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經典故事 > 關於哲理的故事15篇

關於哲理的故事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55W 次

關於哲理的故事1

管仲是春秋時齊國人,長得相貌堂堂,他博古通今,有經邦濟世的才能。年輕時,與鮑叔牙一起做生意,賺了錢分帳時,管仲總是多拿一些。大家都很生氣,鮑叔牙説:管仲不是一個貪小便宜的人,他多拿是因為家裏窮,我是心甘情願讓他多拿的。

關於哲理的故事15篇

後來,管仲參了軍,每次打仗都縮在最後面,撤退時又跑在最前面,別人都罵他是個膽小鬼,鮑叔牙出面制止別人的恥笑,説管仲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家裏有老母親需要他贍養。

管仲聽了這些話,十分感動,説: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能真正瞭解我的卻是鮑叔牙!從此以後,他們倆結成了生死之交。

卻説齊襄公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糾,母親是魯國人;小兒子叫小白,母親是莒國人。管仲對鮑叔牙説:齊襄公死後,繼承王位的不是糾就是小白,我們倆現在分別去給糾和小白做老師,到時不管他倆誰做國君,咱們倆都相互推薦。

鮑叔牙覺得這主意不錯,於是,管仲就做了公子糾的老師,鮑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師。

齊襄公是個昏君,被大臣殺了。當時公子糾在魯國,公子小白在莒國,大臣們決定迎接公子糾回國當國君。

魯國派人送公子糾回國,莒國派人送公子小白回國,管仲怕小白先回國,就追上公子小白,射了他一箭。公子小白假裝中箭,騙過管仲,然後與鮑叔牙快馬加鞭先回到齊國,當了國君,即齊桓公。

魯莊公聽説公子小白當了國君,十分生氣,就派兵攻打齊國,結果大敗而還。在齊國壓力之下,魯國殺了糾,把管仲送回齊國。

齊桓公要鮑叔牙當丞相,鮑叔牙説:管仲這個人有經天緯地的才能,他比我強十倍,希望大王不要記恨他射您一箭,讓他當丞相。

桓公想了想説:好,我先見見他,看看他有什麼能耐。

齊桓公選了個日子,親自把管仲接到宮裏,管仲就向齊桓公談起了自己的治國政策。管仲講得頭頭是道,齊桓公聽得津津有味,兩人連續談了三天三夜,齊桓公十分高興,就把所有國家大小事情交給管仲去處理,稱他為仲文。

管仲死後,齊桓公讓鮑叔牙當丞相,鮑叔牙説:我這人善惡分得太明,恐怕難以勝任。齊桓公為了讓鮑叔牙當丞相,就把自己寵愛的三個小人趕出了宮門,鮑叔牙才當了丞相。

寬容的智慧:

鮑叔牙對管仲的知遇和推崇,最終讓管鮑之交成為代代流傳的佳話。

寬容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能化害為利,化敵為友。寬容往往能夠使對方從中吸取教訓,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畢竟人心不是靠力量可以征服的,寬容大度可以感化一切心靈的堅冰。

3、《三國演義》裏有一個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

關於哲理的故事2

有一位老師在講台上諄諄勉勵學生做事要專心,將來才會有成就。

為了具體説明專心的重要,老師叫一名學生上台,雙手各持一支粉筆,命其在黑板上同時用右手畫方,左手畫圓,結果學生畫得一團糟。

老師説:“這兩種圖形都畫得不像,那是因為分心的緣故。追逐兩兔,不如追逐一兔。一個人同時有兩個目標的話,到頭來一事無成。”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要成功,只能一次選定一個目標,咬住不放,鍥而不捨。再冷的石頭,坐上三年也會暖。

所以,不論就業或創業,一定要選好自己的目標,在選定了目標之後,萬萬不可操之過急,要勤奮努力,遭到挫折也不放棄。

請記住這樣一句名言:成功最大的.障礙,就在於放棄。人生就象爬階梯一樣,必須一步一階,絲毫取巧不得;只要一步一階,終必抵達山頂。

關於哲理的故事3

做豬

有一次,我開玩笑問四歲多的女兒:“我們準備養頭豬,但需要安排工作,要選一個人每天給豬喂好吃的,一個人每天給豬打掃房間,一個人每天給豬洗澡,還有要選一個人每天陪豬玩,請問你要做什麼?”女兒毫不猶豫答道:“做豬!”

