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精選】數學週記彙編八篇

【精選】數學週記彙編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99W 次

時間飛快,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鍛鍊自身,是時候認真地做好週記了。那麼寫週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週記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數學週記彙編八篇

數學週記 篇1

20xx年X月X日 晴

上午,我和恩羽姐姐、恩褘哥哥一起去買東西。我們買了很多東西,每人有6份,我們買的東西分成了18份,總共花了34元3角。我和恩褘哥哥合資,我出了17元、恩褘哥哥出了17元3角。

數學週記 篇2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週末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五個裁判員給一名體操運動員評分,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平均分是9·58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平均分是9·66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平均分是9·46分。這個運動員的最高分與最低分相差多少?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最高分和最低分怎麼求呢?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爸爸打電話來了,我對他説了這到題,他説:“先求出去掉最高分總分是多少,減去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總分作。算式:9·46x4-9·58x3=9·1(分)。再求出去掉最低分的總分,減去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總分。算式:9·66x4-9·58x3=9·9(分)最後用9·9-9·1=0·8(分)”聽了爸爸的解法後,我還真覺得這道題變簡單了,做出來後,我想:做題要講技巧,不能死記硬背,要不然做任何題都會覺得難!正如斯蒂恩説的:“在數學定理的評價中,審美標準既重於邏輯的標準,也重於實用的標準:在對數學思想的評價時,美與優雅比是否嚴密、正確,比是否有用都重要得多。”

後來,我又用我5年級下冊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裏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求。

數學週記 篇3

1月25日是我們六年級抽考的時間,到了考試的那一刻,我們才知道抽到考的科目是數學,考前我們班的班主任和數學朱老師都讓我們認真仔細的做試卷,祝老師還説了一句話:“這張試卷不難,只要認真仔細地做,都可以考好的分數,還有做好了一定要檢查!”我想:數學我也學的不錯。可是成敗在這一念之間。

當我閲讀完第一遍時,我就開始下筆,我仔仔細細的看着,又仔仔細細的下去答案,我為了有時間檢查,就加快了做的時間,我一個題接着一個題做下去,一眨眼的時間就做完了,做好了以後檢查出了許多了漏洞(錯題)。做完了以後,;老師來對答案,對答案的時候也對了一個97分,心有一點放下了,但是這畢竟這不是最終分數。

到了緊張氣崩潰的時候,就是期末考試考好了以後放假的第一天,因為那天分數就會全部都知道,心啊,那個跳的真夠快的呀!我媽的手機一響我就知道是分數發過來,我打開手機,看信息的時候,只有93分,我想對分數的時候就錯了兩個,現在怎麼只考了93分呢?真當我灰心的時候,我又看見我總分排名第9,我又開始開心起來。

第三天上學的時候,我都不敢面對朱老師,因為我數學考砸了,我腦子一動,一閃,終於知道我為什麼數學考得那麼差?因為為了檢查,而加快做的時間,哎,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呀!爭取下次期末考試,也就是在學校考的最後的一張試卷,我將會考得更好,所以下學期我會更加努力了,也告訴一下我的同學,你們下一個學期也要加油哦!別被我超上,一起加油,耶!

數學週記 篇4

五顏六色、令人陶醉,這就是美麗的長江路。

坐車開在長江路上,在車上領略美麗的風光。突然,媽媽説:“這裏有數學!”“哪兒呢,在哪呢?”“快找啊!看你怎麼也找不到,提示你一下,你仔細觀察一下隔離帶,它有什麼規律?”我一手撓着頭,看了看:“沒什麼呀?”“你看,有的上面有花草,有的上面長着樹……你明白了嗎?”“哦,原來是這樣啊!”“假如,這條隔離帶有800米,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呢?”“這個我早就想到了,説給你聽聽吧!如果隔離帶長800米,有花草的'1塊加種樹的1塊合起來就是1組,1組是50米,問:可以種多少棵樹?800÷50=16(組)可以種16組。”媽媽故意為難我説:“我還有一個問題。”“説來我聽聽怎麼樣。”我得意洋洋地説。“如果1塊是1組,1塊25米,那800就可以種800÷25=32(組),能種32組。”“媽媽,我有一種更簡便的方法:既然上面兩塊組成1組,是16塊。這裏是1塊1組,那就是2÷1=2 2×16=32(組)。”媽媽摸着我的頭連連誇獎我。

