,但也要遵循構圖飽滿的審美原則;漫畫相對於兒童畫來説表現力稍顯簡單,但對於物象表現如人物的表現來説,要示也更高,因為對於同一個人物形象,需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表現又要求使人物的造型表現特點相同。因此,對於學生來説,能夠較完整地完成本次作業,對於他們的漫畫水平來説也是一種提高。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説,本次課堂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成效。學生們大部分完成了作品,雖然在畫面的表現及人物的造型上還有缺點。

2、學生思維能力得到較好的發展。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學生創作的連環漫畫,往往都是較為簡單的一個故事情節,當然這個情節中含有漫畫所要求的幽默有趣的“點”。但對於本課來説,文本本身沒有包含這個“點”,而且文本相對較為複雜。這就需要學生對於文本作出一定的概括、取捨,從文本中找出對自己有益的信息。因此,學生思維的概括性、整體性得到了培養。從學生的作品中,我們發現他們中的部分作品都包含了個人的平時積累。如:六(2)班的周哲浩同學,根據本篇作文,創作了以“張飛、劉備、諸葛亮”為主人公的四格漫畫《釣魚》,畫面雖然簡單,但是人物造型有個性,故事情況幽默有趣,也含有一定的意思;再如五(1)班的周嘉誠同學的《釣魚》,從故事情況上基本一致,但是後面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回家後的事情等等。

3、多元漫畫的研究。

通過本課的練習,從中我們發現,學生在創作此類作品的時候,往往以一些有趣、搞笑的作為個人創作的目標。仔細分析了一下,覺得有這幾種可能:一是學生目前普遍喜歡一些純稿笑、有趣的漫畫作品,這一點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我們也有所發現。而對於傳統意義上的漫畫,學生們可能覺得較難“接受”,有時可能會有“硬套”的感覺。

這對於我們來説是一個啟示:漫畫應該走向多元化,不能只守着傳統意義上的漫畫進行研究。二是在純搞笑版的漫畫作品中,作品中各物象特別是人物、動物的表現力較為強烈,特別是人物的表情、動作。如畫人物大哭,學生們很會畫出從人物的眼角處畫兩條長長的折線,而傳統的漫畫表現則是較多的“水滴”而已,也就是前者的誇張性更強。因而,學生們的創作偏於趣味性為多。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2

一、教材簡析及學生情況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釣魚的啟示》一文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八組中的第一篇課文,屬精讀課文。《釣魚的啟示》設計在本冊的最後一組課文的第一篇,主要是檢驗一下學生的閲讀能力和閲讀習慣。

這篇課文回憶了34年前,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傍晚,我和父親去釣魚,我好不容易釣着了一條大鱸魚,父親讓我把鱸魚放回湖裏,使我從中獲得終生啟示的事,説明從小受到嚴格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這篇課文的作用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閲讀能力,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抓住主要內容。同時,體會課文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從中得到啟迪。

2.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具有獨立識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學習習慣和自己的一些學習方法,具有較強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於這次活動是移位上課,對該學校四年級學生的認識、表達、朗讀、感悟能力及學生學習習慣等不夠了解,所以在我的備課中設計了學情預設和教學策略。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預設

根據上述教材及學生情況的分析,我預定本課的教學課時為三課時,現在,我注重説説第一課時的教學。通過第一課時的教學,準備完成以下目標。

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①、能正確、流利、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②、能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③、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來達到質疑、解疑;以讀為本來達到以讀促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初步領會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初步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精讀重點語句和段落,初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關鍵:以讀為本,融情於境

三、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為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遵循學生的認識特點、體現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我進行了這樣的教法設計: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採用導扶放和角色多角度的方法來達到預設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在新課程理念上提到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而在學法上我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以讀為本、以讀促解來達到學生質疑、解疑。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還給課堂。在課堂結構上,我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設計了。

1.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3.細讀課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4.精讀句段,情感昇華。

5.知識延伸與拓展五個層次的學法,它們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從而順利完成預設目標。

四、資源準備

計算機、投影儀、文字畫面、圖片。(在我的教學流程中將展示出來)

五、教學流程及設想

接下來,我再具體談一談這堂課的教學流程。

1.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好是成功之母。只有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才能挑動學生心中想學的心,使其自然而愉快接受知識。因此我以《小貓釣魚》故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直奔主題,揭示課題。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為了不讓把課堂還給學生只留於形式,真正把課堂建立在平等、自主、角色多角度的基礎之上。我讓學生大膽地為初讀課文提要求,讓學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師彙總要求,學生自己去完成要求,這裏體現了我的放,但也要注意引,所以在這裏我設定了[學情預設]和[教學策略]。