墨者説:生活沒有既定的答案,誰都喜歡最舒服的生活。雖然我們看似會出現的結果,往往會忽略了人性裏最貪婪也最簡單的懶惰心理。你給別人的選擇往往只是你自己想讓別人選擇的,但是不代表別人一定會按照你的意願來選擇。有時候你做的再好,對別人來説,卻因為要的.不同而拒絕了你的好意。簡單和投其所好讓你容易成功一些。

會感激的人不會失意,常失意的人不會感激!

人想進化很難,想倒退回禽獸,則是相當容易的!

鬥米養恩人,擔米養仇人,把酒言歡,識人很難!

關於哲理的故事4

真愛如鹽

在莎士比亞筆下,它卻有一段動人的故事。話説,年邁的李爾王希望退位,他想要把自己的國土分給自己美麗的三個女兒。於是,他將女兒們叫到身邊,問道:“你有多愛我?”大女回答:“父親,我愛你像糖一般。”次女回答:“父親,我愛你像蜜一般。”而小女認真地回答道:“父親,我愛你像鹽一般。”憤怒的李爾王將國土分給了大女與次女。卻在經歷種種磨難之後,才明白,小女對他最為赤忱的愛戴。

什麼是真愛?年邁的李爾在高高的皇位之上混沌了他本因該睿智清晰的思想。他覺得,高納瑞是愛他的,里根是愛他的,甚至那兩個女婿也比這個小女兒對他的情感真摯。李爾失去了味覺,這使他品不出那加了太多糖的水竟有多苦,他吃不出來味道上好的佳餚——鹽放的適中。

真愛如鹽。多了鹹,少了淡,只有適中方才是美味。可是,喝足了糖水的李爾,怎會覺得這鹽放的好呢,在他那裏,這成了敗壞了興致的殘羹。真愛如鹽,這份愛要怎樣給與就像用鹽一樣需要仔細把握。

痛苦和鹽

有一個師傅對於徒弟不停地抱怨這抱怨那感到非常厭煩,於是有一天早上派徒弟去取一些鹽回來。

當徒弟很不情願地把鹽取回來後,師傅讓徒弟把鹽倒進水杯裏喝下去,然後問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了出來,説:“很苦。”

師傅笑着讓徒弟帶着一些鹽和自己一起去湖邊。

他們一路上沒有説話。

來到湖邊後,師傅讓徒弟把鹽撒進湖水裏,然後對徒弟説:“現在你喝點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師傅問:“有什麼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涼。”

師傅問:“嚐到鹹味了嗎?”

徒弟説:“沒有。”

然後,師傅坐在這個總愛怨天尤人的徒弟身邊,握着他的手説:“人的痛苦如同這些鹽有一定數量,既不會多也不會少。我們的容積的大小決定痛苦的程度。所以當你感到痛苦的`時候,就把你的承受的容積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個湖。”

愚人食鹽

從前,有一個愚不可及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熱情地款待他,請他吃飯。可是他嚐了幾樣菜餚以後,都覺得味道太淡,不好吃,難以下嚥。

主人聞過即改,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鹽,請他再嘗。果然,這些菜加了鹽之後,味道十分鮮美,頓使他的食慾大增。為此,愚人在私下裏暗自琢磨:“這些菜在沒放鹽時,淡而無味;後來只是因為加了一點點鹽,就變得這麼可口耐嚼。如果我能多吃些鹽,那味道不就會更好了嗎?”

於是,這個愚蠢的人在回到家裏以後,就什麼東西也不吃,一天到晚總是空着肚子拼命地吃鹽。這樣一來,他不僅沒能吃出鮮美的味道,反而把正常的味口也吃敗壞了。美味的鹽最終竟成了他的禍害。

關於哲理的故事5

一碗麪條的哲理故事

一天早上,父親做了兩碗荷包蛋麪條。

一碗蛋卧上邊,一碗上邊無蛋。端上桌。

父親問兒子吃哪碗?