數學真有趣。我們一定要上好數學課,這樣,生活中的永遠難不倒我們。

數學週記 篇5

我的數學老師大約40多歲,她長的瘦瘦的,個子不高,一對彎彎的眉毛,下面一雙水汪汪的眼睛特別有神,紅紅的嘴脣,大大的耳朵,看起來非常有福。

她平時對我們非常好,就像媽媽一樣和藹可親。但上課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注意聽講,老師就會嚴厲的批評我們。記的有一次,我上課時沒注意聽講,有些溜號了,字還寫的非亂,數學老師狠狠批評了我,老師説:“再有一次你下課就不許出去玩,在教室做數學題”,當時我羞的恨不得有個地縫都想鑽進去,從那以後我上課從不敢溜號了,下課後老師的心情就輕鬆很多,彷彿變了個人似的,經常和我們説話,談一些非常開心的事,再也不像上課那樣嚴肅了。所以我們上課要認真聽講,做一個優秀的學生,不讓老師操心。

這就是我們大家都十分喜歡的數學老師。

數學週記 篇6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數學,生活中的數學。不信?今天發生的事就證明了這一點。

下午,媽媽給我二十元錢叫我到超市去買一瓶醬油和一瓶蜂蜜。到超市後,我首先挑選了一瓶“豆亨”牌醬油,需要4。40元。接着,我去買蜂蜜,錢夠的只有兩種,第一種有8。60元,還有一種只要8。40元。我想:“第一種的六角和醬油的四角可以湊成一元,比較好計算,而且,第一種比第二種貴兩角,説明質量也是第一種好,小學二年級作文《生活中的數學》。”

於是,我拿起第一種蜂蜜和醬油,到收銀台付了錢,拿着找回的7元錢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晚上,小夥伴們請我去滑冰,我爽快地答應了。我想:“今天我要帶巧克力去,大家一起平均分了吃。”帶幾顆好呢?我想了想,就帶十二顆。如果來二個,12÷2=6,可以平均分;如果來三個人,12÷3=4,可以平均分……照這樣計算,來1、2、3、4、6、12個小朋友都能平均分。於是,我拿起十二顆巧克力出門滑冰去了。果然,來了三個人,我給每人分了四顆巧克力,正好分完。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數學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數學週記 篇7

可寫的內容多了,學生撰寫數學週記的興趣提高了,他們把自己一週的數學學習情況以週記的形式反映出來,認識到了自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解題策略、思維方法、學習習慣等方面的長處與不足,及時調整和改善學習過程,激勵自己學好數學,逐步形成反思性學習方式。請看下面幾則週記:

這星期,我學會了圓的面積計算。在推導圓面積計算公式一課中,老師讓我們用學具卡片自己把圓剪拼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我把它拼成了近似的長方形,通過觀察,發現長方形的長就是圓周長的一半(r),寬是圓的半徑(r),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圓的面積=r。我的同學還把圓拼成近似的三角形、梯形,同樣推導出了圓的面積公式。老師説這種方法叫轉化,在解決問題時經常用到,通俗的講就是化繁為簡,化未知為已知。我想起了以前在學習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時也是用的這種方法,看來,轉化真的是一種好方法。

第二篇:教學反思週記這學期我擔任初二年級二個班的英語教學.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初二年級的分化現象往往十分突出,直接影響着學生在整個中學階段的英語成績,同時也阻礙了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防止兩極分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初中階段獲得較好的成績,是我的教學目標.

由於教材的不斷改革,我不敢怠慢,認真學習,研究教法,虛心向別人學習.不斷總結教學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一個學期過去了,以下是我在這個學期的教學體會.

