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八年級試題 > 八年級語文《故宮博物院》檢測題及答案

八年級語文《故宮博物院》檢測題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81W 次

一、積累與運用

八年級語文《故宮博物院》檢測題及答案

1.下列加點字的拼音中,每組都有一個錯誤的,請找出來並在括號內改正。

①矗立(chù)湛藍(zhàn)矯健(qiáo)()

②藻井(zào)蟠龍(pán)檀木(tán)()

③擊磬(qìnɡ)賞賜(sì)御花園(yù)()

④額枋(fānɡ)妃嬪(bīn)金鑾殿(luán)()

2.找出每組詞語中的錯別字,並改正。

①雕金屏風相互應襯()②煙霧燎繞池館水榭()

③幽雅寧靜迴然不同()④莊嚴肅穆龍風呈祥()

3.仔細辨析下列多音字的讀音,然後組詞。

4.辨析下列形似字的字形,然後組詞。

5.本文進行説明時,抓住了故宮博物院怎樣的特徵?是按什麼順序説明的?

二、閲讀

閲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後問題。

(一)

①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高28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是故宮最大的殿堂。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殿檐斗拱、額枋、樑柱,裝飾着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正面是12根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同台基相互襯映,色彩鮮明,雄偉壯麗。

②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龍寶座,背後是雕龍屏。方台兩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着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裏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繞着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着下面的寶座。樑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着流雲火焰。

6.第①段寫太和殿“高28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運用了什麼説明方法?這樣寫有什麼表達作用?

7.第(2)段説明太和殿內景是按照空間順序寫的。按空間順序進行説明時,需要確立空間方位的觀察點。本段確立的觀察點是。

8.按空間順序説明往往藉助於方位詞。第②段文字中使用的方位詞有哪些?

9.①②段文字都突出了説明對象的主要特徵。請具體説明突出了什麼樣的特徵,目的是什麼?

10.從上述兩段文字看,選文是平實説明,還是生動説明?

(二)

萬人大禮堂,裏面寬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體積達86000立方米,像一座大廈。但是由於設計師們處理得巧妙,走進大禮堂的人放眼一望,從屋頂到地面,上下渾然一體,並不感到怎樣空曠。屋頂是穹窿形的,天花板上縱橫密排着近500個燈孔。燈光齊明的時候,就像滿天星斗。頂部的中心掛着紅寶石般的五星燈,燈的周圍是70條瑰麗的光芒線和40瓣鎦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徵着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在的外圍,有三環層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燈槽,同周圍裝貼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觀。

大禮堂呈橢圓形,有兩層挑台像兩彎新月,圍拱着主席台,使大禮堂成為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的整體。兩層挑台連地面共3層座席,有9600多個席位。禮堂的主席台像個小會場,能容納300多人。

11.這個文段説明的重點是,它按照的結構方式來寫,大禮堂在建築上最突出的特徵是。

12.文中的“從屋頂到地面”能否改為“從地面到屋頂”?為什麼?

13.文中畫線部分採用的兩種説明方法是:、。

14.文中加“△”號的“它”指代的是。

15.從表達方式看,這段文字以説明為主,兼用了。

三、寫作

16.學習《故宮博物院》的寫法,寫一篇介紹建築物的説明文,題目自擬。要求:①要寫出建築物的特徵。

②按空間順序説明。

參考答案:

一、1.①jiǎo②zǎo③cì④pín

2.①映②繚③迥④鳳

3.此題為開放性題目。答案舉例①和氣附和和麪洗一和②乾坤乾燥③朝代朝陽

4.答案舉例:①放肆肄業②拼搏淵博③御花園銜接

5.規模宏大壯麗,建築精美,佈局統一空間順序

二、(一)6.列數字突出太和殿規模宏大

7.一是朱漆方台,一是殿頂中央的雕金蟠龍

8.正中、背後、兩旁、中央、周圍、下面

9.①太和殿的宏大壯麗②太和殿內景龍的圖案目的是突出皇權

10.生動説明

(二)11.禮堂的規模和燈飾先總後分規模大,設計巧

12.不能改,如果改,則與本選段的説明順序不相符。

13.列數字打比方

14.五星燈15.描寫

三、1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