“有蛋的那碗。”兒子指着碗説。

父親説:“讓我吧!孔融七歲能讓梨!你都十歲了!”

兒子説:“他是他!我是我!不讓!”

父親試探的問:“真不讓?”

“真不讓!”兒子回答堅決,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蛋咬了一半,

表示給這碗麪註冊了商標。

“不後悔?”父親對兒子的動作

和驚人的速度十分驚訝,

但忍不住又問了最後一遍。

“不後悔!”為了表示堅不可摧的決心,

兒子把最後剩的也吃了。

父親默默的看着兒子吃完,

自己端過無蛋的那碗,開始埋頭苦吃。

父親碗裏藏了兩個蛋,兒子看得分明。

父親指着碗裏的兩個蛋告誡兒子:

“記住!想佔便宜的人,往往佔不到便宜。”

兒子一臉無奈...

在一個週日的`上午,

父親又做了兩碗荷包蛋麪條。

情景再現,一碗蛋卧上邊,一碗上邊無蛋。

父親若無其事的問:“吃哪碗?”

“我十歲了,讓蛋!”兒子説着,

拿過了沒蛋的那碗。

“不後悔?”父親問。

“不後悔!”兒子回答堅決。

兒子吃的很快,面見底也沒看見蛋。

父親端過剩下的有蛋面,吃起來,

兒子看見上面有一個蛋,

更沒想到的是下面還有一個蛋。

父親指着蛋説記住:

“想佔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虧!

第三次,已過數月。

道具還是跟原來一樣。父親問:“吃哪碗?”

“孔融讓梨,兒子讓面。爸爸是長輩!您先吃!”

“那我不客氣了。”父親果真不客氣的端起有蛋的面。

兒子平靜的端起無蛋的面,一碗麪很快見底。

兒子意外發現自己碗裏也藏着蛋。

父親意味深長的對兒子説:

“不想佔便宜的人!生活不會讓你吃虧。”

關於哲理的故事6

尊嚴如此奇怪,它並不值錢,可是我們僅有。

《左傳》裏講了這麼一個故事:齊國有個大大的花花公子叫齊莊公,齊國有個大大的美女叫棠姜。有一天,齊莊公看到美得不可方物的棠姜,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終和她暗通款曲。可這件事被棠姜的老公崔杼察覺。那天他趁齊莊公與棠姜幽會時,安排武士們將其亂刀砍死。

崔杼是個猛人,也是齊國重臣。他對前來記載的史官説:你就寫齊莊公得瘧疾死了。史官並不聽從,在竹簡上寫“夏五月乙亥,崔杼弒其君光”。崔杼很生氣,拔劍殺掉史官。史官死了,按照當時慣例由其弟繼承職位。崔杼對新史官説:“你寫齊莊公得瘧疾死了。”新史官也不聽從,在竹簡上寫“崔杼弒其君光”。崔杼又拔劍殺了新史官。然後更小的弟弟寫下同樣的話,同樣被殺。最後是最小的弟弟。崔杼直視着他,問:“難道你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年輕的史官繼續寫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弒其君光”。崔杼憤怒地把竹簡扔到地上,過了很久,歎了口氣,放掉史官。

那個史官保住了性命,撿起竹簡走了出來,遇上一位南史氏,就是南方記載歷史的人。史官驚訝地問:“你怎麼來啦?”南史氏説:“我聽説你們兄弟幾個都被殺死,擔心被篡史,所以拿着竹簡趕來記錄了”。

我覺得這個結尾更震撼,前面的史官因堅持自己的工作而死,南史氏則是主動找死。這叫前仆後繼。有種命運永遠屬於你,躲無可躲,不如捧着竹簡迎上去。

關於哲理的故事7

事例一:陳勝起義後他當初的朋友去投奔他,而陳勝怕別人知道自己的過去,把那些朋友殺了,起義最終失敗了。因為陳勝只與當初的朋友分享痛苦而不懂得與他們分享幸福,失去了人心。