3.細讀課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新課程中提到要提倡學生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裏我通過扶的方式,把自主權交給學生,通過學生找一找、讀一讀、感一感。讓學生的眼、耳、口、手、腦全方位參與。

4.精讀句段,情感昇華

以讀促解、以讀悟感這是這節課的一個難點,所以在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融情與景,情景交融。再通過讀一讀、評一評、感一感等來突破難點。

5.知識延伸與拓展

為了讓學生情有所餘、意有所餘,我採用資源的整合,教材的整合。通過畫一畫,寫一寫等方式結束課堂。

六、簡述板書設計

我設計的板書清晰簡潔,有條理,學生易掌握。

七、設計理念

1.教學從整體到具體,再回到整體,從而達到思路清晰,脈絡分明。

2.多法品讀,內話語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讀貫穿始終,這樣既有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又給下節課做了很好的鋪墊。文章的美是學生通過多種讀法品味出來的。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使學生陶醉,產生共鳴,也只有熟讀才能成誦,把課文裏一個個句式,一種種規範的語言化為自己的語言。

3.教學中學路分明,從導扶放上,全體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自主、積極、主動的活動。耳聽、眼看、口讀、手寫、腦想,全頻道運作,立體式展開。

以上,我僅從説教材、説學情、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流程上説明了教什麼和怎樣教,闡明瞭為什麼這樣教。希望各位評委專家對本堂説課提出寶貴意見。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3

【教學要求】

1、認識10個生字,學會14個,正確讀寫啟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跳躍、掙扎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領會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4、瞭解課文的敍述順序,按事情發展的順序閲讀,抓住主要內容,讀懂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閲讀,瞭解課文的敍述順序,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領會從小進行道德實踐對人的一生成長的重要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小結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瞭解了課文內容,弄懂了一些簡單的問題。

同學們表現的都很積極,相信這節課同學們一定能表現得更出色。

二、抓住重點、深入感悟

1、出示黑板: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⑴師:那是一條怎樣的魚,對我充滿了如此誘惑?自己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劃出有關詞句:

①生彙報句子,看出魚大,哪些地方能看出魚的大呢?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你有不同的朗讀處理方式嗎?

②釣到這樣大的魚,我和父親肯定很高興,書上有個詞就能看出。結合文中的詞語談一談。讀出作者釣到鱸魚後的驚喜、得意。

板書:

得意洋洋

還可以怎樣讀呢?

③除了看出這條鱸魚大,還能看出什麼?説説:

(鱸魚鮮美,營養豐富。《江上漁者》寫道: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引導:帶着輕鬆愉快的`語氣再來讀讀。誰再過過釣魚的癮。

④釣魚的過程描寫很細膩,表示動作的詞要讀得輕短、活潑。

⑵面對着到手的這條誘人的大鱸魚,父親和我沒得意多久就面臨着一個難題,什麼難題?

①生説難題。

②爸爸和我的態度是怎樣的?

爸爸:堅定,從哪兒看出?

我:依依不捨,從哪兒看出?

乞求的目光擴展理解。

放魚動作,從慢慢地看出他想幹什麼?朗讀指導。

③分角色朗讀。

⑶父親要我放回去,而我捨不得放回去,同學們,我到底該不該放回去呢?討論:

要求:小組內討論,談談各自的看法,不要空談,結合實際或者自己的經歷,或者結合自己聽説過的小故事,要説真心話,不要説大話,空話,假話。認真聽別人的發言,待會兒還要在班級裏發言。

⑷ 小結昇華:

儘管我捨不得放棄這條極具誘惑力的魚,但父親嚴格的教育絕不允許我放縱感情,必須戰勝誘惑,把大鱸魚放回到湖中。如果沒有34年前父親的嚴格要求,就不會有34年後我的成功。賀拉斯説:父母的美德是最大的財富。

所以當你為自己具備的某些優點驕傲的時候,你應該感謝你的父母,你的師長,是他們對每一件小事的嚴格要求使你如此優秀!

2、再出示: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看誰還能提出問題?

⑴魚還是指那條誘人的大鱸魚嗎?

(特殊的含義。)

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會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誘惑?

作者會怎樣抉擇?舉例説。

⑵讀作者的啟示,聯繫這個故事説説你怎麼理解這句話的?(板書)

⑶讀了這個故事,你還有什麼感想?34年前,我不理解父親,不理解父親那嚴格的要求;34年後,我不但理解了父親,而且每當我想起這件往事,內心總是充滿着對父親的崇敬之情。

同學們,積跬步而至千里,積小流而成江河。正確對待每一件小事吧,因為每一滴清水都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每一件小事都可反映一個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歷練自己,你必將成為有道德的人,必將走向成功!

三、擴展

1、作者把34年前釣魚的故事寫給我們,希望我們勇敢的挑戰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學校、在家庭、在公共場所你曾經禁不住哪些誘惑?給你留下了什麼啟示?敢否也像作者一樣真誠的與大家共享?打算怎樣寫具體?