一、樹立信心,明確目標,採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信心是動力,目標是方向。我們知道初三英語生詞多,課文長而且難,聽、説、讀、寫要求高。學生在學習中將會碰到許多困難,因此,信心十足,目標明確是成功地進行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首先,教師要上好課。如:備好課,吃透教材,抓住重點、難點,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師要提高授課的效率,注重授課的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愛好,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英語學習切不可盲目,周密有效的計劃。同時老師要給學生明確各階段的學習目標,並制定相應的措施來保證目標的實施,要加大督促檢查的力度,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在教學過程中,應留意思想教育與知識教學互相滲透,寓思想素質教育於知識教育之中,如:向學生講述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急需大量的外語人才、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更需要更多的人會講英語等,讓學生熟悉到學英語的重要性,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好英語。

二、夯實基礎,查漏補缺

英語基礎對於英語學習至關重要,對英語基礎不好的同學更應加強這一要求。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做到這一點呢?

1.找出不足,查補缺漏

查缺補漏主要體現在語音、詞彙、日常交際用語上。語音和詞彙的補漏工作應穿插在教學單詞的時候進行。在教新詞的過程中及時講解有關的語言知識和單詞辯音,及時歸納所學過的單詞;在複習時要善於觸類旁通,形成語音類、單詞串,力爭使沒有把握的語音、詞彙逐一鞏固。日常交際用語的補漏要融匯於四會的語言運用中。要努力使基礎知識轉化為技能,要不斷提高英語的日常交際能力,力爭做到聽得懂、説得脱、讀得暢、寫得神。

2.立足課本,夯實基礎

我們知道,初三英語學習主要是以深化基礎知識為主。我想,在學習中要分階段學習,在第一階段要以大綱為標準,以課本為依據,按照課本的編排順序,每一冊、每一單元、每一課都要細緻地學習,力求基礎,全面。所謂基礎,是指學習要抓住三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解題方法。所謂全面,一是指學習要全面覆蓋所學知識,不遺漏任何一個知識點,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防止片面追求高分現象,絕不能冷落差生。

三、模擬練習,綜合提高

查缺補漏後,學生的基礎知識已比較全面、系統、完整。但是對於重點內容還要以專題的形式進行練習,以便於進一步突出重點。同時要強化易錯點,為達到這一目的,教師要選取高質量的模擬練習題進行練習,然後進行講評。那麼,如何講評呢?好的講評應該在講評之前認真地分析,找出學生的錯點,並在課堂上講評時抓住這些錯點,幫助學生弄清出錯的原因,使學生及時糾正錯誤。同時,講評不能就題論題,而是應該抓住試題中的典型題目,講清原理,歸納方法,總結規律,並對典型題目進行引申、推廣。要做好這一點,需要留意以下兩方面:

1.課本為主,資料為輔

那種迷信資料而放棄課本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同時,那種排斥資料中所提供的先進信息的做法是固步自封的。無庸質疑,課本是基礎,而好的資料則是加深課本、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任何資料都不能代替課本,但資料可以突出課本的重要內容,可以提供課本中所不具有的先進理念和與時俱進的信息。因此,無論是開始複習的夯實基礎階段,還是構建知識網絡、歸納基本方法及技巧階段,都要在立足於課本的基礎上進行。但同時,也要精選有典型性和針對性的資料,這樣有利於學生把握解題方法和解題規律。

2.講練結合,練重於講

基礎知識的總結、知識網絡的構建、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歸納都離不開講,但更離不開練。不練習,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就不牢固,更不能深化,因此,練比講更重要。要精講,也就是要突出重點,抓住要害;要多練,就是讓學生做足量練習,但杜絕那種不加選擇的重複練習,要有針對性。

總之,初三階段學習的方法很多,但正確把握以上三點是學好英語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讓學生們樹立必勝的信心,夯實基礎並有針對性的練習,一定會提高學習效果,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數學週記 篇8

X月XX日星期五晴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並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後,將筷子插入量筒中,並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後,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後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麼自豪、多麼驕傲啊!