事例二:當今金融危機,二戰後由美國建立的戰後經濟體系以美元為中心,美國雖經危機,然迅猛發展,在各國攫取利益,弱小國家難脱魔掌。此次金融危機雖為各方因素所致,但是美國不懂得與廣大國家分享經濟利益,哪怕是一小部分,導致其經濟極度膨脹,極聚之利益,導致極聚之危機,美國經濟收到了損失。而我們國家,始終奉行古道,仁義待人,屢伸援助之手,並沒有過多捲入此危機,儘管歸於政府舉措得當,但其中也有分享之功啊,哪怕是平常的.成果。

兩條能否有幫助我不確定,第二條會比較管用,時間緊蹙樓主回去稍加潤色,應該會為好例證的。

關於哲理的故事8

一箇中國人第一次到德國出差,在法蘭克福火車站下車後,走出候車大廳,這時他看到了這樣一幕:一位出站的客人剛走到便道旁放下手提袋,馬路上飛馳的車流中便有一輛奔馳車正好拐上便道停在他身邊。兩人握手、上車,整個接站過程不過8秒鐘。中國人看呆了。時間竟是這樣準確無誤。

這天,在展覽會開會期間,這位中國人在吃早餐的路上碰見了一位正巧也去參會的德國熟人,就和他打招呼:“你真早啊?”沒想到德國人一本正經地回答:“不早了,我7點30分起牀,用20分鐘做體操,10分鐘洗漱,早餐吃了15分鐘,現在用15分鐘走到會場,8點30分正好能進去。”這位中國人聽得驚訝極了,就故意問:“那你何必不再早點進場呢?”德國人聳聳肩:“展覽會定的.8點30分才讓進場,我只好根據這個時間來安排了。”這位中國人聽完這番話後,平生第一次也計算了一下自己吃早餐用多少時間。

幾位中國人蔘加了德國一家著名公司在漢諾威舉行的新聞發佈會。會議開始了,公司總裁的第一句話就説:會議要開一個小時。總裁講了20分鐘下去了,這時會場上的中國客人好奇了,切切私語:還有8個負責人呢,別説一小時,就是兩小時也不夠呀!可接下來,每個發言的人都恰好講5分鐘,這樣,8個人全部發完言,正好一小時。

真難為這些德國人了!

故事的哲理

時間是世間所有資源中最寶貴的資源,時間是生命,它是有限的。每個德國人都走進了時間的齒輪,相互之間的咬合可謂絲絲人扣。正是精確的時間觀念,造就了德國的高效。

關於哲理的故事9

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幾乎家家户户都會種鬱金香。有一個人名叫湯姆,他在他家的院子裏種滿了鬱金香。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個過路人帶來了一種非常特殊的種子,並告訴湯姆説,這個品種的鬱金香開花之後會異常豔麗,異常透明馨香,你買下,種出來的鬱金香一定能買個好價錢。

時間過得很快,湯姆一直細心地守護着他的院子,期待開花的時候到來。有鄰居過來問道,湯姆,你那高級的種子能不能給大家都分一點啊。而湯姆的回答總是,不。

終於開花了,可是令人訝異的是,湯姆家院子裏的高級鬱金香並沒有賣種子的人描述得那麼好,甚至,開出來的鬱金香都比不上鄰居們院子裏的`鬱金香。結果,鄰居們的鬱金香都賣得很好。湯姆非常憤怒,想,肯定是那個賣種子的人欺騙了自己。

第二年,當那個賣種子的人又來到湯姆的門前,湯姆説的第一句話就是,你這個騙子。賣種子的人問,你是怎麼種植的?於是湯姆就把他如何精心呵護那鬱金香的經過講了一遍。當講到鄰居們來要種子,湯姆怎麼也不給的時候,買種子的人打斷了他,呵呵,不是我騙你啊,只有你種了這種鬱金香,別家的院子都是普通的鬱金香,那麼當微風一吹,普通的鬱金香的花粉就飄到了你的院子,那你的鬱金香也不可能像我説的那樣,開得那麼好了,只有大家都是這種特殊的鬱金香,那麼,當花粉一傳播,就會開出豔麗的花朵了。