2、童心最美。老師把孟德斯鳩的名言送給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讓我們共同努力,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好嗎?

【板書】

釣魚的啟示

父親我

釣魚得意

放魚不容爭辯依依不捨

啟示嚴格教育有道德的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4

學習目標:

1、能正確認讀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抄寫描寫月夜美麗景色的句子和課文的重點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並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的過程。

3、理解父親沒有商量餘地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並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學習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學習難點:

聯繫上下文內容,體會“我”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學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習安排: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認讀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並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的過程。

4、理解父親沒有商量餘地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

學習過程:

一、 談話交流,揭示課題。

1、猜謎導入:

有這樣一本書——書中沒有一個字,卻處處都是學問;書上沒有作者的姓名,但每個人都是書的作者。猜一猜這本書叫什麼——生活。善於讀這本書的人,會從中有所發現,得到啟示。

2、介紹作者:

今天老師向大家介紹一位善於讀生活這本書的朋友,詹姆斯·蘭費蒂斯。他是美國的著名建築設計師,他時刻嚴格自律,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信任。詹姆斯·蘭費蒂斯的美好品德來自他小時候一次釣魚經歷的啟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一篇文章,《釣魚的啟示》。

3、揭示課題:

請伸出右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從生活的謎語導入,讓孩子明白善於讀懂生活,就會有所發現,得到啟示。介紹作者意在拉近孩子與文本的距離,讓孩子從實際的例子中明白生活這本書的意義。)

二、 檢查預習,初知內容。

1、學習字詞

捕撈操縱乞求啟示誘惑告誡魚餌翕動鱸魚皎潔沮喪

小心翼翼 不容爭辯 筋疲力盡 依依不捨 道德抉擇 道德實踐

自由讀。

指名讀。

齊讀。

2、理解詞語

檢查詞語的理解。

教師提示“鱸魚”( 鱸魚:魚名。鰭科。體長(可長達60多釐米),側扁,口大,下頜突出。銀灰色,背部和背鰭上有小黑斑。以魚蝦為食,生長快,肉嫩味鮮。棲息於近海,也進入淡水,早春在鹹淡水交界的地方產卵。為了保證鱸魚的繁衍,產卵期間禁捕。)

3、瞭解課文內容

生字自學得不錯,課文內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誰來告訴大家,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學生交流,教師及時評價。(板書:釣魚 放魚 啟示)

4、快速默讀課文,在讀書時產生了哪些疑問?

鼓勵學生善於提問。

同學們在讀書的時候善於思考,要解決這些問題還要從書中尋找答案。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在課外充分預習,讓學生自主學習,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古人云:學貴在疑。讓學生提出初讀課文時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善於提問的能力。)

三、 細讀課文,探究情感變化

(一)感受“我”的不捨之情。

1、哪位同學釣過魚?能説説你釣魚的感受嗎?面對着你好不容易釣起來的魚,你會捨得把它放走嗎?

2、我們文中的小主人公詹姆斯捨得嗎?從課文中的哪個地方可以看出來?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相關詞句做上記號,然後讀一讀,看看你有怎樣的體會?

出示句子:我慢慢地把魚鈎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湖裏。大鱸魚有力地擺動着身子,一轉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你體會到了“我”放鱸魚時是怎樣的心情?(失望、難過、沮喪……)(板書:沮喪)把你的感受融進去讀一讀。

(板書:依依不捨)

(二)默讀課文,説説“我”不願意把鱸魚放回湖裏的`理由.學生交流。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詹姆斯那麼不肯放魚呢?請同學們繼續讀課文,把相關句子做上記號,並想想你有怎樣的體會?

1、欣賞大魚,感受興奮之心情

師:三十四年前月光如水的夜晚,我釣到了一條大魚,這是一條什麼樣的魚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句子: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指名讀句子,説説體會到作者此時的心情。學生交流。(高興、興奮……)(板書: 得意)

齊讀句子。説説你是從哪些詞中體會到的?你們能用朗讀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嗎?

(這麼大,這麼漂亮的鱸魚深深吸引着我,我當然不願意放。)

2、品析詞語,感受釣魚之不易

這條大魚非常難釣?讀第三自然段,劃一劃體現大魚難釣的詞。

學生自由讀,劃、交流、品味。

(原來這條大魚是我好不容易才釣到的,難怪我不願意把它放回去。)

感情朗讀句子。

(設計意圖: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來感受作者不捨得放魚的心情,學生會感受更深刻。從作者的“依依不捨”的心情入手,讓學生找找捨不得的理由。讀是語文教學永遠不變的一劑良方。在感受鱸魚大而美和難釣的過程中,我重點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生情,讀中感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對大鱸魚的喜愛,感悟放棄已經釣到的大鱸魚之難。為下節課在嚴格的教育中實踐道德作鋪墊。

四、 課堂小結,留下懸念

“我”好不容易釣到這條大艫魚,內心是那麼興奮,父親為什麼一定讓我把它放了呢? 我從中又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板書:?)