關於哲理的故事10

雅典奧運會單槓比賽中,28歲的俄羅斯名將涅莫夫第三個出場。他以六個漂亮的槓上飛行動作,征服了全場的觀眾。但在落地的時候,他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失誤向前動了一步,裁判因此只給了他9。275分。

此刻,奧運史上少有的情況出現了。全場觀眾不停地喊着:涅莫夫!涅莫夫!並且全都站了起來不停地揮舞着手勢,用久而響亮的噓聲,表達自己對裁判的憤怒。比賽被迫中斷第四個出場的美國選手保羅·哈姆雖已準備就緒,但只能尷尬地站在原地。面對這樣的情景,涅莫夫站了起來,向朝他歡呼的觀眾揮手致意,並深深地鞠躬,感謝他們對自己的'熱愛和支持。

面對巨大的壓力,裁判被迫重新給涅莫夫打了9。62分。可是這個分數不僅未能平息觀眾的不滿,反而使噓聲更響了。

這時,涅莫夫重新回到賽場,舉起右臂向觀眾致意,並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謝。接着伸出右手食指做出禁聲的手勢,然後將雙手壓下,請求觀眾冷靜,給保羅·哈姆一個安靜的比賽環境。

涅莫夫的寬容,讓中斷了10分鐘的比賽,得以繼續進行。涅莫夫這位曾經拿了12塊奧運金牌的英雄,在此次比賽中沒有拿到金牌,但他仍然是觀眾心目中的冠軍。他沒有打敗對手,但他卻以自己的寬容征服了觀眾。

關於哲理的故事11

我曾和一個朋友打賭:如果我給他一個鳥籠,並掛在他房中,那麼他就一定會買只鳥。我的`朋友同意打賭。因此我就買了一隻非常漂亮的瑞士鳥籠給他,他把鳥籠掛在起居室桌子邊。

結果大家可想而知。當人們走進時就問:“喬,你的鳥什麼時候死了?”

喬立刻回答:“我從未有過一隻鳥。”

“那麼,你要一隻鳥籠幹嗎?”

我的朋友後來説,去買一隻鳥比解釋為什麼他有一隻鳥籠要簡便得多。

小幽默大智慧:人們經常是首先在他們頭腦中掛上鳥籠,最後就不得不在鳥籠中裝上些什麼東西。

關於哲理的故事12

一個人到墨西哥旅遊,一天黃昏時他在一個海灘漫步,忽然看見遠處有一個人在跳舞似的。走近些時,發現原來是一位土著在沙灘上拾起一些東西,然後用力地拋到海里去,並且重複不停地把拾起的東西拋到海里。

再走近些時,他看清楚原來這土著在不停地拾起由潮水衝到沙灘上的海星,逐只用力地把它拋回大海去。

他於是奇怪地趨前,向土著説:「晚安!朋友,我不明白你在幹甚麼。」

那人説:「我在把這些海星拋回海里。你看,現在正是潮退,海灘上這些海星全是給潮水衝到岸上來的,很快這些海星便會因缺氧而死了!」

「我明白。不過這海灘有數不盡的.海星,成千上萬的,你可有能力把它們全部送回大海呢?儘管你真能做到,試想,這海岸有過百的海灘,你又怎能有功夫去處理呢?你可知道你所做的作用不大啊!」

那位土著微笑着,繼續拾起另一隻海星,一邊拋一邊説:「但起碼我改變了這隻海星的命運呀!」

於是他恍然大悟,是呀,雖然有很多我們美好的事情不能去實現,但從現在做起,興許就改變了一切!

關於哲理的故事13

少了一個髮夾

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面對不一定最難受;孤單不一定不快樂,得到不一定能長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轉身不一定最軟弱。

國王有七個女兒,這七位美麗的公主是國王的驕傲。她們那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遠近皆知,所以國王送給她們每人一百個漂亮的髮夾。

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來,一如往常地用髮夾整理她的秀髮,卻發現少了一個髮夾,於是她偷偷地到了二公主的房裏,拿走了一個髮夾。二公主發現少了一個髮夾,便到三公主房裏拿走一個髮夾;三公主發現少了一個髮夾,也偷偷地拿走四公主的一個髮夾;四公主如法炮製拿走了五公主的;五公主一樣拿走六公主的;六公主只好拿走七公主的。於是,七公主的髮夾只剩下九十九個。

隔天,鄰國英俊的王子忽然來到皇宮,他對國王説:“昨天我養的百靈鳥叼回了一個髮夾,我想這一定是屬於公主們的,而這也真是一種奇妙的緣分,不曉得是哪位公主掉了髮夾?”

公主們聽到了這件事,都在心裏想説:“是我掉的,是我掉的.。”可是頭上明明完整地彆着一百個髮夾,所以都懊惱得很,卻説不出。只有七公主走出來説:“我掉了一個髮夾。”話才説完,一頭漂亮的長髮因為少了一個髮夾,全部披散下來,王子不由得看呆了。

故事的結局,想當然的是王子與公主從此一起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

提示:為什麼一有缺憾就拼命去補足?

一百個髮夾,就像是完美圓滿的人生,少了一個髮夾,這個圓滿就有了缺憾;但是正因缺憾,未來就有了無限的轉機、無限的可能性,何嘗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贈語: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會常在;你要是心境開朗,眼前就會一片明亮;你要是經常知足,就會感到幸福;你要是不計較名利,就會感到一切如意。

關於哲理的故事14

法國電影明星洛依德有一次去修車,一名女工接待了他,女工長得很漂亮,車修得也很好,這一切都吸引了洛依德,他想進一步和她接觸,便對她説道:“你喜歡看電影嗎?”“當然喜歡,我是個影迷。”女工回答道。“好了,先生,你可以開走了。”女工説。洛依德卻依依不捨地説:“小姐,您可以陪我去兜兜風嗎?”“不,我還有工作!”女工拒絕了他。洛依德依然不死心,他再次問道:“既然你喜歡看電影,那你知道我是誰嗎?”“當然知道,您一來我就認出您是當代影帝阿列克斯·洛依德。”女工平靜地回答。“既然如此,您為何對我這樣冷淡?”洛依德問。“不!您錯了,我沒有冷淡。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您來修車是我的顧客,如果您不再是明星了,再來修車,我也會一樣地接待您。人與人之間不應該是這樣嗎?”女工的一席話使洛依德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動,他開始反思自己,身為萬眾追捧的影帝,他在這個普通女工面前感到了自己的淺薄的虛妄。

蓋澤爾是美國一位家喻户曉的兒童文學作家,他的作品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一直被人們稱為天才作家。有一次,他和另外幾位著名作家一起出席現場籤售會,許多崇拜者將他圍住,一個十一二歲的中學生從人羣中擠到他身邊,讓他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簽名。他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但那個學生看過簽名之後卻説:“對不起!籤錯了,我找的不是你,是另一位作家。”當時的場面很尷尬,一位助手輕輕地對蓋澤爾説:“先生,請不要在意。”蓋澤爾回答説:“我當然在意,但我在意的不是孩子,而是我自己。現在我明白了,別太把自己當回事。我們所看重的.那個人,對於別人,可以是珠寶,也可以是沒有價值的瓦礫。我們不能期望別人眼裏的自己會光芒四射,那樣會令自己失望……”

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值得驕傲的地方,這就容易產生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的心理。如果一個人總是高看自己,狂妄張揚,那麼他必將一事無成。而看低自己,謙虛低調,不肆意輕狂,對於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將不無裨益。看低自己,不是自卑,也不是怯懦,而是一種智慧、一種清醒。誠如約翰·保羅所説的那樣:“一個人真正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渺小。”

關於哲理的故事15

責任的哲理故事篇一

三隻老鼠一同去偷油喝。找到一個油瓶後,三隻老鼠商量,一隻踩着一隻的肩膀,輪流上去喝。於是三隻老鼠開始疊羅漢,可是,當最後一隻老鼠爬上另兩隻的肩膀時,不知什麼原因,油瓶倒了,聲音驚動了主人,三隻老鼠只好逃跑了。