五、課外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預習課文的後半部分,提出疑難問題。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認識24個生字,學會其中17個。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啟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擺脱、筋疲力盡、火柴、乞求、餘地、誘惑、告誡、嚴格、實踐。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能體會一個人從小受到嚴格教育,將對他終生受益的道理。從小培養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習慣。

思想教育:從小培養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習慣。

教學重點:通過閲讀,瞭解課文的敍述順序,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領會從小進行道德實踐對人的一生成長的重要作用。

教學準備:佈置學生預習,思考“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自學,輔導。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把在預習時未能解決的生字讀畫出來,並提出各自不理解的問題。

2.同學間自由詢問、解答。

3.教師巡查、輔導,特別關注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檢查學生朗讀情況,先指名個別朗讀,其他學生對照着邊聽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怎樣用自己的話把這件事概括出來。

2.引導學生把思考的結果用一兩句話表達出來,從以下方面進行點撥和指導。

(1)從課題“釣魚”和“啟示”這兩個詞,你認為課文的內容會是什麼?

(2)讀讀課文,看看課文是不是主要講“釣魚”和“啟示”兩部分內容。

(3)在表達時注意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動考慮進去。先口述要點,再整理成通順的話。

3.讀通課文,認讀生字。

三、細讀課文,瞭解課文敍述順序。

1.朗讀“釣魚”部分,看看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寫釣魚的過程的。

理出“釣魚”的過程: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傍晚,“我”和父親去新漢普斯湖中的小島釣魚——過了好長的時間,“我”釣到了一條從來沒有見過的大鱸魚——因為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父親“讓”我把鱸魚放回湖裏。

2.朗讀“啟示”部分,思考:是由什麼事得到了什麼啟示?

3.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敍述的順序。

點撥:先弄清“釣魚”與“啟示”之間的關係,再理出“釣魚”這件事本身的順序。

四、識記生字字形,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抓住重點,深入理解。

1.默讀“釣魚”部分,並提出問題。

你覺得在“釣魚”過程中,值得深入理解的是什麼?

讓學生讀後自主提出需要進一步探究的內容。當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時,教師徵求一下其他同學的意見,估計一下該看法在全班學生中的認同程度。

2.課堂討論。

(1)師生共同確定討論議題。

在學生提出的諸多問題中,篩選出具有代表性或比較典型的'問題,可引導學生參考課後“思考·練習”第2題提供的討論題形式。

(2)小組討論、交流。

①先研究“父親”的言行。

齊讀:“父親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錶,這時是晚上10點,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想一想,“父親”為什麼看時間,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他會想些什麼?讀時注意讀出父親的語氣。

在充分讀並對上面的問題有所思考後討論:

父親為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裏去?父親做得對不對?

②再研究“我”的言行。

讀“我”跟“父親”的對話。注意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讀“‘爸爸!為什麼?’我急切地問道”,注意“急切”一詞跟話中感歎號、問號的關係。讀出驚訝、疑惑的語氣。

讀“‘可是不會釣到這樣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着,竟然哭出了聲”。注意“大聲爭辯”、“哭出了聲”跟所説的話的關係,從中領悟該怎樣讀出“我”説那句話時的語氣。

找出反映“我”心理活動的語句反覆朗讀,聯繫上下文,體會“我”內心的感受。

在充分讀,並對“我”的內心感受有所領悟的基礎上討論:

“我”到底該不該把魚放回湖裏去?

討論要求:

找自己的夥伴自由結合成討論小組,談談各自的看法。結合自己的經歷,説實話,怎麼想就怎麼説,不説空話、大話、假話。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有不同的意見可以提出來,大家共同交流。

二、回顧總結,領會道理。

1.齊讀“啟示”部分,思考:

(1)父親告誡“我”的話,含義深刻,你讀後是怎麼想的?

(2)“釣魚”的經歷對“我”的一生有怎樣的影響?

(3)假如你以後也遇到類似的事,打算怎樣對待?

2.用自己的話説説讀了課文後有什麼啟示。

(最好不要照搬課文中的語句。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説,能説到什麼程度就到什麼程度,不拔高,也不強求統一,不同看法允許存在,只要真實就行。)

三、拓展訓練。

如果你今後遇到類似的事情,你會怎樣呢?

四、作業佈置。

板書設計:

→放魚

釣魚的啟示

得意→不捨↓

→道德

課後小記:

釣魚的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