回到老鼠窩,大家開會討論為什麼會失敗。

最上面的老鼠説,我沒有喝到油,而且推倒了油瓶,是因為下面第二隻老鼠抖動了一下。

第二隻老鼠説,是因為第三隻老鼠抽搐了一下,我才抖動的。

第三隻老鼠説:“我因為聽見門外有貓叫,怕了才抖的呀。”

“哦,原來如此呀!”三隻老鼠恍然大悟,原來,沒喝到油,它們都沒有責任。

哲理點撥:

很多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某項工作沒有完成時,每個人都有自己這樣或那樣的理由,似乎工作的失敗自己根本不用負任何責任。其實,不管任何人,哪怕是小孩子,他們肩上都承擔着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責任,自己該承擔的責任,要勇於承擔而不是相互推諉。勇於承擔責任,體現了一個人的胸懷、境界和能否改進工作的勇氣。

責任的哲理故事篇二

趙簡子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大臣。一天,他帶領家臣們去郊外打獵,遇到一段較陡的坡路,家臣們見狀,紛紛放下手中的事,一擁而上,都來給趙簡子推車,生怕落在別人後面。

唯獨一個叫虎會的家臣,扛着戟站在趙簡子身旁,沒理會推車的事。回來後,趙簡子生氣地跟旁人説:“平時我待虎會不薄,可需要他時,卻靠不住。看來這人不值得重用。”這話很快就傳到了虎會的耳朵裏。眾人勸他趕緊給趙簡子賠個不是,解釋解釋。可虎會沒有那樣做。

不久,趙簡子又去打獵,路過一片荊棘路,十分難走。家臣們一哄而上,都去推車砍樹枝。這次虎會跟大家一樣,也放下手中的.事過去幫着推車砍樹枝。趙簡子一看,心想:這個虎會,敲打敲打還是有點用。

可第二天,虎會就遞上一封信,請求處罰。趙簡子很吃驚,趕緊把虎會叫來。虎會説:“大人,昨日我失職了。”趙簡子有些納悶,虎會接着説:“我跟您去打獵,首要任務是保證您的安全,因為郊外多有匪賊出沒。但昨天我忙着推車,沒站崗。萬一有匪賊趁機襲擊,後果不堪設想。這是我的失職,請您懲罰。另外,我上次盡職,您卻發怒;這次失職,您卻歡喜。看來,您更喜歡那些賣力討好的人。”趙簡子恍然大悟。

故事的哲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和職責,為了討好別人而拋棄職責的人,雖然會暫時博得別人的好感,但失掉本心,最後反而不值得信賴。

責任的哲理故事篇三

1920年的一天,美國一位12歲的小男孩正與他的小夥伴玩足球,一不小心,小男孩將足球踢到了鄰近一户人家的窗户上,一塊玻璃被擊碎了。

一位老人立即從屋裏跑出來,勃然大怒,大聲責問是誰幹的,夥伴們紛紛逃跑了,小男孩卻走到老人跟前,低着頭向老人認錯,並請求老人寬恕。然而老人卻十分固執,小男孩委屈得哭了,最後老人同意小男孩回家拿錢賠償。

回到家,闖了禍的小男孩怯生生地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父親。父親並沒有因為其年齡還小而開恩,卻是板着臉沉思着一言不發。坐在一旁的母親總是為兒子説情,開導父親。過了不知多久,父親才冷冰冰的説道:“家裏雖然有錢,但是他闖的禍,就應該由他幾對過失行為負責。”停了一下,父親還是掏出了錢,嚴肅地對小男孩説:“這15美元我暫時借給你賠人家,不過,你必須想法還給我。”小男孩從父親手中接過錢,飛快跑過去賠給了老人。

從此,小男孩一邊刻苦讀書,一邊用空閒時間打工掙錢還父親。由於人小,不能幹重活,他就到餐館幫別人洗盤子刷碗,有時還撿撿破爛。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終於掙到了15美元,並自豪地交給了他的父親。父親欣然拍着他的肩膀説:“一個能為自己過失行為負責的人,將來一定是會有出息的。”

許多年以後,這位男孩成為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他就是里根,後來,里根在回憶往事時,深有感觸得説:那一次闖禍之後,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